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俄烏與巴以兩個火藥桶的火勢都在減弱,但地球村的博弈並沒有趨緩。
以俄羅斯為例,普京於6日訪問沙特和阿聯酋,試圖改善俄羅斯和波斯灣南岸國家的關係。與此同時,波斯灣北岸的伊朗也沒閒著。
12月5日,《俄新社》援引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伊朗總統萊西將於12月7日前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訪問,並計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
根據伊朗媒體報導,這次萊西打算和普京討論兩個問題:
其一,伊朗與俄羅斯雙邊問題。
其二,巴以問題。
普京訪問沙特時,主要討論三個問題:俄羅斯與沙特雙邊問題,巴以問題,能源問題。
相比俄沙會談,俄伊會談少了一個能源問題。原因其實很簡單,沙特主導歐佩克,在國際能源版圖上呼風喚雨;伊朗能源被美國極限制裁,暫時無法形成有效競爭力。當然俄羅斯的能源也被西方制裁。在能源問題上,俄伊可以說是難兄難弟,半斤八兩。
關於巴以問題,不論是俄沙會談,還是俄伊會談,內容應該都差不多,就是表達對以色列的不滿。不過相比之下,伊朗的態度會比沙特激進很多。前不久伊斯蘭國家開會討論,伊朗就明確要求對以色列進行能源禁運,但被沙特否決了。因為沙特不想為了哈馬斯和美、以翻臉,而伊朗想要鼓動中東國家(主要是阿拉伯國家離以色列近)與以色列對抗。
但俄羅斯也好,伊朗也罷,都不會真正意義上支持哈馬斯。所以俄伊談巴以問題,本質上也是刷刷存在感。伊朗可以通過這個話題證明自己是中東大國,俄羅斯想通過這個話題證明自己還是與中美一個檔次的棋手。
真正實質性的會談,還是雙邊問題。其實伊朗和俄羅斯的雙邊問題也不複雜。畢竟兩國都是能源大國,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東西不多。但有一點很重要,他們都反美,或者說都反對美國的制裁。
伊朗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能源,但被美國制裁了。
俄羅斯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武器和能源,但也遭遇了美國的制裁。
所以兩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反對美國的制裁。通常情況下,國家領導出訪之前,外長會先去探路。12月5日,伊朗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到訪莫斯科,出席裡海國家外長會議,也為俄伊國家元首會面預熱。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負責接見。兩人經過一番熱情友好的交流之後,簽署了一份反對西方單邊制裁的文件。
根據新聞媒體報導,那個文件叫《俄羅斯聯邦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關於打擊、減輕和補償單方面強制性措施負面影響途徑及方法的宣言》。名字很長,但核心非常清楚,就是試圖把所有被美國制裁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美國。
拉夫羅夫說,「我們簽署了一份關於應對、減輕和補償單邊強制措施負面影響方式方法的宣言。毫無疑問,這是國際社會成員加強協調努力以反制非法制裁的重要一步,而美國及其盟友正在用它(非法制裁)取代外交。」
——即俄羅斯與伊朗牽頭成立反制裁聯盟。
根據《伊通社》(IRNA)報導,阿卜杜拉希揚表示,伊朗已經提出建立一個由受美國或西方制裁國家組成的聯盟,而此次伊朗和俄羅斯簽署應對單邊制裁的聯合聲明,是在德黑蘭倡議建立受西方制裁國家聯盟的框架內邁出的一步。
——言下之意,反制裁聯盟由伊朗發起並提倡,伊朗扮演著無與倫比的關鍵角色。
毫無疑問,這個反制裁聯盟的成立有幾點內涵:
1、向美國秀肌肉,表示自己也很有力量。
2、吸納更多被美國制裁的國家,壯大自身。實際上被美國制裁的國家還有不少,比方說朝鮮、委內瑞拉、白俄、敘利亞、古巴、阿富汗等等。當然如果這些國家組成反制裁聯盟,到處和美國對著幹,也會讓美國很頭痛。當然這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團結一致。
如果不團結,所有都是白搭。舉個例子,如果中東國家團結起來,足矣打敗以色列。但問題就是他們不團結,或者找不到團結的方式。那些被美國制裁的國家,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洲,大多數經濟很差,很難有效團結起來。要想把它們團結起來,必須有人輸血才行。俄羅斯和伊朗有能力對外持續輸血?當然很難。
3、增加與美國談判的籌碼。
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發表評論時稱,俄羅斯和伊朗簽署這份反制裁宣言是「在對抗西方國家獨斷專行和美元霸權的團結之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俄羅斯與全球多數國家可以簽署類似的協議。
斯盧茨基還表示,「美國和歐盟輕率的制裁政策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埋設的巨大地雷。所有的單邊制裁肯定會像『回旋鏢』那樣給制裁發起方帶來沉痛打擊,我不止一次談到這一點。」他強調「華盛頓是時候開始考慮補償俄羅斯、伊朗,以及經濟因為美國制裁而走下坡路的歐洲國家的方式,並且是時候放棄考慮要從哪裡獲得資金來援助烏克蘭的想法了。」
可以看出,簽署反制裁聯盟宣言,俄羅斯還是想收集更多與西方談判的籌碼,讓西方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與對烏克蘭的支持。這其實也很好理解,俄羅斯在心底還認為自己是西方國家,想要成為西方的一份子、甚至是當西方的帶頭人。
伊朗的想法應該也和俄羅斯差不多。
但西方肯定給不了俄伊想要的東西。原因也很簡單,俄羅斯太龐大了,西方容納不了。如果西方能接納俄羅斯,早在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時代就接納了。所以俄羅斯與西方相愛相殺的局,還會持續下去,短期內不會有結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