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我一直在說:這個世界,正在處在劇變中!
什麼一個感覺呢?
就像一個人,他一直覺得:自己腳底下的這塊土地,無比堅實,從地殼到地幔甚至地心,都是實心的,所以他和他的後輩,可以非常安心地,在叢林里漫步,聽著鳥語花香,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直到終年。
結果有一天,他突然發覺:自己腳底下的那塊大地,猛然間劇烈地晃動起來了!
一條巨大的裂縫,就在他腳底下出現,地面分成N塊!
然後他看到了懸崖、大海,不是在遠處,而是在他腳底下!
這時,他才意識到:原來之前以為堅實無比的陸地,其實只是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之前的一切穩定,都只是暫時的!
為啥要在開頭,寫這麼長一段呢?
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正在發生著這樣劇烈的變化,而很多人還不知道!而在這背後,還潛藏著一個80年前就埋下的伏筆!
什麼事呢?
我們一件件來看!
第一件事是:當地時間6月12日,其實相當於我們這邊13日吧,伊朗總統萊西去了委內瑞拉,開始了正式訪問。
這個訪問,怎麼說呢?
就用萊西見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時說的一句話好了:兩國有「共同利益,我們有共同的敵人」,還說要盡快把兩國的貿易額提高到200億美元!
「共同的敵人」是誰呢?
美國!
從1979年起,伊朗就一直遭受著美國制裁。
委內瑞拉呢?
也被制裁了10多年!
「共同利益」是什麼呢?
石油貿易!
簡單來說,就是委內瑞拉肯定得從伊朗進口石油!
為啥要加「肯定」二字呢?
因為單論石油儲量,委內瑞來是世界第一大國。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人覺得懵?
既然都是世界石油儲量第一大國了,為啥還要買進石油?
它是傻了嗎?
明明守著水井,還要去買水喝?
這就是委內瑞拉這國家石油資源的特殊之處:它的石油雖多,卻要麼是重質油,要麼更狠,乾脆就是超重質油。
這種油啥情況呢?
簡單來說,就是「三高一低」:高密度、高含硫、高含重金屬、低可流動性。
要是說得更簡單一點,那就是委內瑞拉的石油,不怎麼像我們想像中的石油,反倒更像那種黏糊糊,甚至可以用手搓成團的瀝青。
到什麼程度呢?
委內瑞拉的石油,產出來後,第一道工序就得脫除瀝青,否則很可能就當場黏在井台上了。
這瀝青怎麼脫呢?
摻其他油!
什麼油最好呢?
凝析油!
它也算原油,但非常特別:介於油和氣之間!
比汽油還輕!
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雖多,但它只有找到這種油,摻進去,才能讓自家產的油更稀一點,才能裝進油管,然後裝船運輸什麼的。
要是沒有呢?
根本沒法運輸!
甚至只能讓它在太陽底下曬曬,變得更重,直接當瀝青賣!
那就賣不起價了嘛!
但經過這麼一搞,委內瑞拉這國家的經濟,就有了兩個弱點:
一是它石油開採成本,實在太高!
二是對外界的石油,它嚴重依賴!
就最怕制裁了嘛!
為啥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世界第一,不但沒成狗大戶,還那麼窮?
就和它的油有關!
伊朗呢?
和委內瑞拉正好相反!
它的凝析油產量很高!
高到什麼程度呢?
人家產油國報產量,基本都只有「原油產量」,伊朗人呢?它用的是「原油和凝析油產量」!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
但伊朗和委內瑞拉,雖說都是產油國,卻不是冤家!
反而是天合之作的好朋友!
互補性不要太高!
這件事怎麼說呢?
非常有象徵意義,因為這意味著中東和南美這兩大經濟板塊,正在合作!
再來說第二件事: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企業家大會!
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非常熱鬧!
到場的代表非常多。
20多個國家!
3000多名代表!
僅第一天簽署的大單,就價值100億美元。
那場景怎麼說呢?
熱絡得要命!
