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或許是我們與美西方的終極之戰

一個壞土豆

5月23日,日本正式出台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

在以後,日本只向所謂的42個「友好」國家和地區出口外,均需要單獨得到批准,而中國,作為日本的眼中釘肉中刺,自然是在嚴格限制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在以後,中國無法獲得日本的23類設備,這包括:三項清洗、十一項薄膜沉積、一項熱處理、四項光刻、三項刻蝕、一項測試設備。

目前在光刻機上,我們往往知道荷蘭是最強的,其實半導體設備是一個範圍非常廣泛的品類,美國、日本、荷蘭三強鼎力,分別佔據了全球市場的41%、32%、18%。

而日本的半導體設備,最大的市場就是在中國,這也是為數不多的日本還有優勢能對中國出口的產品。

2022年日本向中國出口了424億人民幣的半導體設備,佔據了日本整體市場份額的30%以上,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

日本的禁售令發出後,將對日本的半導體設備產生沉重的打擊,在4月份時,日本行業團體和企業已經對日本政府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

但日本本著寧願自殺1000,也要殺敵800的決心,斷然發佈了禁令。

今年4月份,日本逆差達到了31億美元,這已經是21個月連續逆差。

今年的前4個月,中國對日本的貿易,出口越來越多,進口越來越少,出口同比增長超過8%,進口同比下跌超12%,我們對日本貿易順差188億。

伴隨著新能源和汽車產業的崛起,以後對日本的順差將會加速度放大。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日本的外匯儲備終將會枯竭,以後連原材料都買不起。

而光刻機設備,是日本為數不多的能賺取大量外匯的出口項目,中國市場對他們尤其重要,是最大客戶。

在禁售令發佈後,日本的半導體設備企業的股票集體走跌,因為市場分析師認為他們的銷量將下滑15%以上,而利潤將下滑20%以上;

但現在日本說我拼著做炮灰,也要去卸中國一條胳膊!

日本說我寧願自己的半導體產業虧損,也要讓中國做不出半導體設備來。

別說這是美國脅迫的,一直以來,日本生怕美國圍堵中國圍堵得不夠狠,狼狽為奸而已。

日本以為這樣搞中國就做不出半導體設備了?

的確,日本這樣做,會讓我們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遭遇較大的壓力,但最終唯一結果就是中國能更快的獨立自主的完成半導體供應鏈。

儘管整個美西方集團40多個國家,在半導體研發上有近一百年的積累,而中國以一己之力,僅僅獨立研發了不到5年,但目前,離我們最終撞開那扇門,已經不遠了。

僅就日本封鎖的這些項目來說,在國產光刻機上,目前28nm光刻機的部分技術已經通過驗證,離集成製造不會太遠了。

在蝕刻機上,目前我國最先進水平已經達到5納米,而且5納米以下蝕刻機技術也實現了突破,可以順利的取代日本產品。

在沉積設備上,已經有了有北方華創、上海中微、拓荊科技都能夠生產可替代的產品。

在清洗設備上,國內有部分廠家能夠生產出8到12寸晶圓的清洗設備,這些可以進行直接的替代。

在檢測設備上,已經有較多的企業可以生產中低端的設備,只需要一定的時間就可以突破高端。

在芯片或者說在光刻機領域上,我們一定要明白一點,中國不是說在芯片製造上不如某個國家,而是恰恰相反,在全球,中國的獨立製造芯片技術是最強大的。

因為中國的對手從來不是某個國家,不是是日本或者美國,中國的對手是外國,也就是除中國外的全球,我們是在已一己之力,硬鋼全球!

就如同有些人說華為的技術不如蘋果,我就笑了。

華為,是在美西方集團的重重圍堵之下,只能採用中國的供應鏈,但依然屹立不倒,艱難突圍。

而蘋果,採用的是全球供應鏈,如果把蘋果放到華為的境地,他的200家全球供應鏈在美國的不會超過12家,製造中心更是遠離美國,讓蘋果剝離這個環境,它一個月都堅持不下去,一台手機都做不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給華為蘋果的環境,華為能一飛沖天,早就佔據了全球手機的半壁江山了。

而給蘋果華為的環境,蘋果就完蛋了!

