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破產了

卡夫卡不忙了

一直以來,各種聲音都在炒作中國的地方債危機,因為國債沒啥可炒作的,跟同行比起來,安全系數遙遙領先。

美國國債跟GDP的比例超過125%,中國國債只佔GDP總量21%,也就是個零頭吧,更別提中國手上還有大量的國有資產,美國本來在羅斯福時期積攢了相當雄厚的國有資本,但國家的倒騰到資本手上,再到華爾街一包裝,這就是妥妥的利潤啊,大變活錢的玩法不要太爽。

演員列根就是因為在當加州州長的時候大賣特賣,獲得了資本大佬的一致好感,被送進了白宮,到了白宮以後,列根打著改革的名義大肆賤賣,然而人家運氣好,把蘇聯忽悠瘸了,於是沒有人看到丫造的孽:賤賣國有資產,瘋狂債務擴張。

但凡蘇聯找個比戈爾巴喬夫靠譜點的領袖,說不定就把美國一起磕死。

美蘇是世界強權硬幣的兩個面,看起來此消彼長,其實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不過看誰先死罷了。

美國帶著西方世界吞掉了蘇聯積攢的豐厚家底,獨霸世界到如今也有30年了,歐美敗光蘇聯的家產以後,開始毫不客氣的把自己家產也給敗光了。

按照毛爺爺的說法,從資本主義變成了純純的修正主力,喪失了對外掠奪的能力,按照以前的分配模式,資本主義靠著對外掠奪來補償本國民眾,提供更高的福利待遇諸如此類的。

一旦擴張的力量走到盡頭,那麼老百姓吃慣的帝國紅利就沒有了,於是內部債務問題各種層出不窮。

今年法國一波波的鬧起了街頭運動,因為政府要削減福利,法國人之前通過壓榨非洲,過上了體面的好日子,後果是必須接受大量的非洲移民,巴黎逐漸變成黑巴黎。

但大家都是這樣,有了還想要更多,無論是新移民還是本土國民,偏偏來自非洲的利益還要被反殖民活動給衝擊。

最近尼日爾鬧政變,法國正在狼狽的從非洲潰逃,從前幾千個士兵掃平半個大陸的神話是不會再有了,本土抵抗力量一樣裝備了現代化的槍炮,而法國士兵們早就被優渥的生活給養嬌了,連守土都做不到,哪裡談得上狼性的侵略呢?

之前一群傻叉公知天天吹歐美為啥人不幹活錢多,還能保持發達國家水準,就是因為有了民主制度,呵呵,非洲人搞民主搞得一地雞毛,到底是歐美不好好教人搞民主還是在制度之下另有隱情?大家都裝傻,就是不肯說。

法國人口不過6700萬,之前每年從非洲直接掠奪的好處就有8000億美元,還不算其他的,所以你看,人家憑什麼要996?底層躺平了多舒服?

但世界是在發展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英法這種老牌殖民主義國家這幾年元首在海外殖民地被當面教育的新聞多了去了。

帝國對外掠奪終成一場空。

還有一種美國模式,用美元來收金融稅,可惜世界就這麼大,歐洲吃多點,美國的份額就少了,因此一遇到風吹草動,世界人民不僅會反殖民,還會有各種針對反歐元、英鎊乃至瑞士法郎的一系列操作。

老歐洲壓不住從前的殖民地,惹不起還強大的美帝,於是只好日漸萎靡。

2016年,英國脫歐,全世界都懵了,別說什麼被Facebook,推特給操控了,假如老百姓非常反感脫歐,再怎麼挑撥,公投能成立嗎?

英國人從歐盟體系裡撤出來是打算另起爐灶,軍隊已經徹底玩廢了,你以為還是1840年牛逼哄哄打鴉片戰爭的龍蝦兵嗎?

