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新兩國論」極度危險

盧永雄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5月20日就職,其就職演說充滿著台獨味道,完全體現他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之性向。

第一,否定「蔡規賴隨」。賴清德雖然口頭上強調會延續上一任蔡英文的路線,但比較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和賴清德的演說,就會發現兩者有很大差別。蔡英文過去慣用比較中性的「兩岸」、「中國大陸」,但賴清德的演說都幾乎全部稱為「中國」,等於將大陸視為另一個國家,強調互不隸屬的概念。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提到,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作為處理兩岸關係原則。台灣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一條指「國家統一前,為確保台灣地區安全和民眾福祉,規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並處理衍生之法律事件。」但賴清德就改稱為「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避談他視為災難的《中華民國憲法》,亦迴避可以緩衝兩岸敵對狀況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在顯示他要脫離蔡英文比較隱晦的台獨路線。溫水煮蛙,由暗獨變明獨。

第二,提出「新兩國論」。賴清德在演說中指出「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賴清德強化台灣與大陸是一種所謂「國與國的關係」,淡化憲法一中,這是從理論上重新詮釋海峽兩岸關係,扭曲地稱為台灣擁有「主權」。

第三,確立台獨理念根源。在1949年國民黨政府敗走台灣後,台灣分裂國家的主張是堅持「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理念,認為中華民國仍然存在,只不過暫時其治權只及台灣,但對整個中國都有主權。不過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1年10月25日重返聯合國,成為國際承認的唯一一個中國代表之後,國民黨的分裂主張,已經喪失了實質意義。而民進黨就提出1991年提出「台獨黨綱」,認定《中華民國憲法》大而無當,要求採取重新制憲建國的激進手段。

雖然「台獨黨綱」在台灣社會難以達成共識,但是賴清德通篇演講,都在呼應民進黨的「台獨黨綱」理念。他在演說結語中提及,「1624年台灣從台南出發,站在『台南400』的歷史時刻, 台灣要更要展現自信,勇敢航向新世界,讓世界迎接台灣。」他提出台南400年的歷史,背後暗喻台獨史觀,弦外之音是指台灣是從台南出發,而不是從中國大陸出發,回應深綠的原教旨主義派的期許。

賴清德的通篇演說都是一個台獨宣言。在賴清德發言之後,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當日即發言狠批,指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釋放了謀獨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危險信號,充分暴露了其「台獨工作者」的本性。

《人民日報》今天在第4版全版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並刊發署名鍾一平的文章,指「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其5月20日的講話中大放厥詞,販賣『兩國論』、鼓吹『兩岸互不隸屬』,充斥著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險惡用心,再次暴露其『台獨』的頑固立場」。

而《新華社》亦發表時評指出,在「台獨」道路上,賴清德已超越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獨』性前所未有」。

可以這樣總結,賴清德發表的演說,是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台獨宣言,提出的「新兩國論」,更為兩岸關係埋下了重大炸彈,為台灣帶來毀滅性的危機。不過,賴清德走的台獨路線,會受多個因素左右。

第一,大陸的無情打擊。就在5.20早上,國家商務部宣布參與對台灣地區軍售的幾家美國企業實施制裁的消息,當中點名一間名為凱普拉格斯公司,向去年被中國制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導彈與防務兩間公司轉售中國貨物。這印證了美國軍火商也要購買中國零件的消息。國家警告所有美國人,誰支持台獨都沒有好下場。

第二,立法院的制約。民進黨丟失立法院的控制權,國民黨加上民眾黨擁有超過立法院的半數席位,早前提出擴大立法院權力的法案,就令到民進黨暴跳如雷,發動議員在議會上大打出手。但無論民進黨如何惡搞,都脫離不了失去立法院控制權的事實。賴清德想走台獨路線,將會受到立法院極大制肘。

第三,是美國的國情變化,美國今年11月進行總統選舉,特朗普有相當大的機會當選上台,特朗普會否利用台灣作為挑釁中國大陸的工具,深受外界注意。如果特朗普將台灣烏克蘭化,推台灣人上戰場,挑釁大陸,想流乾台灣人每一滴血的話,台灣將會極度危險。

總括而言,賴清德上台走的台獨路線,將會令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極不穩定的狀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