我們經常在追問,某些領域,是不是每一顆螺絲釘都是中國製造的。

在高端產業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今天的製造業,早就融入了全球化,相互之間難分彼此。

但是,從美國對中國芯片制裁的那一刻開始,這4年時間,美國不斷的加碼,美國的所有殖民地幾乎都加入了圍堵的行列,那麼這一天我們就需要做好準備了,未來至少在芯片領域,我們需要所有的元器件,每一項技術和專利,全部是中國自己的。

目前的芯片產業,可能是全球最長的供應鏈,分為芯片設計、EDA軟件,芯片代工廠、生產設備、半導體材料,封測這6大領域,再延伸下去,可以分為至少至少300家以上的供應鏈企業。

事實上,這300家也只能是預估,我們就別說芯片,就一個生產設備,如光刻機是美國的光源設備、德國的蔡司鏡頭、日本的光學技術……等全球最高端技術的匯總,至少需要8萬個以上的尖端精密零件,荷蘭只能生產其中的最多8%,剩下的92%都需要從全球進口。

你讓荷蘭獨立生產光刻機,荷蘭也只能抓瞎。

僅僅光刻機的零部件,大約就分部在全球30多個國家的產業鏈中!

那麼芯片,絕對是全球最高端產業協作的工業結晶。

而今天,日本加入美國、荷蘭的陣營,對中國進行全面圍堵,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僅僅只是開始,伴隨我們的不斷突破,美西方集團的這些高端產業都會對中國關閉大門,逼迫我們完全獨立自主的研發。

當年的抗美援朝,我們是一挑16,今天的芯片之戰,我們需要一挑200!

那麼,最終這會是什麼結果呢?

半導體技術起源於20世紀初期,從50年代,開始了快速發展,到70年代,進入了產業成熟期,而中國對半導體的摸索,到現在不過20年的時間,但真正的開始發力,開始供應鏈的完善,並成為中低端的芯片出口大國,到今年一季度出口700億美元的芯片,不過只有5年時間。

說到底,這可能真要感謝一個人,就是特朗普時代開始,中國才開始了對芯片的急劇突破。

因為一直以來,我們希望和美西方集團合作共贏,對美國說太平洋足夠寬,可以容下中美兩國。

正常來說,沒有一個國家,會考慮撇開全球,去獨自搞如此長的芯片供應鏈研發,這完全沒有必要,所謂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種想法很正常,因為今天的全球供應鏈,是一個整體。

所以,無論是對內地的芯片廠家,還是內地設備製造商來說,這是非常痛苦的,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因為在技術上我們肯定幹不過全球多個國家聯合起來,手機廠、家電廠肯定會去買進口的、技術更加成熟的芯片,國產芯片一直沒有市場,銷售規模根本就起不來。

沒有銷售規模,國產芯片連技術驗證的機會都沒有。

你想,你是高通,芯片還沒做出來,就已經接到了五千萬片的訂單;

你是中國的芯片廠,只敢5萬片這樣規模的製作生產計劃,芯片生產出來了,還要求爺爺告奶奶的去搞銷售。

這樣一算,你馬上就知道了誰的技術更有優勢了,人家和我們根本就不是一個體量的。

他們的規模至少是我們的200倍以上!投入的資金和技術也是我們的100倍以上。

正常來說,給我們30年的時間,我們在芯片上都趕不上外國的進度。

但是,特朗普從2017年對中國進行芯片制裁之後,中國的機會可算是來了。

你想,現在你如果是國內的汽車或者機器人大廠,看到了華為或中興的遭遇,你慌不慌?你還敢放心的使用國外的芯片嘛?如果你依然還是完全依託海外芯片,那天美國只要制裁你,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整個供應鏈馬上就癱瘓了。

而且,你業務量做得越大,美國制裁你的風險越高,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規模到了1000億以上,美國隨時都要去搞你。

