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真把美軍嚇著了!

靜思有我

美國這幾天面臨著一個很尷尬和可笑的現實:

2018年他們制裁了一個名叫李尚福的中國官員,2023年3月,這個中國官員當上了中國國防部長。可是,2023年的美國國防部卻要著急地要跟中國的國防部長見面。這就尷尬了,按照美國對李尚福的制裁措施,李尚福是不能去美國的,根本就拿不到去美國的簽證。

美國人倒也挺會想辦法的。為了見李尚福,他們提出在新加坡見面。因為6月2日到4日,在新加坡有一個香格里拉對話會,李尚福會參加,美國的國防部長奧斯汀也會參加。

然而,中國拒絕了美國的這一個請求。原因自然也很簡單,你制裁我說明在你眼中我是個壞人,那你何必還跟我見面呢?那我何必還跟你見面呢?

美國2018年制裁中國官員李尚福,到2023年的結果就是,他們制裁了他們自己。這真真正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或者叫作繭自縛。

這是現實當中發生的真實一幕。接下來我們來一個推理。

美國人現在的尷尬和可笑,來源於兩個因素:第一,他們2018年制裁了李尚福。第二,2023年,他們又必須要見李尚福。

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他們就不會尷尬了。如果2018年他們沒有制裁李尚福,那麼他們現在要見李尚福,中國是完全可以考慮的。反過來說,如果他們2018年制裁了李尚福,到2023年雖然李尚福當了國防部長,可是他們不需要見李尚福,那麼他們也就不會尷尬了,也不會遭到世人的嘲笑了。

他們為什麼必須要見李尚福?

2021年7月26日,當時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峰在天津會見來訪的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美國人是要「把壞事做絕,把好處佔盡」。

把這句話應用到當下的場景。他想見李尚福,就是想把好處佔盡。而中國正常的策略就是你想佔好處,那麼我就要跟你談條件,核心就是你少做點壞事。

那這一次他想見李尚福,主要想佔什麼好處呢?

美國人想佔的好處自然是很多的,我就拿最近10天發生的兩件事兒來說事兒——這兩件事都是軍事方面的,都是李尚福這個中國國防部長主管的。

5月30日,美國印太司令部發佈了一段視頻,視頻上的內容是解放軍殲16戰機攔截美軍RC135偵察機。

不用猜,事件的地點是中國領海附近,肯定不會發生在美國領海附近。根據開源數據顯示,這架美軍RC135偵察機這次到中國領海附近來刺探中國軍情,最近時離我國海岸線只有50公里。

事情的核心情節是:解放軍把美軍嚇著了。

事情的最關鍵具體情節是:

美軍偵察機來到我領海附近,解放軍軍機先是進行了伴飛。這種伴飛當然不是陪著玩,而是要進行語音警告,要求他走開。

美軍飛機沒好好聽話,隨後解放軍飛機做了一個動作,把美軍嚇著了。這個動作就是,我軍飛機從美軍的右側位置開始加速,高速飛到美軍飛機的前方,然後高速通過,向遠離中國海岸的方向轉彎。

這個動作是國際上處置類似事件的標準動作。飛到他的前方,意味著更嚴厲的警告。然後向遠離中國海岸的方向轉彎,是示意他或者是要求他按照這個路線飛行,也就是讓他往離中國遠點的地方飛——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要他滾蛋」。

這個動作怎麼把美軍給嚇著了呢?

因為我軍戰機突然加速從他的右側飛到他的前方,速度特別快,會產生巨大的氣流。我們坐民航飛機的時候都知道,當天上的飛機遇到巨大的氣流的時候,飛機就會劇烈抖動。

在視頻當中可以明顯看出,美軍飛機抖得很厲害,書面語叫「震顫」。

這就有點危險了。美國軍事網站《戰區》在一篇文章當中分析,如果美軍沒有做好準備或者處置不當,那麼美軍戰機很可能在這種強烈的氣流中進入翻滾狀態。

如果美軍飛機在天上翻滾……??

你接著往下想,你接著往下想……那會出現啥事兒?

