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西方第一個現代民主國家英國殖民一個半世紀,回歸時冷戰剛結束不久,「歷史終結論」甚囂塵上。這兩個背景決定了西方制度模式香港政治發展的巨大影響力。但歷經二十五年,香港為什麼能避開第三世界普遍存在、導致國家混亂的西方民主陷阱,成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從理論層面講,有六大原因。
第一,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和自身傳統密切相關。
香港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美國政治學者亨廷頓早就明確地指出西方民主不適合儒家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這也是為什麼中華民國、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等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戊戌變法的重要人物梁啓超也曾主張採用歐美政治制度,但他後來在美國考察8個月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自由雲,立憲雲,共和雲,如冬之葛,如夏之裘,其如於我不適合!」就是看到了其中的文化因素。
第二,從人類歷史來看,一個國家向民主轉型往往是代價極為高昂甚至是生死攸關的跨越。全球第一個代議制民主國家英國,經歷了兩場殘酷的內戰,一次軍事獨裁、一次復辟和一次光榮革命。法國兩百多年更經歷了五個共和、兩次復辟、兩次帝制、一次君主立憲,還有一個短暫的巴黎公社。整個國家幾乎每二十年就來一次血腥的大波動。
相對於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或者仍處於危險的轉型中,或者轉型過後仍然處於落後狀態。泰國效仿西方建立君主立憲制已達九十多年,但至今國家仍是軍變和民變交替上演。亞洲其他國家緬甸、印尼、馬來西亞、老撾、柬埔寨、菲律賓等國大同小異:都一再經歷軍事政變或持久內亂。不僅如此,民主制度總算穩定下來的菲律賓和印尼,仍是全球最貧窮和最腐敗的國家之一。
以研究民主崩潰著稱的學者包剛升先生曾總結道:一個國家平均要經歷1.5-1.7次的民主崩潰,才能實現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這一數字是較早啓動民主轉型的18個大國的平均值,如果加上新興國家,崩潰次數將會更高。
第三,西方是通過漸進方式逐步建立起成熟的民主制度。英國如果以1688年的「光榮革命」成功為起點,到出現政黨、再到最終實現普選用了兩百多年的時間。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也基本如此。美國黑人1965年才有了公民權,瑞士1971年才實現普選。這個過程經過漫長的充分發育和演變,是伴隨著經濟市場化、宗教世俗化、文化多元化、國家民族化、社會公民化、法制化等發展起來的。但是,自從西方徹底完成民主化後,這種情況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所有轉型國家都是採用瞬間突變甚至是休克方式完成的。這個原因可用一句話作為總結:高級民主一但產生,就不會再提供低級的合理性。但激進式的民主化造成的代價則更為高昂。
顯然,如果香港再複製同樣的道路,其代價可想而知。
第四,從現實看,西方民主在鞏固國家統一方面先天不足,極易導致國家分裂。不管是新興國家,還是已經建立起成熟民主制度的西方國家,都找不到有效的方式維繫國家統一和民族認同。前者有蘇聯、南斯拉夫、捷克和斯洛伐克。後者則有英國(蘇格蘭)、西班牙(巴斯克)、法國(科西嘉)、加拿大(魁北克),比利時(荷語文化區)。
香港回歸之後,部分勢力鼓吹並試圖移植西方的政治制度,不但造成香港的混亂,還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港獨思潮。其根源就在於西方這種制度本身。
第五,舊中國慘痛的教訓和新中國輝煌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辛亥革命一方面終結了千年帝制,另一方面照搬了西方的制度模式。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居然播放的是法國國歌!但是中華民國短短的三十七年,卻是軍閥混戰、外敵入侵、飢荒此起彼伏,政府腐敗無能,百姓民不聊生。到它退出歷史舞台時,中國人均壽命僅有35歲,文盲率高達80%以上。新中國成立不過七十年,就已經實現富強,重新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國家,而且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十億級人口規模、以和平的方式實現工業化的國家。
第六則是西方民主在二十一世紀失能失靈活的表現,其合法性和正當性面臨日益巨大的挑戰。
這包括九一一單邊反恐戰爭、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並引發佔領華爾街運動、2009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2011年阿拉伯之春引發歐洲最大規模的難民危機、2016年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2020年新冠疫情歐美應對混亂死亡三百多萬人、2021年共和黨特朗普拒絕承認大選結果,甚至發生佔領國會事件。
正是這六大因素使得香港沒有重蹈第三世界的覆轍。哪麼這個選擇是否正確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不妨看一看亞洲四小龍。它們都是非西方文明、經濟起飛時也都沒有採用西方制度模式。冷戰結束後,韓國和台灣移植了西方制度,新加坡和香港則相反。雙方無形中展開的制度競爭已經三十多年,現在無論經濟發展、廉潔程度、法治水平、市場自由度以及全球競爭力,韓國和台灣完全被碾壓。據2020年數據,經濟自由度,新加坡和香港分列全球第一、第二。廉潔,新加坡排名全球第四、亞洲第一,香港則全球第十二,亞洲第二。反觀韓國幾乎每一位民選總統都有腐敗醜聞,都被送進監獄。台灣也發生了陳水扁家族腐敗案,上演了越搞西方民主越腐敗的現實寫真劇。
這個事實也再次證明瞭嚴復在《憲法大義》中所總結的:「制無美惡,期於適時,變無遲速,要在當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