對於近日輿論場情勢的一點觀察與想法

Chairman Rabbit

我發現,有不少人還是不能完全理解我們所說的:為什麼要批評「是胡錫進等把調門拔得太高」,並要對此負責呢?很多網友說,官方輿論及相關部門的「調門」不是也「拔得也很高」麼?

這正是要害所在。所以我們要復盤討論討論。

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官方和胡錫進說的從來就不是一回事呀!這其中有一個重大的誤會。

外媒、外國專家觀察者都注意到,中國政府所公佈的軍事演訓和實彈射擊,是過去幾十年對台灣地區最有力、最強大的回應與震懾。相信國際上的軍事和戰略專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都需要仔細研究這套軍事演訓計劃對台海局勢的影響;台灣方面送走了Pelosi,也只能回到現實:仔細研究大陸走的這一步棋對台灣的現實與未來到底意味著什麼。

所以,中國政府確實制定了非常強有力、令人驕傲的反制措施,在這次Pelosi訪台的問題上處理得非常成功。外交部所說的「拭目以待」,就是指的這些反制措施;東部戰區所說的「埋葬一切來犯之敵」,我估計也因為涉及到之前未曾嘗試的海域演訓,要面臨一定的軍事風險的,因此做了充分的動員準備。

可以看出來,中國官方傳達的「調門」雖高,但和反制手段卻是完完全全匹配的。

這一切都沒有任何毛病,只不過中間出了一個巨大的偏差,就是出現了一個影響因素:胡錫進。

對於上述強有力的軍事反制預案的具體,胡錫進當然不可能獲知。但他應該能從大方向上知曉:對Pelosi訪台,輿論場上要高度施壓(批評譴責)、對應對/反制措施也要高調宣傳,形成強力的預期。

由於胡錫進並不瞭解我們反制預案的內容,所以只能閉門造車進行棋盤推演,猜測反制措施是啥。礙於他外交與軍事知識有限,所以從一開始就犯了根本性錯誤,常識性錯誤、方向性錯誤:他認為我們的矛頭應該是對準美方的,要驅散、伴飛、擊落美國的飛機……這相當於什麼?相當於直接暗殺對方國的國家領導人(這裡插一句:我黨壓根不會做這種低俗下三濫的事情);相當於對美利堅合眾國宣戰(中國現在要對美國宣戰了……?)。他同時在外網高調高頻宣傳Pelosi訪台行為會如何點燃台灣局勢的火藥桶。

胡錫進急於發佈他棋盤推演的「研究成果」,似乎並不求準確,只求快,只求帶有爆炸效應,只求能產生影響力。他希望他的言論能夠影響局勢、帶動局勢,主導局勢,乃至改變歷史事件的發生。我猜想他的博弈是這樣的:用盡全力逼嚇Pelosi,如果Pelosi不來了,那這個功勞就可以算他的,是他單槍匹馬「嚇」退了Pelosi,並在國內、國際攬走所有的功勞與榮光;如果Pelosi來,他估計中國政府肯定會強力反制,所以,他再怎麼偏差,料不會差得太遠。我們還可以合理估計,他預先設想了若干幾種「下台階」的預案,用於解釋他的預測「失誤」。我們也可以相信,他對這種時候的解釋非常擅長,是他游刃有餘的輿論場「生存之道」,令他可以成為「長壽人」。憑借多年經驗,他大概認為這是一個沒有任何風險、也不需承擔任何責任、「穩賺不賠」的「買賣」。

可是他卻計算錯了:因為他的預測是有方向性、原則性、根本性錯誤的;他在錯誤的方向上,把「調門」抬到了頂格,吸引、引導了公眾預期,干擾乃至破壞了既有的輿論引導計劃。

一是他完全錯估了Pelosi的動機。他對美國政客不瞭解,沒想到自己的調門越高,言論越激進(同時在美方看來並不可採信),反而越激發Pelosi竄訪台灣的意願——因為Pelosi認為政治收益顯著變大了,原來就算不來,現在也非來不可了。在這方面,胡錫進的計算是完全錯誤的,他的存在,只是淨增加了Pelosi台灣行的政治效應;

