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婚禮,這是帝國最後的輝煌

史客郎

這兩天的世界,其實非常複雜。

用八個字來形容,就是:波詭雲譎,暗潮湧動。

各種力量,之前可能是悄無聲息,現在都在悄悄冒頭:想和平的、嫌亂得還不夠的、火中取栗的、自掃門前雪的、提心弔膽的……

要是一一說起,太複雜,以後慢慢講。

今天就簡單點,從一件喜事講起。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9日,拜登的長孫女娜奧米出嫁了。

娜奧米是拜登小兒子亨特的女兒。

這場婚禮,算「姐弟戀」:新娘娜奧米28歲;新郎彼得·尼爾呢,則是25歲。

有一點挺好玩的:新郎、新娘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畢業的。

這是正宗的。

拜登也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有那麼一點關係。2020年拜登選舉獲勝之後,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報立即來了這麼一條:熱烈祝賀我校前教授喬·拜登擊敗我校1968年畢業生唐納德·特朗普,贏得總統選舉。

婚禮挺隆重的,就放在白宮南草坪。

上午 11 點舉行婚禮,新娘和新郎當眾發誓,家人和賓客將參加在白宮舉行的午餐會。晚上,客人們會回到甜蜜的派對,在屋裡跳舞。

美國媒體說,這場婚禮,創造了兩個「首次」:總統孫女首次次在白宮舉行婚禮,也是首次在南草坪舉行婚禮。

但這場婚禮背後的很多事,卻非常得詭異。

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這段時間,是東南亞的「外交季」,先後有三場峰會在舉行:東亞峰會、G20峰會,之後就是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了。

第一個峰會在柬埔寨舉辦;

第二個峰會在印尼舉辦;

第三個呢,則是在泰國舉辦。

拜登趕了前兩場,第三場卻不去了:他在出席完印尼G20峰會,就腳底抹油,坐著「空軍一號」回美國去了。

理由是:孫女要結婚,作為爺爺,得趕緊回去參加。

極其牽強。

先來看一下亞太經合組織的範圍有多大。

具體不介紹了,就上張地圖。

上面國家挺多的吧?

而且這次峰會,對拜登來說,還有雙重意義。

第一重意義是:這次峰會,可能是拜登4年任期內唯一一次在國外參加的實體峰會。

2021年的峰會,當時有疫情嘛,沒在線下舉行,改為線上;

今年是難得在線下辦了一次;

明年的峰會,主辦國是美國,拜登是東道主;

接著就是2024年,它是美國的大選年。

等亞太經合組織峰會開時,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已經出來了。今年11月20日,是拜登的80週歲生日,他自己一直在說,2024年還是要再選,但他的同黨人士都紛紛勸他:你年紀太大了,不要再選了,該「讓賢」啦!

所以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在候選人初選時,他就被「搓」掉了,沒能成候選人;

另一種是他參選了,但敗了。

這很有可能,因為別看這次中期選舉,民主黨好像輸得並不慘,但拜登的支持率卻是慘得:都不到40%了。

他再次參選,還能勝選,這個概率,就不太高了。

如果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塵埃落定,候任總統不是他,他就算出席了峰會,也只具有象徵性意義,很難說有啥實質性效果。

還有一層意義呢?

明年美國是舉辦國,按照常規,作為今年舉辦國的泰國和明年舉辦國的美國之間,是要舉行一個交接儀式的。

像前兩天,東亞峰會辦完後,就舉行了一個交接儀式:作為今年舉辦國的代表,柬埔寨首相洪森把一個小槌子,交給了明年的主辦國印尼。

東南亞來都來了,柬埔寨去過了,印尼也去過了,拜登又何在乎多那麼一兩天,不去泰國一趟,順便也身為明年的東道主,把這個交接儀式給辦了呢?

更何況,11月19日也不是天大的黃道吉日,非辦不可。

是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日就結束了,從新聞來看,這次婚禮並不對外開放,請的都是些親朋好友,就算把婚禮改期個一兩天,也沒太大關係嘛!

所以,說孫女要辦婚禮,就不參加峰會,這個藉口實在是太拙劣。對主辦國泰國來說,這種行為也太失禮了。

那麼,在這背後,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要是認真去查的話,就會發現:最近這五六年,美國總統越來越不喜歡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的峰會。

2018年,特朗普沒參加,派了副總統彭斯;

2019年,東道主智利內亂,會議取消;

2020年和2021年,因為疫情,改為線上;

今年,拜登也不裝了,直接說孫女要結婚。

這是為什麼呢?

背後其實隱藏著世界大勢的變化。

先得從APEC這個組織說起。

這個組織,其實和美國挺有關係的。我們都知道,差不多在1980年代末,冷戰結束的跡象,就非常明顯了。

冷戰這玩意兒嘛,是美國拉一群小夥伴,搞個小圈子;蘇聯拉一群小夥伴,也搞個小圈子。然後,兩邊的小圈子搞激烈對抗。

既然冷戰快要結束了,很多國家就在想:今後的世界該怎麼走?

剛開始呢,就有國家說:今後的世界要合作!

