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怎麼老在刷火箭?

盧克文

11月18日,朝鮮火星炮兵部隊在順安國際機場,向東海岸試射了一枚火星-17型洲際彈道導彈,導彈飛了1000多公里後,落在日本北海道以西約200公里的日本專屬經濟區水域。

朝鮮每次發射火箭,大多落在這個「日本專屬經濟區」,為什麼朝鮮淨揪著一個地方動手?就不能揀別的地方打?

因為按國際法,專屬經濟區是從大陸基線算起,不超過兩百海里,包括領海12海里在內,即370公里範圍內,在這片水域下的資源,魚啊蝦啊石油啊都歸沿岸國家,但其他國家可以從這片區域,進行無害的飛行和航行。

朝鮮發射來的火箭落在這裡,嚴格來說不算違反國際法,所以日本一般也只是抗議和譴責。

大家看朝鮮所處的位置,往北是俄羅斯,往南往西是中國區域,都是大哥的地盤,發射火箭只有向東邊試射一條路,所以成天盯著日本專屬經濟區打。

今年佩洛西竄台後,我們進行軍事演習,日媒說我們東部戰區火箭軍五枚導彈,落在了他們的專屬經濟區,但其實中日兩國在相關海域存在重疊部分,並沒有劃界,日媒這麼說,就是想找個藉口,耍文字遊戲吞掉這一塊重疊區域,我們當然是要駁斥回去的。

從尹錫悅上台之後,朝韓關係再度惡化,兩邊時不時打個嘴仗,韓美搞搞演習,朝鮮發發火箭,在2022年都搞成了常態,今年朝鮮一共發射彈道導彈35次,發射巡航導彈3次。

不過18號這枚火箭特別猛,猛到金正恩要帶著女兒一起來看新鮮,據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的通報,這枚火箭最高飛了6千公里,最遠飛了1千公里,一共飛了69分鐘,最後才落在日本附近,其射程最高可超1.5萬公里,遠到可涵蓋美國本土。

上面這段數據很有意思,要細細講才能明白代表什麼。

這枚火箭最高飛到6千公里,最遠才1千公里,說明火箭主要是向上飛的,穿過了對流層和平流層,一直飛到了中間層,再從高空落下,只橫向移動了1千公里,落在了日本旁邊。

別的國家試射火箭,可以在自家國土或領海完成,但朝鮮太小了,12.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跟福建省幾乎一樣大,橫著跑一不小心就跑到別人家國土上去了,如果跨越日本往公海打,現在還在試射階段,控制力不強,怕中間出個意外什麼的,不小心掉在東京可怎麼辦?那不等於宣戰?

所以算來算去,都是往天上猛衝,最後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是在符合國際法範圍內,朝鮮試射火箭的極限了。

3月24日的時候,朝鮮就已經試射過火星-17型洲際彈道導彈,當時向上飛到了6248公里,向東飛1090公里,用時67分鐘,最遠已經能發射到1.5萬公裡外,這枚火箭是在原火星-14和火星-14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是朝鮮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導彈。

這枚導彈學習了蘇聯南方設計局R-1-2導彈的整體設計,氣動中心下移,增強了導彈在大氣層飛行中的穩定性,整體直徑在2.5米左右,發射火箭炮是用11輛大型車輛搭載,一次性可以攜帶10枚以上核彈頭。

據傳朝鮮的火箭推進技術來自烏克蘭,肯定不是東方大國,反正西方情報機構說了,火星導彈的一級、二級火箭發動機來自蘇聯SS-N-6潛射導彈的4D10,以及SS-9洲際導彈的RD250發動機,那肯定是烏克蘭部分科研人員窮瘋了,把重要資料賣給了朝鮮。

3月24日朝鮮已經試射過一次火星-17,11月3日再次試射不過失敗了,18日第三次試射,朝鮮這麼執著地試射火星-17,是一直在改進它的性能,據推測18號這次試射,使用了集束彈頭,更增加了威懾力。

3月24日的火星-17試射,其實是一次重大轉折,表明在文在寅時期略微改良的半島局勢,再次遇到危機,朝鮮已經打算跟美韓撕破臉了。

朝鮮這幾年心路歷程十分坎坷,原本已經宣佈停止核武器和洲際彈道導彈試驗。

2018年4月時,朝鮮勞動黨在七屆三中全會發表了這份決議書,還決定廢棄核試驗場,提出集中力量發展經濟的新戰略路線。

金正恩之前執行的,是核武與經濟同時進行的「並進路線」,這次會議上,金正恩表示「國家核武建設的歷史大業已完成」,現在「要把經濟工作放在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首位。讓全體人民過上不羨慕別人的富裕文明的生活。」

但之後文在寅和川普先後下台,拜登和尹錫悅對朝鮮採取強硬態度,迫使朝鮮又從「發展經濟」的戰略,回到了「並進路線」。

朝美和談有兩條紅線不能越過,一條是不能試射洲際導彈,一條是不能再搞核試驗。

今年3月24日的火星-17洲際導彈的試射,是時隔五年後,朝鮮首次試射洲際導彈,表明朝鮮越過了朝美和談的紅線,朝鮮對和談已經不抱任何指望了。

朝鮮對美鬥爭的方式很簡單,能談就談,不談就搞導彈和核武,逼你坐下來談。

我在《北方的鐵王座》裡介紹過朝美之間歷史關係的形成,朝鮮渴望拿到國際投資發展經濟,但美國不點頭,國際投資不敢進入朝鮮,朝鮮想要改革開放,就必須讓美國放行。

在蘇聯解體時,金日成曾想辦法投靠美國,但老布殊政府拒絕了,還對承諾給朝鮮的石油援助毀約,使朝鮮陷入絕境,朝鮮政府一直極憎恨美國對他們的傲慢,碰巧朝鮮有大量鈾礦,便利用蘇聯解體,大量科學家失業的戰略時機,以3000美元一個月的薪水,一飛機一飛機地從俄羅斯和烏克蘭拉來大量科學家,幫助朝鮮研發核彈和導彈,加上從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等國買來的資料,使朝鮮走上了跟美國「邊威脅邊談判」的政治循環。