所以,這把美軍給嚇著了。說良心話,我認為大概率是真嚇著了——他們這次不是裝的,沒撒謊。

然後,美軍就按照解放軍戰機用飛行軌跡給他指示的方向,飛走了。

再然後,美軍就惡人先告狀,向全世界發佈視頻,說解放軍把他嚇著了。當然他原話肯定不會說解放軍把他嚇著了。他的原話說的是,解放軍製造了「不必要的『激進機動』」。然後說解放軍製造了危險,還說解放軍不專業……總之一大堆帽子扣到解放軍頭上。

這個話題也成為6月2日到4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指責中國的一個重要話題。

關於中美雙方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就這件事是如何交鋒的,我今天不細說。我想跟朋友們分析的重點就是,美軍這次嚇著了,真嚇著了。

透過他這一次受到了驚嚇,其實我們就知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希望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面見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想得到到底什麼好處了。

我還是那句話,他想得到的好處很多,其中一個好處就是,他想跟中國好好談一談,在國際空域,如果兩家飛機碰上了,應該怎樣規範操作。

規範操作又是圖個啥呢?其實就是防止意外。如果雙方約定好了,那麼雙方都不做出格的舉動,那麼就能保證雙方的安全,免得小事變成大事。比如,如果任何一方的飛機墜毀了,那就是國際之間的大事。

那麼,美國為啥變成了謙謙君子,要跟中國討論這個規範操作呢?美國不是歷來喜歡橫來直去的嗎?

請注意,我剛才所說的這件事情的發生地點在中國領海附近,美軍偵察機距離中國海岸線最近的時候只有50海裡。

美軍偵察機過來肯定不是旅遊的,是刺探中國軍情的。當時中國的航母正在那一帶海域訓練,他過來就是搞情報的,乃至是干擾我們訓練的。

另外,美國的RC135的探測距離可達是240公里。我們簡單算個賬,它離中國最近的時候距離中國海岸線50公里,那也就意味著它能夠探測中國內地的深度高達是190公里,中國內地190公里之內的軍事行動,它都有可能偵測到。

他就是來幹這事的。

毫無疑問,他也知道他來幹這個事兒有危險,比如剛才講的這個事情,就說明危險真實地發生了。

所以,他也想跟中國談一談中國不要咋地咋地。有了中國不要咋地咋地,那就可以保證它的安全,那麼它就能夠安全地刺探中國的軍情。

所以,2021年7月2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峰說美國人想「把壞事做絕,把好處佔盡」,說的是非常準確的。在這一次事件中,把壞事做絕,就是刺探中國軍情;把好處佔盡,就是幹壞事還想很安全。就像盜賊想要跟主人簽署一個安全操作的協議,如果他偷東西的時候被主人發現了,雙方都按雙方事前商量好了的他放心的操作,能夠讓他免遭一死。——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我們接著往下分析。

他想跟中國討論能夠確保他安全的操作規範,那說明他很可能是不安全的。

那麼我們反過來思考一下,如果他怎麼操作都沒有風險,他還有必要跟你討論防範他的風險的操作規範嗎?

比如,如果解放軍的戰力不行,不能給他造成風險,或者解放軍的膽兒不夠大,不敢給他造成風險,那麼他總之是安全的。那規範不規範它也就無所謂了。

所以,當我們把邏輯往深層次推進一步就會發現,造成他想跟中國談的深層次原因是,解放軍有能力、也有膽量給他製造危險,讓他不安全,讓他覺得怕。他才想到要跟解放軍商量商量,以便他做事的時候安全一點。

