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敗韓國瑜,郭台銘到底輸在哪兒?

雲石

國民黨初選已經落下帷幕,韓國瑜以44.8%的得票率,擊敗郭台銘(27.7%)和朱立倫(17.9%),成為國民黨2020大選的候選人。

朱立倫姑且不論,就郭台銘而言,這樣的結局,對他的打擊還是挺大的。畢竟郭這次也算是下了血本,競選造勢本身的耗費就不說了,過程中為了迎合選民說的一些話,還讓他在大陸這邊很是受了些抨擊——畢竟郭和其他人不一樣,那幫政客,跟大陸之間不存在什麼直接的利益關聯,而郭台銘的產業可是絕大部分都擱在大陸。

當然了,競選中的話術通常都會帶水分,為了迎合民意搞些煽動鼓噪,本身也在所難免。對這種政治操作,大陸心知肚明,倒不會因此把郭台銘和他的企業怎麼樣。但即便如此,折騰這麼一大圈,最後卻一無所獲,這樣的結果,對於郭台銘這種大佬級人物而言,實在也是夠憋屈的。

那麼,為什麼郭台銘會敗給韓國瑜?

很多人覺得是郭台銘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限制了他。在民選政治下,郭台銘作為台灣頂級資本家和企業主,天然與普通民眾存在距離感。多年執掌百萬用工級企業的經歷,更讓郭台銘不怒自威的強勢精英形象,在民眾心目根深蒂固。相較於大打親民牌、積極營造庶民代言人感覺的韓國瑜,郭的這種權貴人設,決定了他天然與民眾存在隔閡,故不受民眾喜歡。

這種解釋,看上去倒還是那麼回事。但如果在國際上橫向這麼一拉,就發現完全經不起推敲。

郭台銘是大資本家不假,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不能成為民眾代言人。最典型的例子——特朗普不也同樣是土豪出身?可他照樣把那些銹帶藍領,白人中低層的民眾哄的暈頭轉向。而近一點,東南亞的泰國,以他信——英拉為代表的西那瓦家族,同樣是泰國頂級富豪;可他們從政後,卻成為了農民階層的代言人。

至於個人形象,如果覺得郭台銘個人風格太強勢,領導范兒太濃,不能跟人民打成一片,那特朗普就更不用說了。這廝狂妄自大也就罷了,個人私生活也都稱得上是驕奢淫逸了——反正不管怎麼看,這個人都和銹帶藍領那幫鄉巴佬不是一路。可結果卻是,他得到了這幫鄉巴佬的鼎力支持,就是這幫人,生生將本應是他們階級敵人的特朗普,推上了總統寶座。

既然泰國、美國的窮人,可以將他信、英拉、特朗普視為自己的代言人,對他們發自內心的擁戴,那由此推之,在台灣,郭台銘的身份地位,同樣不成為其攫取民眾支持的必然阻礙。

如果不是出身,那難不成是競選班底水平不行?導致策略出錯?

這個得看怎麼說。首先,說競選班底水平不行,這個是絕對不可能的。雖說郭台銘是跨界而來,但以他的身份、財力還有人脈,網羅到全台——至少是泛藍系統最優秀的選戰專家,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這樣的專家隊伍,跟蔡英文的幕府比孰強孰弱或尚未可知,但比起暴發戶出身的韓國瑜來,應該是不會差的。至於郭本人跨界可能導致的專業隔閡——堂堂鴻海集團董事長,更不可能比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都不如。

不過,雖然競選班底以及郭台銘本身不存在問題——至少不會比韓國瑜差。但在競選策略上,郭台銘這邊確實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雖然郭台銘選舉造勢的投入也的確不小,但收穫卻一直並不明顯。換句話說,這種巨大的資源投入,並沒有換來藍營基層對他的認可度提升。而在輿論看來,郭台銘的競選風格也始終有些飄在半空,給人的感覺始終高高在上,沒有真正的深入人心。

最典型的例子是,郭台銘在宣布參選後,在各縣市都派駐了一個小組,這些人針對當地的產業發展和投資環境,都做了一個初步的盤點。這個過程雖然專業,也耗資不菲,但卻更像是商業操作,精英范兒十足,卻沒有給民眾帶來什麼直觀的感受。

為什麼會這樣?一些島內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走錯了方向——畢竟選舉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忽悠。正所謂做得好不如吹的好,面對民眾這個感性遠超理性的群體,你扎紮實實的埋頭苦幹,找問題想答案,很多時候反不如喊口號打雞血有用。而郭台銘這種操作,雖然更理性,更務實,但在打動民眾,攫取選票方面,明顯不如韓國瑜打感情牌,造勢畫餅有效。

做實事不如造氣勢,這個分析確實有那麼幾分道理。可問題是,他郭台銘又不傻,這種對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懂的道理,郭台銘這種江湖裡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人精子,又豈能不明白?

