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四面圍攻,被美俄烏坑慘,中國已成德國唯一出路

占豪

俄烏戰爭,損失最慘重但看起來最無辜的國家是誰?答案毫無疑問是德國。

為啥德國損失最慘重卻又是最無辜?

原因很簡單,這次戰爭,德國經濟上的損失是顯而易見的,但這場戰爭卻是他絕對不想發生的。大家現在都看到了,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一時半會不可能修復,德國缺少能源的狀況一時半會根本不可能得到解決,德國經濟上、民生上的損失客觀上無法估量。原本,北溪2號開通後,俄羅斯每年將有1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通過北溪一號和北溪二號兩條管道輸送到德國,那對德國的經濟民生而言簡直是太好了!然而,現在一切都不存在了。

更可怕的是,德國現在還遭到了來自四個方面的巨大壓力圍攻,來其處境非常尷尬與艱難!

第一個方面的壓力是來自烏克蘭。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幾乎沒有給德國什麼好臉色。德國是援助烏克蘭的國家,正常情況下是上國,烏克蘭應該陪著笑臉才對。然而,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從來沒有給過德國什麼好臉色,究其原因,是因為烏克蘭的臉色除了代表烏克蘭自己之外,還代表美國的態度,說白了烏克蘭背後有人撐腰。總的來說,美國和烏克蘭都對德國不滿,不滿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德國在俄烏戰爭中出的錢不夠多、援助的武器不夠多。

德國援助烏克蘭的武器真的夠多嗎?

客觀而言,德國把自己的老式裝備基本都援助給烏克蘭了,按正常情況的確已經不少,但無論是美國還是烏克蘭,都認為德國應該出更多的錢,援助更多裝備。而這一切在德國看來,是一種無奈,德國既不能不援助,又援助得不那麼心甘情願。這種狀態,當然就引來了美國和烏克蘭的持續不滿,澤連斯基政府更是不斷從「道德」層面譴責德國,逼德國「打錢」送武器······

第二個方面的壓力來自美國。德國感受到來自美國各種壓力並非近期才開始,早在5年前特朗普剛上任的時候,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就第一時間飛往美國「討好」特朗普,結果被特朗普藐視而尷尬。當時,德國嘗試拉近對美關係有一年的時間,後來默克爾發現不行,又重新轉向了東方。

那時候特朗普冷淡整個歐洲,原因是美國要求包括德國在內的北約盟友國家將軍費提高到GDP的至少2%。現在,雖然拜登政府表面上沒有強烈提出該要求,但在歐洲國家提高軍費後,各種其它方面的施壓依然是顯而易見的。

面對美國的施壓,德國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應對。一方面被迫出錢出裝備,另一方面還得遭受來自一些西方國家的白眼,德國的冤大頭狀態讓我們很難把他與西方強國划等號。不得不說,優秀的領導人對一個國家來說太重要了,朔爾茨和默克爾任期內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差距太大了。默克爾任上時,德國也會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氣,但默克爾至少不受窩囊氣,不會吃啞巴虧,甚至還會給美國製造麻煩。然而,朔爾茨則不具備這種能力,他看起來像一個無辜而又無奈的「小白」,面對美國和烏克蘭毫無主見。

第三個方面的壓力來自波蘭等國。波蘭對俄羅斯極其仇視,雙方有非常深的歷史仇恨。波蘭還希望借俄烏戰爭由美國為首的北約把俄羅斯徹底打垮,這樣自己最大的敵人就不存在了,那是波蘭日思夜想的結果。與此同時,波蘭對烏克蘭還有領土訴求,他想借助俄烏戰爭拿到烏克蘭西部的領土。波蘭這種實力的國家,到現在還想開疆拓土,也真是野心勃勃。但是,要達到開疆拓土的目的,波蘭需要錢,需要很多錢。誰有錢?德國有錢,所以波蘭就想借美國的力量和俄烏戰爭的契機給德國「放血」。

波蘭怎麼要的呢?波蘭可謂是奇思妙想,他要德國對自己進行二戰賠款,而且金額高達1.3萬億美元。為此,波蘭還專門對德國發起外交照會,德國外長也專門為此訪問了波蘭,德國外長說二戰賠款的事已經完結了。

德國現在真的是到處受氣,不止烏克蘭、波蘭想敲詐勒索,連希臘也開始向德國要求戰爭索賠了。很顯然,在現階段大家經濟上都困難,於是就都想著「吃大戶」,都想借機咬德國一口。

面對這種壓力,德國怎麼辦?最終,大概率德國多少要出一些錢,雖然這些錢不會以賠款的形式出現,但德國想一點不出也難。

第四個方面的壓力來自俄羅斯。俄羅斯對德國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俄羅斯不斷要求德國恢復能源交易,譬如不斷要求北溪二號線通氣。面對俄羅斯不斷施壓,以德國現在朔爾茨政府的智慧和勇氣肯定沒啥主心骨,於是乾脆不吭聲。問題在於,不吭也不行,最後在俄羅斯的催促聲中,美國勢力直接把北溪管線給炸了。現在可好,德國哪怕一聲不吭,依然沒有足夠的天然氣用,最後不得不向美國「跪求」天然氣,而美國已經拿好了「放血」的刀,把天然氣價格放到了「天價」。