請關注一個細節,這一次把美國軍機嚇著了的解放軍戰機是殲16,是4代半戰機。

而22年前的2001年4月1日,中美雙方戰機在中國領海附近相遇,並不幸相撞,中國戰機和飛行員墜海,犧牲的中國飛行員王偉駕駛的戰機是什麼機型呢?回答是:殲8,那是三代機。而且殲8戰機剛剛在事故發生的前一年——2000年,剛剛形成戰力。當時還是中國最先進的戰機之一。然而,遇上美軍當時的EP3偵察機的時候,就出事故了。犧牲的飛行員王偉是一個經驗非常豐富的飛行員,在他同一批的飛行員中,他是最早一個達到了飛行滿1000個小時的飛行員,王偉入伍沒飛幾年時間就成為了我國的一名「四種氣象」一級飛行員。他犧牲的時候,總飛行時間已經超過2000小時。只可惜,他犧牲的時候駕駛的中國殲8戰機,雖然是中國當時最先進的戰機之一,可是,在面對美軍先進的EP3電子偵察機時,還是不堪用。

然而,22年之後的2023年5月26日,中國的飛行員駕駛的是先進的四代半戰機——殲16,是僅次於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戰機——五代機的先進戰機。所以,這一天,中國的飛行員能夠讓美軍電子偵察機嚇得瑟瑟發抖。我們平時說瑟瑟發抖,是把它當成一個比喻詞。而這一次說美軍戰機瑟瑟發抖,不是打比方,是真實的描述。因為他們的戰機在中國殲16戰機強大的尾流里,發生了劇烈的震顫。他們自己也分析,搞不好他們會在空中翻滾,他們沒分析,要是翻滾了,翻到最後會咋滴?我們可以展開聯想。

我們回頭把這個邏輯倒個方向捋一捋:

因為中國的飛機更先進了,所以能夠給美軍製造危險;由於美軍感覺到他到中國領海周邊來刺探中國軍情而感到有危險,所以他要跟中國談一談空中相遇的操作;由於他想談規範操作,所以他想見中國的國防部長;由於他想見中國的國防部長,所以中國可以用拒絕見面的方式讓他尷尬,讓他難堪,讓他哭笑不得,讓他把2018年施加在中國官員李尚福身上的制裁,像回旋鏢一樣,制裁到他自己身上。由於美國2018年制裁中國官員李尚福,到2023年的實際效果變成了制裁他自己,才讓我這樣的中國普通網民能夠寫一些嘲笑美國人的文章,告慰2001年4月1日墜海犧牲的中國英雄飛行員——王偉。

邏輯就是這麼一個邏輯。所以我想說,我們那種對美國的嘲笑和對中國的自豪,一切都來源於中國軍力的提升。

沒有實力的提升,很多策略都不好使。

任何時候,實力這東西,既有物質因素,還有精神因素——這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剛才著重分析的是物質因素,接下來我想跟朋友們分析一下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主要體現在的是敢打必勝,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敢搞」。

5月26日,中國飛行員把美軍嚇著了,這本身就非常鮮明的體現了中國解放軍「敢打」,因為,如果真把美軍飛機震顫得從天上掉下來了,那一定是一個大事。而按照中國人做事不莽撞的習慣,我們完全可以推理,5月26日中國飛行員做出的這個令美軍感到危險的動作,一定是把後果也計算好了。也就是說,如果美軍飛機真掉海裡了,那就掉海裡了唄,到時候有啥事兒是啥事兒,反正咱絕對不怕事兒。

而在這一點上,兩天前的6月3日還發生了一件事,能讓我們更加真切地感覺到這一點。

6月3日這一天,美國海軍「鐘雲號」驅逐艦和加拿大海軍「蒙特利爾號」護衛艦一起,又穿越台灣海峽了,中國軍艦照例進行全程跟蹤警戒,並依法依規處置。——這是我們在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發表談話時聽到的表達。

那具體還有什麼鮮活的內容呢?

