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副司令慘死,普京卻無奈吞苦果!
俄軍在納卡地區維和的副司令,直接被阿塞拜疆的軍隊給殺死了。這種事,如果放在十年前誰敢呢?然而,2023年的今天,阿塞拜疆軍就敢直接對俄軍下手,並且殺死了俄軍維和部隊的副司令、俄北方艦隊潛艇部隊副指揮官伊萬·科夫甘上校。
阿軍並非不知道那是俄軍,而是明明知道是俄軍,卻依然採取了屠殺行動,這才是關鍵信號。唯一不能確認的,是阿塞拜疆軍是否知道車內坐著的是維和的俄軍副司令,但那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阿軍在明知是俄軍的情況下依然敢採取屠殺行動,實際上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件事再次表明,俄羅斯的確是虎落平陽被犬欺。
面對這種情況,普京又該怎麼辦呢?我們來看看新聞的報導,非常耐人尋味。報導說,克里姆林宮新聞局發佈消息稱,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就20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有俄維和軍人喪生向俄羅斯總統普京道歉並表示慰問。
阿塞拜疆總統向普京道歉並慰問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雖然打死了你的副司令,但我們不是故意的,請原諒!
為了讓普京不至於太難堪,阿塞拜疆已經準備好了「台階」,他告訴普京,阿軍相關指揮官已被停職,其下屬對俄維和人員喪生負有責任,第一批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這其中的意思,大家都懂,不過是阿塞拜疆拉出來幾個「臨時工」給俄羅斯一個表面的交待而已。殺死俄羅斯維和部隊副司令,僅僅是相關指揮官停職,僅僅是假模假樣地抓了幾個阿軍士兵,大家想想看,這不是捏著鼻子哄眼睛嗎?
然而,面對這種情況,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給普京打電話,普京還是得接,然後不得不屈辱地默認其道歉,賠點錢了事。人家甚至連賠錢都說成是對死者家屬的「經濟援助」,意思是「救濟」一下。
站在一個旁觀者角度,就說這屈辱不屈辱?然而,普京又能怎麼辦呢?為了亞美尼亞這個叛徒與阿塞拜疆撕破臉嗎?那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而且,撕破臉了,俄軍可能在當地存在的空間都沒有了,那樣俄羅斯不但更加灰頭土臉沒面子,在該地區還將失去自己的影響力。
這種格局下,哪怕強如普京,也得默默吞下苦果,然後強調阿塞拜疆要尊重納卡地區亞美尼亞族裔的權利,確保他們的安全。普京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他接受阿塞拜疆的道歉,前提是阿塞拜疆得允許俄軍繼續留在那裡。看看,普京都已經到了不得不用吞下苦果的方式來讓阿塞拜疆接納俄軍的地步了,真的是尷尬無比!
俄羅斯為什麼一定要在該地區保持影響力?大家看下面地圖,高加索地區有三個國家,分別是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美國一直在努力影響這三個國家,對俄羅斯來說,一旦失去對該地區的影響力,美國就能阻斷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陸路聯繫,也將失去與土耳其的陸路聯繫,這就意味著俄羅斯通往中東最近的陸路通道將被堵死,那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上來說將是戰略性損失。所以,對普京來說,哪怕人家故意殺了自己的維和部隊司令,他也得打掉牙往肚子裡吞認這筆賬。
阿塞拜疆當然是得了便宜賣乖,因為他經過最近兩三年的時間裡,已經實際控制了納卡地區,在這種情況下默認俄軍的存在顯然是可以接受的條件。所以,阿方表示,「阿塞拜疆方面願就上述事宜與俄羅斯維和部隊保持合作。」
這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對俄羅斯來說,為了留在高加索地區,為了保持自己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只能吞下苦果。
高加索這一局,美國是真的贏了俄羅斯!
阿塞拜疆從亞美尼亞手裡奪走納卡地區,吃虧最大的一方,表面上看起來是亞美尼亞,但從大國地緣博弈的角度看,俄羅斯才是真正的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的那一個。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自從蘇聯解體之後,美國一直試圖拉攏高加索地區國家,甚至推動格魯吉亞加入北約,這直接促使俄羅斯在2008年打了格魯吉亞戰爭。雖然格魯吉亞這些年老實多了,但只要俄羅斯稍不留神,格魯吉亞就會蠢蠢欲動。
高加索地區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不是格魯吉亞,而是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曠日持久的領土爭端。兩國都曾是蘇聯加盟國,蘇聯解體後,兩國因對納卡地區的爭奪一直打得不可開交,這一直是俄羅斯非常頭疼的事,也是美國一直想借力拆解俄羅斯在高加索影響力的翹板。
納卡地區位於阿塞拜疆西南部,這裡之所以成為阿亞兩國的爭奪之地,原因是這個地區80%的人口是亞美尼亞人,但1923年蘇聯在接管該地區後卻將其納入到了阿塞拜疆共和國。在蘇聯擁有強大控制力的時候,雙方幾十年沒有任何衝突,但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蘇聯對加盟共和國控制力的減弱,亞美尼亞人開始要求脫離阿塞拜疆,1988年納卡議會投票決定本地區與亞美尼亞統一,納卡戰爭爆發。
