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正午,加沙地帶東北部小鎮拜特哈農,天空正晴朗,一支由多輛「梅卡瓦」坦克組成的以色列裝甲部隊正行駛在路面上,士兵們的心情如同這晴朗的天氣般,你說戰後要開紋身店,我說戰後要開餐館,絲毫沒有意識到周邊的危險。
不遠處的灌木叢中,一名哈馬斯武裝人員從地道裡鑽出,以最快速度移動到一輛「梅卡瓦」身旁,並在其側後方擺上了一個炸藥瓶,然後迅速回撤,幾秒後炸藥瓶爆炸,這名武裝人員再用火箭筒補上一髮,徹底終結了這輛「梅卡瓦」。
這段視頻被放出來後,迅速在Tiktok上引爆,徒手摧毀坦克,讓這名武裝人員獲得了「哈馬斯超人」的綽號。
哈馬斯獲得的戰果遠不止於此,根據大量流出來的戰地視頻,可以確認,在持續十多天的加沙地面戰中,以軍至少損失了60輛坦克裝甲車輛。
根據以軍自己的統計,地面部隊進入加沙以來,截止11月8日,已經有38人陣亡,超過260人受傷較為嚴重,再考慮存在輕傷的人員,合計損失已經接近一個營了。
如果從10月7日開始計算,則陣亡數字超過340人,受傷人數翻倍,損失接近兩個營。
其實,即使是這個數字,很多人都看出了是有問題的,因為以軍的陣亡人員中,軍官比例高得不像樣,有多達30名校官、60多名尉官,剩下絕大部分都是士官,列兵只有區區12個。
合計死亡就340人,校尉級軍官加起來竟然有上百人,莫非以色列的軍官是批發的?
上一次出現這種離奇戰報的,是侵華日軍,日軍當時為了降低傷亡,會瞞報普通士兵的數據,或者乾脆不報,然而軍官沒法瞞報,尤其是中高層軍官,最後就出現軍官傷亡佔比極大、普通士兵幾乎沒有的現象。
今天以色列國防軍的傷亡數據,不排除也存在這種可能,比如,一名跟隨哈馬斯的福克斯新聞記者就說,他親眼看到哈馬斯擊殺了兩名以軍普通士兵,但這兩名士兵沒有出現在以色列官方批准發佈的傷亡通報中。
難怪有人調侃,「普通士兵未經批准,絕不擅自陣亡」。
但不管有沒有造假,以軍進入加沙的一個星期裡,損失至少一個營的人員和裝備,都是板上釘釘的了。
要知道,這會還沒開始巷戰呢,以軍只是佔領了一部分比較空曠的地帶,從地面上截斷了加沙南北交通,大部分以軍還在隔離牆附近,根本沒有深入。
哈馬斯也只是進行了一些騷擾,談不上全力出擊,以軍的損失就已經這麼大了,要是到了巷戰階段,以軍的損失會大到無法承受。
特別是以軍坦克附近鮮有步兵,幾乎不進行「步坦協同作戰」,而是龜縮在車內,絕對是令各方大跌眼鏡的事,於是繼「菜俄」後,「菜猶」成為了又一個網絡熱詞。
昔日的中東軍事強國,如今為何這般拉垮?
有的說因為工資太低,動員部隊一個月工資兩千新謝克爾,只夠買兩三百罐可樂,拼什麼命呀,放兩槍對得起軍餉得了;有的說因為以軍編制太落後,至今還在使用步兵旅、坦克旅這種傳統編制,沒有任何合成化,平時也不練步坦協同,戰時自然也不會;還有的說,是「梅卡瓦」坦克的主動防禦系統容易誤傷步兵,所以步兵不敢靠近,導致坦克和步兵只能分開,容易被偷襲。
這些理由都是存在的,不過我以為,終究只是次要因素罷了,以軍打得難看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對手在進步。
過去,提起中東武裝,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肩上扛著RPG、頭上包裹著頭巾、嘴裡喊著激進口號,只會人肉炸彈,沒有任何戰術可言。
過去的確是這樣的,但時代在變化,人是會學習的,我們以哈馬斯的戰術為例。
10月7日的「阿克薩洪水」行動中,哈馬斯就出動了大量的四軸旋翼無人機配合地面部隊,這些經過改裝的無人機可以攜帶四枚炸彈,在攻擊以軍坦克炮塔、打擊以軍基地哨塔等場景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理說,此時以色列就應該重視無人機,採取一系列措施了,比如最基礎的,人員禁止扎堆,然而事實是並沒有。
以色列從上到下,都傲嬌得很,認為10月7日防線被打穿不過是一場意外,偷襲罷了,絲毫沒有改進。
於是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以軍進入加沙後,將坦克停在周圍,和四周的沙堤一起,形成環形防護,人員則在中心地帶聚集。
放在過去,哈馬斯缺乏曲射火力,手上的迫擊炮準頭也不高,光靠威力不太夠的火箭筒,是奈何不了這個烏龜殼的。
現在有了無人機,炸彈直接從天而降,5名以軍士兵當場倒下,在無人機面前,傳統烏龜殼徹底失效了。
利用無人機投彈是俄烏戰場的普遍做法,難度低成本更廉,很適合哈馬斯這種經濟上不寬裕的民兵組織。
目前,卡桑旅(哈馬斯的軍事部隊)的許多部隊,都配備了無人機進行輔助,還建立了一支專門的無人機打擊部隊。
鑒於哈馬斯自身無法研制無人機,所以這些無人機要麼是整體進口,要麼是進口零部件再組裝,就以色列在加沙的情報網,不可能得不到一點情報,事實上它是清楚的。
