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背景、走向

清風

最近美國動作非常多,比較大的動作第一是「警告」我們不能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第二是美五角大樓高級官員流串台灣,第三件事是美國在南海、台海挑釁加重,第四件事是美能源部要調查疫情溯源,第五件事是布林肯說台灣不是中國內政……

以上五件事都非常大,大到可以扭轉中美關係,如果雙方角力加劇,不排除出現軍事對峙局面。

為什麼到這個地步,關鍵是美西能打的牌所剩無幾了而且對中國並沒有造成事實性傷害,反而是美國感受到的痛苦比中國還厲害,即美國認為的用優勢條件對付中國,兩年下來反而成為美國劣勢,因此美國認為需要加重博弈籌碼,拿出美國認為的「壓箱底」的籌碼對付中國,即軍事霸權優勢啓動台海、南海危機讓中國擇決。

首先美國加碼第一點是中國新華社發佈《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讓美國暴跳如雷,《法新社》評論說這是中國對抗的節奏,雖然刺耳,但在美西看來是如此,美國感覺丟了面子,因為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太大了,不要看儘管美國在聯合國提案制裁俄羅斯有140個國家通過,但如果中國明確提出反對而不是棄權的話,至少非洲、亞洲部分國家要看中國臉色。

第二,烏克蘭戰爭到了臨界點。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開始展開猛烈打擊,「炸彈之父」被使用,說明了俄羅斯決心下達,除非美北約直接下場,否則無法扭轉烏克蘭戰爭結局。美國至今已經投入1300億美元(美政府公開消息),加上歐洲估計實際投入已經超過3000億美元,同時投入的西方雇傭軍已經十萬余眾,美國提供了全天候的情報支持仍然是這個結局,估計以美軍戰鬥力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烏克蘭戰爭足可以改變世界勢力範圍以及國際格局,一旦美策動烏克蘭戰爭潰敗下一步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歐洲態度隨時變化,現在烏克蘭戰爭實際是俄羅斯—北約作戰模式,大家心裡都明鏡似的不說破,但都清楚如果繼續升級,都不願意後退的話核戰爭幾乎無法避免,因此美國需要足夠籌碼與俄羅斯討價還價,美國最怕的是中國提供後勤支撐讓烏克蘭戰爭結果成為越南戰爭那樣的結果,這是非常嚴重的地緣重大事件。

第三,美國國內焦頭爛額。毒火車事件與烏克蘭戰爭把美國拜登政府搞的非常狼狽不堪,現在美國急需用轉移視線,把國內矛盾從毒火車事件中轉開,以免繼續糾纏不清讓民主黨以及背後的大利益集團被揭發,同時軍工復合體集團也需要在這件事上脫身。

第四,美國經濟問題快捂不住了,通過修改數據降低通脹數據持續不了多長時間。耶倫急的幾乎到國會跪下了。美聯儲加息如果接盤美債等於讓美聯儲窒息,必須把外部的資本騙到美國才可能解決美債務問題,烏克蘭戰爭只是把部分西方資本驅趕回美國,這是西方內部消化,後遺症是會引起歐洲反彈 美國需要中東石油資本、亞洲製造業資本回流美國才可能臨時解決問題。

第五。美國「千禧一代」成為美國負債主力,而這部分人是消費主力,但由於負債大量千禧一代破產導致情緒不穩定,極有可能釀成大的美國內衝突罷工事件,這件事是拜登夢魘!得罪年輕人下場拜登清楚。從惡毒方面說,拜登寧願送這部分年輕人去國外戰場也不接受這部分年輕人在國內搞事。

第六,除美國外,整個西方都面臨經濟問題。歐洲特別是德國,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民生商品漲價了幾乎一倍,現在德國年輕人正鬧事遊行示威,法國也不平衡,這一幕很快就會在美國上演!剛剛看了新聞,說日倭、棒子生活用品漲價,都說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命令洗牌風險。一旦整個西方經濟共同出現問題,那麼美國霸權就岌岌可危了–到時候西方會因為各自解決經濟問題矛盾突出而各自行事,美霸權面臨解體,北約極有可能死亡!

世界格局「百年大變局」實際就是美西的經濟結構共同出現問題,這些問題如果集中爆發,西方體制就危險了。

我們不能小看這個趨勢,這種趨勢越明顯,美西冒險的可能就越大。

從外交部發言人人對美國指責抹黑中國提供俄羅斯武器看,中國預留兩選項,即如果美國一條道走到黑,那麼中國聯合俄羅斯掀翻美霸權的可能性是有的。

請看:毛寧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一直積極勸和促談,推動政治解決危機。美方無權對中俄關係指手畫腳,我們絕不接受美方的脅迫施壓。美方不但一直在烏克蘭戰場輸送致命性武器,還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向中國台灣地區不斷出售先進武器,美國到底意欲何為?應該向世界作出交代。

這實際是把台灣問題拿出來去警告美國,中國沒有直接否認就是可以有多種選擇。另外中國國防部參觀北約總部時警告歐洲不要在我台灣問題上指手畫腳,也說明不要欺人太甚,讓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做出決定。

棒子國想跳,在台灣問題上說「不能置身事外」,我們馬上警告朝鮮半島安全才是棒子應該關心的問題。針對美韓聯合聲明提到台灣、南海問題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敦促有關國家,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不要玩火。

也就是說,如果美以及僕從國玩大了,整個東亞都面臨危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