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10倍兵力於哈馬斯 打了100多天  卻陣亡5個旅長,10個營長和42個連長

萬物有規

拉法將成為最後一戰

加沙地面戰事已經持續了100多天。哈馬斯下轄武裝卡桑旅麾下的北部2個、中部1個、南部2個共5個旅中,有4個已經參戰。

分別是加沙北部的北部旅、加沙旅;加沙中部旅;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旅和拉法旅。按照以色列估計,哈馬斯一共40000餘人,其中包括數千非戰鬥部隊。

以色列國防軍共參戰27個旅。哈馬斯和以軍兵力對比大致是4:27,當然,以軍還有F-16/F-35、坦克、重炮、軍艦等全面地空三維火力。

從參戰兵力、武器裝備、後勤補給,以色列形成了全方位絕對優勢。所以,在加沙戰場上是哈馬斯用旅對抗以軍師甚至軍級別作戰。

這種優勢兵力、優勢裝備的仗,在軍事史上都絕無僅有。不管以軍打成什麼樣,交戰雙方的表現都是絕對能上電影的。

有意思的是,以軍在2月初剛撤出加沙北部宣稱戰鬥結束,結果就發現哈馬斯警察已經拿到了200美元的工資,甚至還在街頭抓了一波趁亂打劫的小偷。氣得以軍對哈馬斯在北部的臨時辦公室區域猛炸。

在加沙南部地區,以軍仍然在用10個師纏鬥哈馬斯的1個汗尤尼斯旅,兵力比例仍然是10:1。

現在以色列面對的情況是,首先三個月加沙北部和中部的戰鬥全程無亮點,甚至還出現了以軍誤殺人質情況,唯一有價值的就是在空軍和海軍重炮炸彈掩護下,救出兩名困守在拉法的人質。

其次,截止2月15日以軍官宣陣亡570人,其中5名上校、10名中校,42名少校。

大致相當於陣亡一個營兵力,有5個旅長、10個營長和42個連長。怎麼評價呢?只能說以軍絕對是軍事歷史上最「身先士卒」的部隊。

面對這種情況,以軍要想找補,只能繼續向最後一個在拉法市駐守的哈馬斯旅發動進攻表演。總不能向國內宣佈以軍已經盡力,實在乾不動哈馬斯吧?

還有個情況是,巴以開打後,加沙北部、中部居民逐漸南遷,向最後的拉法口岸聚集。據聯合國數據,拉法口岸難民人數從衝突前的25萬激增至140萬。在拉法空白區域,密密麻麻全是難民帳篷。

