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炸毀,神秘之手顯現

史客郎

現在越來越有一種感覺:有一隻神秘之手,正在撥弄著很多事!

還是朝著同一個目標!

看這條消息:6月7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在哈爾科夫州,烏克蘭人炸毀了一條液氨管道,有平民受傷。

烏克蘭方面啥反應呢?

還是和之前一樣,說:這事是俄羅斯人幹的,因為在這之前,俄羅斯人剛對這個區域進行了炮擊!

怎麼說呢?

還是相互對罵!

現場畫面也出來了:一團像煙一樣的東西,瀰漫在森林中,因為液氨的沸點是零下33度,所以當它揮發出來時,會導致周圍溫度大降,所以附近有不少樹木,因為突然遭遇極低的溫度,葉子被凍成了黃色!

另外呢?

氨氣是有毒的。

除俄羅斯宣佈的平民受傷外,烏克蘭方面也說:他們有士兵死於氨氣!

光看到這些消息,可能有人還不覺得什麼。

但如果對蘇聯的事,瞭解比較深的話,馬上就能看出來:這條管道,不是普通的管道,而是陶里亞蒂-敖德薩液氨輸送管道!

全世界最長的液氨輸送管道!

每年可以輸送約250萬噸氨!基本出口!

很多國家就靠著這些液氨,來進一步製造化肥!

上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看到這裡,有人要說了:你上面說最近有只神秘之手,正在朝著同一方向,撥弄很多事,沒看出來啊!

那好,我們就從陶里亞蒂這個城市說起。

它是根據一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就叫陶里亞蒂。

此人是誰呢?

意大利共產黨的領袖,幹過很多事:

比如說和墨索里尼作鬥爭啦;

之後又去西班牙,組織起「國際縱隊」,保衛馬德里,繼續和法西斯分子戰鬥啦;

二戰期間,盟軍在意大利登陸,他又配合盟軍,讓意大利迅速退出戰爭什麼的。

怎麼說呢?

他的一生,幹過了太多的事。

他1964年去世。

就在當年,蘇聯人要在伏爾加河古比雪夫水庫邊上 ,建一座汽車製造廠,恰好又引進的是意大利菲亞特汽車製造技術,對這次合作,陶里亞蒂生前還出過力。

這家汽車製造廠叫啥名字?

曾經在中國大名鼎鼎:伏爾加汽車製造廠!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要說了:這地方看著挺荒僻的呀,為啥選它來造汽車製造廠呢?

這裡又得說起蘇聯時搞的一個挺牛X的工程了。

他們造了個運河系統,中間用一系列水庫、運河、船閘連接起來,能實現五海通航!

哪五海呢?

白海;

波羅的海;

裏海;

亞速海;

黑海。

不但能通航,還能利用水位差,大規模搞發電!

前面說過:這座汽車製造廠,可是位於伏爾加河上的古比雪夫水庫邊上的呀,這個水庫每年能發出很多電。

這些電怎麼辦呢?

當然用來搞工業嘍!

這些運河能幹什麼呢?當然用來搞內河水運嘍。

說到這裡,要插一句:過去好些年,在我們網上,不斷地有人吹越南、吹印度,說它們將來有一天會如何如何,我為啥一直說不可能呢?

就在這個內河水運上。

很少有人知道:雖說大家都叫水運,但內河運輸是最便宜的,比海運要便宜很多!

為啥呢?

因為水運的主要成本是什麼?

油費!

油費怎麼算呢?

船體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和水的摩擦力就越大,就越需要燒更多的油!

大家不妨想一想:海輪長啥樣?

船底尖尖的!

為啥要搞成尖尖的呢?

因為海上風浪大啊,你不搞成尖尖的,抵抗不了風浪。

內河輪船呢?

風浪小,所以船底是平平的!

因為這樣,內河輪船的吃水就特別淺,在運同等數量的貨物時,內河航運比海運,所花的錢要少很多!

知道海事部門,最頭痛的事是什麼?

他們很怕搞內河航運的輪船,經不住高額價差的誘惑,跑去搞海運,因為這種船經不起風浪,很容易出事,所以得經常搞專項行動,來打擊它!

怎麼說呢?

反正大家知道和海運相比,內河航運很便宜就行了。

上張亞洲水系圖,就知道印度和越南為啥不行了。

越南和印度是挺靠海的,但對不起,印度的恆河首先是出海口在孟加拉國,不在它境內。

另外呢?

就算在它境內,恆河的通航條件不怎麼樣:上游水流太急,沒法搞航運,中游太短,幾乎約等於無,下游的河床太寬太高,水太淺,裡邊還有不少沙洲,所以不怎麼能搞內河航運。

剩下的河呢?

又太小。

我們呢?看這條消息。

長江是「黃金水道」!

還和京杭大運河、它們的各條支流連在一起!

四通八達!

所以印度和越南,他們那點勞動力的價差,連兩種水運間價差,都擋不住!

扯遠了,還是繼續說陶里亞蒂這個城市。

這座城市的條件,好得一塌糊塗!

前面說過:它就在古比雪夫水庫邊上。

這個水庫和下面的伏爾加河呢?是五海運河系統的一部分!

另外呢?

古比雪夫水庫非常大,年發電量很大,又有便宜的電可以用!

此外,在它不遠處,就是西伯利亞,那裡到處都是超大的天然氣田,動不動就儲量一萬億立方米的那種!

天然氣便宜得一塌糊塗!

所以陶里亞蒂當地就用這些的資源,又搞了合成氨工業!

