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雅加達,王毅又見布林肯。算起來,這也是一個月內,兩人的第二次見面了。
看我們外交部的新聞稿,用了「應約」兩個詞。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美方主動提議。美方最近確實很主動,國務卿布林肯上個月訪問了北京,美國財長耶倫日前又來到中國。
這次東盟會議期間的雅加達會晤,看外交部的新聞稿,不長,也就500字出頭,但王毅的至少三句話,其實很有看頭,很不尋常,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句話。
王毅告訴布林肯:下步的關鍵就是拿出實際行動,爭取兩國關係重回正確軌道。
既然是「下步」,那就有上下文背景。
上文就是布林肯上個月訪華,中國領導人就兩國關係提出了重要戰略性、指導性意見,雙方達成一些共識,用王毅的話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重回巴釐島議程。
那接下來,確實就看美國的實際行動了。
王毅說得很有藝術性:美方需要反思導致中美關係陷入嚴重困難的癥結所在,需要把兩國元首巴釐島會晤共識真正轉化為具體行動,更需要把拜登總統多次作出的一系列承諾切實落到實處。
三個需要。
美國,你需要認真反思。
美國,你需要具體行動。
美國,你需要落到實處,更不能讓拜登總統也顯得說一套做一套吧。
一個「更」字,還是很搶眼的。
第二句話。
王毅對布林肯說:雙方要從具體事情做起,堅決阻止「灰犀牛」,妥善處理「黑天鵝」,徹底搬掉「攔路虎」,為中美關係的穩定積累條件、排除干擾。
三種動物,三個專有名詞:
灰犀牛、
黑天鵝、
攔路虎。
什麼是灰犀牛?
一般是指概率很大、影響也巨大的潛在危機,這種危機有發生變化或改變的可能,是可預測的。
什麼是黑天鵝?
一般是指概率很小、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這種危機一旦發生就會顛覆以往任何經驗,具有不可預測性。
什麼是攔路虎?
很簡單,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阻礙,就像老虎橫在你的前面。
三種動物做比喻,王毅說得很形象。可以預測的灰犀牛危機,我們肯定要堅決阻止;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事件,我們當然要妥善處理;至於那些攔路虎,我們必然要徹底搬掉。
王毅隨後還提了一下:美方應採取理性務實態度,同中方相向而行……
美國啊美國,要理性,要務實,別無中生有,別無理取鬧,否則,中美關係真好不了,那真會成為一場世界性的危機。
第三句話。
王毅對布林肯說:美方不得肆意干涉中國內政,不得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停止對華經貿和科技打壓,取消對華非法無理制裁。
前面「兩個不得」很好理解,不多說了。
關鍵是後面兩個,很有針對性。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總是將「四不一無意」掛在嘴邊,即美國:
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
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
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
不支持「台獨」,
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
而且,上次在巴釐島,拜登當著中國領導人的面,又承諾美國:
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鈎」,
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
無意圍堵中國。
那就是「五不四無意」了。
但話說得很動聽,但美國最近對中國的各種打壓,芯片封鎖、關稅制裁,等等,全世界都看在眼裡。
美國,不能這樣言而不信啊。
布林肯怎麼反應?
中方的新聞稿中沒有說,只是提了一句:雙方還就開展亞太、海上事務磋商等進行了積極探討。認為此次會晤是坦誠、務實、建設性的,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三個形容詞:
坦誠、
務實、
建設性。
多少有點外交辭令,我個人的理解,
坦誠,大家都不藏著掖著;
務實,大家都談得很實際;
建設性,應該還是取得了某些進展。
最後,怎麼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一回生、兩回熟,交流不是壞事。
最近,王毅和布林肯就已經見了兩次。當然,把時間尺度放長一點,兩人其實早就是老相識了。
多見面,多溝通,總不是壞事,也才能建設性。怕就怕一些人動輒藉口所謂「流浪氣球」,玩一些外交手腕,那就既不高明,更不理性務實了。
中美現在的癥結,就是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導致錯誤的對華政策。一兩次見面能解決問題嗎?
美國不改變認知的話,很難。
對這一點,我們要有足夠的清醒。
第二,聽其言、觀其行,關鍵還是看實際行動。
記得中國領導人此前和拜登對話時,曾說過這樣的話:
歷史是公正的,一個政治家的所作所為,無論是非功過,歷史都要記上一筆。
中國講究言必信、行必果,說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
比口號,更要比行動……
不管是「四不一無意」,還是「五不四無意」,那都是美國的鄭重承諾,既然是承諾,那就要遵守。
總是說一套做一套,那還有什麼國際信用?
不要真應了一些朋友的調侃:如果美國靠得住,那母豬都能上了樹。美國,你應該不至於吧?
下面就是檢驗美國信譽的時候了。
第三,要淡定,要自信,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這就不需要再多說了。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總覺得,我們還是要淡定和自信,淡定看待風雲變幻,自信時與勢在我們這一邊。領導人之前就說過,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中國發展到這個地步,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上下同心,何懼之有?
該談就好好談,該鬥就好好鬥。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但辱罵與恐嚇,決不是戰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