英國負擔不起帝國主義時期的反噬,歐洲流動導致大量移民湧進來一起吃福利,外部擴張沒戲,節節敗退,內部食利階層越來越多,日子過不下去了,只好想辦法玩離岸當攪屎棍從歐洲手中奪點好處回來。

想法很好,無奈自己實力太過於弱雞,結果只能陷入到更深的危機中。

2022年的養老金爆雷是具體體現,最近發生的伯明翰破產也是如此。

伯明翰可不是什麼鄉下小地方,這是英國第二大城市英國的製造業中心,超過25%的英國製造都在伯明翰地區。

然而就在9月5日,因為一筆7.6億英鎊的費用無法支付,伯明翰市政府只好宣佈破產了。

如果中國的城市可以搞地方債融資,那麼歐美這些國家的城市當然也能搞融資,伯明翰那麼大地方,何至於淪落至此呢?

一方面是帝國成本太高,老工業區意味著底子厚,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負擔重。

英國製造早就不行了,看看美國五大洲鐵鏽帶為什麼那麼慘?還不是因為傳統製造業被金融給弄死了?

企業死了,但一個城市那麼多人口可不會跟著一起死,有錢人的錢到自己口袋里去了,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沒義務拿出來分給大家過日子,這些沒有工作崗位的人,乾脆躺平吃福利。

到處都是吃福利的人,能交稅的有錢人的稅收根本收不上來,帝國吃別人紅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到處都在收縮。

財政收入在收縮,開支在持續增長,債務在瘋狂擴張,這時候你想問資產呢?呵呵,資產早就私有化了,賣給老闆們,美其名曰私有制改革,提升效率。

效率提升了沒有說不清楚,但廉價買入這些資產的富豪們,財富等級都提升了。

所以真的只有一個伯明翰是這樣的嗎?

歐美有多少城市都陷入到這種困境中?

美國為什麼零元購活動越演越烈?說到底還是地方財政體系崩盤,沒有錢來維護治安,抓不住小毛賊,又沒臉承認自己的問題,只要腆著臉皮來個去罪化。

現在搶不夠900美元就不構成犯罪,慢慢搶劫犯們胃口大了,不妨把金額也給提升一下,於是美國的犯罪率越來越低,警察越來越少,只看數據簡直是人類社會治理的奇跡。

奇跡不止於此,毒品合法化以後,美國毒販子們也都成了正常買賣人,又少了好多罪犯。

咱就看,免罪化能到哪一步?

看起來荒謬的現象背後藏著的都是很實際的問題,帝國多年搶劫,錢不好少,家底也豐厚,但這些錢都已經到權貴們的口袋里了,政府和普通老百姓只有負債,一旦遭遇到危機,出現一點流動性問題,立刻就是各種層級的信用破產,從大小城市破產到首都破產到國家破產。

怎麼處理呢?很簡單,債務重組,賴掉就行,要不然搞出更大的通脹,想想如果物價漲了十倍,你會在乎自己現在的負債餘額嗎?

所以你看,美聯儲當然要降息縮表,口號要喊,歐洲各國也跟著上,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實際上印鈔機一分鐘都不敢放鬆,可著勁的造。

所以CPI怎麼都按不住,因為錢太多了,你但凡拿著各國央行的數據說事,那就等於是圖樣圖森破了,呵呵,金融創新懂不懂?

央行假裝收緊,人家財政玩得花啊,加倍放水。

財政又沒有錢,還不得借國債,最後國債沒有買家,央行偷偷入場。

完美,水就這樣不停的往外放。

你看我,從8月份的付費就在說CPI會起來的,好多人還不信。

一切問題不要看表面,要看實際,人家要生活,搶窮人不划算,搶富人不敢,搶外國的打不過,旁邊就是印鈔機,請問誰能忍得住不加大馬力印錢?

只要印鈔機能動,就不會看著伯明翰帶著更多小夥伴一起破產,所以現在英國的問題大概率是更嚴重了,嚴重到印鈔機都沒辦法開動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可能歐美的債務危機比我們知道的更嚴重,地方債嘛,從來都比國債更沒有節操。■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