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犯三嚴重錯誤!世界將被「一分為二」

占豪

美國正在為疫情付出慘重代價!

有多慘?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4日6時42分,美國確診病例超過27.5萬例,死亡逾7000例,其中紐約州突破10萬,紐約市接近6萬。請不要忘了,美國現在的確診數量是被嚴重低估的,因為檢測依然是有很高門檻:要不是密切接觸者,要不去過疫區,這兩個條件居其一,醫生才可能批准檢測,而能否檢測還受限於檢測能力,全美國僅紐約州找到了能大規模檢測的機構,其他州根本不具備大規模檢測的條件。所以,雖然確診病例超過了27.5萬,實際上更多的感染者未得到確診,所以美國檢測確診率非常高。

美國疫情已經開始嚴重影響經濟,美國的失業人數已經「爆錶」,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3月15日至28日兩周時間,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累計已經超過了1000萬。隨着疫情發展,失業人數必然進一步大幅增加,因為美國70%的GDP來自服務業,大量就業都是服務業吸納的,然而新冠疫情打擊最大的就是服務業。未來,當美國失業人口到3000萬以上時,這個社會壓力就極其巨大了。

更為可怕的是,美國有大量人口是沒有積蓄的,他們並沒有很多錢來囤積食物,所以特朗普給每個美國人最高發放了1200美元,這可以說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穩定了社會不至於發生暴亂。

然而,更加嚴峻的問題是,美國大量物資是靠進口,而隨着全球疫情的不斷擴散,全世界很多地方的生產都會暫停,包括糧食生產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那麼全世界未來的物資都會緊缺,美國的物資供應也會出問題。到時候,物價上漲,以及大量沒有收入的失業人口,美國經濟將遇到極其嚴重的問題。

所以,未來美國的預期是非常不明朗的。特朗普說,接下來的兩周將非常痛苦。但是,他只說了接下來兩周非常痛苦,原因是美國的計算是4月中下旬疫情就有拐點了。問題是,在沒有積極控制的情況下,到底能否出現拐點是非常難說的事情,根據病毒的規律和特性,拐點恐怕是很難到來的。

而且,哪怕數據出現了一定回落,但隨着生活壓力加大,人的活動增加,疫情都會出現新的加速傳播,不控制依然難以消滅疫情。同時,新增病例的短暫回落也不代表疫情就是拐點,因為疫情因發病有潛伏期,所以是有周期性的,短暫的回落不代表疫情進入拐點。

另外,還有新聞報導,美國已經準備好了10萬個屍袋,這和特朗普與美國首席專家稱要做好死亡10萬到20萬人的準備是契合的,事實上真正因新冠死亡的病例會比公布的數據大很多,所以10萬個屍袋恐怕也只夠階段性使用。綜上,接下來美國的情況,將是非常不妙的狀態。

美國情況不妙對全球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美國將會佔用大量全球的醫療資源,他也將失去對外的援助輸出能力,全世界的疫情會更加嚴峻,全球因此越來越亂,會有大量的人口死亡,不僅僅是病死,更多的人可能會被餓死或因為其它亂局而死。

所以,客觀上說,中國控制住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疫情,對全球來說意義太重大了,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戰略大後方作為全球的支撐,人類將可能被新冠撕成碎片,形勢比現在恐怕要慘烈得多。

然而,由於美國政府不負責任,再加上美國人口規模和政治經濟軍事霸權能力,他們會利用這一切在全球搶醫療、食物等各種資源,這會讓全球在未來可能面臨惡性通脹風險,也會讓更多貧窮國家難以獲得這些資源,美國現在連最鐵盟友加拿大的口罩都要攔下來了,何況對他國呢?再加上美國大量釋放美元,未來全球更嚴重的危機可能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因為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

所以,未來全世界的希望都在中國並不誇張,但靠中國一國之力根本無法進行全球性抗疫,中國的國力雖強也拖不動全世界。現在,必須要全世界聯合起來!一方面反思自己的錯誤,另一方面要趕緊調整策略,用最科學的辦法應對疫情。

以美國為例,在占豪看來,美國之所以落到這步田地,是在抗疫中犯了三大錯誤:

一、政治化疫情而非科學應對

美國從中國爆發疫情開始,就是政治化看待的,所採取的系列措施都是政治化的。美國不但沒有同情中國,反而對中國落井下石,試圖借中國疫情實現貿易戰沒有實現的目的。美國的這一做法並未得到全世界認可,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對中國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美國政府對中國沒有援助一分錢和一點物資,承諾的所謂一億美元至今「一個子」都沒看到。

美國不但政治化看待中國的疫情,對待國內疫情也是政治化處理的,所以新冠在美國出現其實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甚至比武漢更早,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在國會明確承認自2019年9月以來的流感死亡病例中有新冠病例,但美國疾控中心和白宮一直拒絕回答關於美國0號病例和有多少病例因新冠病毒感染死亡,哪怕白宮請願也不行。

疫情爆發後,美國政府繼續政治化看待,初期特朗普稱這是民主黨的政治攻擊,後來蓋不住了改口立刻又自我標榜幹得不錯,但事實上美國現在美國全國大規模檢測的州只有紐約州,紐約州檢測10多萬人,確診病例佔差不多四成。美國之前聲稱派檢測車到街頭檢測的計劃,至今過去了半個多月了也未能實現。

