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佩洛西竄台引起的中美鬥爭激化已經半個月了,在這期間,一向被視為鐵桿親美的尹錫悅政府,位置擺得出奇的正,老妖婆飛抵韓國後,不僅沒有派人現場接待,總統也乾脆跑去打高爾夫了,只留下一個名義上和佩洛西對等的韓國議長做簡單會晤。
根據外交利益,安排職務對等的官員並無什麼不妥,可問題是美韓的國際關係本身是不對等的,韓國是藩屬國,美國是宗主國,外交對等原則在西方弱肉強食的規則體系裡根本不適用。
所以,不管佩洛西是怎樣的身份出訪,在外界看來,韓國總統閉門不見毫無疑問是對美國威權的一種挑釁。更何況在佩洛西和韓國議長會面的當天,韓國外交部還公開表示,韓國政府始終支持一個中國立場。
如果說韓國故意冷落佩洛西,可能有向美國政府示好的意思,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告訴我們,一切遠沒有那麼簡單。
據韓國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美國政府已政府向韓政府提出邀請,就韓國是否參加芯片四方聯盟舉行會晤。所謂的芯片四方聯盟,是由白宮牽頭組建的具有典型地緣政治成分的技術性聯盟,其成員包括美國、韓國、日本、以及中國的台灣省。
美國是全球半導體技術和知識專利的主要輸出國,日本是半導體材料的主要供應國,而韓國和中國台灣省的半導體產能,加起來佔世界的三分之二,美國把這四方湊在一起,明顯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沛公指的自然是中國,而芯片四方聯盟舞的劍,則是試圖通過美日韓台在半導體領域的絕對統治力,將我們從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踢出去。
對此,韓國政府的回應是可以參加,但美國必須滿足兩點先決條件:一是不提及對華進行出口限制的相關事宜,二是芯片四方聯盟的參與國應尊重中國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
第一點沒啥說的,關鍵是在第二點!
強調遵循一個中國原則,意味著芯片四方聯盟只能是技術性組織,而非地緣政治性組織,這等於把美國以該平台為紐帶,將美日韓台扭曲成軍事性聯盟的可能性給完全堵死了。
據報導,韓國政府正慎重研討有關事宜,否認該機制將有排斥特定國家的「同盟」性質的說法,並使用「半導體供應鏈合作對話」的表述。
而在隨後的中韓外長會晤中,兩國更是就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和妥善處理薩德問題達成一致。這裡重點介紹下薩德問題,文在寅政府時期,針對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威脅中國戰略安全一事,韓國政府曾對外做出三不一限的政策承諾。
三不指的是,一不會增加薩德系統的部署,二不會形成軍事聯盟,三不會參與美方的導彈防禦系統;一限是指限制現有薩德的實際使用!
尹錫悅在競選和上台初期,有點推翻這個承諾的想法,但從中韓外長會晤的情況來看,目前是不會打算改變現狀了。
種種跡象表明:韓國並不想捲入台海軍事鬥爭,更不想被美國拉下水!這一點其實美國的蘭德智庫早就提醒過。
2018年,蘭德智庫在一份美中軍事力量評估中指出,空戰是決定台海勝負的核心,以F15的作戰半徑為參照物,在不依賴加油機的情況下,美軍理論上有五個基地能用,它們分別是日本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普天間陸戰基地、岩國陸戰基地,以及韓國的烏山空軍基地和群山空軍基地。但有鑒於中韓的關係和韓國面臨的戰略環境,美軍要做好無法使用駐韓基地的準備。
蘭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2018年中美關係惡化後,文在寅政府就開始加速對美軍基地的回收,並在奪回韓軍戰時指揮權一事上,展現出比以往所有政府都還要強硬的姿態。
成不成功另當別論,有這種想法便足以證明,韓國對美國的可靠性大不如前。
韓國拼命把自己從夾縫中摘出來,並盡力擺正位置,既有戰略上的考量,也是為短長遠利益計算。
戰略上的考量在於,捲入台海局勢不符合韓國的地緣利益。
1937年3月,毛主席在祭黃帝陵文一文中如是寫道:琉台不守,三韓為墟。
意思是琉球群島、台灣列島、朝鮮半島是唇亡齒寒的依附關係。誰控制了台灣列島誰就有機會染指琉球群島;誰控制了琉球群島,誰就能越過控制黃海和朝鮮半島,而誰控制了黃海和朝鮮半島就等於控制了西太平洋戰略形勢轉換的樞紐地區。
倘若美國將日韓拉近台海這趟渾水,一方面存在局勢升級成亞洲大規模武裝衝突的可能性,在這樣錯綜複雜的大背景下,北邊的兄弟會不會有所動作,韓國不敢肯定,更賭不起!
另一方面,中國在第一島鏈內的軍事力量比美國強大得多,贏得最終的勝利幾乎沒有任何懸念。
只要台灣問題解決了,中國就相當於遏制住日韓的海上交通命脈,如果青瓦台非要跟著美國一路頭鐵到底,台灣便會化作扣在韓國喉嚨處的枷鎖;而如果青瓦台保持中立,台灣便是韓國商船迎來送往的燈塔。
再說了,假如美國使用韓國的軍事設施進行武裝干涉,韓國不要指望我們的反擊僅局限於在戰區活躍的美軍,這不現實,青瓦台必須要做好美軍使用哪裡的軍事基地,戰場範圍就會擴大到哪裡的心理準備。而一旦韓國本土捲入衝突,具有避險天性的資本將做出何種反應,可想而知!
