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喜歡對外企搞殺豬盤?

雲石

近期有好幾則關於印度商業信譽的消息:首先是小米在印度被罰了48億人民幣,相當於小米在印度十年的全部利潤。這兩天,又傳出富士康退出與印度礦業公司韋丹塔共同推進的195億美元半導體合資企業的消息——不過這個好一點,鴻海好像只投了一個多億美元的前期費用,看見情況不對就趕緊抽身。而更絕的是比亞迪,印度商務部計劃向比亞迪採購1000輛純電公交,提出先交10%的預付款,餘款在車輛全部交付後再支付,但比亞迪堅持先全款支付後交貨,並且只能人民幣支付。此舉引得印度商務部長勃然大怒,並在個人賬號上發推,聲稱比亞迪不尊重印度的規則,損害了印度企業的聲譽,給印度帶來了「看不見的損失」——連拒絕跟印度做生意都成了有罪。

不過,印度的憤怒,似乎並沒有引發國際輿論的跟風譴責——雖然西方控制的國際輿論一向喜歡鼓吹印度詆毀中企,但難得這一次保持了沉默。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印度現在在國際上的營商環境信譽評價已經實在太差——他們不單單是坑中企,而是所有外企一視同仁——不止小米,此前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巨頭都遭到過印度的巨額罰款,從2014年-2021年這七年的時間裡,選擇關閉印度子公司會辦事處的跨國公司累計高達2783家。大公司尚且如此,小公司就更不用說了,以至於外貿行業早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只要印度的單子,都得先全款後發貨——否則生意寧可不做。

客觀地說,這對印度經濟的打擊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印度這種國家,必須要引入外資,開展國際貿易才能發展經濟;莫迪也一直不竭餘力的招攬外資。但印度這種對外資坑蒙拐騙的玩法,只會將外資阻於門外——連外貿做生意都對他們退避三捨。

最關鍵的是,這種逮著一個坑一個的風氣不光存在於商界和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也都是這個操行——小米和這幫歐美大公司,都是印度中央政府牽頭坑的。

這就很奇葩離譜。你要說民間風氣差政府管不了,或者地方政府停掉不聽宣,那也勉強說得過去。可中央政府是莫迪直接控制的。你一遍拼命招攬外資,一邊帶頭玩殺豬盤——這只能證明你主觀上就沒安好心。

那你還怎麼吸引外資?誰還敢在印度投資做生意?莫迪的承接產業鏈轉移,振興印度製造宏願的理想又怎麼可能實現?

確實,大家都是這麼想的,正常的邏輯也確實如此。但是,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印度這個國家,就不能按照我們正常的思維邏輯來理解。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殺豬盤操作,可能是印度吸引外資的唯一途徑。

為什麼這麼說?

印度的國情,決定了它必須發展製造業;同時美國極力推動的中國產業鏈轉移,以規模和安全性來看,整個東半球又只有印度相對最適合,所以在美印的胡蘿蔔加大棒下,很多製造業還是去了印度。

印度這個國家只有廉價勞動力優勢,但除此之外,無論是體制、意識形態、文化,還是現有的基礎設施硬件什麼的,都很不適合製造業發展。所以企業們雖然去建了廠,但都不敢涉足太深,所以都普遍只玩組裝廠——也就是零部件主要都是從外面進口,只是用印度人完成組裝。這樣印度從中獲益有限,反而要因此支付開放市場的代價,賺的錢也不是再投資,而是千方百計轉移出去。所以這麼玩的久了,當印度政府覺得手裡缺錢了時,就會出來收割他們。

可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中國也是這麼過來的。一開始時,中國也是一窮二白,只能搞搞三來一補,充當世界組裝廠。等到後面慢慢完成了原始積累,才一步步升級走到今天。印度既然立志模仿中國的產業鏈發展步驟,那就應該容忍這種起步階段的卑微——你現在還在初級階段,就這麼殺雞取卵,這不是自己斷了自己的未來嗎?

