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列科夫,俄羅斯傳奇人物。2014年初以一介平民之身帶領百餘名隨從前往當時還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搞事。
他假裝自己是普京派來的「欽差大臣」,硬是靠著強大的氣場和三寸不爛之舌忽悠住了當地官員,成功策動克里米亞獨立。隨後他又繼續帶幾十個人前往頓巴斯地區故技重施,再次大獲成功,甚至還被「頓涅茨克共和國」任命為「國防部長」。
「平步青雲」的斯特列科夫投桃報李、身先士卒,他迅速在頓巴斯地區拉起一支武裝隊伍,親自率部抵抗烏克蘭政府軍的進攻,一時間成為俄羅斯的傳奇。
對於這樣的「天降大餅」,俄羅斯官方自然樂得笑納。而且這些地區本來就親俄,歷史上是屬於俄羅斯的「故土」,所以即使從民意的角度來說,俄羅斯官方也沒有理由拒絕。
然而在2014年8月,正當斯特列科夫在頓巴斯前線徵戰正酣時,他卻被莫斯科強行召回,並強制退役,就此解甲歸田。因此斯特列科夫又被歷史經驗豐富的中國吃瓜群眾戲稱為「俄羅斯岳飛」。
斯特列科夫這樣的俄羅斯民族英雄之所以會被官方「雪藏」,主要原因是他的立場並非當前俄羅斯的官方立場,他屬於俄羅斯的一個非主流派別(當然人數也不少):皇俄派。
該派別滿腦子想的都是沙皇復辟,斯特列科夫之所以敢於獨闖龍潭虎穴,為的也不是給普京的政績添磚加瓦,而是要恢復當年那個沙俄帝國的「榮光」。
這種政治路線顯然不可能和當前的俄羅斯政府尿到一個壺里去,不僅如此,政府還得提防著他們,畢竟這個國家的全稱是「俄羅斯聯邦」,而不是「俄羅斯帝國」。
所以斯特列科夫立功後被「雪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在俄烏戰爭期間,賦閒在家的斯特列科夫化身嘴炮大神,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吐槽普京打仗不給力。
今天之所以開篇先聊了一段這個皇俄大佬,是因為就在近日,斯特列科夫的妻子發佈信息證實了一件事:這個傳奇大佬目前已經獲得官方允許,再次開赴前線。
據說他參戰的地點是戰鬥最激烈的赫爾松前線,職位是一個營級指揮官。烏當局甚至已經對此人進行了10萬美元懸賞,民間團體更是眾籌了15萬美元的賞金。
一身戎裝的斯特列科夫:
如今「戰神」歸位,俄軍能否一夜之間扭轉乾坤呢?
那倒不至於。
無論斯特列科夫本人的經歷如何傳奇,一場大規模現代戰爭的走向都不可能由一個營級指揮官來決定,所以斯特列科夫參戰本身並不會對戰局的發展造成多大的實際影響。但這個事件依然非常關鍵,關鍵就關鍵在它傳達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
俄羅斯內部的對烏統一戰線已經形成。
從這個時候開始,該國各派別之間不再互相扯皮,而是達成共識,共同把戰爭進行到底。這也說明俄羅斯人已經將此戰視為自己的存亡之戰。
普京在9月26日發佈動員令時,各路大佬都還在看普京的熱鬧,而僅僅十幾天後,他們就手輓手地站到了同一個戰壕里,這段時間里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場戰爭又將在這個冬季走向何方?
