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西方集體放棄新能源汽車,那我們怎麼辦?
我發現這樣的言論最近非常多,甚至很多人在各平台幾乎是在發通稿,說的是:
新能源電車是美西方給中國挖的坑,這並不是科技創新、中國選錯了發展軌道、犯下重要錯誤……
反正就是這一套,說以後歐美的車企都不玩新能源了,就你中國一個人玩,看你能怎麼辦。
以後美國不進口了,如果歐日韓再一跟進,中國就慘了。
我就這麼說吧,現在美西方集團放棄新能源車,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他們根本就無法同中國競爭,完全搞不贏,現在不放棄,以後也要放棄。
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的產銷超過全球的60%以上,你說他們怎麼玩。
可以說這是被我們勸退了….
而就算全球都放棄新能源車的開發,對中國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因為今天的工業規矩已經變了,以後中國玩什麼,什麼就是標準。
在10年前,我們說中國的工業產值,超過了美日德三國的總和;
在6年前,我們說中國的工業產值,超過了美日德韓四國的總和;
今天的規矩又變了,根據美國經濟學家鮑德溫拿出的最新數據,中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全球2到10名的工業強國總和。
鮑德溫說:中國的工業產值份額佔據全球的35%,是第二名美國的3倍,第三名日本的6倍,第四名德國的9倍。
當然,中國作為全球工業霸主的地位,這些中國官方從來不對外說,因為說了美西方就更焦慮了,更歇斯底里了…….
但作為唯一的工業霸主,中國完全有能力去制定未來的全球工業秩序!
今天全球人口為80億人,整個美西方集團只有11億的人口,佔比僅僅為13%,就算整個西方發瘋,對新能源車關上大門,全世界還有83%的市場。
可能很多人說,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能力不行,用不起新能源車。
答案是,中國一旦進入某個領域,就會快速形成規模效應,讓成本極速降低,最終讓全球受益。
這就是各行各業的規矩,我們可以隨便舉例。
光伏產業中的核心部件多晶硅料,歐美玩的時候是400美元/公斤,中國一玩,價格就是20美元/公斤;
盾構機,歐美玩的時候價格是1億美元/台,中國一玩,價格成了500萬美元/台;
石墨烯,歐美玩的時候是900美元/克,比黃金還貴,中國一玩,價格成了1元人民幣/克;
激光切割設備,德國玩的時候是80萬美元/台,中國一玩,價格成了60萬人民幣/台;
高鐵,日本玩的時候是3.5億美元/公里,中國一玩,價格成了1.5億人民幣/公里;
魚子醬,法國玩的時候是25萬一勺,中國一玩,價格成了100塊一勺;
……..
所有的行業都這樣,沒有例外!
現在的美國,為啥只敢暗搓搓的私底下搞脫鈎,但是嘴上還要天天喊不能脫鈎?
因為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作為全球唯一的工業霸主,掌控著至少全球一半以上的供應鏈,一旦美國真敢脫鈎,相當於工業秩序崩潰,所有的原材料和元器件的價格成倍上漲。
所以美國的優勢是航母多,他最多能搞搞軍事上的圍堵,拉上狐朋狗友耀武揚威。
但整個美西方集團的工業產值加起來都沒有中國多,這還怎麼圍堵?
所以如果美西方集體掀桌子,全部放棄新能源車會怎樣?
我認為最多3年的時間,中國車企瘋狂內卷,加上供應鏈全面發力,能把新能源車的成本玩到歐美同等檔次油車成本的至少一半以內。
是至少。
內卷之後就是瘋狂的外卷。
到時候這個成本,歐美誰能擋得住?
除非美國徹底掀桌子,威脅誰敢買中國的車他就打誰,即使這樣也不用怕,因為我們第四艘航母已經在造了。
我原來說過,中國工業的最大優勢,就是在於中國是全球唯一的全產業鏈超大規模的單一市場。
這裡包含的3項特徵,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且只有能在中國實現,再無其它可能。
中國企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是產品一問世就直接面向14億統一市場,而且在中國,幾乎所有的供應鏈,所有的元器件都能找到,再加上我們打造的全球最優質的通訊與物流。
所以中國的產品一旦成熟後出海,那幾乎都是碾壓式的降維打擊。
2023年,中國出口了522萬輛車,這才是剛剛開始。
2024年的前2個月,中國出口為3.75萬億元,又增長10.3%。
而其中增長最快的三大項就是:汽車、家電、船舶分別增長15.8%、24.3%、180.6%。
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加速度將一直持續下去,並越來越快。
事實上,未來5年的中美競爭路線已經很明確了,就是兩件事情。
第一、中國未來工業的核心三大項是汽車、大飛機、造船。
這三項都是市場極其龐大、供應鏈極長、提供海量的就業崗位、帶動科技的全面發展。
而這三項的核心技術我們已經悉數攻克。
汽車就不用說了,大飛機C919已經成功上線。
造船呢?現在航母004號就要開幹了;
LNG船我們突破了法國獨有的技術殷瓦鋼,正在向100%的國產化邁進,3年後保守預計年產達成50艘,躋身全球高端產業的絕對第一;
大型郵輪號代表全球最先進技術的魔都號已經試航成功……
第二、成為全球工業標準,這也是一種必然,因為中國是全球工業霸主。
中國已經加速開始了對高鐵和電力在東南亞的輸出,而交通與能源是工業的基礎,一旦整個東南亞引入了中國高鐵的標準,再搭配上以後的各項其它基建與新能源,那麼東南亞就成為了中國製造的延伸,中國工業的一部分,以中國為中心對整個亞太的經濟進行了有力的融合。
而中國在這些方面拓展的市場越大,配合我們自己的內部規模,將形成無與倫比的成本與技術優勢,碾壓全球。
可以說中國僅僅通過造船、高鐵、基建和新能源,在加上汽車與未來的飛機,就將全球鏈接,在未來的10年,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在工業化上取得成就,都離不開中國的標準。
那個時候,所有的工業基礎項目,我們都是全球當之無愧的領導者,任何一個國家,如果不用中國的標準,首先就意味著工業化的成本提高一半以上,還沒開始搞就已經落後了!
美國對中國的圍堵大約也就還能最多持續8年吧。
8年之後,我們的高端造船與汽車已經成為全球絕對領導者,大飛機也開始全面發力,以電力、通訊與交通為基礎,工業已經成為全球標準。
那個時候,我們是90萬對10萬,優勢在誰?
如果美國還想要圍堵,就是一個笑話了。
所以8年後美國如果不想垂死掙扎,就只能和平交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