於是,從2018年開始,國內的各個大廠,只要是芯片在品質上差距不大,都開始盡量使用國產芯片,至少,都開始有了國產芯片的備份方案。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國產芯片的根本性難題,因為原來是做出來沒人用,現在是大家都和國產芯片廠家開始合作了,就算你剛開始差一點,大家也願意給你時間給你機會。

再加上從2017年開始,無論是國家的投資,還是民間資本,都開始往國產芯片領域開始發力,我們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了井噴式發展。

結果從2021年開始,中國大陸地區的芯片不僅開始滿足內地廠商的需求,而且出口額越來越大。

因為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就是市場足夠大,14億的人口大市場,超過美西方集團的總和!

看到這一幕,美國傻眼了,接著惱羞成怒,開始實施更加嚴厲的芯片制裁法案,恨不得全球的芯片供應鏈全部對大陸地區斷供。

這樣一來,中國內地的芯片廠商高興得嘴都合不攏!為啥呢?

你想啊,你如果是中國內地芯片廠的,你最怕什麼?

我如果是芯片廠,我怕就怕拜登的制裁搞一半突然不搞了,不僅不搞了,還對中國搞低價傾銷。

如果拜登這樣做,內地的家電廠或汽車廠一看,哦,原來是我對形勢的預判過於悲觀了,中美之間現在還是好好的嘛,既然如此,我為啥不用國外的芯片呢,又便宜又好。

這才是我最怕的,現在拜登的制裁越來越嚴厲,國內的家電廠一看,所有人都知道以後必須要靠自己,都開始找國產替代方案了,結果內地芯片廠家的市場越來越大。

一旦有了中國本土這個市場做依託,內地的芯片越做越好,尤其快速取得了中低端芯片的突破,出口量越來越大。

日本這次快速的進行技術封鎖,導火索之一,就是因為美光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被中國禁止銷售,讓美西方集團更加警覺。

美光公司,臭名昭著,一直以來上躥下跳慫恿對中國進行封鎖與制裁,而中國這一次禁售美光,是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跳過NAND堆疊192層的技術,直接挑戰232層堆疊NAND並獲得成功,在技術上完全超越了美國和韓國的企業,最明確的說明,就是蘋果在中國的產品最終全部選擇了長江存儲的芯片,而在海外的產品迫於壓力而不得不選擇性能較差的美國和韓國產品。

那麼在未來,美光的命運,不僅僅是丟掉中國市場,更將會被中國製造吃掉全球市場。

而這個時候美國還想要制裁,已經傻眼了,因為中國的存儲芯片已經從裏到外,全都是自己的基礎和供應鏈,拜登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以,拜登明白了一件事情,要制裁,要趁早,要圍堵,要抓緊。

遺憾的事,政客可以表演,但資本是會用錢投票的。

可以說,這3年以來,美國政府每下達一次制裁令,與之對應的,就是美西方集團相關產業股價的集體走跌,而同一時間,是中國企業的鬥志昂揚。

就比如這次日本禁售了中國6個產業的技術,中國國產的六大產業的企業們高興的嘴都合不攏,說你小日本一定要扛住,千萬別因為經濟扛不住了搞一半不搞了!

就像中國要禁售美光,拜登還警告韓國不許碰中國市場,中國企業別提多高興了,以後相當於14億大市場誰都進不來了!

他們能不高興嗎?有了大市場還有什麼難的?技術不是問題,我們一個用算盤打出原子彈和氫彈的國家,這對我們是難題嗎?

我一直說,背靠俄羅斯和中亞五國,加上與石油輸出國的良好關係,人民幣可以買到一切,未來的國際貨幣之錨是中國製造。

但這句話是有缺陷的,人民幣可以購買一切,但是高端芯片除外。

只有我們攻克了高端芯片,人民幣才真的可以購買一切,中國製造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國際貨幣之錨。

那一天意味著什麼呢?