正常邏輯確實是這樣。但前面我們說了,印度這個國家,不能以正常邏輯來理解。所以,看印度的這些騷操作時,我們一定要把眼界打開。

中國的這一套忍辱負重是不是正道?當然是正道!不僅邏輯上是發展正道,現實中也有中國的成功歷史經驗可以驗證。

既然是正道,那為什麼印度不走呢——你說民間和地方政府不走也就算了,一心致力於印度製造振興的中央政府也帶頭不走,而是一門心思玩殺豬盤,這又是什麼道理?

其實根子上,還是因為,中國的這一套正道,印度走不通。

中國是中央集權制國家,所以政府強有力,能給企業提供良好的政策,最重要的是,這種政策更有連貫性;而且中國這邊,只要上面支持產業建設,並將此作為發展目標,那下面官員都會圍著這個指揮棒打轉,這就極大的減少了外資投資辦廠所遭受的政府層面障礙;而且中國由於全國一盤棋,各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資源配套,都可以統籌解決,成本較低,效率也較高。

而反觀印度,其是聯邦制,又沒有經過土地革命,土地私有——也就是集中在各個大地主手上,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徵收土地,電力保障還是其他各式各樣的資源調配,效率都十分低下。而且由於文化上不統一,中央政府對地方影響力弱,所以印度的教育體系十分糟糕,所謂的義務教育流於形式,甚至連語言都無法做到全國統一,再加上文化素質低下,根本不具備產業工人的基本素養。

這就是印度無法像中國那樣一步步耕耘的原因所在——它的國家基本面,決定了它無法像中國一樣,提供一個供企業成長髮展的良好路徑。靠莫迪的忽悠和美國的支持,印度確實可以吸引一些外資,過來從事一些初級的組裝廠級投入,但外資也不是傻的,印度內部的這些大坑不先給填平,它是不會進一步深入投資的。

這就一下卡住了。中國因為體制、文化、意識形態的因素,它內部的坑本身就沒有印度那麼大,填坑成本也較低——所以可以通過初級三來一補、組裝廠賺的錢,一步步的填坑,進而一步步的吸引外資加大投入,甚至慢慢培養本土資本。而印度由於國情差異,導致它的坑實在太大,填坑成本也很高;它賺來的錢,不足以支付下一步的填坑成本——錢砸進去了,坑依然填不平,這就意味著資本依然不會進一步投資。發展鏈條就被阻住了。

這麼說可能比較晦澀,我用比較形象化的舉例來說明:

比如人力資源。無論是當年的中國人,還是現在的印度人,因為他們都處於農耕文明環境下,所以都是不具備現代工業基礎的——也就是不適合充當產業工人。所以要想建廠,首先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培訓。越高階的產業鏈,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也就越高。

這個對中國來說,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雖然中國的這幫產業工人一開始也大都是農民,但由於中國人比較勤勞,紀律意識比較強,而且普遍經受過義務教育,所以組織起來進廠後,對他們的教育培訓成本比較低——不光是技能培訓成本低,紀律意識和服從意識也比較強。所以他們也更能接受出賣勞力賺錢,多勞多得的模式,並服從工廠管理——哪怕這種管理非常機械化且不人道,但只要不過分到極致,他們也能忍受。

這樣的話,企業就很喜歡了——這大大降低了它的勞動力使用成本。而到後面要追加投資,升級產業鏈,需要大量工程師時,因為中國人的這種普遍工業化基礎素質,一方面企業本身的技能培訓成本較低;另一方面政府提供基礎知識教育,培養工程師時,所需要的成本也較低;所以通過血汗工廠賺到的錢,足以支付這個產業升級所需人才的基礎教育成本。

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而印度就不行。印度絕大部分人口是文盲;同時在文化方面欠賬太多——民眾自由散漫,缺乏組織性、紀律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這就導致印度的坑實在太大,光靠組裝廠賺的那點血汗錢,不足以支持印度政府填掉這個基礎教育和文化改造的大坑。這樣一來,企業自然就失去了進一步在當地投資更高階產業鏈的可能。