所以就搞了個「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部長級會議」,剛開始時,是美國外加它的一群小夥伴參加,之後1991年,中國加入。

剛開始搞時,是各國部長參加。

後來麼,大家也知道的: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整個世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美國變成了唯一的超級大國。

美國人就說了:部長級會議哪夠啊,得搞個峰會!

一下子就把層級提高了。

層級提高之後,總要談些更重要的議題。美國人當時也想好了:談論亞太各國之間,怎麼搞經濟全球化、貿易和投資自由化。

什麼意思呢?

就是搞一套經濟體制:以美國為中心,讓整個亞太地區都圍著它轉。

對很多國家來說,美國搞的這套體制有點喝它們血的意思。但當時美國經濟體量大,市場也大。各國權衡之下,還是接受了。

所以剛開始時,美國人積極性挺高。

合作也搞得紅紅火火,美好藍圖一個接著一個,比如說1994年設立的「茂物目標」:發達成員國要在在2010年前、發展中成員國要在2020年前,實現亞太地區自由與開放的貿易及投資。

反正年年都有很多目標。

但搞著搞著,美國人越來越不願意搞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隨著時間推移,美國人越來越發現不對勁:它的貿易逆差節節升高,製造業不斷外移。

從APEC第一屆開始辦起的1989年,到去年的美國貿易逆差,那真叫一個節節升高啊。

照理說,當初的這些構想,對美國應該十分有利啊,應該是美國坐享其成,大口吞噬亞太地區各國的血肉才對啊!

怎麼出現的效果,和當初的設想,完全相反呢?

上一張地圖,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看出沒有?

美國這個國家,其實離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實在是太遠了!

我之前曾經列過新疆喀什和國外一些城市的距離:

到吉爾吉斯坦首都比什凱克:400公里;

到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630公里;

到印度首都新德里:1200公里;

到伊朗首都德黑蘭:2200公里;

到俄羅斯首都:3300公里;

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3900公里;

到希臘首都雅典:4500公里;

就算最遠的英國首都倫敦,距離也只有5700多公里,比紐約到倫敦還略近一些。

上面我用紅線標注出來了,大家可以拿它,和美國城市到世界主要城市的距離來作個比較。

美國明顯太遠了嘛!

還有更麻煩的事:美國所在的美洲大陸,人口實在太少了!

到現在為止,也才不到10億人口。

再上張地圖。

看到圖上那個最大的圈沒有?別看它佔整個世界的地盤不大,但它的總人口,卻佔了世界的一半!

看到位於歐洲的那個大圈沒有?

哪裡有將近10億人口!

看到非洲的兩個小圈沒有?

那裡的人口,雖說要少一些,但也都在1億以上!

和亞歐非大陸比起來,整個美洲的人口就實在太少了!

這兩件事相加,意味著什麼呢?

其實只意味著一件事:美國地理位置太偏,離世界中心太遠,又處在一個人口不多的大陸上,製造業嘛,總是喜歡在人口多的地方扎根的,總是喜歡離市場越近越好的,所以美國越搞經濟全球化、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製造業就會越飛快地離開它,奔向歐亞非大陸。

這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規律。

拜登為啥「過泰國而不入」?背後其實是這原因:它既不願意進一步打開市場,也不願意更多地開放技術,去了之後,豈不是很尷尬?還不如不去。

其實地緣政治學家很早就說過了:整個地球上,主要漂浮著兩大塊島嶼,一塊是亞歐非大陸,地方大,人口多,所以被稱作「世界島」;另一塊呢,是美洲大陸,地方小,人口少,屬於地球上很邊緣的地區。

100多年前,英國人麥金德就說過: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

美國人成為世界老大,從人類歷史來看,其實是很偶然的事件。

再上張地圖。

這是張世界工業化的擴散地圖。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英國大約20多萬平方公里,是全世界最早開始工業化的地方;

之後就輪到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還有法國、荷蘭、比利時的交界處了;

等到1914年時,美國已經全境實現了工業化,面積和整個歐洲差不多。

當時歐洲自己打成一團,實力相互消耗,美國工業化的面積那麼大,人口又那麼多,它成為世界的老大,不就順理成章了?

但從1950年代開始,形勢大變。

我們先從東北和沿海地區,開始工業化,之後擴散到全國。

從面積上看,中國工業化的區域不大,但結合人口分布地圖就知道,它差不多包含了幾乎全部中國的14億人口!

而且我們因為地處世界的核心區,完全可以提倡大家合作,一起賺錢,甚至把市場開得大大的。

美國人呢?

將來它會越來越不敢打開市場,越來越不敢開展技術合作,因為一開市場,製造業跑得更快,哪怕原來還有一點技術,也會外流得更快。

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理解這次峰會所以出現的一個怪異現象:身為成員國的美國總統,沒參加,找個藉口走了,法國不是成員國,他的總統馬克龍,卻跑去參加了。

法國在歐亞大陸上啊,法國得為它的未來考慮啊。

這就是世界大勢,美國根本無法阻擋。

現在的我們,至少還有一些人願意知道在那塊偏遠的大陸上,剛舉辦了一場婚禮,等時間再過個十年、二十年,恐怕就未必了。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幾乎可以確定是某個帝國最後的輝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