哪怕到現在,美國每天死亡病例已經過千人了,政府的處理依然充滿政治化,依然沒有組織起高效的抗疫,美國甚至已經準備好了死亡10萬到20萬人,卻沒有準備好抗疫,這在中國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卻在美國實實在在發生着。美國,甚至到現在還沒有主張戴口罩。

科學化抗疫而非政治化處理,是抗疫的前提。美國要想真的遏制疫情,第一步就是要把把口罩戴上。什麼時候美國上下都戴上口罩了,這疫情的控制才會真的有希望。而這一步,得從特朗普開始。

二、傲慢與輕視

美國為首的西方之所以在中國為全球抗擊疫情爭取了一個多月並提供了大量抗疫實戰經驗的情況下,依然未能阻止病毒爆發,並非能力問題,而是不作為的問題。

美國為首的西方之所以不作為,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心態上的傲慢與輕視,不僅僅是對病毒本身的傲慢與輕視,西方的政客和媒體還對中國的經驗充滿偏見和傲慢,對中國的經驗視而不見。以戴口罩為例,西方國家到現在依然還不主張戴口罩,但不僅中國的事實證明,日本、韓國也證明戴口罩對控制疫情意義重大。

對病毒的傲慢與輕視,使得病毒可以乘虛而入;對中國經驗的輕視和傲慢,使得病毒把歐美國家打得落花流水,但至今他們依然沒有反思自己,甚至還想甩鍋給中國,這一切都必然反作用於他們抗疫,會讓他們付出代價。

三、至今無人願意真正承擔責任

當中國疫情爆發後,中國最高領導人第一時間就確定了「把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中國的政策從開始就是瞄準阻擊病毒防止更多人感染和想盡一切辦法治療感染病例,因此中國不但通過封城、全國上下居家隔離生生阻斷了病毒快速傳播的通道,更是逆轉了武漢的疫情,乃至死亡率都逆轉了。這一切的發生,首先就是中國的黨和政府是把人民的核心利益作為自己最重要責任的,並且從最高領導人到基層都在主動承擔責任。

那麼,我們再看美國,特朗普作為一國元首在逃避責任,紐約州長還在電視上與弟弟鬥嘴調侃吸引眼球,可是美國就是缺少真正承擔責任的人,美國政府的有限責任,讓病毒顯得無比強大。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什麼時候美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聯手了,各自都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了,美國的疫情才真的到了逆轉之時。否則,美國疫情到底怎樣不取決於人,取決於病毒和大自然。

美國要想遏制疫情,全世界要想更早控制疫情,只有一條路:聯合抗疫!

說起聯合抗疫,占豪基本說了一個月了,現在關於這一點的共識正在增加,包括G20峰會的舉行及聯合聲明,還有西方一些國家開始逐漸更加積極地抗疫,都是好的現象。但是,這一點在美國政府層面還沒有任何實質性體現。美國政府的這種心態,終將是危害美國抗疫的,這也意味着美國疫情在接下來會越來越嚴重。

未來全球將是一分為二的:

一、或許以美國為代表的破罐破摔一方

之所以說或許以美國為代表的破罐破摔一方,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些國家是根本沒有能力抗疫的,所以他們破罐破摔是被迫的,他們沒有能力抗擊病毒,他們或等着其他國家救援,或等着自然「群體免疫」,沒別的辦法了。

美國呢?美國是有能力的,美國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只要有效組織起來,是完全可以應對病毒的。但是,美國人上到總統下到普通民眾,對病毒都是傲慢的,根本沒有組織起來的意願,甚至看不到為此做出的努力。那麼,如果在病毒廣泛深度擴散之前美國依然如此,當到了夏天疫情依然不去,那麼美國的感染人數達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時候,這個病毒短期內就很難消滅掉了。到那時,美國只能等特效藥和疫苗方可,但特效藥和疫苗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真發展到那種程度,美國恐怕得好一陣子破罐子破摔。

如此,也就意味着,未來較長周期都會有很多國家只能破罐破摔,被動進行「群體免疫」。美國雖然比很多國家國力強,但以現在的狀態繼續下去,只要老天爺不出手掐死病毒,那病毒就會逼着美國破罐子破摔。

二、中國主導的積極抗疫一方

這個世界並非都是破罐破摔的國家,中國、韓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都在積極主動抗疫,雖然可能因為時機錯過和能力不同所體現狀態不同,意大利雖然疫情慘烈,但抗疫的積極性是可以的,否則現在意大利的疫情會比現在更嚴重。

隨着疫情的深入發展,中國不可能大力救助每一個國家,中國沒有那麼大能力,所以只能有選擇地區救。怎麼有選擇?肯定是對中國友好並且積極配合的國家。隨着局勢發展,當一些國家的疫情因為中國的幫助被遏制甚至被控制後,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積極配合中國抗疫的行列。所以,未來會有不少國家會站到中國積極抗疫的一方來。

如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可能全世界將逐漸出現分化,在某個時期內出現兩個狀態的國家:一種狀態是,國家與中國聯合起來積極抗疫;另一種狀態是,舉國上下消極抗疫。只有當一些國家的疫情逐漸消亡,才會有更多的資源向不積極抗疫的國家傾斜,全球的疫情才可能在人類的主導下被控制甚至消失。

聯合抗疫,是全球對付疫情唯一的出路。繼續猶豫,只能付出更加慘烈的代價!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