仗打了六年多,俄羅斯雖然看起來中立,但實際上站在亞美尼亞一邊,俄羅斯對亞美尼亞的軍事援助讓其最終控制了納卡地區,並最終在1994年迫使阿塞拜疆接受現實,雙方才達成全面停火協議。雙方雖然實現了全面停火,但阿塞拜疆肯定不甘心,所以該地區長期處於敵對狀態,時常爆發衝突,但因為俄羅斯在背後掌控局面,納卡的格局一直未被改變。
然而,這一格局的改變就出在亞美尼亞的政治改革上。過去些年來,美國一直在拉攏高加索地區國家,包括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美國都下手進行拉攏。尤其是格魯吉亞,與美國走得非常近,阿塞拜疆一方面忌憚另一方面又想與美國靠近,所以也與美國發展關係。亞美尼亞看阿塞拜疆與美國發展關係,自己也就與美國發展關係。然而,問題就出在這個過程當中。
亞美尼亞前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為了繼續控制亞美尼亞,他想把總統制改為議會制,這樣他就可以在當完兩任總統後繼續擔任亞美尼亞總理,從而繼續掌控亞美尼亞。2015年,在謝爾日·薩爾基相第二個任期開始後,在他的推動下,亞美尼亞在2015年12月6日舉行憲法改革公投,最終以63.35%的贊成票通過從總統制過渡到議會制的憲法改革案,並將於2017年亞美尼亞議會選舉時生效。這一切看起來在順利推進,但亞美尼亞這個時候搞政治改革就有點討好西方的意思,結果正是在這個時候美國在亞美尼亞植入了政治「木馬」。
2018年,卸任總統的謝爾日·薩爾基相如願當上了總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美國支持的反對黨領袖尼科爾·帕什尼揚對選舉結果不滿,在美國的支持下搞起了大規模的街頭抗議活動。謝爾日·薩爾基相這個人顯然不是個硬骨頭,他4月17日就職,結果4月23日就頂不住壓力辭職了。4月30日,亞美尼亞共和黨宣佈放棄提名新總理人選。
不久,反對黨聯盟提名帕希尼揚為總理候選人。2018年5月8日,亞美尼亞議會舉行總理選舉,帕希尼揚以59票贊成、42票反對當選亞美尼亞新一屆總理。10月16日,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佈辭去總理職務並呼籲提前舉行新一屆議會選舉。2019年1月14日,亞美尼亞總統阿爾緬·薩爾基相簽署總統令,正式任命尼科爾·帕希尼揚為新一屆政府總理。自此,亞美尼亞進入了作死時代。
尼科爾·帕希尼揚一直是美國支持的,他當然親美。然而,亞美尼亞之所以能與阿塞拜疆的鬥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就是因為俄羅斯的強力支持。然而,帕什尼揚的親美讓俄羅斯不得不削弱對亞美尼亞的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阿塞拜疆就看到了機會,於是聯手土耳其,在2020年為了奪回納卡地區的實際控制權發起了對亞美尼亞的進攻。
由於帕什尼揚親美,亞美尼亞與俄羅斯的關係已經不太好,俄羅斯當然也不可能強行為他出頭,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支持下用很短的時間就拿下了大部分納卡地區的控制權。後來,亞美尼亞終於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於是向俄羅斯求助,後來俄羅斯插手,才最終暫時穩住了納卡,但對於阿塞拜疆奪去的納卡地區控制權,俄羅斯也無能為力。
俄羅斯無能為力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國力的確不允許了,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俄羅斯的經濟遭到了美西方的強力制裁,勉強維持的俄羅斯實在是難以拿出足夠多的力量對納卡地區力輓狂瀾;二是有親美的帕什尼揚橫在中間,俄羅斯也實在是使不上力,2020年納卡衝突結束後,亞美尼亞內部一度試圖推翻帕什尼揚政權,但後來內部力量不足,帕什尼揚沒有下台,這又給當前的納卡衝突埋下了隱患。
事實上,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不久,納卡衝突就重新爆發,後來普京還是用力摁下了危機。一年多後的最近,亞美尼亞政府又是與美國搞軍演,又是指責俄羅斯,結果阿塞拜疆一看機會來了,立刻在納卡地區採取行動。
9月19日,阿塞拜疆宣佈在納卡地區啓動「反恐行動」,以恢復當地「憲法秩序」。這一次,阿塞拜疆算是徹底控制了納卡地區。20日,經俄方斡旋,阿塞拜疆宣佈已與納卡地區當局就停火達成共識,停火條件包括納卡地區武裝放下武器。俄軍維和部隊的副司令,就是在9月20日被打死的。
俄國防部指出,俄羅斯維和人員正繼續在納卡地區執行任務,「同時在保持與巴庫、埃里溫和斯捷潘納克特的不間斷互動,旨在防止流血,保障安全和遵守對平民的人道主義法准則以及確保俄羅斯維和人員的安全。」
說白了,就是俄羅斯試圖維持住納卡地區的平衡,讓納卡地區的自治政府與阿塞拜疆政府軍之間不至於持續衝突。而在這中間,實際上亞美尼亞已經被逼出了納卡地區。
經過這樣一局後,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是被嚴重削弱了。接下來,無論是阿塞拜疆還是亞美尼亞,或者是格魯吉亞,他們都會與美國繼續尋求合作,結果就是俄羅斯的影響力可能會進一步被擠出。看起來很無奈,卻有很現實。
最近這一波操作,美國挑起納卡衝突,僅僅是與亞美尼亞搞了一場軍演!至於亞美尼亞,其政府顯然是無腦的,莫名其妙與美國軍演,最終成了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很快,亞美尼亞人就會發現,原來根源在帕什尼揚,他們很快會要求帕什尼揚戲台!問題是,亞美尼亞人能團結一心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