面對巨大的能源價格壓力,德國已經計劃拿出2000億歐元應對能源價格上漲。準備拿出2000億歐元補貼,德國政府這是下了血本了,但這也意味著德國在這次能源危機中,損失將不止2000億歐元。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面臨巨大的壓力,包括最近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和本土被襲擊。普京怎麼辦?面對現在的形勢,一旦俄羅斯忍不了了,可能就不得不升級戰爭,升級的結果必然會給德國造成巨大的壓力和更大損失。

毫無疑問,德國在俄烏戰爭中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這些損失可不止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脹,經濟上至少還有兩方面的損失。

一方面,受俄烏戰爭和美聯儲加息影響,歐洲大量資金從歐洲出逃流入美國市場,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美元兌歐元的漲勢即可窺斑見豹。美聯儲加息至少要到5%的水平,進入降息週期至少也還要兩年時間,這個時間週期內得有多少資金從德國流入美國完全難以計算,這個損失非常巨大。

但對德國來說,金融資本的出逃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德國的產業資本也在逃離德國。德國是一個以高端製造業立國的國家,德國如果失去高端製造業,那長期看德國的經濟就真的沒希望了。然而,現實看起來卻正是如此。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美國挑起這次俄烏戰爭並瘋狂加息的最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要吃掉包括德國、日本在內西方製造業國家的高端製造業以提高美國經濟的競爭力。

據媒體報道, 美國越來越多地試圖通過低能源價格從德國挖公司,南部各州尤其如此。60 家德國公司紛紛落地俄克拉荷馬州,包括漢莎航空、阿爾迪和西門子。 這些公司已經在那裡投資了大約3美元。 美國喬治亞州還宣傳更便宜、更安全的能源,並通過稅收減免支持新的公司投資美國。

德國政府似乎也意識到了高能源價格帶來的去工業化的危險,德國國務秘書兼總理府首席經濟顧問表示:「德國面臨重要產業外流的威脅。」這可能也是德國拿出兩千億歐元補貼能源高能源價格的原因所在。然而,面對俄烏戰爭,面對北溪管線被炸,德國高能源價格並不會有本質性改變,這些政策只能延緩這一進程而已。報道稱,德國汽車行業也在不斷擴大在美國的業務範圍。然而,德國採取的措施除了補貼外,還在用尋求供應充足的美國、中東和非洲的液化石油氣替代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但問題是,你這裡再便宜也沒有美國本地便宜啊,何況美國自己也有高油價之苦。

對德國來說,面對這樣的局面真的是未來希望渺茫,因為美國是真的對他下手了,可謂是毫不留情。但是,在佔豪看來,有一條路德國還是可以走的,那就是中國。

中國對德國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戰略性機遇,這個機會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中國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能源價格也便宜。德國企業來中國投資,不但可以贏得更多中國市場,還可以使用更加廉價的中國能源,尤其是中國電價非常便宜,這對德國經濟肯定是有利的。中國製造成本低除了能源成本低之外,是包括人才、土地、配套整體成本都低。

二、中國企業願意到德國投資。因為德國有人才、有技術,哪怕在德國投資成本高,中國企業由於坐擁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依然可以消化這部分成本,所以他們是願意到德國投資的。但是,德國為了響應美國,人為地拉高了中國投資德國的門檻,這實際上對德國經濟是個持續的遏制。

三、與中國一起可以開拓更多國際市場。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一大製造業國家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展開越來越深入的合作,德國完全可以與中國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積極作為,這樣就可以佔領更多的國際市場。譬如,德國企業在中國建廠,可以大幅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其實,中歐已經談過了投資協議,這是默克爾最後半年借助德國是歐盟輪值主席國積極推動的。然而,默克爾離任後,該協議受制於個別東歐國家無法簽署,大大影響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事實上,一些先知先覺的德國企業已經積極到華投資,譬如德國大眾汽車不顧美國反對直接到中國新疆投資,這就是有先見之明。

在美俄烏的擠壓下,留給德國的時間的確不多了,若德國再不做抉擇,等到美國接下來再逼德國與中國敵對,那一切就都晚了。不過,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德國的確很搞笑,他這個時候壓力已經夠大了,但他不是積極發展與中國的合作,反而派軍機到日本與日本一起訓練演習,這不是給中國看嗎?德國那幾架軍機,能飛起來的都不足10架,保護自己國家都困難,這個時候來和日本訓練有什麼意義?向中國示威嗎?

德國最近的表現太差了,也難怪默克爾要復出,連續表態建議德國政府與俄羅斯溝通,與朔爾茨政府相比,默克爾還是要老練得多。比較可惜的是,至少到現在為止,朔爾茨似乎還未聽懂默克爾的話,也還沒有做出更好的選擇!■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