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7折售房 背後的深層原因

王新喜

近日,李嘉誠「7折」拋售房產的消息,引發地產圈的關注。業內感嘆,李嘉誠的大甩賣,把本來就孱弱的香港房市又砸了一個大坑。

在8月3日,長江實業(李嘉誠旗下的地產旗艦)旗下新樓盤「親海駅II」公佈了首張價單,其中,最便宜的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210平方呎(約合19.5平米),扣除18%折扣後,折實售價為290萬港元,折實呎價13810港元(約合14.87萬港元/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售價較周邊二手房便宜了三成,甚至回到了7年前的水平。

這一新樓盤刷屏的同時,長江實業集團於8月3日披露了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團已確認的物業銷售收入為82.46億港元,同比減少59.6%;收益為35.3億港元,同比減少56.2%。

低價拋售資產,總是要有損失的,長江實業三分之二的股份是李嘉誠家族的。打七折拋售房產損失的不是別人的錢,是他們李家的錢。如果不是有很急迫的原因,李嘉誠不會這麼做。李嘉誠7折拋售房產,到底嗅到了什麼信號?

香港人口負增長,淨流出人口變多

長期以來,中國香港房價一向居高不下,動輒單價十幾萬、幾十萬一平方米。房價之所以那麼貴,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地太少人太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伴隨著香港的高速發展,人口不斷增長。

另一方面,香港過去一直以來的土地開發率低,香港有1100平方公里,只開發建設了270平方公里,僅佔總面積的24.3%,房屋用地更只佔6.9%;而四大地產商卻持有上千公頃土地,一直處於閒置、荒廢狀態。這也給了房地產商不斷捂盤惜售,推高房價的底氣。正如港劇《創世紀》中指出:誰用地用的最好,誰就是贏得這個世界的人。

對於第一個原因,香港是彈丸之地,想擠進香港的人真的太多了,過去能靠深圳特區給盡力引流,但目前中國人口出現拐點,外來流入人口數量在下降,人地矛盾也有所緩解。

中國人口增長趨緩、樓市走弱,也已經波及到了香港。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早就已經取消公攤,也就是說,要換成內地價格,每平方米是9萬人民幣。

房子這種東西,在地沒有變大的情況下,是與人口增長掛鈎的,人口如果不斷增長,房價一定漲,從數據來看,2022年年底香港人口733.3萬人,較2021年年底減少6.83萬人,跌幅為0.9%。出現了負增長,此外,也出現了淨流出,同期內,淨移出人數為3.88萬人,其中2.12萬人為單程證持有人的移入,6萬人為其他香港居民的淨移出。

這也影響到了香港的人才數量。中國香港2022年施政報告已提出多項招攬外來人才的措施,目標是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每年通過人才入境計劃輸入至少3.5萬名預計逗留至少12個月的人才。

與此同時,香港如今老齡化嚴重,香港房子的投資價值逐漸回歸了居住屬性。李嘉誠無疑是嗅到了人口方面的信號。

人口減少的情況下,土地資源獲得了緩解

在香港,太多的人想在炒房上賺錢了,所以阻礙土地開發的人很多。

在李家超政府上台以後,推動了北部都會區的徵地,正在大量建設新公營房屋單位,或許在未來幾年內就會開售,同時不排除還有更多徵地與整改方案的出台。

北部都會區的新房開售,或對香港的樓市造成衝擊,大片的新城區落成也會對舊城區造成出清,這可能導致香港的商業重心會有所轉移,以前的商業旺地房價也會降下來。

不過目前香港的住房問題對李嘉誠是利空,但對普通市民是利好。包括提供給低收入者租住的公屋對香港低收入群體形成了利好,目前,香港人口近三成居住在公屋。此前也有資料顯示,公屋租金不會超過租戶月收入25%。

香港要建房子給百姓,李家打折賣房子,李嘉誠意識到,他的房地產生意以後越來越難了。

另外,受國內樓市下跌的衝擊,以及互聯網經濟對商業地產的衝擊,香港居住用房的緊張問題或許會持續緩解,房價勢頭將被進一步抑制。

在這樣的前景之下,或許李嘉誠的折價出售只不過是提前開溜。

每週末幾十萬香港人湧入深圳背後,房價或難支撐購物天堂

香港的房價,一方面是地少人多,經濟發達,其次是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投資者湧入,推動了房價上漲。再次,作為購物天堂,每年都有大量的內地、海外遊客湧入這座城市,除了香港的本身魅力吸引遊客外,更多的人來香港購物,畢竟香港是世界知名的購物天堂。

