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俄烏衝突以來,全球能源價格飛漲,特別是歐洲能源短缺與能源飆漲「雙刀連砍」,讓歐盟成為俄烏衝突以來,烏克蘭之外,最慘的一方。
反觀西方唱衰的俄羅斯,在能源,資源礦石價格飆升的背景下,俄羅斯的「持久戰」反而越打越有錢。
過去的半年,歐洲頂著美國的壓力「以身飼虎」,極力制裁俄羅斯,援助烏克蘭。
但是在歐盟內部,還是存在「與俄羅斯和解的聲音」,他們的聲音不夠大,是因為歐洲的能源危機還「沒逼上絕路」!
日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宣佈,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的最後一個渦輪機進行檢修,從8月31日開始「停氣三天」!
北溪1號以前的每一個渦輪機檢修,前後都「耽誤」幾個月,這次真的只是「停氣三天」麼?
這個官宣「停氣三天」的劇本,看上去好熟悉啊~
壹、俄歐加的渦輪機博弈!
今年六七月份,一台渦輪機,險些撕裂「歐盟與加拿大的反俄聯盟」。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六月份的時候,俄羅斯向歐洲的輸氣管道北溪一號壞了一台渦輪機。
這渦輪機是德國產的,反正俄羅斯天然氣是德國剛需,所以俄羅斯不怕德國在渦輪機問題上使壞,就將渦輪機發到德國生產廠維修。
可是過去一些年,德國的高端製造業「早已全球化」,德國製造的這台渦輪機,核心部件損壞後,在德國居然無法檢修,只能送到加拿大維修。
德國在六月將渦輪機轉運給加拿大之後,加拿大的企業將這台渦輪機很快修好,但是特魯多政府卻將這台渦輪機扣了下來。
在G7國家宣佈對俄羅斯進行全方面制裁後,作為美國走狗,加拿大一直想有所作為。
可是加拿大沒有制衡俄羅斯的金融業和能源市場,加拿大能拿出來的,就是油氣資源出口。
不僅不是俄羅斯的「剛需」,還是俄羅斯的競爭對手。
因為缺乏「經濟往來」,加拿大一直無法在「制裁俄羅斯」的方向奪一個頭條。
發現這台檢修後的渦輪機,知道這是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管道必不可少的「核心組件」,特魯多政府立刻興奮了。
加拿大政府立刻以「減少俄羅斯能源出口收入」的名頭,扣下渦輪機,認為這是符合G7對俄羅斯能源制裁精神的。
到了七月,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看到渦輪機沒有運回來,你說「減少我的能源收入?」,那我就「供應量減半」好了。
北溪一號對歐盟「天然氣供應量減半」不是從往年的100%下降到50%。
而是在俄烏衝突爆發後,作為對歐盟制裁俄羅斯的反制措施,北溪一號的供氣量早就被俄羅斯縮減到40%。
這次因為渦輪機維修而再次減半,就是供氣量從40%縮減到20%。
因為供氣量減少,德國派出副總理到俄羅斯「求氣」,俄羅斯都不給德國人任何承諾。
至於加拿大的制裁讓俄羅斯「能源出口收入減少」?
俄羅斯將供氣量縮減一半後,歐洲天然氣價格不止上漲一倍,俄羅斯賺得一分都不少。
最終受傷的只是以德國為首的歐洲製造業。歐洲在天然氣短缺時,也是被迫「限制工業用氣保民生」,結果是德國歷史性出現兩個季度的「貿易逆差」。
德國一直是歐洲製造通賣全球的旗幟,這次製造業貿易逆差,是幾十年都沒出現的奇觀。
今年6月底的G7峰會在德國舉辦,加拿大這樣「掐著德國脖子」的G7盟友,當然被德國民眾示威遊行針對了。
於是特魯多返回加拿大後,只能尋求「幫助渦輪機繞開加拿大政府對俄羅斯的制裁」。
《加拿大政府幫助俄羅斯渦輪機繞開加拿大對俄羅斯的制裁》,這個極端拗口的新聞標題,就是六七月份,加拿大,歐盟,俄羅斯三方圍繞這台渦輪機博弈的結果。
加拿大送回這台渦輪機給德國後,德國並沒有第一時間將這台渦輪機還給俄羅斯,而是希望和俄羅斯達成一個「收到渦輪機後穩定增加天然氣供應量的協議」。
要協議?那我們還不要這台渦輪機了!
在七月底,德國拿到這台渦輪機之後,俄羅斯提出一次運貨,德國說要協商後期協議後,俄羅斯再也沒有「要求發運這台渦輪機」。
於是德國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就頂著唯一一台渦輪機,按照20%供氣量給歐洲供氣。
8月19日,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宣佈這台渦輪機扛不住了,8月31日開始,停氣三天。
也就是在這個夏秋之交的關鍵節點,歐洲要面臨俄羅斯的「斷氣」。
只是時間,真的是三天麼?
貳、歐盟援助烏克蘭的「分水嶺」
俄羅斯和歐盟過去半年一直圍繞天然氣的價格和供氣量進行博弈,但一直鬥而不破!
那為什麼俄羅斯要選擇此時強硬的對歐洲供氣「一刀兩斷」呢?
是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達到「新高度」,讓俄羅斯受損更嚴重麼?
並不是!