更搞笑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腳剛走,後腳中阿合作論壇就熱熱鬧鬧地,來開場了。
沙特人還擺出一副胃口很大的樣子:中國「來修鐵路、港口」,我們歡迎啊!
兩國「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也是「國家間溝通的橋梁」,還可以更強大!
教育、企業交流,也很重要!
啥感覺呢?
就是一個脖子上、手腕上、十個指頭,到處都是黃金的土豪,站在你面前,拍著胸脯說:少俠,沙某人不差錢!
真是這樣嗎?
必須說實話:假的!
我們之前就說過:美國人對阿拉伯人一個最大的錯誤判斷,就是覺得這幫傢伙是土包子,沙漠裡養駱駝的,傻乎乎地。
卻不想阿拉伯人其實精得很,人家做生意,都做了一兩千年了!
它其實負擔很重!
上張圖。
看出什麼來沒有?
它人口增長很快!
1959年,它人口還不滿400萬。
1991年,人口就到1665萬。
現在呢?
正在向4000萬猛衝!
沙特這地方,是沙漠地帶啊,不要說田地什麼的了,連人喝的水都不夠啊!
當地人靠什麼生活?
靠採石油賺來的錢!
算一算就明白了:它一年產油差不多30多億桶,每桶油的價格現在差不多70多美元吧!
光靠油,它每個人也就分到5000美元的樣子!
更何況,它還有那麼多王子,那麼多豪門加官僚!
怎麼說呢?
它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
早有人算過:不說將來人口還會漲了,就算按現在的數字,沙特的石油也必須到每桶72美元,否則它就要虧本!
其實除了去年油價大漲,有財政盈餘外,過去好些年,它年年財政赤字!
為啥去年拜登跑沙特去,說美國通脹率太高,要沙特石油增產,把油價打下來,沙特人寧可得罪美國,也死活不肯?
為啥每次歐佩克開會,美國明裡暗裡一堆警告,要油價下來,沙特卻拼命搞減產,要把油價推上去?
背後是利益衝突。
我把油價打下來,你美國通貨膨脹率太高的問題解決了,但我財政怎麼辦?
我從哪裡搞來錢,發給老百姓?
你美國肯補給我嗎?
如果補不了,那就別廢話。
你美國老百姓過得不好,你選不上,只是要下台的問題;我這可是君主世襲制啊,我老百姓要是過不好,我會遇到什麼,你美國人應該想得到!
說到這裡,大家發現了什麼沒有?
沙特這國家,從表面來看,是家大業大,渾身叮叮噹噹地,掛滿了黃金。
其實呢?
這些都是刻板影響。
它隱憂挺多,尤其是這件事:要是石油不行了,將來國家怎麼辦?
總不能沒油之後,全國都跑沙漠裡吃沙子吧!
但想要轉型,得靠哪個國家呢?
美國?
它一高高在上,光想著自己喝血。
二呢?
它早就搞起了頁岩油,是競爭對手啊!
其他國家?
也基本不行。
它得找這麼一個或幾個國家。
這個國家必須胃口夠大,每年要進口很多原油!
沙特要轉型啊。
所以這個國家必須工業很強,能帶著它轉型!
還有呢?
美國人心很狠啊,離開它,美國人肯定要翻臉!
所以這個國家必須武力也相當可以!
誰最符合呢?
當然是我們!
俄羅斯其實也有一點點可以,它有武力嘛!
所以怎麼說呢?
沙特選我們合作,那是必然的。
至於海灣其他國家呢?
他們的情況,其實和沙特差不多,只是小一號而已!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看出什麼來了?
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合作,還有海灣國家和我們的合作,是不是有點像套棍,上一節套著下一節?
怎麼個套法呢?
伊朗和委內瑞拉搞合作,為的是什麼?
產油!
油產了之後,準備賣給誰呢?
雖說國家很多,但我們至少算一號,還可能是最大的那個!
油賣掉之後,幹嘛呢?
當然要進口各種物資,生活好了之後呢?