我在中國離發達國家有多遠寫過:

對於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顯然是不行的,需要無數產業的支撐,才有可能成為發達國家。

新能源、家電、造船、建築、通訊、汽車。這些還不夠。

芯片、大飛機、發動機、工業母機。這些需要全面突破。

芯片,並不是最大的產業,對比汽車就清楚了。

算一算就知道了,一部汽車能賣多少錢,而一部手機才能賣多少錢?

況且,這幾年手機的市場容量一直在萎縮,而汽車的市場份額一直在提升。

但是,芯片是難度最大,最代表人類科技成就的產業,也是技術的最底層。

攻克了芯片,一切技術難題,都將快速的迎刃而解。

日本,為什麼要迫不及待的對中國進行禁售?

90年代,為了修建西康公路,在打隧道的時候從德國進口了兩台盾構機,每台價格為1億美元。德國為了防止洩密,在做維修與服務的時候看都不讓看。

2002年,中國基建開始全面發力,發現了一個沒辦法的事情,中國所需要的盾構機比全球的存量還多,於是,只能開始自己搞。

2002年,中國正式成立研發團隊;2008年,中國首台復合式盾構機研發成功;2015年,國產首台鐵路大直徑盾構機下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國外近一個世紀的技術壟斷。

17年一路逆襲,到今天,中國盾構機佔據了國內90%和海外70%的市場份額,而盾構機的暴利時代被徹底終結,日本現在最先進的盾構機,售價也只敢標到500萬美元,直接下跌到1/20!

再看光伏,光伏產業曾是西方世界壟斷行業,2001年,中國產業界才知道光伏發電技術,伴隨不斷發力,4年之後,2005年,中國佔到了全球市場的11%。

但是,光伏產業中的核心部件多晶硅料,需要99%以上的純度,中國技術搞不定。看到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外國供應商一擁而上,將價格哄抬到2008年的400美元/公斤,拼命的賺暴利。

2008年,中國勵精圖治實現完全的技術突破,並在2015年將高純度的多晶硅料製造了16萬噸。

國際價格瞬間崩潰,價格直接下降到1/20,跌破20美元/公斤。

而對應的中國硅片佔到全球產量97%;

電池片佔到全球產量82%;

太陽能面板佔到全球產量89%;

從2001年到今天,光伏產業中國年新增裝機增長了14000倍,累計裝機也增長了近11000倍。

中國,粉碎了無數發達國家資本家暴利的美夢,將他們的技術封鎖砸得稀爛。

我們讓全球70億人受益,享受到了物美價優的產品和服務。

汽車,是日本最後的陣地。

2000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為482萬輛,中國為1.7萬輛,連日本的零頭都沒有;

2010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為493萬輛,中國為54萬輛;

2015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為442萬輛,中國為75萬輛;

到了2022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為350萬輛,中國為311萬輛;

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全年超越日本。

這還不算未來的新能源時代,中國汽車已經連續8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全球第一了,在這個領域,日本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到。

所以,這次,日本寧願拼著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崩潰,也要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

因為沒了汽車,日本還能靠半導體苟延殘喘,畢竟,當年日韓貿易戰,日本就靠這個很快就讓韓國跪了。

但如果沒了半導體,日本只能喝西北風了!

但是5年,最多5年時間,日本就只能剩下AV和旅遊產業了。

那個時候的中國製造,已經攻克了全球最長供應鏈,以一己之力改寫了人類工業的歷史。

芯片已經能攻克,還有什麼技術能難道中國?所有的科技天賦已經全部解鎖!

到了那一天,全球尖端產業匯集中國,只是我們不會去封鎖美國的,因為他已經沒有被封鎖的價值了。

日本對美國說爸爸啊,你怎麼還不去封鎖中國。

美國說你傻了逼了吧,全球技術都在中國,人家不封鎖你就千恩萬謝了,你還封鎖他?

你封鎖他什麼?用你的小電影去封鎖他嗎?人家韓國拍得不比你差!

這將是我們與美西方集團的終極一戰!

那一天,全球可能只剩下一個發達國家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