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懸而未決 美國中期選舉的10點解讀!

1)2022年11月8日,是美國兩年一次的中期選舉日期。當天,美國選民將投票選出435個國會眾議員、35個參議員、36個州長。但跟2020年總統選舉一樣,這次國會中期選舉未能在第一時間出現明確的結果。美國NBC知名主持人查克·托德也不禁感嘆,這是他自2010年在NBC從事選舉報導以來,第一次在中期選舉投票日當晚不知道最終選舉結果。美國中期選舉投票結果懸而未決,反映了美國社會的分裂。此次中期選舉中,很多選舉結果過於接近而無法確定誰是最終的獲勝者,還有一些選舉由於結果非常接近將按照規定舉行第二輪選舉。

2)從現有的結果來看,參議院控制權爭奪非常激烈,在還有5席歸屬待定的情況下,民主黨已經確保了48席,共和黨確保了47席。民主黨由於有副總統的關鍵一票,只需要50席就可以確保多數,而共和黨則需要51席才能確保多數。由於一些州將舉行第二輪選舉,參議院的控制權歸屬,可能要到11月底甚至更晚才能確定。

3)眾議院的爭奪同樣激烈,目前民主黨已經確保了188席,共和黨已經確保了207席,哪個黨先達到218席,就可以確保多數。從目前的情況看,共和黨最終可能以微弱優勢獲得眾議院控制權。比較激進的NBC則預測,共和黨已經以220席對民主黨的215席拿下了眾議院的控制權。但這項預測的誤差高達10席,所以還不算板上釘釘。

4)這次美國中期選舉的最大「意外」就是,在美國經濟一團糟、拜登支持率萎靡不振的情況下,並沒有出現共和黨席捲選舉的「紅潮」。對於目前的選舉結果,共和黨將非常失望,而民主黨將會覺得非常慶幸,「逃過了一劫」。

5)但是,只要共和黨能控制美國國會兩院中的一院,就足以對拜登政府構成「致命的掣肘」。由於參議院主要負責人事任命,眾議院負責撥款和彈劾總統等,共和黨哪怕最後只是以微弱優勢控制了眾議院,拜登政府要通過什麼議案將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共和黨可能利用眾議院對拜登政府,甚至是拜登本人及其兒子發起調查。

6)共和黨未能抓住拜登政府執政無能的有利時機在這次中期選舉中掀起「紅潮」,原因比較複雜。共和黨控制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此前推翻了美國女性此前在法律上享有的「墮胎權」,可能是激起很多女性選民、中間選民「懲罰」共和黨的重要原因。此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正在對共和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大量否認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右翼極端分子、特朗普的「死忠粉」成為共和黨候選人,民主黨趁機呼籲美國選民捍衛「美國的民主」,可能也是共和黨在此次中期選舉中表現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7)特朗普原本期待,共和黨在他的「領導」和「加持」下,可以在這一次中期選舉中大獲全勝,然後他順水推舟,在11月15日上演「王者歸來」,正式宣佈將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但是,共和黨令人失望的表現,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特朗普的算盤。接下來,共和黨內部圍繞支持和反對特朗普、圍繞誰應該為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表現不佳負責,而發生或明或暗的內鬥。特朗普則會堅決不承擔責任,將共和黨表現不佳歸咎於民主黨「作弊」,這將進一步激化美國國內兩黨支持者之間的矛盾。

8)美國中期選舉過後,大概率將出現一個「分裂政府」。對於拜登來說,實際上已經提前進入了「跛腳期」。對於共和黨來說,在至少控制國會兩院中一院的情況下,也許成事不足,但敗事綽綽有餘。右翼的Fox新聞網已經表示,這次選舉,將給拜登政府裝上一個有效的「剎車」,對其進行巨額政府開支最終導致通脹攀升、遏制美國國內化石能源產業等政策進行限制。即便是華盛頓因此「一事無成」,對共和黨來說也是好事。從共和黨的這一論述中也可以發現,美國政治已經變得多麼荒唐。

9)從2016年特朗普上台,在世人眼中,美國國內政治的質量已經大幅下降。但「特朗普現象」只是美國社會的病症,其背後是幾十年來美國政治和經濟制度的失衡、異化和墮落。「特朗普主義」陰魂不散,華盛頓黨爭越來越醜陋,將會進一步降低其他國家對美國政治制度的認可度,也會影響到美國的國際形象和吸引力。2022年的美國中期選舉,也是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一次小預演。「特朗普魔咒」將會讓美國社會面臨非常大的衝擊。他對共和黨的控制,使共和黨的基本盤越來越穩固,但他被美國建制派、中間選民、民主黨選民的憎恨程度,也將繼續成為共和黨贏得選舉的最大障礙。拜登除了即將進入「跛腳期」,年過80的他,也將不得不盡快決定,是否真的要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有傳言說,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可能參選,她在美國民眾中的受歡迎程度一直非常高,但她本人極度厭惡政治選舉。如果她出來參選,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將會有更多「好戲」可看。但不管怎麼說,在美國社會極化、割裂的情況下,美國選舉也會越來越呈現出焦灼、難分難解的狀況,美國的內鬥、內耗將會繼續持續下去。

10)中期選舉過後,中美關係不容樂觀。進入「跛腳期」的拜登政府,在內政上不能有所作為,將可能利用總統對外交和軍事的控制權,在對華關係上「大做文章」。而如果共和黨取得兩院中的一院控制權,其反華立場也非常鮮明。不管怎麼說,中美博弈的烈度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有可能繼續提升。接下來,中國要做好準備,在台灣問題、產業鏈及供應鏈安全、所謂的新冠溯源追責等問題上,與美國的「反動派」進行更激烈的鬥爭。■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