就得像沙特和很多海灣國家一樣,考慮將來沒油了,該怎麼發展了!
說到這裡,就可以進入第二層了:大家是不是看出這麼一個循環來了:產油國賣我們油,我們回賣他們各種工業品,還給他們各種基建和項目。
就能形成一個閉環了。
能形成閉環,能循環起來,經濟才能可持續嘛!
但僅僅是產油國嗎?
不是!
產糧產肉國也可以!
比如說阿根廷!
阿根廷這國家的自然條件,其實真沒得說:快300萬平方公里,和印度差不多,潘帕斯草原面積很廣闊,可以養牛可以種糧!
所以也可以玩一樣的搞法:產糧產肉國賣我們產品,我們回賣他們各種工業品,還給他們各種基建和項目。
鐵礦國、銅礦國呢?
也可以一樣來搞!
其實伊朗這國家,除了產油外,它各種有色金屬礦產資源,也挺豐富的,尤其是銅礦。
全球排名是靠前的。
但之前沒怎麼採。
到這裡,我們就能看出未來玩法的1.0版了:我們作為全世界工業體系最完整的國家,就像個太陽,然後通過各種產業,連接上眾多的國家。
等這個階段結束,就可以搞2.0版本的玩法了。
怎麼玩呢?
比如說,阿根廷是產糧產肉國,沙特是產油國。
阿根廷要的是工業品,要的是成品油。
沙特呢?既要糧食和肉,也要工業品。
這兩家要的東西,它不對口啊!
怎麼辦呢?
就得通過一個交易中心,把兩家的需求給調配起來。
怎麼說呢?
就是這個世界,需要一個市場的管理者,把全世界各地的生產和消費,給協調起來。
當然,哪個國家如果能到這地步,基本就不戰而勝,成世界老大了。
為啥呢?
道理很簡單:誰掌控了世界市場,誰就掌控了世界。
而且這種角色,只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工業國來乾。
到這裡,又可以進入第三層了:這種事,會怎麼操作呢?未來的世界,將會怎麼走呢?
其實這種事,有個國家操作過,還非常成功。
誰呢?
英國!
我們都知道:英國這個國家,它是全世界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地方,當然也是最早能以工業化的規模,向全世界提供工業品的國家。
怎麼說呢?
類似我們現在的地位!
英國人是怎麼搞的呢?
自由貿易!
如果去看英國歷史,會發現這個國家非常奇怪:它會主動向全世界開放市場,而且除非和人家打仗,它一般啥貿易壁壘不搞,甚至連關稅,也少得可憐。
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都知道:從1860年到1900左右,爆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德國都趕上了,這些國家是怎麼趕上來的呢?
他們搞貿易壁壘,搞高關稅!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英國挺吃虧的?
這種貿易方式,是不公平競爭啊!
得以牙還牙啊!
但當時的英國,是怎麼幹的呢?
堅持自由貿易!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英國人這是在犯傻?
其實才不是呢!
英國用這種辦法,讓自己成了世界貿易的核心!
到什麼程度呢?
1860年代,英國每進口5英鎊的食品中,就有2英鎊其實還是要過它,再轉手到別處去的。
原料更狠!
進口的每2英鎊中,就有1英鎊是要出口的!
很多國家的商品,甚至莫名其妙地,到英國轉了一圈,之後再回到本地,再賣掉了!
這種狀態,怎麼來形容呢?
要是往好聽的方面去說,那就是:英國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產品分銷中心。
不好聽呢?
那就是:英國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倒爺。
順便說一下:這種事,其實我們現在也有,大家到義烏去轉一下,看看它們的產品來源,就明白了,無非是現在有網絡,只是單子轉一圈,沒必要實物真的去義烏罷了。
說到這裡,有人要說了:如果這種體系這麼強大的話,為啥英國後來世界霸主的地位會丟掉呢?
主要還是因為英國這國家太小。
它在一戰時,人口只有4500萬,和它交戰的德國呢?
有6000多萬!
奧匈帝國呢?