但如今,我們看到的一個趨勢是,內地人去中國香港的人似乎少了,而深圳卻正被香港人「擠爆」,每到週末有數十萬港人湧入深圳,反向代購也在興起,1000塊錢在香港吃頓好的就沒了,在深圳可以吃飽、喝足、按摩、睡覺瀟灑一整天,性價比高到他們都把深圳當成第二個家了。

這其實也在說明,香港在衣食住行等很多方面,性價比不高,如果購物天堂的地位被削弱,香港高房價背後無疑就少了一個支撐點。

尤其是如今香港老齡化,而人口在下降,人口數量已經支撐不了,調查顯示,近90%的受訪者表示願意遷移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此外,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更願意遷移到中山,其次是深圳和廣州。

拋售的本質是避險,李嘉誠嗅到了什麼信號?

有人說,全世界沒有比李嘉誠更看得懂房地產的人了!畢竟,李嘉誠的市場的敏銳度遠超普羅大眾,其信息來源更是少有人能及,財力更是富可敵國。有人猜測,這背後,或許李超人的智囊團分析美國降息後衰退依舊持續,後面是金融海嘯。其次是資本嗅出政策底的氣息,低價出售一來是快速回籠資金,二來是砸出黃金坑,增加和政府拿地的籌碼。

因此,業內認為,他都開始降價拋售了,一般人還是跑的快點比較好。

在當前的形勢下,估計很快樓市就會迎來大調整,國內萬達在拋售股份,李嘉誠在拋售房產,恆大在跑路。這些都是信號與趨勢。

因此,綜上來看,李嘉誠拋售的本質還是避險。

不過話說回來,正如有業內人士指出,香港開發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能通過降價,快速出清,而不是因為一些限制,死扛之後爛在手裡,既有利消費者也有利開發商。香港的市場機制還是更能發揮出應有的調節作用的。

李嘉誠不想成為下一個許家印

土地短缺曾經是最讓港府頭疼的問題,700多萬人生活25%的土地上,制約經濟發展,被戲稱為「彈丸之地」。

目前香港為了解決住房問題,決心很大,目前解決的辦法就是開發更多的居住建房用地,用來開發公租房。從上面的公租房開發的歷史數據來看,從2019香港穩定後,公租房實現大跳躍。

李嘉誠很明顯是看到了政府解決香港住房問題的決心,更多的公租房意味著更少的商業機會,不排除李嘉誠想來內地抄底,畢竟最近各地發佈了不少優惠政策,這個時候來抄底,也是一種嗅覺靈敏的傾向。

另外,香港樓市自2019年開始下滑,一直處於低迷的狀態,香港的人口流入數據、反向湧入深圳吃喝玩樂等趨勢,也對香港房價與衣食住行的性價比造成了衝擊,李嘉誠對香港房價的走勢有點擔憂。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長江實業集團於8月3日披露的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來看,收益下滑嚴重。聰明的商人,是懂得止損的。手裡全是固定資產,而且價格短期內可能不會漲了,風險很大,不如換成錢、繼續投資其他領域靠譜。

所以也不排除長江實業想減倉回收資金,去投資回報率跑贏房地產的資產。

李嘉誠拋售背後,其實本質還是規避瘋狂房價背後存在巨大債務風險。李嘉誠曾經接受採訪時就說過:我對債務從來是如履薄冰。

誰手上現金流更充裕,就更能夠抵抗風險。在當下的階段,資金的流動性對於企業來說,非常關鍵。投資並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比誰跑得遠。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嘉誠可能不想步許家印的後塵。我們拭目以待。■

3 Comments

  1. 全文都是作者幻想的垃圾文,看了幾天真的看不過去。首先李嘉誠的長實在香港地產商中是唯一沒有負債的。那就和許的恆大完全不同。再者李嘉誠在沙氏時早已有割價求售的類似操作。請先做功課再寫文。

    另外香港回歸後,香港商業市場中資比重早已不比外資少。一味只提美國衰退風險根本沒說服力。你先看看美股指數等參考指數,再拿來跟中國內地指數比一比。美國即使評級下降了,還是預期7月加息後今年再加息的機率只有25%。基本已達到控制通脹而商業影響盡量受控的程度。反而中國地產,出口,債務,外交,災害都是一團爛攤子。
    即使美國也是爛,其他國家還是持有美債。而中國人民幣基本不是國際流通貨幣,現在有多少人持重貨,心照不宣。將來中國不濟時又要香港接濟,還宣傳成中國幫助香港,這才是令人嘔心的。
    李嘉誠只是不帶情感去做出商業行為。別用錯誤的理由去騙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