這就得從一座橋講起了。
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2014年,克里米亞宣佈獨立後歸並俄羅斯。然而掀桌一時爽,後患無窮大,克里米亞半島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它的日常生活嚴重依賴烏克蘭本土的支持,無論是水源還是物資都來自於隔壁赫爾松州的運輸。
而與烏克蘭翻臉就使得克里米亞的水源和物資供給全斷,瞬間成為孤島。
後來解決水源問題靠的是俄羅斯一船一船的從海上拉淡水過來,而解決物資供應問題就需要和俄羅斯本土建立起一條陸路通道了。好消息是克里米亞半島跟俄羅斯本土離得也不遠,兩者之間僅僅隔著一個刻赤海峽而已。
於是為了保證克里米亞的物資供應,普京下令立刻趕工修建刻赤海峽大橋(又稱「克里米亞大橋」),確保克里米亞跟俄羅斯連接起來。
該工程於2016年緊急上馬,毛熊在這個項目上使出了洪荒之力,僅用2年就完成通車。整個工程包括了並列排布的公路橋和鐵路橋,它不僅是俄羅斯最長的大橋,同時也是歐洲最長的大橋,被譽為俄羅斯的超級工程奇跡。
通車儀式當天,普京親自駕駛卡車興致勃勃地第一個通過大橋:
刻赤海峽大橋建成後,平均每天有多達4000噸的貨物往返於此,特別是現在赫爾松前線戰事吃緊,每天更是有大量軍需物資通過這裡送往赫爾松。這樣的咽喉要道,當然不可能在戰爭中獨善其身。
烏克蘭視該橋為眼中釘早已不是秘密,烏軍甚至公開揚言過要摧毀這座大橋。為此俄軍也是高度緊張,他們在大橋附近布下重兵,設置層層防線,並部署了2套S400防空導彈,連海上也有軍艦巡邏以確保大橋安全。
結果對方來的是輛卡車……
10月8日,一輛裝載著20多噸炸藥的卡車開上了刻赤海峽大橋,就在身旁的鐵路線上正好開過一列油罐車的當口,炸藥爆炸,橋面瞬間一片火海。
烏克蘭人倒是頗為坦蕩,當時就跳出來宣佈負責,並表示「這只是開始」,甚至還在基輔大街上立了幅海報供人們合影留念。
此時反倒是實力更強的俄羅斯一臉茫然,他們在橋被炸之後的一整天里幾乎一言不發,最終憋出了一個全世界都已經知曉的結論:此次事件是烏克蘭國安局的手筆(炸彈有薄膜卷偽裝包裹,偷偷放置、遙控引爆,司機並不知情)。
這樣的操作讓俄羅斯顏面盡失,對手點名了要揍你,然後就還真就讓人給揍了,堂堂五常連座橋都守不住。然而就在「菜鵝」的嘲諷聲此起彼伏時,一張亂世的多米諾骨牌已經被徹底推倒。
是福是禍?
我們該如何評價這起炸橋事件呢?
因為現在俄烏兩國處於實際上的戰爭狀態,所以從道德層面去進行批判毫無意義,要評價就只能從戰場利弊的角度去評價。
而在戰爭中採取行動只有兩個問題需要考慮:
- 能否通過這個行動獲得你想要的效果?
- 能否扛得住這個行動帶來的一系列後果?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烏軍炸橋所想要得到的效果無非是兩個:
- 一是在軍事上切斷赫爾松俄軍的後勤線路,目前俄軍有大量的軍需物資需要從本土經刻赤海峽大橋運過來。
- 二是在政治上打擊俄國士氣,要讓俄國人知道烏克蘭的力量可以投送到俄國本土,動搖他們支持戰爭的決心。
需要承認的是,此次行動從技術上來說是一次水平很高的操作:卡車炸彈搭配旁邊恰好經過的油罐車,一次爆炸把公路橋和鐵路橋全部覆蓋。這已經是烏克蘭特工的極限操作,換007來也未必能好到哪裡去。但最終的效果卻很一般。
刻赤大橋在建設時就已經考慮到了戰爭威脅,所以結構比較特殊,他的公路橋的兩個車道是互相獨立的。炸掉一條車道,並不影響另一條的通車。
而此次烏軍靠一輛汽車炸彈,僅是炸斷了一條車道的一小段橋面而已,所以大橋當天就恢復了通車。另一方面,鐵路橋雖然因為油罐車的爆炸燃燒而被迫中斷運輸,但僅靠油罐車的火災並不能燒毀鐵路,只需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修復。
當然,出於安全考慮,俄軍現對大橋的使用非常保守,這在客觀上確實降低了運輸效率。
總的來說通過炸橋能實現的軍事目的非常有限,那麼政治目的呢?有沒有動搖俄羅斯人的戰爭決心呢?這裡面有一個邏輯:
想通過攻擊平民設施去打擊對方士氣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你得進行持續大規模的攻擊,只有這樣才能摧毀對方的戰爭意志。
最好的例子就是當年北約空襲南聯盟,在空襲剛剛開始的時候,南聯盟的居民也是同仇敵愾。然而在之後的78天裡,北約輪番出動了1000多架次戰機,輪番對南聯盟投下了13000噸各型導彈和炸彈,造成南聯盟1800人死亡,6000人受傷,12條鐵路被毀,50座橋梁被炸,20所醫院被毀,以及40%油庫和30%的廣播電視台受破壞。最終導致南聯盟居民的戰爭意志被徹底摧毀。
這才是現代戰爭的樣子。
現在烏克蘭雖然襲擊了平民設施,但僅僅是炸了一段橋面,這樣的攻擊強度離摧毀俄羅斯人的戰鬥意志還差得遠,只會反過來提升俄國人尤其是克里米亞人的戰爭熱情。
克里米亞地區行政長官阿克肖諾夫(左)表示「人們的復仇情緒已經觸發」:
所以雖然從戰術上來說刻赤海峽大橋襲擊案是一次高水平的軍事行動,但從戰略上看就只能用魯莽來形容了:它的實際效果很有限,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俄國決策層有了升級戰爭的充分理由,並給俄羅斯人營造了一種同仇敵愾的氣氛。
於是接下來烏克蘭就不得不面對第二個問題:它能否扛住這個行動造成的一系列後果?