也有5000萬以上。
工業產量,德國也是遠遠高於英國。
但英國就憑著它世界市場管理者的角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硬是把實力遠高於自己的德國,用經濟手段,給活活悶死了!
要知道,在一戰時,德國直到投降,它還在法國的土地上交戰!
本土基本沒被攻入!
一戰的規模,其實挺大,英國失去了整整一代年輕人,但它照樣能挺下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規模實在太大,它實在挺不住了,這才敗下陣來,丟掉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怎麼說呢?
就憑著英國這麼小的一個國家,能成為日不落帝國,還能挺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這世界市場管理者的角色,就很值得去爭取一把了。
說到這裡,又有人要說了:美國不也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工業國嗎?
比如說1945年,它的鋼鐵產量,可是佔全世界的80%啊!
二戰時造的船,更是不得了,光航空母艦就造了100多艘!
它也完全可以學英國,來扮演世界市場管理者的角色啊!
到這裡,又可以進入第四層了:為啥美國和英國都是盎撒人的國家,美國卻沒能學英國,直到現在,也沒能成為世界市場管理者?
因為它從根子裡,就歪掉了。
這裡就得說到最前面說到的那個伏筆了。
這又得說到兩個人。
一個人叫哈里·迪克特·懷特,我們下面就稱他「懷特」好了。
他是個什麼人呢?
兩個頭銜:
「布雷頓森林體系之父」;
蘇聯間諜。
我們都知道:1944年7月1日,從44個國家來的730名代表,一起聚集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一個叫布雷頓森林的小鎮裡,商量戰後國際貨幣怎麼安排。
最後大家商定:美元和黃金掛鈎,一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其它國家貨幣呢?則與美元掛鈎,有固定匯率,但可調整。
這就叫「雙掛鈎」制度。
這個辦法誰提出來的呢?
就是這個懷特。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奇怪:美國主導的戰後貨幣體系,為啥是個蘇聯間諜提出來的呢?
這就得從懷特的人生講起了。
他是個猶太人,出生波士頓。
算土生土長吧!
但他的人生,實在太坎坷:9歲喪父,16歲喪母,之後的日子,全靠自己。他挺愛讀書的,所以到30歲後,才有機會上大學,畢業之後當了大學教師。
這種嘗盡人生艱辛的人,通常會比較討厭資本主義。
但他和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關係挺好的,摩根索並不懂經濟,也沒上過大學,但認識當時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所以就乾了財政部長這個職務。
結果到了1944年,小羅斯福要他考慮一下,戰後貨幣體系該怎麼設計,摩根索就轉手,把這事交給了懷特。
懷特也毫不客氣,就弄出了這東西。
搞出之後,整個美國金融界,對他那是一個交口稱贊啊,幾乎要把他捧作天才了。
為啥呢?
太符合金融利益集團的利益了。
這種人有個專門的稱號:「野蠻人」,非常有錢,但道德品質什麼的,非常差。
為啥呢?
因為這背後的操作空間,實在太大了!
簡單來說,類似釣魚:
第一步是「放誘餌」。
先拋出黃金為美國背書這事,作為誘餌。
金燦燦的黃金啊,各國的眼球,不就一下子給吸引過來了嗎?
第二步是「咬鈎」。
因為這誘餌實在太吸引人,各國很快就聚集到了美元的旗幟下。
然後呢?
美元就成為國際儲備和結算貨幣了。
第三步就是「扯線」了。
等這些魚兒上鈎,美國就可以宣佈美元與黃金徹底脫鈎。
但各國已經用慣了美元,怎麼辦呢?
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國超量發行美元,輸出通脹,掠奪世界財富。
怎麼說呢?
這就是一個龐氏騙局!
但非常符合美國金融界,尤其是那些「野蠻人」的胃口!懷特充分利用了人心的弱點!
他的設計之妙,甚至到了什麼程度呢?