2021年時,以色列軍方就估計哈馬斯擁有約400架無人機,兩年過去,這個數字橫竪也翻倍了,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再考慮到俄烏戰爭的熱度,和「阿克薩洪水」的教訓,以色列軍方只要上心一點,就會採取措施應對哈馬斯的無人機,但真實情況是,以色列什麼也沒做,繼續任由士兵在戰場扎堆,成為哈馬斯無人機的理想獵物。
說到底,還是潛意識裡小瞧哈馬斯,認為它充其量也就打幾發火箭彈而已,甚至只有石頭,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只是無人機的應用,哈馬斯還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對付以色列的戰法,在其發佈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哈馬斯通常以3-5人為一個作戰小組,小組里有步槍手、爆破手,有人負責掩護,有人負責突破,空中還有無人機偵察,以地道、房屋為依託,打了就跑。
該戰法起先是真主黨發明的,現在被哈馬斯廣泛採用,這種戰法的好處在於,非常適合在城鎮環境中,應對以軍的裝甲部隊,這次加沙圍城戰的戰果,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軍事上的進步,哈馬斯的組織治理能力更讓人印象深刻。
10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公開表示「對巴勒斯坦方面在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公佈的死亡人數沒有信心」,言外之意,就是質疑死亡數字的真實性,到底有沒有死這麼多人?
作為回應,加沙衛生部隨後出示了一份7000人的死亡名單,我隨手截圖給大家看看。
不僅列出了死亡人員的姓名性別,還有年齡和ID(相當於身份證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在一片混亂的局面下,準確地統計出數千名死者的身份信息,這個能力絕對不是一般的武裝組織能做到的。
大部分武裝組織也就會攔路收點稅,對於統計死者信息、為居民辦身份證這種細緻的工作,既做不到,也不想做。
現在哈馬斯做到了,說明其基層治理的觸角已經深入到加沙的社區和居民,能夠提供普遍意義的公共服務,到了這一步,哈馬斯就不再是一個佔山為王的普通武裝組織了,而是有了幾分現代政黨的痕跡,這一點和黎巴嫩真主黨也很類似。
相比之下,反倒是以色列那邊對死亡人員的統計稍顯混亂,時不時還在發佈10月7日的死亡人員信息。
不斷進步的戰法、現代化痕跡的治理架構,讓外界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哈馬斯和真主黨這兩個「抵抗之弧」的前沿成員,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只會人肉炸彈的愣頭青了,而是日益向成熟的現代政黨發展。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世界上沒有誰是傻子,大家都是會學習、會進步的。
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看到真主黨和哈馬斯的成功經驗後,會有更多的中東武裝組織走上這條路,這對以色列來說,無異於噩夢。
當然,哈馬斯和真主黨能夠走上這條路,歸根結底還是伊朗。
以色列是個小型工業國,在生產力和組織度上明顯領先於周邊一眾阿拉伯資源國,再加上美國的物質援助,這是以色列能夠打贏大殺四方的根源。
缺乏工業,武器裝備就落後,組織度也上不去,各種先進理念也無法得到應用,光靠人肉炸彈對以色列傷害也有限,所以一眾阿拉伯國家,愣是奈何不了以色列。
但伊朗是個工業國,多種工業品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作為工業國,伊朗不僅能自己生產許多武器裝備,連帶著國家和軍隊的組織度都有了空前的提升,一個典型的證據就是,在阿拉伯國家,部落和部落聯盟依然廣泛存在,基層民眾往往只知有部落,不知有國家。只知有長老,不知有總統。
沙特就是這樣,空有國家之名,並無國家之實,沙特的開國國王伊本·沙特一生明媒正娶的老婆就多達38個,還有些沒有明媒正娶的。
之所以要這麼做,概因沙特國內部落過多,為了維護統治,必須雨露均沾,和盡可能多的部落進行聯姻。
在這樣部落性質的國家中,國民腦海中根本沒有國家這個概念,自然對於為國而戰這件事就缺乏積極性,這是沙特軍隊弱雞的根源,再先進的武器都彌補不了。
作為對比,伊朗國內儘管還有部落勢力,但已經不構成社會主體,在工業體系和教育體系的幫助下,大多數國民都有了國家意識。
在此基礎上組建的伊朗軍隊,不是阿拉伯國家那樣的部落武裝,而是現代意義上的國防軍,組織度和戰鬥力都明顯超過傳統部落武裝。
伊朗再向外輸出武器和現代化理念,讓其他武裝的戰鬥力得以提升,不僅僅是哈馬斯和真主黨,胡塞武裝的組織架構,也被廣泛認為是得到了伊朗的協助和指導。