烏克蘭曾在襲擊刻赤海峽大橋後公開表示「這只是開始」,事實證明他們說得也沒錯,俄羅斯在宕機了一天後確實開始了報復行動。這一次毛子再也沒有束手束腳了,而是直接瞄准了烏克蘭的民用基礎設施.
遭受攻擊的烏克蘭變電站:
這樣的報復行為直到今天仍在持續,且看起來有長期化的趨勢。
當然,因為水平有限,俄羅斯的攻擊強度還無法和美國當年對巴格達、貝爾格萊德等地區下的狠手相比,但戰爭確實是結結實實的升級了,其中烏克蘭的電力設施到現在已經被炸掉了40%。
地圖上的黑色區域已經全面斷電,黑白區域局部輪流斷電:
與此同時,烏克蘭也沒有示弱,他們也對俄羅斯的邊境地區發起了遠程打擊。如果說刻赤海峽大橋被炸前還有人對戰爭雙方的妥協和緩和抱有幻想的話,那麼從大橋爆炸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沒有了退路,包括普京。
走向何方?
戰場上充滿了各種意外,所以隨著戰爭的發展,局勢往往會逐漸出乎戰場指揮官的預料。而俄烏戰爭就比較厲害了,它從一開始就沒按俄軍的「預設軌道」走。
俄國人最開始的計劃是「閃擊基輔,速戰速決」,結果在俄軍猛如虎的操作下,這個速勝的希望僅維持了一個多月就灰飛煙滅。此時吃瓜群眾對俄軍的觀感大概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
「就這?」
不過大家看熱鬧的時候很容易忽略另一個問題:烏克蘭和西方聯盟的勝利希望其實同樣是寄託在「速戰速決」的基礎上的。
按照西方的邏輯,在戰爭初期遭遇當頭一棒後,普京會遭到俄羅斯國內的反對,進而被迫放棄戰爭,甚至直接下課。
然而一個國家能跨過歷史長河成為大國,絕非偶然。這種國家的國民往往並不反戰,他們真正反的是「戰敗」。
所以雖然俄羅斯國內確實是出現了大量的反對聲音,但主要反的不是普京開戰,而是普京作戰不力。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普京自己是怎麼想的都已經不重要了,堅持打下去成了他接下來的唯一選擇。
在大橋被炸後,普京更是公開表示已經沒有與拜登談判的必要。烏軍的汽車炸彈讓普京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讓國民相信自己不會服軟。同時這種對俄羅斯腹地平民設施的攻擊,也讓其國內的反戰力量徹底失去了發聲的資格。
現在所有人都下戰壕了,你再跳出來反戰就不禮貌了。
烏軍雖然展現出了強悍的戰鬥意志,但這場戰爭本質上還是一場西方代理人的戰爭,所以戰爭結果主要還是取決於西方尤其是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博弈。
現在俄羅斯已經沒有了妥協的空間,如果美國再不退讓,那麼這場戰爭就將滑向長期化的深淵。不過美國似乎也沒有什麼退讓的必要,畢竟死的是烏克蘭的人,砸的是歐洲的鍋,升的是美元的值。
而長期戰爭對於俄羅斯來說屬於「熟悉的氣息」,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就不怎麼擅長「閃擊戰」,和對手擁抱著滾入戰爭泥潭,然後用國土縱深、資源儲備以及「豐富的苦熬經驗」拖垮對手才是常態。
不過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基本上是一類人,所以也不用懷疑他們長期作戰的決心和能力。只是烏克蘭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他們的資源儲備遠不如俄羅斯。再加上基礎設施和重工業被嚴重破壞,烏克蘭現在連基本的電力都難以保障,他們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長期作戰所需的「造血」能力。
在戰爭爆發後,我們可以經常看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滿世界的要錢,能夠像他那樣在西方各國面前伸手伸得義正言辭的領導人確實罕見,以至於很多人戲稱他為「地球球長」。