可是,既然郭台銘明白,為何他還要玩這種精英套路?歸根結底,是因為他晚了一步,靠忽悠上位的路,被已經被韓國瑜給堵死了。

回過頭來看特朗普和他信英拉兄妹,他們之所以能以土豪身份,成功充當底層民眾代言人,很大程度在於他們吃了螃蟹——在他們之前,沒有人為這幫人做政治代言;或者說即便有人先看到這裡面潛藏的政治機遇,想吃這塊蛋糕,但由於影響力不夠或者時運未到,所以未能形成大的氣候。

這種情況下,作為土豪的特朗普或他信跳將出來,利用自身的雄厚財力和人脈資源,或者精妙的操作,成功在短時間的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進而完成政壇勢力的構建,開山立派並成為這個政治山頭的主人。

但他信和特朗普可以,郭台銘卻不行。雖然郭台銘也是政治素人,不像那些傳統政客那樣有諸多顧忌和包袱。但當他出山時,庶民代言人這個坑已經被韓國瑜先佔了。你說韓國瑜是好風憑藉力也好,說他趕上狗屎運也罷,總之在去年底的高雄市長選舉過程中,他已經成功的籠絡了藍營基層民眾的心,成為他們心中政治代言人。

這樣一來,郭台銘就很尷尬了。雖然他也是跨界,算得上是政治清白沒污點,能滿足那些對傳統政客失望的庶民們的胃口。只不過,他如果想用忽悠造勢打感情牌這種傳統政治套路,鑒於韓國瑜已經先用了這招,郭台銘就成了東施效顰。

這種情況下,郭台銘只有另擇他途,放棄感性派的口號忽悠,用理性務實的操作來說服民眾。

這也是合理的選擇。除了後發者必須另闢蹊徑的無奈外,郭台銘本身的個人成就,也比韓國瑜強得多——如果說韓國瑜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位子上的成績,可以證明他是個能人的話,那郭台銘白手起家締造鴻海帝國,這簡直就是超人的存在了。

只不過,雖然合理,卻無法合情。畢竟前文說了,民眾從來都是一群感性大於理性的生物。雖然道理上說,郭台銘無論從哪方面都比韓國瑜更合適,他在選舉過程中的這些務實操作,也比韓國瑜扭扭捏捏參選,以及一場場看似聲勢浩大,但口號啥實質內容都沒有的造勢,要更加的靠譜。但既然韓國瑜已經先入為主,攬獲了藍營基層的支持,想讓民眾通過自己理性思維和判斷,而改弦更張,這個難度實在太大了些。

這就是後來者的悲劇。雖然郭台銘本身可能更合適,而且手裡的資源也更強大,但韓國瑜一開始就已經搶佔了風口,坐穩了藍營庶民派代言人的寶座。這時候郭再怎麼努力追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最終功敗垂成。

當然,郭台銘明顯是不服氣的。之所以不服氣,除了這個時運之外,還有另一層特別因素——在陸工作定局的台灣人,因為交通和時間成本,絕大部分沒有參加這次初選。

這其實是郭台銘非常吃虧的一點。

在大陸的台商台勞,以及他們的家屬,加起來有近百萬之數。從過往經驗來看,這些人的政治傾向大部分也是偏藍,是國民黨一個重要的票倉。而且這些台灣人在大陸呆的時間長,本身素質也相對較高(能來大陸工作的不說都是學霸,但多少還是有點見識水平的,啥都不懂的學渣只配窩在島內玩小清新混吃等死),對兩岸關係的理解也更深刻,不像長期困居島內的人那麼無知和狂妄;再加上郭台銘本身就是台商代表的身份,這種種因素,決定了郭台銘在這個整體偏藍的群體內,影響力可以說是遠超異軍突起的韓國瑜(估計有些人上一次離開台灣前,都還不知道韓國瑜是誰呢)。如果這撥人中的國民黨員能夠拉回去參加初選,郭台銘的局面,估計就要好的多。

但很可惜,這是不可能的。畢竟民主也是要成本的,對在陸台灣人來說,這個成本還很高——你得專門請假不說,還得貼上兩張機票。如果是2020大選,發動大家回去投個票,這個可能還是有不少人會響應;但就區區一個國民黨內部初選,這種層級的破事兒,實在不值得大家專門跑一遭。而沒有在陸台灣人的參與,光靠一幫島內的國民黨擁躉自娛自樂,那台商大佬郭台銘的優勢就無法凸顯;韓國瑜作為一個土包子,反而更佔便宜。

失了先機,導致郭台銘不得不劍走偏鋒,逆群眾政治的普遍規律而行;而在陸台灣人的票倉,又因時間和金錢成本,而無法發揮應有作用;這天時地利的不足,最終反映到人和上,就是郭台銘在這場競選中處處受制,明明本人比韓國瑜更合適,也擁有更多資源,但最終卻不是他的對手。

只不過,這一切未必就是最終結果。雖然郭台銘在敗選後,幕僚聲稱不存在脫党參選。但政治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事。以郭台銘性格,也絕不是輕易服輸之人——如果對手真比他更強倒也罷了,但韓國瑜現在還算不上真正的強者(至少對郭台銘這種人來說不算),故而這位資本大佬會不會有其他打算,現在還真不好說。而如果郭台銘真的不服輸,那這場戲就還不算完。所以,接下來國民黨的路會怎麼走,現在依然存有變數。至於結果,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