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惱羞成怒,證明中國拿捏住了美國的「七寸」

風留痕

儘管耶倫聲稱此次訪華「富有成效」,也強調增加溝通和絕不脫鈎,可美國政府卻突然又變了臉,又對中國一家對講機企業下手,還增加了中企「黑名單」。總統拜登則親自上陣拱火南海和對華軍事施壓,沙利文聲稱確保「台灣有事」永遠不會發生,顯得是相當的不友好。美國如此惱怒,證明瞭中國已經拿捏住了美國的「七寸」,美國這是要報復洩憤。

從美國財長部長耶倫這一次訪華行程和表現來看,還算是比較「友好」,至少顯得比較低調,雙方的溝通氣氛也還不錯。

也正因為如此,耶倫回到美國後受到了輿論的嚴厲「批評」,也就是對華不夠硬了,丟了美國的臉了,什麼也沒撈著了等等。原因自然就是沒有從中國帶回美加人希望得到的東西,也就是中國並沒有對美國的無理打壓妥協。

可能最讓美國受不了的就是中國對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沒有絲毫的改變,特別是在耶倫還沒有結束訪問行程的時候中國就邀請了俄外長拉夫羅夫訪華,這似乎是直接要堵死美國的嘴,也就是在中俄關係問題上或者說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的立場絲毫不變。

此前就分析過,儘管中國「新三樣」的產能過剩和金融合作問題上是此訪的重點,可實際上要求中國改變對俄外交姿態和烏克蘭戰爭的立場才是不好明說的難言之隱。

果不其然,在訪問行程的後期,也就是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此約外長會議上指責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威脅美歐安全的時候,耶倫終於忍不住公開發聲,警告中國不改變對俄的「支持」就要受到制裁。

正因為中國置之不理,所以耶倫一回到美國,美國方面就立即展開了新一輪的打壓:一是又以支持俄羅斯的名義把六家中國企業列入了黑名單,二是出台政策禁止一家中國對講機企業在全球內銷售產品。

布林肯要求北約成員國在與中國接觸時就中國支持俄的問題對華施壓,而副國務卿坎貝爾則在訪談中竟聲稱中國和俄羅斯發展更密切的關係可能會跨越美國的「敏感線」,即美國「最核心的戰略利益」,顯然是不讓中國與俄羅斯做生意,也就是選站隊美國。

可見圍繞耶倫訪華一事,美方最突出的就是對中國與俄羅斯的密切雙邊合作關係非常敏感,且最大程度上表達了憤怒。

而美國總統拜登,一邊派人與中國溝通會談強調緩和關係或推動關係的發展,一邊卻親自上陣拱火南海戰爭和對華戰略及軍事施壓。

美國與日本的軍事合作進一步的升級,軍事一體化基本完善成型,其目標自然就是針對中國,甚至可以說是在積極備戰。

同時,在耶倫訪華期間糾集美日澳菲在南海搞聯合軍演以向中國施壓,並表明在南海的聯合施壓行動將常態化。

即將召開的美日菲三邊會晤則正在考慮建立一個類似於AUKUS的軍事聯盟機制。同時,美國還欲把小日本擴進AUKUS。

從耶倫公開表態稱與中國脫鈎將是災難性後果來看,拜登政府目前是真的不想與中國脫鈎,至少脫鈎的時機還沒有成熟。

而對於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美國也應當清楚這是欲加之罪,也知道中國不會妥協讓步,何況中國對美國的對華產品高關稅問題以及芯片封殺和TIK TOK打壓問題的嚴重關切,也不是沒有道理。

因此,他不會指望中國能夠在這些問題上做出讓步,此訪的目的只是對中國的一種戰略試探或經貿對話打前站而已。

接下來布林肯就要訪華恐怕會正式提出戰略上或外交上的無理要求了。

從以上來看,美國最惱火的就是中國非但不弱化對俄關係,而且還是有意在加強。或許美國就是想阻止中國與俄的合作關係進一步的升級,因為普京馬上就要來華訪華了,而且很有可能順道訪問朝鮮,至少是過後會訪朝。

儘管俄目前掌握著戰場優勢,經濟形勢也不錯,可畢竟嚴厲的制裁和戰爭經濟對民生經濟是一個嚴重的影響,重要的是金融制裁讓俄有些吃不消。

儘管俄已經完全轉型到戰爭經濟,可畢竟資源有限和製造業能力有限,這就需要加強對華和對外合作,金融上恐怕更要依賴於人民幣。

拉夫羅夫說得非常明確,就是要與中國一道推動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一帶一路以及全球南方框架內的合作,這樣俄的對外合作範圍才能不斷擴大,才能有效抵制美歐的金融經濟制裁。