不過有一說一,澤連斯基雖然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但就「不惜一切代價向盟友要錢」這個事來說他做得非常專業,可以說是抓住了關鍵矛盾,因為西方援助確實是烏克蘭的全部希望。
戰爭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火爐,所有投入戰場的物資,包括武器、彈藥、資源等等都會如同壁爐里的柴火一樣瞬間燃燒殆盡。近期烏克蘭已經公開表示他們只剩下百分之十的防空設備可以使用,「打錢」之聲不絕於耳。如果不想讓烏克蘭失敗,西方就得把這個柴火一直添下去。
不過西方國家的軍備庫存現在也已經告急,畢竟和平時期誰也不會整天把自己的軍火庫塞得滿滿當當,結果撐了大半年後,一個個的倉庫都見了底。
西方接下來如果還想繼續高強度的支援烏克蘭,恐怕只能靠軍工廠開工製造新的裝備送過去了,想一想就覺得肉疼。
然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10月12日還真就開口要求北約各國加大軍備產能的投資力度,以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支持。只是北約裡的歐洲諸國現在還面臨著另一個嚴峻的問題:他們自己的基礎資源都已經供給不足,工廠還能不能開得起來只能聽天由命了。
日前美國參議院已經提出立法授予五角大樓戰時採購權,允許其採購大量彈藥以支持烏克蘭和補充本國庫存。很多軍工生產線將重啓,軍火商即將贏麻。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決定烏軍勝敗的關鍵就在於西方的援助夠不夠,只要西方的支援管夠,烏克蘭就扛得住。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實際上西方援助對於烏軍來說既是蜂蜜,也是砒霜。
為什麼這麼說呢?
身不由己
雖然西方援助確實在短期內把烏軍戰力提升了一個檔次,讓他們在戰場上擁有了和俄軍扳手腕的能力。
但另一方面,西方國家不是慈善家,援助你就需要你拿出成績來證明自己值得援助。如果烏軍在戰場上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表現,那麼西方國家也不會繼續把錢扔水裡。
在戰爭中,「外援」這種東西是說沒就沒的。
這就導致烏軍在制定作戰計劃時沒有辦法完全從戰場實際出發,而是要更多的考慮「國際觀瞻」,具體來說就是要在短期內按「洋人」的要求打出成績。而這也往往意味著超額的戰損率。
北約最近已經明確要求烏克蘭在冬季前獲得更多領土,這種明晃晃的KPI導致烏軍在戰場上的靈活性盡失。有些據點本來暫時放棄的性價比更高,但會被高層強令堅守;有些目標還不到強攻的最佳時機,但也會被高層強令進攻。
烏軍此輪從8月底開始的大反攻已經損失了上萬人,平均每天都有幾百人陣亡,這對本方的有生力量是一個嚴重的消耗。更糟的是,烏克蘭整個的人口在戰爭中的流失還非常嚴重。
戰前的烏克蘭總共有4400萬人口。戰爭爆發後,逃離烏克蘭的難民達到上千萬人,俄佔區又控制了七八百萬人,以至於現在烏克蘭實際控制的人口僅有2700多萬。
逃到波蘭的烏克蘭難民:
短時間內流失三成人口,這對於該國持久戰的部署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現在其基本的生產體系都難以維持,未來只會越來越依賴外部「輸血」,而這又會導致具體的作戰策略越來越追求「國際觀瞻」。
當然,在長期戰爭的環境下,俄羅斯自己也會很難受,但他畢竟坐擁近乎無限的基礎資源,軍工廠雖然不怎麼先進,但好歹能正常生產;而在人力方面,俄國1.5億的總人口負擔3-40萬大軍的前線作戰並非難事,咬咬牙還是能堅持下去的。
另外相對於美國入侵阿富汗這樣的戰爭來說,俄羅斯還有一個優勢:俄佔區的民眾本來就親俄,所以俄羅斯對這些地區的統治成本很低,不需要像美國那樣在佔領區被拖入治安戰的泥潭。
在阿富汗陷入長期治安戰的美軍:
所以僅就戰爭現實來說,穩扎穩打是俄羅斯當下的最優選,他們現在並不需要主動去發動大規模決戰,更沒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動用核武器。只需要耗下去,先扛不住的肯定是烏克蘭。
但俄羅斯的決策者們是否會這麼決策就不一定了,這裡有兩個軍事以外的因素會影響他們的決策:
- 首先,長期的消耗戰畢竟成本高昂,如果有機會的話,強勢的一方肯定還是希望能「多快好省」地解決戰鬥;
- 第二,現代戰爭不可避免的受到國內各方輿論和意願的影響。國內群情激昂的人們希望「一戰定乾坤」也很正常。
於是烏克蘭和俄羅斯這對大冤家,一個要完成背後金主的KPI,一個要面對國內民意的壓力,不出意外在未來幾個月內會出現較大規模的戰役。
決戰之地
烏軍此次的反擊有三個大的方向:北部的盧甘斯克,中部的扎波羅熱,南部的赫爾松。
經過前一段時間摧枯拉朽式的反擊,北部的烏軍已經從哈爾科夫攻到了盧甘斯克的邊界。不過近期烏軍的攻勢已經大為減弱,其主力在盧甘斯克邊界按兵不動,看起來是進入了休整狀態。
另一方面俄方新徵召的士兵已經陸續抵達前線,開始在俄佔區執行「國土防禦任務」。隨著士兵數量的增加,北部俄軍已經開始往紅利曼的方向發起了小規模的反擊。
所以現在時間對烏軍是不利的,他們應該盡量縮短休整時間,趁俄軍兵力不足的時候擴大戰果。但現在盧甘斯克邊界的烏軍卻依然按兵不動,這只有兩種可能:
- 確實沒力氣了,還得接著休整。
- 盧甘斯克已經不是烏軍接下來的主要進攻方向,他們把主力調往別處去了。
烏軍作為進攻方,可以主動選擇三個方向中的任意一個方向進行主攻,但這不代表他們有足夠的力量同時主攻三個方向。就目前烏軍的兵力而言,選擇其中的兩個方向進行主攻是比較現實的。所以北部烏軍被調走的可能性較大。
目前最激烈的戰場就是南部的赫爾松,這裡肯定是烏軍的主攻方向之一。正如前文所說,烏軍背後有金主KPI的壓力,所以他們在赫爾松戰線推進得十分瘋狂,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
俄軍在赫爾松的部隊數量不如烏軍,但都是最精銳的空降部隊,戰鬥力十分強悍。俄軍真正的問題在於補給困難,因為赫爾松前線和後方補給點隔著一條第聶伯河,上面的橋早已全部被烏軍炸斷,所以俄軍補給的效率十分低下,難以支撐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不過俄軍最近正在撤離赫爾松城內的平民,這個行動看起來頗為悲壯,但對於戰場博弈來說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好處:大大減輕了後勤補給的壓力。平民撤走後,物資運輸就只需要照顧軍隊就行了。
目前烏軍在赫爾松北邊的尼古拉耶夫繼續集結部隊,隨時可能對赫爾松城發動總攻。所以雖然現在烏軍的進攻暫時陷入焦灼狀態,但如果就此判斷俄軍局面已經觸底反彈還為時尚早。如果俄軍在短期內解決不了赫爾松的後勤問題且無法及時派出足夠的援軍,那麼赫爾松戰役就可能會讓俄軍「二次探底」。
如果僅從軍事上來說,放棄赫爾松城並把部隊撤到第聶伯河東岸其實是一個更合理的選擇,但這樣在政治上很難接受,畢竟人家才剛投完票。
而烏軍的第二個主攻方向很可能是扎波羅熱。
扎波羅熱是連接著頓巴斯地區和赫爾松的樞紐。如果烏軍攻下波羅熱,不僅能讓俄軍首尾不能相顧,還將切斷俄羅斯與赫爾松最重要的陸路通道。
所以近期該地區的氣氛非常緊張,俄軍除了要防守補給交通線外,還要照顧核電站、大型水庫(卡霍夫卡水庫)等關鍵設施。
其中卡霍夫卡水庫最有可能遭遇攻擊,因為無論是開閘放水或乾脆炸掉大壩,洪水都會向著下游的赫爾松奔湧而去。這不僅會把赫爾松變成一片澤國,還會切斷該地俄軍的東撤之路。
當然了,「炸壩淹民」這種「花園口行為」畢竟不符合世界主流價值觀,所以烏克蘭需要提前給大家做一些心理建設,比如說頻繁暗示「俄軍會去炸壩」之類。
總的來說,由烏軍發起的大決戰很有可能是在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兩個地方。不過俄軍也不一定會完全地被動防禦,他們最近也有一些主動的大規模兵力調動。目前俄羅斯已經調集了接近1萬人的部隊前往白俄羅斯,同時白俄羅斯的軍隊也已經開始在烏克蘭方向的邊境集結。