產量大得一塌糊塗!

像當地的「陶里亞蒂氮」公司,目前還是全世界最大的液氨生產廠商!

接著問題又來了:當地氨氣產量很大,一年好幾百萬噸,怎麼運出去呢?

剛開始用火車槽罐車,一車車地運。

後來發現太費勁。

1970年代時,有人就提出了一個主意:我們的石油和天然氣,不都是用管道運輸的嗎?這氨氣也很容易液化啊,幹嘛我們不試試用管道運輸?

大家都覺得這主意挺好。

但往哪裡運呢?

這裡再把上面放過的那張圖,拿到這裡來放一下。

大家有沒有覺得有點怪?

這陶里亞蒂市,好像離敖德薩很遠啊!如果要把液氨海運出去的話,完全可以在黑海的東邊找個地方嘛!

可以省好幾百公里!

說到這裡,就可以回答最上面那個問題了:近段時間,為啥感覺有只神秘之手,在操弄很多事,還朝同一個方向呢?

當年蘇聯人建陶里亞蒂-敖德薩液氮管道時,是故意讓它多向西延伸這幾百公里的!

是為了讓它能經過烏克蘭!

當時是這麼設計的,這條管道全線共建29座分配站。

每個分配站呢?

又會建專用儲存罐,液氨經過管道運到後,可以先存在這些罐子裡,等要給農田灌溉時,會把這些液氨溶在水裡,直接入田!

這種辦法,省錢又省事!

因為一公斤液氨的肥力,相當於兩公斤的尿素,折算成其他氮肥,就更高了!

還不用再費一遭麻煩,把液氨再搞成尿素或其他氮肥!

能省很多錢!

那這些灌溉用水,又從哪裡來呢?

前天我們已經講過了:卡霍卡夫水庫!

我們之前講過:烏克蘭的東部地區,比如說頓巴斯,以及它向南這些地方,其實挺乾旱的,年降水量最多也只有400到500毫米,少的地方,比如說亞速海沿岸,更是只有300多毫米!

怎麼說呢?

如果沒有灌溉水源,在這種地方搞開墾,基本等於找死:因為這些地被開墾之後,說不定很快會荒漠化!

但這些地方為啥變成「世界糧倉」了呢?

因為1950年代,蘇聯人在第聶伯河上,建了不少巨大的水庫,建水庫的同時,還開建了大批的運河,枝枝叉叉一大堆,用來搞灌溉!

1978年建陶里亞蒂-敖德薩液氮管道時,同時又在沿線建了眾多的液氨專用設施,引水灌溉時,還能同時施氮肥!

有水有肥。

水肥還可以同施。

這地方不就成「糧倉」了嗎?

如果通過管道運過來的液氨,除了自用外,還有得多呢?

就通過敖德薩這個港口,運出去賺外匯!

但是,當年的蘇聯人千算萬算,怎麼也沒算到:這條管道建成後才十多年,蘇聯就解體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居然成不同國家了!

更沒想到:就在這兩天,這水和肥兩樣東西,居然都被炸掉了!

卡霍卡夫水庫大壩,被炸了!

陶里亞蒂-敖德薩液氮管道呢?

也被炸了!

讓烏克蘭成為世界糧倉的兩大條件,居然幾乎在一夜之間,憑空消失了!

結果會怎麼樣呢?

還是上那張圖:烏克蘭的降水量分布圖。

看出什麼來沒有?

烏克蘭的降水,是西北多,東南少。在克里米亞附近,連400毫米都不到!

很多地方,甚至有300毫米!

但這些降水量稀少的地方,正好是烏克蘭成為「世界糧倉」的關鍵:因為它們是平原,適合大面積開墾!

再上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到這裡,明白為啥一開頭就說:炸陶里亞蒂-敖德薩液氮管道,還有炸卡霍卡夫水庫大壩,是衝著同一方向來的吧?

大壩被炸了。

一時之間,恐怕很難恢復吧!

當地的農田,還有灌溉用水嗎?

陶里亞蒂-敖德薩管道的液氮,還能直接化開,溶入水裡,起到在灌溉的同時,也能施氮肥作用嗎?

都不可能了。

怎麼說呢?現在就可以預言這地方的結局了:如果這個大壩沒能盡快得到重建,這些田地得不到灌溉,等到它的結局,好一點的,就是退化成草原,要是差一點,說不定會變成荒漠。

總之,不可能再是糧倉。

說到這裡,可以來個總結了,還是老規矩,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這個世界上,巧合的事向來很少,尤其在很短時間內,就破壞掉地球上這麼一大片糧倉基礎條件的事。

怎麼說呢?

幾乎可以確定:這兩件事背後,肯定有只神秘之手!

不可能怎麼巧的!

第二句話是:很多事情,想要把它做成功,非常難,但要毀掉它,卻只需要一夜之間。

不管是這個卡霍卡夫水庫大壩,還是陶里亞蒂-敖德薩液氮管道,都是這樣。

就算管道修起來比較容易,就算它幾個月之內能修好,沒有水,光有液氮,也沒法直接施肥啊!

第三句話還是得感慨一句:沒出息啊!

當年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人的先輩,為了把這地方建成糧倉,費了多大的勁,想了多少辦法!

結果呢?

不管是怪這個引狼入室,或者怪那個搞自相殘殺,總之結局就是:當年的那些努力,都硬生生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這麼敗家敗掉了!

怎麼來形容呢?

只有這兩個字:痛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