短期利益則在於韓國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性。
長期以來,網上的韓吹們都在鼓吹一種論調,三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能百分之百獨立造手機的企業,什麼蘋果華為,統統都是辣雞。以前這種說法還是比較有市場的,畢竟三星在手機供應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但誰也沒想到,小日本只用了一招就將韓吹們的心理防線徹底擊潰。
2019年6月下旬,日本經濟產業省宣佈對出口給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同時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名單之外。限制出口的材料分別是:在芯片製造過程中用於蝕刻氣體的氟化氫、用於顯示屏的含氟聚酰亞胺、將電路圖案與半導體晶片粘合的光刻膠。
消息出來當天,三星、LG、SK海力士等韓企的股票集體下挫,從金融市場到供應鏈,韓國上下可謂是一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原因很簡單:韓國半導體材料高度依賴日本的技術,若日本斷供,包括三星在內的整個韓國電子製造業都得癱瘓。關鍵時刻,中國濱化股份站了出來,宣佈可以向三星提供氟化氫。
這場斷供危機發生後,韓國政府秉承著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原則,主導韓企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多引入中國供應商。
根據韓國工業聯合會的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韓國半導體材料對日本供應商的依存度,從2018年的32%下降到18.3%,而對中國供應商的依存度則上升到39.5%!
在其他行業,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我就不再一一舉例了哈。
今年韓國對華貿易逆差已連續三個多月,這並不是中韓貿易規模變小了,而是韓企在供應鏈環節加大對華零部件採購的結果。
比如汽車零配件,在過去二十年時間里,韓國自日本進口的汽車零配件從45.5%下降到11.6%,而自中國進口的汽車零配件從1.8%上升到34.9%。
韓國製造轉向中國的意義,不止在於以多元化維護供應鏈安全,更在於隨著中國打入高端製造業,很多價格昂貴的零部件在中國憑借著體量優勢後,變得越來越便宜,韓企在終端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空間得到大幅度增長,同時也可以通過降低售價來增強競爭力。
最後再聊聊韓國的保持中立的長遠算計。
韓國的長遠算計有兩層,一層是看得見的,一層是看不見的。
看得見的是半導體利益,韓國之所以敢跟美國玩兒極限拉扯,而不害怕白宮報復的底氣,源於韓國是高端芯片製造業唯二的玩家。
台灣問題解決後,美國肯定會想盡千方百計砍斷台積電的供應鏈,到時候韓國就成為高端芯片製造業唯一的玩家了。
芯片製造這一塊,不是說有EUV極紫外線光刻機你就玩得轉,代工廠必須要潛下心來深耕工藝,台積電每年都會花費300億人民幣用於技術研發,到2021年為止,台積電申請專利超過7.4萬件,獲得專利超過5.1萬件,締造了半導體製造業界規模最大的專利半導體。這就是為什麼三星能買到EUV光刻機,但在高端芯片製造領域,照樣玩不過台積電的根本原因。
這就好比做菜,同樣的配菜和同樣的佐料,國賓館廚師做出來的味道肯定要比普通菜館的好。
對於中美而言,打亂全球半導體製造業供應鏈並不符合彼此的利益,因為美國的技術霸權有三分之一是建立在半導體領域的,全球半導體製造業出事,美國的技術霸權也要出事。而中國正在進行的第四次產業革命,需要大量的半導體元器件支持,沒有高端芯片,會影響到我們產業升級的節奏。
韓國作為此時唯一可以供應高端芯片的國家,話語權自然能提升不少,雖不至於擺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境遇,但趁著這個戰略窗口期,既在中美間獲得超然的地位,又壟斷全球高端芯片的供應不在話下。
看不見的則是路線之爭,即中國和美國主張的路線,究竟誰更符合韓國利益。
答案,毋庸置疑是中國!
美國在製造業外遷以後,全球化那套東西對他的損害越來越多,所以特朗普和拜登兩屆政府都高舉孤立主義的旗幟,試圖把全球化往更有利於美國軍事控制的區域集團化方向引。
相反,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工業產出國,自由貿易原則對我們更有利,因此中國是全球化最堅定的擁護者。
論工業產值,韓國是世界第五大製造業強國,但本土就5000千萬人,國內市場壓根支撐不起龐大的工業產能,跟隨中國共同維護全球一體化,既符合韓國的國家利益,更是韓國未來僅有的出路,這是韓國人自己說的。
美國提出芯片四方聯盟的建議後,韓國主流報紙之一的韓民族日報,在其社論中指出:
作為開放型貿易國家的韓國,為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應秉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原則,開展實利外交。當美中陷入貿易保護主義時,韓國應與韓國利害關係相似的國家聯合起來盡力阻止,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應探索與中國共存的道路。
這段話的潛台詞是,韓國要盡力調節中美貿易矛盾,維持有利於韓國經濟發展的全球化體系,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韓國就要甩開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單獨跟中國站在一起!
縱觀中國古代王朝史,新朝對舊朝遺留下來的人才體系,往往採取的是胡蘿蔔加大棒的態度,胡蘿蔔給誰,大棒給誰,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給對了有奇效,給錯了朝野不得安寧。
而在美國的東亞政治遺產中,大棒必然要給日本,胡蘿蔔最好留給韓國,這既是制衡之道,亦可安撫人心!當然,如果它不識相,棒子打重點也不是沒有可能!■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