白俄羅斯離基輔很近,最近的地方不到100公里,只不過它們之間隔著泥濘的泥沼地帶,大部分時候不適合裝甲部隊的作戰。但到了冬天就不一樣了,寒冷的天氣會把泥濘的沼澤變成凍土,這個時候就是一片坦途。
所以現在不能排除俄軍在冬季發動「第二次基輔戰役」的可能,當然,也可能是打擊西烏的後勤線路,破壞北約援助。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白俄羅斯整軍備戰的時候,北約陣營的波蘭和立陶宛也開始在白俄的方向上集結兵力。
這已經有點世界大戰的意思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刻赤海峽大橋爆炸案一舉斷絕了俄國高層在政治上的最後退路,從這以後他們就不得不做出拼盡全力的姿態。不過這種背水一戰的姿態反而讓俄羅斯在世界上獲得了更多的尊重,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覺得可以在俄羅斯這邊增加籌碼。
注: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成員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機制決定自11月起大幅減產石油,引發美國不滿。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外交部18日發表聲明表示聲援沙特。
這就是叢林世界,這裡的「尊重」只跟實力有關,你只要展現出了實力和決心,自然就會有人在你這裡「加註」。而「加註」俄羅斯就意味著「減注」西方,隨著各國的這一通「加註減注」,所有人都成了這場戰爭的相關方。
結語:規則還是立場?
俄羅斯身為一個頂著「戰鬥民族」光環的五常,苦戰大半年都未能征服一個歐洲最窮的國家。無論背後的原因如何,這「大哥」的面子都算是丟了個乾淨。
但為什麼各國最近又開始對俄羅斯「加註」了呢?
事情嘛,都有個兩面性。俄烏戰爭打到現在,不光是俄羅斯一直在丟面子,其實美國也好不到哪去。
俄軍雖然在烏克蘭打得十分狼狽,但是大家也不是傻子,全世界都知道俄軍的對手不僅僅是烏克蘭,還有他背後的整個西方集團。
現在的情況是俄羅斯頂著西方集團在政治經濟上的極限施壓,對抗著北約源源不斷的軍援(包括武器彈藥和雇傭兵),打到現在不僅沒有崩盤,反而還加大了力度。
這個局面很難不讓其他國家產生這樣的想法:「美國也不過如此」。這個想法放到其他國家身上頂多也就是一句調侃的閒話,但如果放到美國身上,後果就非常嚴重了,甚至可以動搖當前世界的整個秩序。
因為美國是老大。
一個人的地位越高,就越需要靠面子來撐住場面,畢竟你底下有那麼多人,如果面子沒了,人群裡就總會有人蠢蠢欲動:
「現在俄羅斯跟你都已經完全撕破臉了你還拿他沒辦法,那我減產一些石油、不那麼嚴格的執行制裁措施、在立場問題上騎騎牆…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權力體系的多米諾骨牌就是這麼倒塌的,俄羅斯一直沒被壓垮的結果就是現在敢於頂撞美國的刺頭越來越多。
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頂風作案」,在敏感時期加深了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
最近在聯合國大會關於烏東公投的反俄決議投票中,更是有40個國家對這個反俄提案投下了反對票或棄權票。從人口比例來說,這些國家的比重佔到了世界的一半。可以說人類社會已經站到了「大對抗時代」的門口。
藍(贊成票)VS紅黃(反對和棄權票):
這時候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對於一個有章可循的決議,為什麼各國還會出現這麼大的分歧呢?如果規則和立場出現了矛盾,我們又該如何選擇?
