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好拼圖  重新上路   

盧永雄

區議會選舉圓滿結束,這是訂立《港區國安法》及完善政制以來,產生新一屆立法會及行政長官之後,完成最後一塊政治拼圖,有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投票率優於預期。此次區選的地方投票率錄得27.54%,有超過119萬名選民投票,優於事先的估計。對投票率的估算需要一個基數,政治越狂熱,對抗性越大,投票率越高,首先,投票率就並非越高越好;其次,2021年立法會完善政制之後,可以是一個好好的參考,因為那次選舉已經是大多數反對派選民離場之後的選舉,當屆的立法會選舉的30.2%投票率,可以做為估計的基數。

我在10月17日的點評已經指出,一般而言,市民會覺得立法會選舉比區議會重要,區議會選舉投票率會比立法會低。以2011年與2012年兩次選舉比較,區選的投票率大概是立法會選舉的78%,若以此推論,以2012年立法會選舉的30.2%投票率做為基數,本次區選的投票率估計是23.6%,以上下誤差3個百分點計,估計投票率是20.6至26.6%,只要政府一躺平,只有20%投票率絕不出奇。如今投票率有27.5%,整個政府與建制派都動員起來,功不可沒,硬生生拉高了7個百分點。估計建制派選民大概有130萬,如今有119萬名選民投票,可以說是整個建制派的選民,都差不多被動員出來投票,支持新選制。

至於投票日晚上都電腦當機,固然應該要檢討問題所在,避免將來再次出事,但政府決定延長投票時間一個半小時,讓大多數想投票的市民都有機會投票,所以電腦當機只是影響了投票的便利性,不影響公平性。

第二,民建聯成為大贏家。新選制有新的遊戲規則,最終的焦點是44個區88個地方選區直選議席,民建聯派出44人參選,取得41席,取勝率達到93.2%,工聯會派出25人參選,奪得18席,取勝率是72%,另外,新民黨獲得5席,自由黨也取得3席。由此選舉結果可見,以民建聯為首的建制派大黨,在新選制擴大選區之後,仍然因為強固的地區動員能力,所以取得較多議席。另外,民建聯還在176個地區委員會間選議席當中取得68席,令民建聯一共奪得109席,成為區議會的第一大黨。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民建聯的責任重大,新產生的區議員要有良好表現,未來才可以繼續獲得市民支持。

第三,中央一錘定音。選舉過後,港澳辦與中聯辦都發聲明祝賀區選成功,打好香港由治及興的社會基礎。香港人對政治問題比較直觀,都只注意眼前的事情,針對一場選舉,甚至會著眼於一兩個議席。

但中央看問題就比較宏觀。在中央的眼中,2019年香港發生「顏色革命」,在外國及境外勢力的推動之下,香港掀起一場要推翻特區甚至中央政府的暴亂。最後中央制定《港區國安法》,完善香港的政制,改革香港的選舉制度,確立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回復行政主導的體制。立法席選舉、特首選舉以及區議會選舉這3場選舉,區選是最後一塊拼圖。換一個角度,從反對勢力而言,自然是不想香港的區選搞得好,以證明香港的新制度失敗。所以搞好區選,砌好這幅圖畫,讓香港可以重新上路,當中的政治性不言而喻。區選的成功也代表了反對者的失敗,讓香港能夠擺脫過去的政治包袱,再上征途。■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