沒有任何一款武器能夠包打天下,對任何武裝力量來說,比武器更重要的是組織架構,這可比武器管用多了,只要組織還在,戰鬥力就會源源不斷。
今天以色列消滅了哈馬斯,明天還會有新的、更強的哈馬斯出現,你永遠打不完,在伊朗的幫助下,「抵抗之弧」在裝備上實現了鳥槍換炮,思想上進行了更新換代,已經有了和以色列打消耗戰的底氣。
此舉正好打在了以色列的根本弱點上。
以色列的根本弱點,在於其國家的本質,是西方在中東的一個前沿軍事據點,這個據點地域狹小(實控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區域內除了一點天然氣,沒有多少資源,各種資源極其匱乏,比如人均水資源只有27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也生產不出多少糧食和工業品。
這就注定了,以色列的生存是建立在西方的輸血之上的,以美國為例,1946年到2022年,美國共向以色列提供了多達3170億美元的財政援助,平均每年41.7億美元。
注意,這只是財政援助,還不包括軍事援助,美國每年給以色列的軍事援助按金額計算,也差不多是這個數,軍事援助名義上由美國貸款購買,再交給以色列,實際上不需要償還。
但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並不止於此,還有商業和技術上的,比如美國企業非常熱衷於收購以色列企業,並且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對以色列企業的收購價總是比市場價要高不少。
除了美國,歐洲對以色列的援助也不少。
比如西德,當年借著二戰賠款的名義,到1967年,也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前,合計賠了20億美元,再疊加至少30億美元的援助。
兩德統一後,依然延續了援助以色列的做法,各方統計,德國自二戰後,對以色列的財政援助總金額在250-300億美元左右,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援助國。
自二戰以來這麼多年,西方對以色列的直接援助,按金額計算起碼在一萬億美元以上,算上技術、商業等各種間接援助,會更多。
可以說,如果沒有西方持續數十年的輸血,以色列這個國家連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更別說對周邊拳打腳踢了。
然而,輸血不可能永遠持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以色列的輸血必然逐漸減少,特別是美國戰略東移,不希望在中東投入太多的背景下。
得到輸血越來越少的以色列,是打不起消耗戰的,所以才一下子動員36萬預備役,為的就是速戰速決。
但前面說了,經過伊朗這個工業國的改造和指導,無論哈馬斯還是真主黨,都已經形成了新的打法,依託基層組織、民意和伊朗提供的軍事援助,堅定打消耗戰,不停地零敲碎打,積少成多,根本不和你玩兒決戰。
而以色列對此並沒有充分的認識,仍在用舊眼光看待對手。
尤其是那些個極右翼政客,總認為以色列國防軍是無敵的,似乎只要IDF(以色列國防軍)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那就難免吃大虧、出洋相了。
接下來的戰局,如果以軍不做出重大調整的話,儘管還是能夠拿下加沙,但代價會很大,要知道,以色列陸軍的核心力量只有區區2.5萬合同兵,要是這批人折損太多,周邊國家就會有進一步的想法,以色列的麻煩就大了。
所以以色列不僅得贏,還得贏得漂亮,將傷亡降到最低,這個任務太難了,就當前的打法而言是不可能的。
拜登不斷催促內塔尼亞胡停火的原因之一,就是想用時間來做調整打法,無奈以色列國內壓力太大,內塔尼亞胡不敢,他沒法向國內解釋對手變強這個事實,因為數十年來,以色列官方的宣傳都是「贏」,過去也的確是一直「贏」,民眾無法接受任何「輸」的可能性。
當民眾無法接受對手進步後,政客只能專挑選民愛聽的話,不斷地貶低對手,最終把自己裝進了信息繭房裡。
不過,客觀事實就是客觀事實,不會因為主觀上的偏見而改變,反而會讓持有偏見者付出巨大代價。
對以色列如此,對全世界也是如此,於中國亦然。
兩岸統一是我們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雖然對岸的台軍鬧出過不少笑話,看起來戰鬥力十分低下,以致於網上流傳著「解放軍上午登陸,下午台灣人排隊領身份證」此類的說法,但我向來不贊成低估對手,哪怕是台軍。
以色列和俄羅斯已經充分展現了低估對手的後果,速勝論和速敗論是硬幣的一體兩面,當無法速勝時,輿論就會倒向速敗,進而對己方造成嚴重干擾。
與其這樣,不如提前留足輿論空間,高估對手一點,既是為了預防輿論反噬,也是為了降低傷亡。
在接下來的局勢,我們每一步都要謹慎,不能小瞧任何對手。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