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馬克龍使拜登遏華計劃又成泡影

風留痕

在美國總統拜登強推圍攻中國「大國競爭」戰略的關鍵時刻,「另類」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又讓美國嚴重失望了。「中法互動」使得拜登的遏華戰略計劃又將成為泡影。

儘管在中法歐三方會晤中馬克龍強調了所謂的「公平競爭」問題,並表示將竭盡所能捍衛歐洲經濟,可他也強調「國際局勢處於關鍵轉折點,法國和歐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同中國加強合作,這事關歐洲的未來。」且再一次聲明歐方反對「脫鈎」。

馬克龍特別強調:在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時,與中國的關係具有決定性意義。如果沒有中國的同意,這些問題就無法推進。」

更強調了在烏克蘭和中東發生的重大危機問題上,與中國展開協調將絕對發揮決定性作用。

儘管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是子虛烏有,但法國和歐洲在光伏產品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憂慮也算是在情理之中。畢竟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優勢太過明顯,對歐洲的傳統優勢衝擊太大。更怕的是中國形成「壟斷」地位,這應當不能算是對中國的戰略打壓與遏制,這與美國還是有明顯的不同。

所以,馬克龍強調的是的,「歐洲的未來顯然將取決於我們是否有能力以平衡的方式進一步發展與中國的關係。」這是意在弱化美國的地位和作用。

從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種種表態來看,拒絕追隨美國與中國脫鈎的立場是堅定的,加強與中國的合作的大方向是明確的,也就意味著中法之間的分歧也好、矛盾也罷,是有希望通過談判得以解決的,也就是純貿易爭端而無關乎政治。

有意思的是,在三方會談中,美國的「代理人」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雖然強調強硬地表示:不平等的市場准入和中國政府對工業的補貼損害了中歐關係,並警告歐洲準備使用一切可用工具來捍衛其經濟。可她同時也明確指出:歐中關係良好。承認中國在全球事務中地位作用舉足輕重,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對歐盟至關重要。

更強調了在應對全球挑戰課題上與中國加強合作,並表態歐盟希望和中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增進互信,避免誤解。

認同中方在維護自身發展方面的正當權利,希望同中方持續坦誠對話,加強合作。

近來,每一次中法互動,馮德萊恩都以歐盟的名義參加會談。給人的感覺是美國派來起監視作用的,可她這一次表態顯然並非完全站在美國的立場。

這並不代表她的立場有什麼重大的轉變,而是因為她代表的是歐盟,這實際上表明的是歐盟集體的態度,或者說她不能拋開歐盟替美國說話。也間接表明瞭歐盟不完全與美國一致。

這對中國來說就足夠了,而對於急於離間中歐關係,或者說把歐盟綁上美國反華戰車的美國來說,真是非常頭痛的事。

為了孤立打壓中國,拜登一直想通過製造各種矛盾離間中歐關係。

先是修復關係。希望以修復關係為契機把歐盟拉上自己的戰車,在歐洲堅持獨立自主和反對脫鈎搞陣營對抗之後,就又變相提出了一個去風險問題,希望借此來製造中歐矛盾,以離間或阻止中歐關係的良好發展。

雖然歐盟已經開始啓動去風險程序,可推進的力度和速度並不快,甚至可以說是猶豫不決。於是,拜登就又提出了一個「中國產能過剩問題」。

不管是去風險還是去產能,實際上都是一個意思,都是在變相推動與中國的脫鈎。

新能源也好,電動汽車也罷,這代表的是人類發展的大方向,也是未來經濟的重點領域。中國取得了巨大的優勢地位,這也確實讓歐洲人難以接受。

眼看著中國正在取得絕對的優勢地位,歐洲人自然心中也非常難受。拜登就是要抓住這一點來製造中歐矛盾。借此來離間中歐關係,自然希望歐洲能夠與美國一道打壓中國,也就等於是把歐洲綁上了美國的戰車。

而如今看來,德國政府是一直反對在電動汽車領域與中國展開貿易或關稅戰。法國雖然立場強硬,但也充分表達了與中國談判解決爭端的堅定意向。即使是馮德萊恩的表態也並非是借此與中國矛盾激化。

為了離間中歐關係,拜登的招數是一個接一個,一環套一環,可以說是一套連環計。如今,不論是歐洲的領頭羊法德還是歐盟,都與美國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美國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顯然又都是白忙活了。

中法互動後,還有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這兩個國家雖然影響力不大,可在與中國的合作問題上卻可以起到示落或帶頭作用。可以讓歐洲國家明確看到與中國合作的極大好處。這就足矣。

對於美國來說,要想在與中國的戰略角逐中取得絕對的優勢,歐洲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歐洲的配合,用拜登的話說就是美國的實力就不夠強大。

其實,重要的還不僅僅是離間中歐關係,而是歐洲特別是法國堅定的獨立自主意識。法國不僅自己要戰略獨立,還要帶領歐洲「獨立成極」,這顯然是想成為美國未來的強大對手。

美國怕中俄做大,但也必須防著歐洲崛起。要想永久性獨霸世界,任何一個強大的勢力都將是美國的「敵人」,或者說是對美國的挑戰。

因此,欲拉上歐洲與中國作對,實際上也是意在削弱歐洲或者加強對其的控制。

正是因為這一點,原本就在西方聯盟中有些不同的法國,此時就必須更加另類了。

雖然歐盟內部不少的國家都願意追隨美國,可畢竟法國才是唯一的核大國和五常國家。法國不上套,歐盟就無法統一。當然,除非歐盟解體分成兩半。

對於歐盟來說,目前不想完全站隊美國,或者說不想與中國徹底鬧翻,實際上也是投鼠忌器。

一是處於衰退之中的歐洲經濟真的需要與中國的合作。如果與中國脫鈎或打貿易戰,首先重創的將是歐洲經濟。

二是烏克蘭戰爭中中國的態度真的是太重要了。很明顯,雖然中俄貿易在加強,但中國也確實並沒有給俄直接提供軍事相關的支持。歐盟也怕逼急了中國,將中國推向俄羅斯。

烏克蘭戰爭,可是戰後歐洲最大的安全危機。不管戰爭結果如何,都將徹底改變歐洲的安全秩序。而中國也確實是對俄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中國的介入也為歐洲未來的安全秩序建立,注入了相對穩定性的預期。

一句話,中國也不是歐洲能夠得罪得起的,何況中國一向是和為貴,也無意於左右歐洲的局勢。因此,歐盟特別是另類的法國,是輕易不會與中國鬧翻的,也就不會加入美國戰隊。

拜登政府費盡心思搞了三年多時間,就是要把歐盟拉進反華戰隊。可就在中美戰略角逐最關鍵的時刻,中法之間的良性互動,使得拜登的戰略計劃徹底化成泡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