現在世界各國遵守的規則是建立在雅爾塔體系上的戰後秩序。雖然雅爾塔體系後來走向了崩潰,但其慣性還在。二戰後確立的各國的權利、邊界、地位等等這些東西是不能隨便破壞的,有什麼矛盾就拿到聯合國去討論,這是一直以來大家共同維護的一個共識。
雅爾塔三巨頭:
但這裡其實有一個問題:各國為什麼要去自覺維護這個共識呢?
叢林世界里沒有什麼天然正確的行事法則,人們所做的任何選擇,背後都必然有他的利弊考量。而各國選擇認可並遵守戰後規則,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如果不遵守,就會遭受自己無法承受的懲罰;
- 如果大家都遵守這個規則,形勢對自己有利。
而五大常任理事國又是特殊的存在,對於這幾個大善人來說,第一個原因意義不大,畢竟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超越五常的力量,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所謂的「懲罰」根本無從談起。
五常遵守規則主要是因為第二個原因。具體來說就是:
我願意在規則對你有利的時候依然遵守規則,不是因為這個規則本身有多麼正義,而是因為我希望以後在規則對我有利的時候你也能遵守。
大佬之間遵守規則,說到底守的是一個互相的信任和默契。但如果你只在規則對你有利的時候才要求大家遵守,一到對我有利的時候你就掀桌,那這個「遵守規則」的共識基礎就不復存在了。
在現實中,你一邊破壞規則對我的主權完整進行軍事威脅,一邊又要求我遵守規則跟你一起去懲罰你對手的軍事行動,這不是把我當冤大頭麼?人家塞爾維亞也有話說的,你們現在反對烏東公投沒問題,但當年科索沃公投的時候你們憑什麼就承認啊?
事實上在跳過聯合國對他國動武這個事情上,作為五常之首的美國要比俄羅斯惡劣得多,所以雖然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國家有資格譴責俄羅斯,但美國不在此列。「雙標大佬」的譴責只會讓譴責本身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關於規則和立場的矛盾,道理是這樣的:
- 在規則得到普遍尊重的地方,立場就沒那麼重要,在這裡只要適應和遵守規則,自己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護。
- 在規則經常被破壞的地方,保護自己就只能靠自身的力量和盟友的支持,這種情況下立場就比規則重要得多。
說到底,長期被隨意踐踏的規則不過是一團廢紙,平時用來裝點一下門面還可以,如果關鍵時候還抱著它不放就非常愚蠢了,難道還指望這團廢紙能擋子彈不成?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確立了現代世界基本遊戲規則的雅爾塔會議,其舉辦地雅爾塔所在的位置就是當下的風暴中心克里米亞。如今這裡的炮火和爆炸聲正在一步步地把巨頭們七十多年前在這裡達成的共識撕成碎片。
因為美國在冷戰後就一直是全球規則的主導者,所以全球共識坍塌的第一步就是美國失去對規則和價值觀的解釋權,然後就會出現一個「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場面。
當大國紛紛開始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建立新規則時,一個動蕩的週期也就到來了。在這種全球範圍的亂世里,無人可以置身事外,包括我們。不過我們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和幾十年前不同,中國現在已經是棋手。對於棋手而言,混亂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只是我們需要熟悉一下亂世的邏輯:
在亂世中要避免財富損失,主要靠的不是別人的信用,而是自己的拳頭。所以作為一個亂世中的棋手,就需要少關心他人的看法,多計算自己的利益;而只要自己的拳頭夠硬,有些事情就算暫時談不攏也不用太過操心。
大爭之世,寧為刀俎,不為魚肉。■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