1946年,懷特蘇聯間諜的身份,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發現,並悄悄地,向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作了匯報。
但杜魯門一是丟不起這個臉,二是懷特搞的這東西,確實很符合美國那些「野蠻人」的利益,他也得罪不起這些人。
所以他沒吭聲,把這事壓下了。
然後到了1948年,懷特在回家途中,突然胸痛,醫生說他心臟病發作,結果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就神秘地死了。
美國人搞心臟病發作,除掉他們不想看到的人,其實挺出名的。
差不多50年後吧,因為文件解密,人們這才知道,他是蘇聯間諜。
懷特死後12年,才有人發現:布雷頓森林體系在設計時,故意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缺陷!
誰呢?
此人名叫羅伯特·特里芬。
他發現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邏輯內核,根本就是個悖論!
自相矛盾!
遲早會崩盤!
怎麼個矛盾法呢?
首先是:美元要成為國際結算與儲備貨幣,就得讓各國手頭都有啊!
怎麼讓各國手頭都有呢?
美國就得不斷地產生貿易逆差。
如果美國不斷地產生貿易逆差,又會怎麼樣呢?
大家會覺得:我是拿貨真價實的東西,來賣給你美國人的,你美國人卻只給我一張綠紙,印刷費花不了多少錢,對美元我怎麼能相信呢?
那怎麼才能讓別人相信?
美國必須長期保持貿易順差,來證明美元的價值!
但如果美國長期保持貿易順差,又沒法保持它作為國際結算與儲備貨幣的地位!
他的這個發現,就叫「特里芬悖論」!
怎麼說呢?
美國自從搞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就等於為「野蠻人」將來掠奪全世界大開方便之門,也就等於它不可能成為世界市場管理者。
因為你太自私嘛!
因為你想撈的東西太多嘛!
所以到最後,它的結局只能是崩潰!
當時美蘇正在競爭,美元如果因為它設計時的「胎里病」而崩潰,最大受益者是誰?
肯定是蘇聯嘛!
想想看,為啥英國那麼小,但世界霸主當了至少一兩百年,本土那麼小,還得要兩次世界大戰,才能把它從霸主位子上打下來?
美國這麼大的國家,為啥才冷戰勝利30多年,也就打了伊拉克、阿富汗兩場小戰爭,就變得左支右絀,債台高築?
就是懷特利用了人性之惡嘛!
只是懷特沒料到:佈雷頓森林體系後來確實如他所料,崩潰了,但美國人居然還能縫縫補補,搞了個「石油美元」出來,結果反而是蘇聯出了錯,先解體了。
順便說一下:羅伯特·特里芬本來是比利時人,因為發現這事,覺得美元早就被懷特搞的,還帶著「胎里病」,他覺得今後不能讓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為國際結算與儲備貨幣,所以他又跑回比利時,後來到處遊說,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模式,搞了歐元。
所以,歐元就是各國都廢掉了自家的貨幣,重新搞出個貨幣來。
說到這裡,就可以來個總結了,還是老規矩,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全世界去美元化的進程,可能比我們之前預想的,要快很多!
很多地方已經在行動!大家要做好準備!
第二句話是:未來怎麼去美元化的方向,也差不多能看出來了:大家向最大的生產國看齊,分兩步走!
簡單來說,就是將會先發生我上面講的世界市場管理者1.0版,之後再發生2.0版。
整個過程有多長呢?
這還沒法預估:差不多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吧。
第三句話是:這種世界經濟版圖的重構,會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這裡還要再說一遍:我們雖然是普通人,但也應該關注這些機會!
為啥呢?
因為近段時間,有很多人說:你這上面講的東西,好像離我們很遠啊,另外我們只是普通老百姓,沒那麼大的資金,也沒那麼大的能力。
如果這麼想,就錯了,因為一個劇變的時代,所蘊藏的機會是無窮的,只要大家留意,哪怕能吃到時代這座大山的一點小渣,都能一輩子無憂!
怎麼說呢?
我只能把這個世界正在進行的變化,一點點地告訴你,至於你自己準備怎麼幹,就只能看你自己啦!
人生這東西,本來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別人能起的作用,其實相當有限。■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