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面的退出一場戰爭

老C

聊聊一戰的德國,想想今天的俄羅斯。

1、

1918年1月,很明顯,德國已經無法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了。

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後,協約國從人口和經濟上,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雖然俄國革命讓德國少了一個對手,但美國的力量遠大於當時的德國。一旦美國完成軍事動員,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將被壓倒性的力量碾壓。

同時,3年多的戰爭,已經讓德國精疲力盡,民怨很深,疲憊不堪,弦繃得很緊,隨時會斷。

1918年1月,見好就收,盡快議和,退出戰爭對德國來說,是最佳選擇,這個情況德國的統治者其實也看得很清楚。但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在談判中,主動求和示弱的一方,一定會被敵手狠宰一刀,導致巨大的利益損失。當時德國表面上還是很強大,西線佔領比利時和部分法國領土,東線佔領大片俄國領土。而且,俄國也因為革命,已經無法繼續戰爭了。東線已經打贏了。

德國要求和,就必須放棄很多東西。1917年,德國也和協約國試探過和平,但因為德國想同時保留比利時和阿爾薩斯-洛林,而失敗。

德國妥協求和,最後這些利益損失是誰的責任?誰提出求和妥協就是誰的。

國家因為議和而遭受的損失,民眾因為戰後經濟困難產生的怒火,都會宣洩在提出求和的人的頭上。那時,民眾的心態是:「如果再堅持堅持,也許就贏了。」 那時,妥協求和的就是叛徒是奸賊,不但可能失去政權,還會遺臭萬年。

另外,德國內部,雖然有極強的反戰情緒,很多人希望停止戰爭。但同樣,有很多人希望繼續戰爭,堅持到底。如果威廉二世提出求和,雖然可以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但同時會失去另一部分人的支持。

所以,威廉二世和當時德國的統治者,騎虎難下,沒有退出戰爭的路徑,就算知道和平是最有利的選擇,也無法執行。

開始一場戰爭容易,終結一場戰爭難。今天的普京,其實也面臨類似的困境。

以俄羅斯目前的實力,以及北約對烏克蘭的支持,想完全滅掉烏克蘭,基本已經不可能了。能保住現有的勝利果實,取得體面的和平,是最好的結果。

但這個也很難。俄羅斯主動求和,一定會被狠宰一刀。說不定連戰前的邊界都不一定保得住。決定求和的人,一定就是喪權辱國的歷史罪人。普京如果忍辱負重要求和,很可能身敗名裂。

2、

真實的歷史中,威廉二世和德國政府,在1918年3月,決定孤注一擲,發動了「皇帝攻勢」。這個攻勢的目的不是為了徹底打贏戰爭,而是為了取得更有利的和約。

最後的結果,「皇帝攻勢」失敗了。1918年11月,發生十一月革命,威廉二世和德國政府被推翻,德國投降,簽訂了極其苛刻的凡爾賽和約。

與二戰不同。表面上看,1918年11月德國投降時,德國敗相未露。德軍仍然留在法國與比利時境內,沒有一個協約國士兵踏入德國本土。東線也打的蘇俄不得不早早停戰退出。

德國民眾為革命和和平而歡呼,他們覺得自己沒輸了。覺得他們革命了,推翻了威廉二世,理應獲得一份體面的和平。但他們並沒有預料到,在協約國眼中,德國是投降,已經徹底戰敗,更沒有預料到戰敗對德國意味著什麼。

殘酷的,侮辱性的凡爾賽和約,巨額賠款,土地割讓,這些都降臨到了德國頭上。

戰後,德國人民痛苦不堪,極其不滿。而這些不滿的目標,指向了十一月革命和簽訂和約的人。

很大一部分德國人認為:德國的失敗,根本不是因為軍事的失敗,而是國內有「內鬼」作祟,德國遭遇了「背刺」。(背刺的說法據說來自於一戰後期德國主要的軍事領導人魯登道夫)

