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親征,中美俄歐大戰場——哈薩克斯坦

唐如松

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首腦峰會

俄烏戰爭開啓消耗戰之後,已經導致歐亞大陸的局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俄羅斯毫無疑問是一代帝國,帝國的根本標誌就是在周邊甚至整個世界都可以發揮重大的影響力。當烏克蘭戰場牽制住俄羅斯並開始嚴重消耗其綜合國力之後,戰前深受俄羅斯影響甚至牽制的國家(包括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沙皇俄國解體時分裂出去的芬蘭和波蘭以及部分原華約國家)在歐美的扶持下迅速擺脫了俄羅斯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影響與牽制實現了真正的獨立。當俄羅斯周邊的國家實現了政治、軍事、經濟和外交上的真正獨立之後,喪失了地緣影響力的俄羅斯就不再是一代帝國,而是蛻變為一個普通國家。

在這些國家中,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烏克蘭、羅馬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等固然十分重要,當這些國家進入西方或北約陣營之後,意味著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已經被歐美包圍(見上圖),但對於整個歐亞大陸的格局來說,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哈薩克斯坦的未來。

哈薩克地處歐亞大陸的心臟部位,是歐亞之間的十字路口,是「天元」,其地理位置獨一無二。

同時,按照國土面積來說,哈薩克斯坦是歐亞大陸的一個大國(272萬平方公里),在中亞也是人口大國,加上其獨到的地理位置,東、西方要左右歐亞大陸的地緣格局,哈薩克斯坦就至關重要。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哈薩克斯坦為首的中亞地區是俄羅斯的後花園,當俄羅斯國勢強盛時這種看法或許是對的,但如果從雙邊的歷史關係來看,這種看法是有疑問的。

2022年1月2日在哈薩克斯坦爆發了一場騷亂,抗議該國液化石油氣價格的飆升,騷亂爆發之後迅速蔓延至哈薩克斯坦首都和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等多數地區,作為集安組織領頭羊的俄羅斯迅速出兵幫助哈薩克斯坦平息了騷亂。俄烏戰爭於2月24日爆發之後,按說哈薩克斯坦應該堅決站在俄羅斯一邊,支持俄羅斯。

當俄羅斯將閃電戰打成消耗戰之後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現象,哈薩克斯坦快速地倒向了西方。

6月17日,第25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如期開幕,就在這次會議上,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說到,不承認南奧塞梯或阿布哈茲的獨立性,也不承認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個共和國。這相當於站在台上直接扇了普京的臉。此後,兩國關係急劇惡化,哈薩克扣押了俄羅斯大量的火車皮,然後繞過俄羅斯通過阿塞拜疆向歐洲出口石油,目前還正在與西方石油公司研究建設新的管線穿過阿塞拜疆等地向歐洲出口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更重要的是,哈薩克斯坦不僅不向俄羅斯支援其急需的俄制武器,反而將這些俄制武器賣給英國,由英國轉交給烏克蘭軍隊,自己則購買西方裝備來鞏固國防,同時接受歐美軍事教官對本國軍隊進行訓練,等等,哈薩克斯坦完全是一副「趁你病、趕緊逃」的勁頭,快速完成了脫俄向美(歐)。

哈薩克斯坦之所以在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場這一千載難逢的有利時機迅速完成脫俄向美(歐),有深刻的歷史原因。

烏克蘭與俄羅斯原本是同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這兩個民族之間的感情幾乎是不可能割裂的。之所以有今天的勢不兩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1932-1933年的烏克蘭大飢荒。

今天,全世界都已經知道烏克蘭是整個世界的糧倉,源於他們佔據了歐洲最肥沃的黑土地,這意味著烏克蘭可能永遠都不會因自然因素導致飢荒,同時還可以進行穩定的糧食輸出。事實上,存在於14-18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國就是歐洲最重要的糧食產地,就源於烏克蘭在當時是該國的一部分。

但在1932-1933年大飢荒的年代烏克蘭卻餓死了240-750萬人,而且主要還是農民,這是最不應該被餓死的那群人。所以,這場大飢荒的烏克蘭語寫法是Голодомор,而拉丁字則變成了Holodomor。

而哈薩克斯坦也有類似的遭遇。

1919-1922年哈薩克就遭遇一場飢荒,1932年再次遭遇了大飢荒,這是蘇聯大飢荒的一部分。在1932年的大飢荒中,哈薩克人按死亡人數比例在蘇聯大飢荒中受影響最為嚴重,按照現在的資料計算約為38%,在哈薩克斯坦大約150萬的死亡人口中有130萬人是哈薩克族。從哈薩克斯坦的不同種族人口比例變化圖就可以看到問題所在(見下圖),在飢荒時期哈薩克族(藍線)和哈薩克境內的烏克蘭族(桔黃線)的人口比例都出現了明顯下降,烏茲別克斯坦族(紫色線)所佔比例變化不大,而俄羅斯族(紅線)的人口比例卻在持續增長,這背後的含義是什麼?

下表是哈薩克斯坦不同時期的人口結構,哈薩克族所佔的人口比例在1926年尚高達58.5%,1970年卻只佔32.4%,此後開始逐漸恢復:

由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飢荒歷史可以看到,老毛子很不厚道。

到這裡,所有人都可以明瞭俄烏戰爭打成消耗戰、俄軍深陷烏克蘭戰場無暇他顧之後,哈薩克斯坦總統立即抓住哈國歷史上難得的契機立即完成脫俄向美(歐)的根本原因。

在過去數百年中俄羅斯征服了很多國家或民族,但過於注重武力卻並未真正征服人心,所以先是有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羅馬尼亞、格魯吉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堅決支持烏克蘭,後有芬蘭和瑞典以閃電般的速度加入北約,再然後就是哈薩克斯坦快速完成脫俄向美(歐),就源於毛子太不厚道。

不僅在上述地區,老毛子在外東北所做的事更不厚道,就不再細說。

沒有對人心的征服,所有其他形式的征服或許可以帶來暫時的收穫,但以歷史的視角來看最終都會等於零。

但哈薩克斯坦的轉變卻帶來了歐亞局勢的驟變。

以前經常說到,美英等海洋國家一直奉行的是均勢策略,這一策略的精髓就是強化自身的海上優勢,然後在陸地培養陸地強國的對手,通過陸地國家之間的戰爭或對抗來持續消耗陸地強國,最終達到戰勝陸地對手的目的。拿破侖戰爭、一戰二戰中英美使用的都是這一套路,分別擊敗了法國和德國。

中國在崛起,差不多已經在東南沿海地區與美日等國形成對峙的態勢,全世界的目光也都聚焦在南海、東海和台灣海峽等地區。

此時,由大陸均勢策略決定海洋國家必定在中國周邊的陸地上出招。

土耳其是北約國家,格魯吉亞正在努力加入北約,阿塞拜疆與土耳其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都屬於突厥民族),當哈薩克斯坦完成脫俄向美(歐)之後,歐美的力量就可以沿著土耳其、阿塞拜疆進入哈薩克斯坦。一旦哈薩克斯坦成為歐洲主要的能源供給國之後,其本身的國民財富水平注定會快速躍升,這意味著其軍備實力也會快速提升,未來不排除它會申請加入北約。此時,海洋國家的大陸均勢策略就會構造完成。

中俄肯定不會放棄在哈薩克斯坦的影響力和軍事與經濟存在,穩定哈薩克斯坦將成為未來很長時間內的核心任務,所以,這個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國家就注定會成為中、美、俄、歐劇烈的逐鹿之地。

這是歐亞大陸的「天元」爭奪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