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成功峰會後,美國媒體怒評拜登:只會吠叫,不敢咬人

江平舟

就在中國成功訪俄之時,美國那邊爆發出了大量的批評聲音,可這聲音不是批評中國的,而是批評美國自己的,其中尤以美國的重要外交期刊《Foreign Affairs》罵得最狠,說老拜登的外交政策,是一團糟,毫無章法和目標,裡面還有一節罵的更直接:「BARKING, NOT BITING」

BARKING, NOT BITING,這話直譯過來非常難聽,意思是「只會叫,而不會咬人的狗」。

直批拜登,是只會叫,而不會咬人的狗,在面對中俄,中東,中亞等一系列政策領域,相當失敗,將兩個美國最不想對付的對手,推到了一起。

當中俄走到一起後,連帶著中東和中亞的勢力也被吸走,顛覆了冷戰結束後,美國所建立起來的國際勢力平衡。

那麼拜登,真如《外交期刊》批判的這麼無能,是一隻只會叫,不會咬人的狗嗎?

至少他不是成功挑起烏克蘭戰爭,成功削弱了俄羅斯,成功團結了歐洲嗎?

批判者認為,拜登最大的問題是,披著新全球化團結盟友的外衣,幹著保護主義美國優先的本質。

什麼意思呢?簡單講,拜登是另一個特朗普,甚至是一個加強版的特朗普。

特朗普高喊美國優先,搞保護主義,美國不管事了,希望盟友多出錢出力,吃力不討好的事,美國不會再幹了。

而拜登的本質,和特朗普是一樣的,吸盟友的血,將壓力轉嫁給盟友。

但區別是,特朗普商人性格,講究談判和施壓,特朗普要盟友出錢增加軍費,要對盟友商品施加關稅,賺盟友錢。

可這麼一來,盟友必然憤怒,直接破壞了美國和盟友的關係。

所以特朗普時期,美國和盟友的關係很糟糕。

而拜登呢?拜登和特朗普一樣,也是要盟友出錢,將負擔轉嫁給盟友。

可拜登是政客性格,喜歡玩陰的,他能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達成和特朗普時期一樣的目的。

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所有盟友都乖乖大幅增加軍費,有的甚至遠超特朗普時期所要求的2%GDP要求,比如波蘭達到4%。

另外特朗普通過增加關稅,來保護美國的產業。

而拜登則通過一場歐洲危機,讓歐洲產業直接轉移去了美國。

相比之下,特朗普只是想要點錢,而拜登是直接要命。

所以才有人說,拜登和特朗普的本質是一樣的,向盟友轉嫁美國自身危機,拜登更是個大號特朗普。

要這麼看,拜登還挺行的,那為什麼重要的外交期刊要罵拜登是「只會叫,不會咬的狗呢?」。

根本原因是,這種「吃盟友」政策的不可持續性,以及拜登刀子捅錯了地方。

《外交期刊》認為,21世紀美國唯一的對手只有中國,美國的算盤應該放在怎麼削弱中國上,而不是放在怎麼削弱盟友上。

實質上,雖然俄烏戰爭讓美國盟友出了血,美國得了利,但卻極大削弱了美國賴以強大的「傳統盟友體系」

美國的強大,不僅在於美國自身強大,更在於美國所統領的一整個從西歐到東亞,再到澳洲和北美的一整套盟友體系的強大。

但拜登卻「刀刃向內」,通過俄烏戰爭放歐洲盟友的血,填補虛弱的美國,這種「割肉自救」的愚蠢方法,長遠看是非常危險的。

一旦歐洲倒下,或者陷入長期衰退,對美國的霸權體系都是巨大損失。

而更糟糕的是,俄烏戰爭其實是加強了中國實力的。

本來美國該目標一致的對付中國,可俄烏戰爭讓俄國放下那高傲的身段,主動去靠攏中國,中俄之間的關係出現很大變化。

全世界都知道普京更需要中國,而不是中國更需要普京,在這情況下,等於是為中國增加了實力。

所以你說,拜登這種愚蠢的政策,該不該罵?

而在中國所想掌控的亞洲,美國也在做著錯誤的事。

拜登當然希望孤立中國,將中國踢出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貿易依賴,但實際上,它只會說,卻不會做。

拜登根本沒有制定任何積極的經濟政策,來幫助亞洲國家擺脫中國的貿易依賴和供應鏈,他只會嘴上說

口惠而實不至。

這直接造成的後果就是,東盟和中國的貿易額越來越大,一年比一年大,中國實際上成為了東盟的經濟掌控者。

美國越來越無力撬動,中國在東盟的影響力。

2022年,拜登搞了「美國-東盟峰會」,這是一場全程沒有笑容和效果的「第二可笑峰會」,(第一可笑峰會是後來的民主峰會)。

在這場「美國-東盟峰會」上,美國承諾提供1.5億美元加強與東盟各國的經貿合作。

東盟一共十個國家,分這1.5億,等於一個國家拿到1500萬。

難怪有人調侃,這是在打發叫花子嗎?