一旦開戰,這些難民勢必會成為以色列最後的大麻煩,恐釀成史無前例的人道主義災難。因此,以美國為首的大部分西方國家都堅決反對以色列在拉法開展軍事行動。

問題是,如果內塔尼亞胡宣佈對哈馬斯消滅行動失敗,不說對國內的民族信心是打擊,就是剩餘未解救的130名人質家屬的口水恐怕也把內塔尼亞胡淹了。

以軍戰鬥力「菜」的有據可循

巷戰難搞、先進裝備空軍都沒用武之地,再疊加難民影響,以軍根本不能放開了打。這些都是因素但這只能說明以軍會打得比較慢,但還不至於出現打不過的情況。

以軍現在的表現,真的只能用「菜」來解釋。其實早在2006年的以黎戰爭中,以軍在21世紀的實際戰力早就露出端倪。

2000年,以軍撤出第五次中東戰爭後佔領的南黎巴嫩地區。最主要原因是這一地區發展出了一支叫黎巴嫩真主黨的武裝。

真主黨以本土最廣泛的宗教組織為思想、以什葉派知識分子為組織骨幹建立嚴密組織架構,以什葉派民眾為基本盤,以武裝鬥爭以色列為方式為轄區民眾謀取民生和基礎設施建設。

聽著是不是很耳熟?除了政治方針相似性,武裝鬥爭也很有特色。

由於黎巴嫩真主黨常規力量弱小,所以從來不搞正面對抗,不集結大部隊。而是用小股游擊隊開展高頻、低強度襲擾。

今天在這邊埋個雷,明天偷襲巡邏分隊,後天發射一枚火箭彈。主打一個沒完沒了,堅持不懈、神出鬼沒。結果,以色列在2000年放棄佔領區,理由是為了「和平」。

2006年7月,以軍實在不堪其擾,開展「正義報仇行動」進軍黎巴嫩,要狠狠報復真主黨。

7月19日,以軍精銳第7旅、第188旅、第401裝甲旅和特戰旅4000人殺向一個名叫馬魯·拉斯的黎巴嫩村莊。

防守該村莊的有十幾名真主黨士兵和30餘名民兵,共計50人。雙方兵力對比為1:80。

戰役的結果是,10天內以軍坦克、火炮、飛機每天打過去的炸彈超過8000枚,把村莊炸成了一片廢墟。結果真主黨利用摩托車、AK、火箭彈和地道同以軍周旋打死打傷以軍30餘人。最終,以軍被迫撤退。

從這一仗開始,真主黨認識到,這種呈散成沙的戰術在建築區域內,才能有效可克制以軍攻勢,現在的哈馬斯這一戰術的嫡傳弟子。那麼問題是,以軍為什麼就變得這麼菜?

以軍為什麼變「菜」了?

以色列建立的本質就是美西方的代言人。1947年,以色列在美西方瘋狂輸血下,利用絕對的軍事、組織和政治體制優勢對一盤散沙阿拉伯世界發動突襲。這點和英國清教徒遠徵北美十三州沒什麼不同。

隨著連續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徹底奠定了在中東的絕對優勢地位。自身從雇傭兵團體轉為了和美西方對等的政治實體。雙方關係從「咱們」變成了「我們」和「你們」。

既然有了絕對的基本盤、穩定發展的國族認同,和西方的關係也開始逐漸走向正常化,而西方也不會再不加任何條件的血本支持。

和當年北美清教徒還尊奉大西洋對岸的伊麗莎白為女皇,結果要被吸血的時候,殺起大英皇軍絕不手軟是一個道理。以色列也對美國的指導頗為不爽。

最關鍵的是,阿拉伯國家連續慘敗必然要面臨徹底的結構改革,而且由於連續失敗改革阻力銳減。而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打贏以色列。

不然埃及沒有任何領土糾紛,但仍然保留40萬大軍和4000輛T-72總不能是為了針對哈馬斯吧。說到底,沙特、約旦、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上層再怎麼和以色列媾和,底層仇恨以色列的民意基礎幾乎沒變過。

中國歷史上,少數族群以先進組織、軍事能力佔據中原的大概有三種選擇。要麼像不吸收漢人文明的蒙元被逐出關外然後退化;要麼像匈奴、鮮卑政權覆滅後喪失國族認同消失在歷史中;要麼像女真人融進大一統民族內。

以色列現在900萬人口有超過200萬阿拉伯裔,必然要面臨著回歸中東本土地緣環境、資源、人口結構的正常水平,這是融入中東文明的表現。

但實際的情況是,以色列的進步相對於敵人進步的速度太慢了,就等於退步。

很多人都認為,「伊斯蘭抵抗運動」是宗教組織,但實際上正在快速融入各種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甚至是馬克思主義,泛左翼的聯盟正在中東成型。

這些組織正在變得更加理性、有組織性和戰鬥力。而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才是極端、保守、魔怔又頭鐵的那個。

當年北美清教徒能成功,一是幾個世紀內都有大量歐洲人主動移民,注入新鮮血液,不斷削弱印第安土著的人口優勢。二是信息交通不便很容易逐個擊破,一直無法形成高效的統一戰線。

三是歐洲人還能肆無忌憚的大搞種族滅絕。一些熟練掌握馬屁、槍械、甚至信奉基督戰力很強的部落也被殺的一乾二淨。

現代社會有個好處,一是以色列沒法大搞種族屠殺,二是通信設施讓抵抗經驗廣泛傳播。

據加沙衛生部統計以軍大屠殺造成2.8萬平民死亡。而哈馬斯中有大量士兵來自孤兒、復仇者。現在看起來哈馬斯又多了大批兵員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