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論誰上台 中美關係只會越繃越緊

唐如松

隨著台灣的地方選舉結束,美國大選也正式拉開帷幕。我們熟悉的特朗普同志在愛荷華州的共和黨黨內初選中首戰告捷得票率比其他幾位競爭者加在一起都多兩個點。這或者還不是特朗普最興奮的事情,因為黨內初選的勝利應該是他意料之中的,如果第一站就告敗北,那麼他還有什麼臉繼續走下去呢?更何況,以特朗普一向的霸氣風格,在黨內初選上,他是一定要以秋風掃落葉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競選首秀的。讓特朗普高興的是,他在黨內的一個競爭者印度裔科技企業家拉馬斯瓦米,在首戰失利後,馬上宣佈自己退出競選,並表示自己將會全力支持特朗普。你瞧,特朗普不僅能夠秋風掃落葉,甚至還能讓落葉主動幫自己點綴勝利的道路。何謂戰無不勝?特朗普心想,大概就是這樣了。

至於目前禁止特朗普參加大選的緬因州和科羅拉多州,官司還在打,且即便無法參選,恐怕也無法構成對特朗普選舉的絕命狙擊。因為目前拜登的支持率太低,已經跌至最近十五年內最低水平。最近十五年,其實也就是自2008年起。也就是奧巴馬、特朗普以及拜登自己的三人中,拜登最慫。民主黨在俄烏戰爭和加沙戰爭讓民主黨在選民中失分不小,但是講真的,拜登雖然讓美國創下了國債新高(其實一直以來他們幾個美國總統都在創新高),但其對於國內的經濟提振手段還是較為成功的,俄烏戰爭促使很大一部分歐洲資本逃往美國,而因為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和全球糧食危機,對於美國本身來說都是利好。因為美國現在已經成為能源出口大國,更是全球糧食出口的傳統大國。更何況,美元的霸權屬性讓美國的日子本就可以過得較為自在。所以,儘管拜登創下了國債新高,但美國自身的經濟卻並沒有衰落到讓美國選民失望的地步,小日子還能湊合過,這是當前美國選民們的基本感覺。

所以,特朗普在初選首秀後喊出了一句口號:「我們要把美國奪回來!」很顯然,即便是特朗普也沒有辦法在民生上對拜登展開攻擊。想一想當年奧巴馬打著「變革」的口號拿下總統位置,其實也並不是因為美國人的日子過不下去,而只是迎合了人民希望有所改變的常規心態。就像我老婆。她總是會把家裡的擺件啥的在一定時間內做出一些位置的改變。覺得這樣才是更好,但其實改來改去,也不過還是那幾個地方而已,並不會對家庭品質的提升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所以奧巴馬在玩文字遊戲,但特朗普卻是要更換房本姓名。因為他覺得如今的美國,已經姓資不姓社,完全被資本家掌握在手裡,美國社會的老百姓無法真正行使選票所賦予的權利。雖然特朗普自己也是一個資本家,雖然特朗普大概率也是被猶太資本掌握的資本家,但這並不妨礙他說出這樣的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地鼓動選民的情緒,從而使得自己能夠重回白宮。至於自己回到白宮後,還改不改房本上的名字,那就不重要了。

美國的內政肯定是出問題了,經濟上的不可修復性也已經注定,因為這已經不是它和蘇聯爭霸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美國野心勃勃,也生機勃勃,就像一個充滿慾望的年輕小伙子,一個勁的想要打敗對手。所以,美國在各方面都保持著極為旺盛的戰鬥力,腦瓜子也轉得飛快。但如今,美國已經徹底陷入到了資本控制的怪圈,實體產業的回歸只能成為一個空談,能夠用美元的潮汐來收割世界,誰還有動力來苦心經營實體呢?就像美國的選民,如果吵一吵就能拿到美國政府發放的美元,那誰還耐煩去打螺絲呢?更何況,如今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一個優秀的難以競爭的打螺絲之國呢。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誰上台,都改變不了這一現實。特朗普即便回到白宮,也不可能真的就把房產證的屬性給改過來。但通過這個口號,特朗普拿回白宮的可能性卻一定是非常大的。

不過,拜登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以操作。到明年1月20號的美國總統權利交接日,整整一年的時間。所以,拜登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畢竟,他不像特朗普喜歡以美國的一國之力來整蠱全世界,包括歐洲和自己的北美鄰國。拜登還是非常善於團結盟友的,即便有的國家團結不了,他也能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操作讓這些國家出現親美政客,從而左右該國的外交選擇。比如當前的歐洲,都已經被美國捏著脖子在割脖子放血了,但歐洲的多國政府依然選擇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雖然他們明知道俄羅斯的能源對自己很重要,中國的市場和產業體系對歐洲的工業也很重要,但卻都還是選擇了和美國一起。比起當年特朗普把歐洲向外推的光景,歐洲人覺得拜登簡直就是自己的慈祥怪叔叔。而且,歐洲更多的是對中國存在嚴重的偏見和戒心。想要讓歐洲放下成見,擺脫美國,我們不能說做不到,但最起碼會很艱難,很漫長。

所以,拜登在這一年來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而作為控制美國政局,操縱白宮提線木偶的背後勢力,也一定會給美國安排一個能夠順延的對華政策,而不是一百八十度的政策轉變。所以,我們看到,即便拜登取代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也並不影響拜登繼續實行特朗普實行的對華政策。而特朗普即便明年上台,其對華政策的延續性一定也和當年的拜登一樣。

既然美國的對華政策具有順延性,那麼拜登和特朗普在競選上的失敗與勝利其實對中國的關係都不大。同樣,美國的大選也並不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比如耶倫的訪華,其實對於中國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耶倫來華只是想要利用一些口惠而實不至的言辭來獲得中國方面的一些幫助,比如美債的購買等。這些東西對於拜登政府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但他卻並不用付給中國任何好處,最起碼他的本意如此。而拜登政府如果想要在大選投票前,從中國身上獲得的真正好處,絕對不是中國的一些美債購買,或者是中國在中美貿易談判上的一些妥協。這些都不足以讓拜登改變自己對於特朗普的劣勢。真正能夠利用的,能夠幫助拜登競選的中國話題,其實還是有效的圍堵和成功的打壓,而不是來中國討要仨瓜倆棗的。

所以,逐步激化病放大中美的矛盾,並能夠讓盡量多的盟國和美國一起形成對中國統一的對抗局面才是拜登在本次大選前竭力去做的。其中最好操弄的就是台海話題了。這是一個中國不得不接招的話題,只要在這個問題上,西方能夠形成統一的態度和戰線,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可以被拜登用來作為幫助自己競選的工具。這是一個可以讓選民感受到危機的話題,也是一個能夠讓選民看到西方世界必須團結的話題,更是讓選民們能夠覺得拜登的對外政策比特朗普更加有前途的話題。於是,今年的中美關係,注定會在台海話題上進行更為激烈的博弈,甚至冒險。為此,拜登政府正在發動所有的力量,試圖讓中國在這個話題時動作多一點,動作一多,藉口自然也就好找得多。民意自然也就隨之鼓動起來了。

至於大選的最終結果,無論是特朗普勝還是拜登贏,雙邊的關係都只會越來越激烈,矛盾也會越來越突出。就看在誰的任上出現最終繃不住的爆發罷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