其實拜登大可以不辦這種可笑的峰會,他不辦外界還不知道美國對東盟的真實態度。

可他辦了,給了1.5億後,東盟國家就認清美國的態度了。

這場「辦比不辦」更糟糕的可笑峰會,反而將東盟推向中國,讓東盟認清了誰才是更有利於他們的合作夥伴。

除了在東盟政策上羞辱性的失敗,拜登在亞洲安全的議題上,也正在犯錯。

拜登在亞洲,主打四方安全機制,也就是美日印澳四國,聯合起來圍堵中國。

但是這個機制的本質,與歐洲相仿,本質依舊是「美國撤,你們上」。

美國看似主導美日印澳機制,實質是要將日本、澳洲、印度這些國家,推向與中國對抗的第一線,而美國自己,則躲在幕後潛藏實力。

這才是美日印澳機制的本質,這一點從美國減少在日駐軍,提供澳洲核潛艇,將日本推向戰爭第一線當炮灰,岸田文雄在中國訪俄期間,去訪問基輔,都能看得很明白。

目前美國的主要策略就是,逐步減少駐日部隊,同時加強日本自己的軍事力量,而美軍主力從日本,撤退到第二島鏈的關島。

這麼做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當亞洲發生戰爭時,美軍主力不受到直接攻擊。

讓日本在前面當炮灰,承受中國第一波攻擊。

美國幫助澳洲加強軍事力量,道理也是一樣的,讓澳洲在南海方面牽制中國。

拜登這種讓「日印澳」衝在前面去當炮灰的策略看似聰明,實際上損失的還是美國的影響力

美國正從過去那個「兄弟們,和我上」的單一霸權。

變成「兄弟們,給我上」的衰落國家。

未來,無論是在歐洲和俄國的戰火,抑或是在亞洲和中國的戰火,美國都不會第一時間上場。

等「兄弟們,給我上」了,兄弟們的炮灰死得夠本了,美國才會動用主力出現。

但「兄弟們」,不是傻子啊。

其他國家不說,光印度就是很會玩平衡外交的,雖然印度一直視中國為最大對手,可印度也不會傻到去給美國當炮灰。

相反印度現在更利用美國這種「老大要撤,威信下降」的機會,在美國和俄國之間,兩邊跳舞,兩邊撈好處。

這樣的印度,又怎麼可能第一時間衝上去給美國人當炮灰呢?

至於日本和澳洲,這兩國家雖是美國傳統盟友,但心裡比誰都清楚,日本人的民族性就是狡詐多變,口蜜腹劍的。

表面對你嗨嗨嗨,心底里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捅你一刀子。

而美國現在自己要撤,推小弟們去當炮灰的更直接證據是拜登自己的《國家安全戰略方針》。

裡面清楚明確的提到「外交,是拜登政府的首選工具」,不是軍事,不是經濟,而是外交手段。

為此美國外交支出一年增加了14%,比國防預算增加的還多,僅外交部門直接僱員就增加了1500人。

為什麼拜登要把「外交」定為首選工具呢?理由很簡單,因為「外交」的成本最低。

經濟手段,需要砸錢。

軍事手段,不光需要砸錢,還要面臨衝突風險。

外交,最廉價最有效,最有利於美國躲在幕後操控局面。

可即便拜登首推「外交手段」,但他那幾步外交棋顯然也是混亂和失敗的。

上面說了拜登上台後第二大失敗峰會,美國-東盟峰會,而第一大失敗峰會,就是拜登興致勃勃搞的「民主峰會」。

所謂「民主峰會」,最大目的是要孤立中國和俄國這些國家,可這會卻搞得四不像,成了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峰會。

像是印尼的報紙,新加坡的報紙,以及那些非美國傳統盟友的國家,都以「笑話」評論這場峰會。

拜登,想用一個最廉價的口號「民主」,就讓各國孤立中俄,損害他們自己國家利益,恐怕也想的太簡單了。

而對美國來說,這場峰會非但沒有起到孤立中俄的作用,反而讓害怕選邊站的各國,戰戰兢兢,認為拜登出了個餿主意。

所以《外交期刊》認為,拜登只會吠叫,不會咬人,因為拜登,拿不出真本事。

拜登如果真想孤立中國,靠的決不是空喊的民主口號,靠的還必須是真金白銀

要孤立中國的第一步,就是幫助其他國家擺脫中國供應鏈,降低美國關稅,讓。其他國家的貨物商品更多的進入美國。

但是拜登在這些實質問題上毫無作為,非但毫無作為,還變本加厲的搞起保護主義。

奧巴馬時期,拜登做為副總統曾一起弄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這東西是用來經濟上孤立中國的。

對中國來說,算是個大威脅了。

但特朗普上台後撕毀TPP,如今拜登當總統,卻不敢再重提TPP,因為那會讓拜登失去選民支持。

TPP在美國已被嚴重抹黑成一個,賣國協議,是要賣了美國工人,圖利亞洲,所以拜登不敢再提這個。

但TPP卻又是唯一一個,可以在經濟上與中國爭奪亞洲影響力的東西。

而且拜登不再提TPP也就算了,他還變本加厲的搞起了保護主義。

拜登的《通脹削減法案》讓所有美國盟友憤怒。

法案給於清潔能源產業以大量補貼,但前提是必須在美國或者北美生產。

這加劇了本就因戰爭而成本大增的歐洲企業外遷美國,加快了歐洲的產業轉移。

美國重獲製造業的前提,是歐洲丟失製造業。

整體來看,拜登混亂糟糕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因是,「空手套白狼」。

拜登高舉「外交工具優先」的本質,是美國不願意付出經濟成本,政治成本,以及軍事成本,來增強影響力。

而不願意的原因是,拜登本人的政治貪婪與性格怯懦。

拜登,不願意冒任何一點政治風險,他腦子里最大的目標從來不是中國,而是2024連任。

為此,他不會做任何有政治風險但卻會有利於美國的動作。

比如TPP,拜登不敢再提TPP,因為他怕得罪選民。

拜登不敢在經貿上支持盟友或者朋友,因為他怕得罪選民。

拜登不敢對盟友降低關稅,因為他怕得罪選民。

拜登不敢在軍事上衝在第一線,反倒推盟友上去當炮灰,因為讓美國捲入戰爭,拜登會在選舉上輸的一敗塗地。

美媒評論:這就是拜登,一個狡猾而怯懦,野心大卻不願冒政治風險的領袖。

一個只會吠叫,不敢咬人的總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