這是人力資源供應方面的。還有基礎設施建設。你建廠得拆遷吧?建高速公路得徵地吧?碼頭、港口、水電站這些,都涉及土地徵用以及人口安置。

這個對中國來說相對容易——土地是公有制,本來就是國家的;政治體制是中央集權,上面拍板下面執行,上下一條心;由於權力集中,資源集中,動員搬遷什麼的也都比較容易,所以搞起這些事兒來效率高成本低——雖然這個過程中確實會出現一些人的利益受損,甚至出現一些之於個人的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狀況,但從宏觀來說,它對促進經濟發展,尤其是為企業創造良好經營環境方面,確實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而印度不行——土地是私有的,基本上都掌握在地主手中;政體是聯邦制,中央管不了地方,各地之間還互相扯皮;西式民主之下,又讓這些代表傳統生產力的既得利益者——比如地主之類的深度干預政治,所以就算莫迪政府想培育新興生產力,去搞製造業,想為他們搞點好的硬件配套,但因為觸犯了舊生產力利益,也始終搞不成。

這就是大麻煩。工業化本身就意味著新生產力對舊生產力的取代,所以必然遭到舊生產力下的既得利益者反對。中國這邊是政治權力獨立,而且掌握大量資源,從上到下打通,所以只要它想發展經濟,它有能力強力推動——說直接點就是實在不行可以來狠的。雖然這種搞法簡單粗暴,但至少事兒可以辦成。印度政府沒這個能力,所以當它要發展新生產力,要跟舊生產力搶資源時,連修條高鐵徵個地,都能扯多少年的皮還搞不定。

這就是印度政府面臨的困境——因為搞不定舊生產力,以及代表舊生產力的傳統利益集團,所以它無法拿到發展新生產力所需要的資源,這樣不光本土製造業起不來,外企就算出於各種原因來了,也都不想深度扎根印度。

文化不行,制度不行,這就是印度搞製造業面臨的根本性困難。當年的中國比現在的印度更窮更破,但中國的文化和制度經過建國後的改造,已經具備了工業化基礎,所以只要條件一具備,立馬就能深度參與工業化,成為全球最理想的工業製造業基地。而印度,則受制於文化基礎和制度限制,怎麼搞都搞不成氣候。

這些因素其實我這裡不說,很多人也都略知一些。但這和坑外企玩殺豬盤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去了!

對印度,尤其是莫迪來說,困難再大,阻礙再強,也必須發展製造業——這是印度經濟發展的唯一選擇,也是莫迪掌權的政治合法性基礎。

必須工業化,又無法廉價拿到資源來推動工業化,那印度就只有一個辦法——成本轉嫁!

其實印度的這些問題,看起來五花八門,其實都可以一招解決——土地徵收難?你給地主實際價值雙倍的錢,他們立馬就會轉給你。工人素質不夠?培訓嘛,中國工人培訓三天,印度工人培訓一個月,不夠的話兩個月。行政效率太低政府腐敗?用錢把上上下下全餵飽,保證他們不會刁難你!工人懶勞動效率低,那就雇傭雙倍的工人輪班。工人素質差導致良品率太低?我多生產一些挑出好的來不就得了!

總而言之,只要你肯砸錢,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當然,這樣一來,生產成本就高上了天,生產出來的東西肯定沒有市場競爭力。

那怎麼辦?要麼補貼,要麼成本轉嫁。

補貼肯定是不行的,莫迪沒錢補貼。所以辦法只有成本轉嫁。

其實成本轉嫁這個問題,在工業化過程中是很普遍的。像西歐工業化早期的圈地運動,以及美國的西進運動屠殺印第安人,以及當時普遍的血汗工廠剝削勞工,就是典型的成本轉嫁——打壓土地價格或者掠奪印第安人土地,把土地資源廉價搞到手,然後扭曲生產要素價格,讓勞工為了微薄薪水而進工廠拼命幹活;後面玩開了,再侵佔殖民地,廉價掠奪當地資源,奴役當地人民,並把殖民地弄成傾銷市場。凡此種種,其實都是一種成本轉嫁。甚至中國在工業化早期,土地國有化,強拆強徵土地,對血汗工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也是一種對內成本轉嫁——利用政治強權,廉價甚至免費的將工業化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從特定人群手中徵集上來,補貼給工業,降低其發展成本,以實現工業化進程的啓動和推進。等後面原始積累逐漸完成,再予以規範化合理化(後來拆遷價格逐漸大漲,勞動保障體系也比20年前完善的多——之所以有這種變化,因為工業化進程順利,國家手裡有錢了,可以直接補貼工業,不用再像以前那樣不得不把工業化的成本強行轉嫁給民眾)