請看當時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號」護衛艦上的加拿大記者發佈的消息。這個記者發佈這個消息是配了視頻的。從視頻上可以看出,中國軍艦直接加速,往美國軍艦船頭的方向駛去。這意味著如果雙方都不改變航向的話,兩只軍艦就撞在一起了。

這位加拿大記者援引「蒙特利爾號」護衛艦艦長保羅·蒙特福德的話說,中國軍艦當時非常明確地向美國軍艦表示,如果你們不改變航向,雙方就將發生碰撞。

這話啥意思?那就是挑明了,我告訴你,你再不改變航向,雙方就撞一起了,反正我是不會改航向的。然後美軍也要求中國軍艦改航向,但最終中國軍艦沒有改航向,最後美國軍艦不得不減速,並改變了航向。

我們體會一下這個細節,中國軍艦是不怕和美軍軍艦相撞的,而且事先明確地向美軍喊話,挑明了這個事兒。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這一次中國軍艦和美國軍艦撞在一起了,那一定又是一場軒然大波。請允許我胡亂猜想一下,那搞不好中國人日思夜想的那一場統一之戰,就這樣爆發了。

那麼,我們再從美國人的角度猜測一下,如果美國想觸發這場戰爭,它很有可能就不改變航向,就讓兩個艘軍艦撞在一起。

那麼,反過來,美國軍艦減速並改變航向,說明他不想或者不敢觸發這場戰爭。

這同時體現了兩軍的意志的不同。中國不怕事,而當下的美國,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他怕事兒,他怕中國人日思夜想的那場戰爭,就在那一個時間點上觸發了。

這是我的邏輯推理。

因為畢竟是推理,朋友們可能覺得多少還有點不踏實,那麼我再提供一點佐證材料。

最近這段時間,美國和他的西方盟友突然變得主持正義了。他們真的主持了一次正義。我這裡說他們主持正義,沒有打引號。

5月26日,也就是中國解放軍戰機把美軍戰機嚇著了的那一天,遠在歐洲的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地區出事了。

那一天,科索沃當局要讓他們主持的選舉選出來的阿爾巴尼亞族市長強行就職,引發當地塞爾維亞族群眾的抗議。到5月29日,美國主導的北約所謂維和部隊和抗議群眾發生暴力衝突,幾十人受傷。隨後北約駐科索沃所謂維和部隊司令發佈了「局勢可能升級」的警告。

這一切都讓全世界人都很擔心,這個長期以來的「火藥桶」會不會真的會爆炸。因為剛才說的這幾件事情的背後是,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下令將塞爾維亞軍隊的戰備狀態提升到最高等級,並緊急向科索沃方向的行政線移動。簡單地說就是:大兵壓境。

這個時候,按照慣例,美國和他的盟友應該力挺他的乾兒子——科索沃。要知道這場危機爆發之前,美國和他的盟友是明顯在拉偏架。因為這件事情的導火線是那個地區舉行了一場選舉,而這場選舉的投票率不到3.5%,這場選舉就是科索沃當局主導的,最後選出了科索沃當局想要的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不譴責這種選舉的荒唐之處,還說這場選舉「合憲合法」。

說來說去就一句話,美國人拉偏架,偏向科索沃。但是真得等到火藥桶要爆炸的時候,美國人轉向了。

5月26日這一天,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發佈聯合聲明,竟然譴責他們的乾兒子——科索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另外發了一份單獨聲明,再次譴責科索沃。

我剛開始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有點看不懂,我覺得他們在做戲,我決定慢慢往下看。隨後美國竟然制裁了科索沃,具體方式就是暫停科索沃參加原本計劃好了的他們一伙的一個軍演。

當美國具體制裁科索沃的時候,我確定美國這一次是在主持正義。再次強調,我這裡說他在主持正義,沒有打引號。

起初,我真的有點想不通。

我想啊想,突然想起了我們的主席,在1953年9月12日總結抗美援朝勝利的意義的時候說的那句話:

「美帝國主義很傲慢,但凡能夠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想起主席的這段話,我突然一通百通了。

美國在幕後操縱的俄烏衝突已經一年多了,現在看一時半會兒還停不下來。如果歐洲的火藥桶巴爾幹半島再出點幺蛾子,美國是承受不起兩起衝突的不堪之重的。

所以,他這一次對他的乾兒子科索沃下手了,譴責加制裁乾兒子,目的就是要讓這個不聽話的乾兒子,不要在不該鬧事的時候鬧事。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老子已經負擔不起了。

這充分說明瞭,雖然美國只是在幕後操縱和暗中支持俄烏衝突,這也到達了他目前所能承受的上限。所以他不能再面對一場新的衝突了。

那麼,一個小小的科索沃危機,他尚且不敢面對,不能承受,不能按自己本來的意願行事。那麼他現在還能承受一場台海危機嗎?