而是過去一個月,歐盟對烏克蘭並沒有提供任何新援助。
這是讓西方媒體極端詫異的一個月。
歐盟對烏克蘭的軍事以及經濟援助,在過去半年多一直被視為「政治正確」。
可是西方媒體梳理,從七月中旬開始,歐洲國家就沒有宣佈對烏克蘭的任何新增援助。
並且歐盟上半年承諾的對烏克蘭政府「90億美元貸款援助」,至今只到位了10億美元。
在德國,非常標誌性的事件還有兩個。
一個是德國總理朔爾茨,以前只敢「很婉轉的」表達與俄羅斯普京妥協的意向。
最近,朔爾茨卻是多次公開表達希望會見普京,洽談烏克蘭危機解決方案的意向。
另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德國官方媒體,越來越多的報導「烏克蘭負面新聞」,澤連斯基政府已經不再是德國媒體筆下的「衛國聖戰士」,也變成和俄羅斯「惡魔相鬥」的邪惡政權。
德國媒體的「輿論轉向」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因為七十多年前,美國起初就是給「蔣家王朝」持續多年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等到美國新政府上台,要停止給「蔣家王朝」軍援的時候,美國媒體就開始鋪天蓋地的報導「蔣家王朝貪污腐化」,軍事和經濟援助被中飽私囊等內容。
蔣家王朝曾經也是美國宣揚的「共同價值觀的盟友」。
在美國政府要「政策轉向」,拋棄蔣家王朝大陸政權的時候,「輿論轉向」,開始揭露蔣家王朝「負面新聞」是常規套路。
這次德國官媒開始將「澤連斯基政府從神壇拉下來」,就是為下一步停止軍事和經濟援助鋪路!
德國既然釋放了想面見普京,以及「拉澤連斯基下神壇」兩大信號,俄羅斯應該給德國天然氣鬆綁增供才對呀?
為什麼反而進一步「斷供」呢、
因為德國露出「轉向信號」,但面對國際輿論依舊傲嬌的「端著」。
面對媒體詢問「北溪一號因為核心部件故障供氣減少,德國是否考慮重啓北溪二號呢?」
面對這一問題,德國完全可以「模糊應對」,但是德國的官方回應是「重啓北溪二號不在現階段考慮之內!」
「北溪二號」是俄羅斯普京和德國默克爾過去十幾年頂著巨大干涉力量推動的。
如今德國露出「服軟的信號」,卻在俄羅斯「北溪二號」的核心訴求上依舊強硬。
你強硬的不考慮?
那你「無氣可用」的時候,還考不考慮?
無氣可用,民眾上街的時候,德國還能端著麼?
叄、「停氣三天」,誰在摸誰過河?
歐洲的天然氣使用,多年以來已經形成「規律」,那就是歐盟國家夏季都是將供應的天然氣儲存起來,用來應對「冬季的天然氣供應量減少」。
所以整個歐洲,夏天一直在「儲存天然氣」,俄羅斯僅僅只是斷供三天的話,是不可能讓歐洲真正斷氣的。
可今年的關鍵是俄羅斯一整個夏天都是以40%的供應量在供氣,歐洲多國夏天的天然氣都不夠用,根本就沒辦法為冬天儲存天然氣。
更何況,俄羅斯過去幾次維修渦輪機,每次對供氣的影響都超過幾個月,這次說維修渦輪機,只需要「停氣三天」?
官宣的「停氣三天」,真的是三天麼?
如果在渦輪機維修過程中,出現「相關原因」,需要「停氣三天又三天」的延長呢?
歐盟國家恐怕要從九月就開始持續使用為今年冬天儲存的天然氣。
那麼今年冬天怎麼辦?
提到「斷氣三天又三天」的模式,許多朋友第一時間想到了我國「鎖台三天又三天」的威懾軍演。
許多人都感慨毛熊是在摸著我國過河。
不過這種「掐著歐盟剛需三天又三天」的措施,能否真的讓歐盟在俄烏衝突中「徹底轉向」,反而是值得我們觀察的。
我國台灣島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鏈,佔據了全球半導體供應的65%。
我國對台灣島偽政權的「窮台」措施,也一直沒向芯片業下手。
我們完全放任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佔據全球供應鏈「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越來越不可替代的比例。
當那一天來臨,我們在快速控制台灣島全境的同時,必須第一時間控制台灣島半導體的全球供應鏈。
現階段,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供應鏈佔據全球只有65%,佔據歐洲的先進電子設備的供應量,達到90%以上。
美國這次讓歐洲人「頂著自己沒有能源用也要搞死俄羅斯」,這種掌控力讓我們對歐盟在未來台海衝突中的立場「不抱希望」。
但如果俄羅斯「三天又三天」的斷供,能夠讓歐盟從「聖母」的光環中清醒過來,從「歐洲媒體將澤連斯基拉下神壇」開始,表明在生存危機面前,歐盟可以從「聖母病」中清醒過來。
所以這次「俄羅斯三天又三天的斷氣」如果能夠成功,反而可以成為未來台海統一中,我們可以摸著「毛熊」過河的新經驗!
我們對台海的「鎖台軍演」是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根據需要和挑釁,隨時發動!
俄羅斯對歐盟的「天然氣斷供」也是三天,夏天,秋天,冬天。
為什麼俄羅斯明年春天,不考慮向歐盟斷氣?
因為這個冬天,無氣可用的歐洲會獻祭澤連斯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