他們認為:一群不滿現狀的德國人,為了取得德國政權,不顧民族利益,指揮工人在戰事緊急之時發動罷工,導致國內經濟崩潰,令德國失敗。

他們指責這些人的行為就是叛國,魏瑪共和國的領導層、社會主義者以及「為富不仁」的猶太人,就是背叛德國的叛國者,是導致德國戰敗的真正元兇,是「十一月罪人」。

民眾是善變的,健忘的。民眾總是想為自身遭遇的痛苦,尋找一個替罪羊。這是人性。戰後,德國民眾很快忘記了戰爭的痛苦,忘記了戰時對和平的渴望。而把自身戰後的種種不如意,歸咎於「十一月罪人」。

德國人對「背刺」觀點的認同,對「十一月罪人」的仇恨,是戰後德國納粹上台的重要推動力。

就算沒有十一月革命。如果德皇威廉二世在1918年去主動提出議和,也許,戰後承擔德國民眾對「十一月罪人」的怨恨和怒火,也就是威廉二世本人了。威廉二世仍然很難擺脫被推翻的命運。

普京比威廉二世更聰明,知道徹底取勝已經不可能了,但也無法認輸。所以,普京不搞什麼「皇帝攻勢」,和烏克蘭玩持久戰。防守為主,守住目前的戰線,一直拖著耗著。

但這條路,也很難。烏克蘭背後有整個北約,經濟實力遠遠大於俄羅斯,俄羅斯不一定耗得起。但也沒有其他好辦法。

3、

從上帝視角,事後諸葛亮的角度,1918年1月,威廉二世最佳策略是什麼?如何順利的退出戰爭,同時維持統治?

首先,肯定要想辦法結束戰爭,因為已經很顯然打不贏了。但主動求和,必然導致重大國家利益損失,戰後的德國經濟大概率也很糟糕。

戰後的民眾承受了痛苦,就會有巨大的怒火。這種怒火讓政權更迭,讓希特勒上台。威廉二世想繼續執政,就不能讓民眾的怒火衝向自己。

所以,就算要求和妥協。威廉二世自己也不能出面求和,不能給民眾一個皇帝主動選擇求和的印象,不能主動作出求和妥協的決策。誰主動選擇求和,戰後民眾就會把怒火指向誰。求和妥協的人,會被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站在威廉二世的角度,要給民眾的一個印象是:皇帝的妥協是不得已的,是被壞人逼迫下的無奈的選擇。

怎麼做到這一點?調整輿論策略,要讓反戰的聲音大一點,民眾不滿的聲音大一點。給民眾一個印象,求和妥協已經是德國的主流民意:

  • 不是皇帝想求和認輸,是真的打不贏。求和認輸是被迫的選擇。
  • 為什麼打不贏,不是國家不努力?是因為有人背刺,反戰,搗亂。這些人聲浪太大,鬧得太凶,擾亂了民心,劫持了民意。
  • 因為這些人的背叛,德國打不贏了。皇帝想繼續抵抗,但沒辦法,打不贏只能求和。求和也是為了德國的利益。
  • 被迫求和後,喪權辱國,國家損失巨大,民眾承受了巨大痛苦。但真的是沒辦法,皇帝也努力堅持到最後了。不是皇帝選錯了,是因為有人背叛,沒辦法,只能妥協。
  • 如果求和後,一切都很好,協約國手下留情很溫柔,和平之後經濟騰飛民眾滿意,那就萬事大吉。

如果求和後,情況更糟糕,和約條件很苛刻,割地又賠款,經濟崩潰。

那麼,責任就是這些反戰的「十一月罪人」的。他們的「背刺」,才讓皇帝被迫妥協。也許只有這種方法,才能退出戰爭。同時,讓民眾因為戰敗而產生的怒火,指向這些「十一月罪人」。這樣就不至於威脅到威廉二世的地位。

4、

今天的普京,如果烏克蘭戰爭肯定打不贏了,怎麼脫身呢?

打不贏就得妥協,求和。但如同我上面所說,不能自己去幹這件事。

求和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求和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國家和人民需要忍受巨大的損失。選擇屈辱求和的人,在歷史上大部分都遺臭萬年。

所以,直到俄羅斯人已經無法忍受戰爭的痛苦,要求和平的聲音成為壓倒性力量,反對政府繼續戰爭的聲音如山崩海嘯。那時,才是求和的時機。那時,民眾才願意忍受和平後的痛苦和損失。

當然,這也是走鋼絲繩,要把弦繃緊,但又不能斷。如何把握合適的時機,挺難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