中國可不是歐洲的塞爾維亞。台海衝突一旦發生,那一定是排山倒海,地動山搖。——這一點,美國人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現在我們應該能明白了,在戰鬥意志方面,在6月3日那一天,在台灣海峽,中美兩軍軍艦相遇之後,中國軍艦擁有和美軍軍艦發生事故的意志和勇氣,而美軍軍艦卻沒有,所以他們只好減速和調轉航向。

簡單的說就是,當下的美軍,不敢打;當下的解放軍,敢打。

敢不敢打的問題,就是戰鬥意志的問題。就是老百姓說的敢不敢搞的問題,就是電視劇裡所說的亮不亮劍的問題!

歸納一下,我分析了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戰鬥實力的問題,從5月26日解放軍殲16戰機把美軍嚇著了的事實,可以看出解放軍具備這個實力。

從6月3日解放軍軍艦直接攔截在美軍軍艦前方,挑明瞭說美軍如果不減速和轉向,兩國軍艦就會相撞,最後迫使美國軍艦減速和轉向,說明瞭第二個方面,解放軍具備足夠的戰鬥意志。

有了實力,也有了意志,我們還著急啥呢?

從邏輯上講,我們不著急,美國必定著急。美國想跟中國談談,是真的,不是做戲,也不是做樣子。

只可惜,他們要談的那個對象,在2018年被他們制裁了。所以那個被他們制裁的中國官員李尚福,不搭理他們。

在6月2日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的晚宴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坐在一個桌子上,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故意安排的,不過中間隔著兩個人,奧斯汀起身越過這兩個人走到李尚福的身邊,向我們的國防部長握手,面帶微笑,非常禮貌。

有中國自媒體發出這樣的感慨:美國只跟他們打不贏和不敢打的人握手。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又要問那個問了很多遍的問題:既然如此,為啥現在不打?

對於我們期待的那場統一之戰,中國不存在打不贏的問題,更不存在不敢打的問題。我們現在謀劃的是,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我們想要的收益。

最小的成本就是不打。因為不打,可以算作是成本為零。

中國人追求的,不是殺敵1000自損800,而是殺敵1000自身平安。如果有可能,咱殺敵1000,還要賺他個千兒八百。

要想不打,必須打得贏,而且必須是碾壓式的打贏,而且必須讓美國感覺到這種碾壓式打的贏的優勢是真實存在。

我上面提到的兩件事,就是讓美國人體驗這種感覺。必須要承認,美國必須多次體驗之後,才會改弦更張。

現在他們體驗的次數還不夠多,力度還不夠大,嚇得還不夠狠,所以我們的策略就是讓他們繼續體驗下去,從質和量兩個方面讓他多體驗,免費體驗,最後讓他們的思想發生質變。

二戰結束到2001年,全世界發生了248次衝突,其中有201次衝突跟美國相關,佔比高達80%以上。美國建國200多年,只有十幾年沒有打過仗。可見美國是多麼喜歡打仗。二戰以來美國打仗所選擇的對手,其中最強大的對手竟然是1950年的新中國。可是那時候有一個特殊的背景,那就是當時的美國人萬萬沒有想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竟然如此強大——我是想說,如果他們早知道志願軍有那麼厲害,他肯定不會惹中國。由此我統計分析出了一個事實:二戰以後的美國,從來沒有跟強手交過手。

70多年來從來沒有跟強手交過手的美國,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只要你讓他感受到你足夠強大,他就會立刻不強大了,立刻過來跟你握手了。

這是中國爭取用最低成本實現中國願望的可能性所在。

當然,我承認,這只是可能性。

萬一這種可能性不發生怎麼辦呢?那非常好辦,按照最簡單的邏輯,要幹那就幹唄,看看美軍有沒有這個膽量。至少當下的美軍沒有。明天有沒有?我們看著他,盯著他,看他的表現。■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