第二就是把軍事干預的矛頭對準了美國。凡有常識的人知道,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我們解決台灣問題,要解決的是「台灣」,而非美國(儘管美國在台灣的背後)。這裡舉個直接但不太恰當的比喻,俄羅斯解決「烏克蘭問題」,衝突對象是烏克蘭,而不是北約和歐盟。俄羅斯是不會朝美國開火的。多麼簡單的道理!回到台灣,追溯還原歷史的話,統一問題,其實就是了結大半個世紀前「中國內戰」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來來去去,卻都是中國人自己的問題,其他人都是干預中國內政的外人。我們永遠跟他們說,你們不要干預我們的內政。說得再直白一點,就算推回到解放戰爭,我們打的也是「蔣匪」,不會去打美國。或者說,能不打美國我們就不打美國;美國不打我們,我們也不會主動打美國;就算真的打了,也是暗地裡打,不會跟美國宣戰。我們的目標是解放中國,我們希望的是美國讓路,而不是去和美國開戰。這個情況是延續到今天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主動向美國開炮呢?這是一個極為基礎的常識性問題,如果一個人在這樣常識性問題上犯錯,那這樣的人是恐怕不具備評論國際問題的必要能力與素養的;而如果這個人明知道這是錯誤的,還如此地去評論和引導,那這個人恐怕就有其他的考量了——比方說他真的認為此舉可以逼退美國/Pelosi,他可以收穫榮光。

但無論如何,許多人一時沒有意識到的是,胡錫進的提法,竟在最短時間內把輿論場的氣氛帶偏,「烘托」到了另一個地域;在這裡,都是他的分析,都是他的推演,都是他的預判,都是他的流量與關注。官方的正面宣傳基調按照既定的安排和軌道進行,因為我們手握歷史空前的反制預案,但不一小心,居然變成了在「配合」胡錫進的預判。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誤會!也造就了一場「輿情風波」。

由於胡錫進不斷暗示自己知情、權威,也使得許多民間和海外人士認為,他的推演有很大的可能會真實發生。

一時間沒有人點破,沒有人看清整個事件後續演變/推演的鏈條,沒有人採取行動。但胡錫進的言論,已經完全改變了人們的預期。

股市/資本市場之所以在那幾天會有如此劇烈的反應,也是因為這種情緒和預期之前沒有被反映到股價里去。人們正在重新調整對事件的評估,重新調整預期。

結果,8月2日晚,中國政府和官方媒體嚴正公佈對台軍事演訓及系列反制措施時,網友們沒有為這些空前強有力的措施高聲喝彩,沒有感到士氣空前的高漲人心巨大的振奮、愛國主義情緒的沸騰,沒有感受到來自國家的巨大正能量,反而,被「洩氣」、「失望」、「沮喪」等負能量包圍,甚至有些人認為是削弱了對國家的信心。

在這個時候,歷史空前的軍事演訓和實彈射擊一下都變得「索然無味」了,變得不能滿足人們的「胃口」了。畢竟,這些反制措施和胡錫進宣講的一套並不在一個象限。

最終,一個本來值得大加宣傳、鼓舞萬眾人心的「正能量」事件,變成了一個讓不少人失望、並且不獲重視的事件。

這是一個輿論場上出現的極罕見的、意料之外的「事故」。之前,估計真的沒有人遇見到會出這樣的狀況,因為並沒有先例。可以推想,過些天,經過補位宣傳,國人復歸理性思考,肯定會回過味來,重新理解我們反制措施的有力,信心也得到不斷提振,正能量不斷修復。

