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大背景下,兩國軍隊其實也在進行著一系列很少見於報端的較量,特別是在反潛領域,美軍正極力搜尋解放軍核潛艇位置,解放軍則通過多種手段進行著應對。而從國內最新披露的信息來看,在持續多年的交鋒後,解放軍已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手段。
據《歐亞時報》等外媒報導,日前,解放軍某科研團隊發佈了一篇有關美軍P-8A反潛巡邏機的反潛戰術以及相關應對辦法的文章。
在文章中,解放軍罕見承認,在2021年1月時,美軍的P8A巡邏機曾逼近到距離香港約150公里的東沙群島海域,進行反潛作業,並投放了聲吶浮標,想要找到可能存在的中方潛艇。
解放軍隨即派出了一支「機密部隊」前往應對。在解放軍支援到達後,美軍偵察機被迫撤離這一空域,並且「自毀」了聲吶浮標。
我們都知道,為了收集解放軍的關鍵信息,美國及其盟國的RC-135、EP-3、P-8A等偵察機輪番上陣,在南海、台海等方向上,進行著長時間的空中偵察行動。在2022年,僅美軍就出動了約600架次的偵察機,進入南海空域,進行情報蒐集。
其中,P-8A的主要任務就是尋找解放軍戰略核潛艇的位置。
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戰略核潛艇是一國二次核反擊能力的重要保證。因此,找到潛在對手戰略核潛艇位置,並保持自己的戰略核潛艇處於隱秘狀態,保持核威懾力,一直就是中美俄等國軍事建設中的重點。
美國在西太平洋上部署的大量反潛力量,就是為了跟蹤監視解放軍的戰略核潛艇,以便在需要的時候發起打擊,而以P-8A為主的空中反潛體系,又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環。
一般情況下,P-8A等反潛巡邏機,會先用搜索雷達持續探測海面,在發現解放軍潛艇露出海面的潛望鏡或者通氣管後,再飛往相關區域,用光電探測系統進一步搜索,如果傳感器沒能蒐集到足夠的信息,就有可能投放聲吶浮標,加大搜索力度。假如是在戰時,巡邏機便將投下反潛魚雷等武器,試圖炸沈潛艇。
也就是說,在2021年的對抗時,美軍極有可能是已經有所發現,想要進一步偵察,確認解放軍潛艇的型和具體位置。
在此情況下,解放軍派出對美軍巡邏機進行反制的部隊,大概率是一支由預警機、戰鬥機等組成的空中力量,其任務就是驅趕美軍偵察機,並通過電子戰的手段,干擾美軍的情報數據傳輸,在空中為水下的潛艇,撐起一張新的防禦網。
可見,在經過了多年的暗中較量之後,解放軍對於如何應對美軍的反潛行動,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反制措施。而從美軍「自毀」聲吶浮標後撤離來看,解放軍的反制措施無疑起到了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這一「自毀」聲吶浮標的舉動,一方面自然是為了防止解放軍通過俘獲浮標,進一步瞭解美軍的反潛戰模式,一方面恐怕也是要防止中方在外交舞台上拿出有力證據,降低事件的影響力。
畢竟,美軍在南海展開這種投放聲吶浮標,強行尋找戰略核潛艇的舉動,其實已經十分危險,中方完全可以就此事展開外交反擊。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在解放軍公佈這場對抗之後,美軍當時的一些非常規動作,也得到了「解釋」。
簡單來說,中美之間的這場海空對抗發生在1月5日,當時,美國正處於一個政府換屆前的政局動蕩期,特別是由於當時還未正式卸任總統的特朗普,拒絕承認自己在大選中失敗,導致了國內矛盾的激化。1月6日,就上演了轟動世界的「國會山事件」,特朗普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阻礙議會確認拜登勝選。
美國軍政兩界當時甚至擔心,特朗普會在自己下台前,強令美軍對中國或其他國家動武,以戰爭的形式連任。
先是美軍P8A在南海尋找解放軍核潛艇,後有華盛頓政局不穩,再加上特朗普對中國動武以確保連任的傳聞,當時的中美之間無疑是猜疑重重。
而按照美媒的說法,在「國會山事件」發生兩天後,美軍軍職體系的一把手——參聯會主席馬克·米利上將主動給解放軍高層打了一個電話,表示雖然美國政局不穩定,但美軍能夠控制局面,沒有與中國開戰的意思。在通話後,米利還在五角大樓內部下了一個命令,要求任何有關核打擊的命令,必須得到其本人的首肯。
客觀上說,米利的行動,起到了給中美之間降溫的效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當時中美局勢因這一系列事件而惡化。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的是,如果美軍沒有在南海進行危險行動,試圖找到解放軍戰略核潛艇,當時的局勢就不會如此緊張,米利恐怕就不需要特意打一個電話了。可見,要想讓中美之間真的保持和平,我們就不能將希望寄託於美國方面,而是要持續提升自己的硬實力,保持對美國的戰略威懾。
試想一下,如果在5日的交鋒中,解放軍沒能驅逐美軍巡邏機,讓美方真的「抓到」了水下的戰略核潛艇,美軍還會主動打電話,消除中方猜疑,為中美局勢降溫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