但印度現在的問題是,向外轉嫁成本——也就是搞殖民地或者隱形收割什麼的,印度沒這個實力;對內成本轉嫁,受制於體制、文化等因素,印度中央政府也擺不平各地那些舊生產力利益集團。而贖買,印度更是沒這個錢;搞革命,莫迪也不敢。

那怎麼辦?只好把成本轉嫁給外資企業甚至普通外國人了。大一點的,忽悠外資進來,讓他們投資建廠,做大一點後罰款沒收,把他們的利潤甚至投資成本一頓收割;中等一點的,利用英語優勢,針對美國搞電信詐騙——班加羅爾很多人就靠這個吃飯;小一點的,訛外貿商先貨後款給自己發貨然後賴賬,反正坑一個是一個。這樣就把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建設的很大一部分成本,轉嫁給了這些外國企業或者個人,自己就得以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推動工業化的目的。

這就是印度專坑外企的邏輯所在。說到底,工業化是有成本的,尤其是早期,沒有原始積累時,這個成本必須轉嫁。而對印度來說,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缺乏轉嫁的條件,那想來想去,也就只有對外企、外國貿易商乃至外國普通人玩殺豬盤這一條路子可走了。

這就是印度上到莫迪,下到小商人,舉國都對這一套樂此不疲的邏輯所在。

當然,可能也有朋友問了,這麼搞做不大做不長久啊——畢竟名聲臭了,誰還會去投資呢?

這個問題嘛,首先,這種偷雞摸狗的搞法,做不大是肯定的。但問題是,不這麼搞,成本轉嫁不出去,那工業化就直接做不成了。當你的選擇只有做不大和做不成,只有撈一票是一票和啥都撈不著,你會怎麼選?

至於做不長久,這個其實未必。畢竟世界這麼大,印度又特能忽悠,還經常拿自己的所謂潛在市場來誘惑人,經年累月下來,總有不怕死不信邪的。反正印度也沒指望做大,如果抱著撈一票是一票的心理,多少總有一些上鈎。

而且,還有美國的支持。美國的支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推動中國產業鏈轉移的大戰略——只要這個玩意在,那企業就有製造業轉移的剛性政治壓力——哪怕就是敷衍應付,那也總得敷衍應付一下。而印度就可以多少分一杯羹。

而另一方面支持,就比較高端了——也就是金融操作。你說這幫外企,難道真不知道印度遍地是坑?他們多少是知道的,但知道為什麼還要進?除了賭一把的心理,其實也是需要用這個10億人規模的所謂潛在市場,來炒自己的股價。反正股市炒的就是預期,而全球金融市場的定價權掌握在華爾街手上,華爾街對印度的市場潛力一頓炒作,將它包裝成一個隱性的定價標準,這時候跨國企業哪怕知道印度市場不賺錢,那也值得進去闖一遭——反正進去了,有了市場份額,就符合了華爾街的標準,股價就先炒了起來;如果後面玩著玩著發現形勢不妙,其實根本賺不到錢,甚至還要被收割——反正大股東們早已提前套現,剩下的留給跟風的股民買單就是了。

這也是印度始終願意跟美國眉來眼去的原因之一。印度也知道美國政府不會直接真金白銀支持自己——它現在自己都一大堆窟窿不知道怎麼填呢。印度也同樣知道美國人不會真的支持自己發展工業——一個工業化的中國就已經讓美國心驚膽顫的了,如果真讓印度把工業化搞成,那不是又一個中國?不過,只要美國人鐵了心反華,自己就可以跟著蹭吃蹭喝——雖然美國政府肯定是口惠而實不至,但印度可以利用美國反華的戰略,利用外企股東和華爾街的貪婪,去忽悠他們來投資。

這也算是蛇有蛇道狗有狗道。走正道可以做大,但國情決定了印度走不了;既然如此,那也只好劍走偏鋒,管他是不是歪門邪道,能走一條是一條,能撈一票是一票——就算做不大,但也總比啥都吃不著的強!

這也算三哥的一種活法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