普京早就答應了要訪問朝鮮,此次不順道去,之後也會單獨去。

有意思的是,在普京之前中國委員長趙樂際也要去朝鮮訪問,朝鮮可就又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了,中俄朝三方互動,恐怕會令美國更難堪。

戰爭一開始就說過,拱火烏克蘭戰爭是拜登犯的最大戰略錯誤。惹上了俄羅斯可就要付出巨大和受到嚴重的牽制,可以說烏克蘭戰爭是美國的命門軟肋。

對於俄來說,有中俄友好合作作後盾就永遠不會倒,中國是「俄最可靠的肩膀」,也就解除了俄的後顧之憂,也才能放手與美國北約一搏。

不切實際上鼓動對實力佔優的俄軍進行長達近一年的大反攻,這是拜登犯下的重大戰術錯誤。在火力不佔優甚至是明顯劣勢的情況之下對俄打了近一年的對攻,這嚴重違背了戰爭常識。

目前大反攻已經失敗,輪到了俄軍進入攻擊模式,而莫斯科恐襲以及馬克龍的北約派兵論,則徹底激怒了普京。這一輪次的大轟炸之後,烏克蘭的戰爭潛力和戰爭意志也就真的消耗的差不多了,恐怕只有投降的份了。

儘管美國想撒手不管,可不管又不行,如果就這樣讓俄實現了行動目標,不僅是前功盡棄的問題,而是要失去歐洲戰略主導權的問題了。

儘管歐洲不願意接受俄的取勝,可不接受又如何?難道真的要與俄打核戰爭?所以,目前嘴硬的歐洲人心裡很清楚,俄羅斯是趕不走也離不開,早晚得直面俄羅斯,只要澤連斯基一投降,歐洲人對俄的態度馬上就會轉變。

而對於美國來方,如果俄取勝,就不是單純的代理人戰爭失敗的問題了,而是未來在新歐洲秩序建立的時候失去主導權問題。

北約是美國的堅強後盾,歐洲可以說是美國的大本營一樣重要的地區。如果真的讓歐洲實現戰略自主,美國的全球戰略可就徹底垮台了。

這一點中國非常清楚,烏克蘭戰爭就是美國的命門軟肋。

或許正因為如此,拜登才極力拱火菲律賓,可菲律賓的小馬科斯也不是傻子,輕易也不敢真的激怒中國,而日澳等國更不傻,也不會引火上身。

正因為烏克蘭戰爭是美國的命門,所以中國必須保持好與俄的合作關係,不會給予俄「致命性支持」,也不會讓俄的經濟衰退下去,更不能讓俄軍打不下去。

持久打下去,就等於是俄在替中國消耗牽制美國,如果短期內結束戰爭,中烏也還是友好關係,美國更怕失去對歐洲的控制權,這場仗怎麼打都得讓美國賠了夫人又折兵,在戰略上受到空前的打擊。

美國的命門、軟肋還不只是烏克蘭戰爭,還有就是以哈戰爭問題。

在人類進入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以色列的暴行已經是在激怒全世界。如果以色列真的進攻拉法,美國恐怕也控制不了世界反以、反猶的怒火了。

然而,美國也無法拋棄以色列,在以色列轟炸了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之後,這戰爭的局面就更複雜了。

目前美國和以色列惹的不僅僅是伊朗,而是中東地區所有的親伊朗或者說是什葉派穆斯林,這些武裝組織分散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需要強攻,只需要騷擾式襲擊,就足以令美國陷入中東人民戰爭的汪洋之中。而美以要打的目標可就要分散許多了。

伊朗未必直接動手,但卻一定會在背後提供武器裝備和戰術指導,而遜尼派勢力也不會無動於衷。據說已經是在向胡塞等武裝組織提供暗地裡支持了。

而中俄在中東也有著較大的影響力,伴隨著美國影響力下降,中俄的影響力會增加。

原本中東地區就在進行著地緣政治的演變,這一仗會加速去美國化演變,中東經濟也處於轉型期,與中國的合作會得到加強,也就是說,這一場戰爭之後,美國恐怕也將失去對中東的控制權。

因為烏克蘭戰爭而失去歐洲戰略主導權或控制權,再在戰略上失去對中東的控制權,南美洲內部近來又在鬧動蕩,美國的全球戰略可就徹底崩潰了。所以說,烏克蘭和以哈戰爭是美國的命門,而中國已經拿捏住了這個命門。■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