但我還是擔心,這個事件對我們的事業還是造成了某些損傷的,現在很難再去估量其傷在哪裡,影響有多少,但無論如何,應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過程之中,誰應該對此負責?胡錫進。作為言論發佈者,他應對此承擔主體責任。

其實,胡錫進欠全國人民一個道歉。除此之外,他還應該做一些有誠意的反思。但他似乎沒有這種反思。這種念頭好像不會進入他的腦海。恰恰相反,他可能啓動了某種心理防禦機制,認為自己做得特別正確——甚至連他的「錯誤」——雖然他並不會承認有這樣的錯誤——都是積極的、都是有益的。

這種認知傾向是挺可怕的。以至於網上有這樣的評論:「能夠駁倒老胡的,只有第二天的老胡」。網友這個表述,一是說明老胡這個人是很固執的,死不認錯,永遠正確;二是說明大家都看出來老胡「善變」,今天這樣,明天那樣,總之,永遠能自圓其說,永遠是一貫正確。

還有復盤的,就是他認可了網友P出來的他與Pelosi的結婚合影。為什麼他要表達認可呢?人之常情推斷,估計在那個瞬間,他有了些「飄飄然」的感覺,享受那種聚光燈下的關注,享受指點江山統領局勢的感覺,他應該處在某種心理上的放鬆狀態,享受那個瞬間。此外,他可能認為,在這個特殊的場景下,點個贊、賣個萌,會有助於加強「人設」。其實一個人在這個時點,萌生這樣的想法並不能算奇怪。區別只在於,以他的身份地位,一般人是不會做的,而他,卻做了。那麼只要做了,就不是開玩笑了,就不是兒戲了,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了。最起碼的,也說明瞭一個人在政治上可能是輕浮、不嚴肅和缺乏原則性的。人們也不得不問,給予這樣的人士國家公器(或類似國家公器)所特有的輿論影響力,是否合適?

有網友將胡錫進與佩洛西年輕時候的照片P成結婚照

外交大事、軍國大事,是要極度慎言的——對於假設、邏輯、推理、取態、結論,要深思熟慮,要周全考慮,而且,始終要注意內外有別,包括對內對外,包括境內境外。對於有特殊身份、位置、背景的人,說話尤其要注意:不同人講的話,在受眾者心目中的份量和影響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考慮自己講話帶來的影響。一定要謹慎注意,一定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問責。

對於外交大事、軍國大事,也絕不能圖一時的口舌之快;不能做不負責任的表述;不能有任何的「拉大旗作虎皮」和套路(包括援引莫須有的增信與背書);不能言論沒有責任感——甚至認為自己享受某種特權,不需為言論負責;甚至是「蒙對了算我牛逼,蒙錯了也算我對輿論場有‘貢獻’」——這都是十分不負責任的,而且是不正常、危險的思維和傾向。最後一條,不應有討巧輕浮的網紅流量思維。

國之大者。在這些重大議題上,如果因言論不慎引發了意想不到的重大事情,責任也不是個人所能擔當得起的。

慎思、慎言、慎行。

中國文化注重人情與面子,希望「一團和氣」,大多人是不願意出來對人指摘的,有時候,問題卻被擱置,得不到解決。佩洛西竄訪台灣引發的「輿情風波」,注定會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對於這樣一個事件,不能讓它這樣就過去了,該有個「說法」;而遇到大是大非問題,也應該認真、應該較真。胡錫進能夠以這樣個人化的方式在輿論場發聲,發揮這樣大的個人影響力,產生這樣如此大的效應,也必須要放在公眾視角下檢視。要能面對批評,要能承擔責任。

也只有抓住這樣的機會復盤與反思,社會才能不斷的進步。

過去的幾年是如此不同尋常的幾年。我們每個人都在見證歷史,我們都希望從歷史中學到更多。當我們回味、感慨、思考這些發生在眼前的大事件時,都不要忘記這樣的情懷和使命:祝願祖國越來越好,祝願國家統一,祝願民族偉大復興,祝願人民幸福安康。■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