在特朗普執政時期,朝鮮獲得了難得的政治機遇,才有了2018年的戰略改變,朝鮮當時那個開心啊,以為就要迎來自己的改革開放,但特朗普沒辦法徹底擺平國內的反對派,中間朝美韓三國越鬧越不愉快,特朗普下台後,拜登和尹錫悅對朝鮮重回強硬,朝鮮就只能以硬碰硬,踩美國的底線,搞起了洲際導彈研發。

3月24日的火星-17試射,是朝鮮對韓美兩國的逼迫,引發了4月11日美國林肯號核動力航母進入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差不多四年半時間美國航母已經沒有來過了,三方關係正式崩盤。

之後便有了今年朝鮮瘋狂試射導彈35次,給韓美施加壓力。

10月4日朝鮮向太平洋方向發射一枚火星-12導彈,落在日本東部太平洋海域,韓國當天晚上發了火,也試射一枚「玄武」導彈,但韓國導彈技術差,發射後落在了不遠的山上,還引發了8小時的大火。

10月6日朝鮮又試射兩枚導彈,美日韓三國便在東海公海進行聯合反導演習,下午兩點,朝鮮8架戰鬥機和4架轟炸機組成的編隊,在韓國划定的「特別監視線」以南,跟包括F-15K在內的30架韓國戰機對峙,搞得火藥味十足。

朝鮮導彈比韓國強,但韓國空軍又遠勝朝鮮,就算沒有美國爸爸幫忙,韓國空軍也號稱全球第五,他們有60架FA-50、193架F-5E/F、69架F-4、59架F-15K、169架KF-16和40架F-35A,並且將在2024年退役F-4,2030年退役F-5E/F,增加F35A。

而朝鮮幾乎全是老舊飛機,擁有80架伊爾-28、32架蘇-25、18架蘇-7BMK、250架米格-21和殲-7、56架米格-23,35架米格-29,跟韓國空軍不在一個時代了。

韓國空軍還有美國爸爸幫忙,在10月31日,搞起了5天的「警戒風暴」聯合空中演習,同樣是2017年以來,首次大規模空中演習。

這次演習,美軍出動了F-35B、EA-18G、U-2、KC-135等100多架軍機,韓國出動了F-35A、KF-16、F-15K等140多架軍機,保持對朝鮮示威。

作為延伸威懾,駐韓美軍還將提升薩德反導系統和愛國者導彈兼容性的裝備,運入到了慶北星州郡的薩德基地。

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朴正天,在11月2日說,「警戒風暴」的戰機數量和演練規模跟1990年代美國侵略伊拉克時的「沙漠風暴」十分相似,極具侵略性和挑釁性。

為了彌補與韓美空軍上的巨大差距,朝鮮一直向中俄兩國謀求先進戰鬥機,不過俄羅斯應該沒指望了,他們自己都忙不過來,目前猜測朝鮮獲得殲10A的希望最大。

美國媒體證實朝鮮正在擴建順天軍用機場,該機場的主跑道被延長數百米,飛機掩體和停機坪、滑行道也在擴建,相信朝鮮空軍不久將會迎來殲10A的入伍。

按中國和朝鮮當前的盟友關係,提供殲10A也是合理合法的事情。

朝鮮的政治鬥爭路線是有規律的,只要美國跟他們談,朝鮮就會嘗試著放下強硬姿態搞改革開放,不過他們歷史上屢次被美國忽悠,使他們不太敢全面相信美國,雙方總是要小心翼翼著信任。

而美國絕大部分時間,對朝鮮持鄙視態度,朝鮮只能硬碰硬,搞軍備競賽意圖強迫美國談判,不過兩國差距太大,這種競賽不會有結果,除非美國勢力退出東亞,否則朝鮮就會一直在這個循環裡掙扎。

也就是說,只有當中國國力在東亞驅逐出美國勢力時,朝鮮才會有翻身之日,在這之前,朝鮮是一個永無寧日的國家。

我個人認為,朝鮮問題比台灣問題更加危險,朝鮮半島一旦被美國拖入戰爭,就首爾離38線那可憐的四十公里距離,全韓國就會化為火海,到時日韓必將出盡全力跟朝鮮打對攻,東亞將和東歐一樣拖入持久戰,美國可以在一旁漁利。

而如果是台灣海峽發生衝突,韓國和日本不一定出全力參加,總會在本土保留實力旁觀,以美國素來對歐亞大陸的大局觀,在朝鮮半島製造衝突對他們更有利。

如果美國國內,遇到不可解決的政治或者經濟危機,還是極有可能在半島點燃戰火,我們必須對此提高警惕。

朝鮮老喜歡刷火箭,是他們自己的鬥爭方式,不過這種方式改變不了朝鮮不斷循環的政治路線,只是一種自衛式的掙扎。

最後能改變東亞格局的,一定只有不斷強盛的中國才可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