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兵敗阿富汗的根本原因!5點

縱橫十

塔利班迅速攻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打了20年的戰爭,20天就完蛋了,即使在最後的撤離時間,已經不能用撤離來形容,而是倉皇逃離,這完全就是一場大潰敗。

不得不問一個問題,美國耗資2萬億美元、傷亡2萬多人,耗時20年卻為何最終難以征服阿富汗?

很多人說,這是因為美國戰略目標太大,不該全面改造阿富汗;也有人說,這是美國沒有充分給予阿富汗民眾自由。

不過在作者看來,這些都不是深層原因,根本原因有5:

一是阿富汗地形

阿富汗廣袤的山地、深山大川,為阿塔進行游擊戰爭提供了絕佳場所,這導致了美國哪怕窮盡力氣也難以根除。

即使在最後的決戰時刻,阿塔的整個路線依然很清晰:先控制農村–>控制邊境口岸–>奪取大城市–>攻佔中心城市–>對喀布爾圍而不攻,和平解放。

一切都似曾相識。

阿富汗的山區地形,為阿塔提供了絕佳的保護,致使美軍難以清剿。

二是美國的「侵略軍」性質

懂行一點的都知道,美國入侵阿富汗是出於地緣考慮,為了給中俄伊打入楔子。

不論美國如何粉飾自己,不論美國宣稱出兵阿富汗是為反恐,也不論美國如何宣揚自己為阿富汗帶來了民主自由與人權,對於阿富汗人民來說,它就是侵略軍。

就如同當年日本法西斯禍害東亞、東南亞,不論它如何宣揚「大東亞共榮圈」的合理與美好,但對別國來說,它就是侵略軍,必然被抵抗。

於是,就有一個關鍵性的東西,即民心。

如果僅僅是阿塔與北方聯盟作戰,阿富汗民眾也許各有支持,但如果是阿塔與外國「侵略軍」作戰,絕大多數阿富汗人會怎麼選擇,相信答案不難明白。

所以這次阿塔捲土重來時,出現了兩個怪異現象:一是橫掃全國的速度如此之快,10天不到就「解放」了全境;二是阿塔的傳統勢力範圍是在南方與東部,北部是加尼政府軍(前身是北方軍閥聯盟)的勢力範圍,但阿塔卻能在北方一路攻城拔寨而毫無阻攔。

這就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很多民眾對阿塔是持支持態度的,不然它不會這麼順利。1994年與1996年,阿塔曾兩度嘗試使用武力征服北方,但收效甚微,而這次卻如此順利,就很能說明問題。

再說了,在世界第一強國的打擊下,阿塔能夠存活20年不倒,它的核心軍隊7.5萬人,加上外圍民兵共計約20萬人,如果沒有民眾的供養,它根本存活不了這麼久。

三, 外部牽制

阿塔作為在阿富汗牽制美軍的重要力量,其它國家不可能坐視阿塔被清剿乾淨,必定會暗中予以支持。

就如同美國入侵越南時,蘇聯及其它國家會支持越南,最後美國兵敗;蘇聯入侵阿富汗時,美國給予了阿富汗大量支持,最終蘇聯失敗;

這一次美國入侵阿富汗,其它國家必定不會坐視,這也應該是美國魂斷喀布爾的又一原因。

四, 帝國戰略極限

任何一個國家視力量大小,都有它的戰略極限,超出了就會戰之必敗。

東亞、中亞這些地區,處於美國的戰略極限之外,於是美國會在朝戰、越戰相繼失敗。

如今它又在阿富汗遭到失敗,其實是同理。

需要注意的是,戰略極限是一個相對概念,不能絕對化。比如朝戰、越戰若沒有其它力量介入,美國能很輕鬆的搞定,但一旦有其它大國介入,美國就會無能為力。

阿富汗其實一樣,如果單讓美國搞定阿富汗,是沒問題的,但問題在於其它國家不會坐視美國在阿如願以償,就如同蘇聯入侵阿富汗時,美國會支持阿富汗一樣。

還有人可能拿二戰時,美國萬里遠徵打敗日本說事。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不是美國一家打敗的,是中國、東南亞、蘇聯與美國一起打敗的;日本自己也將戰線鋪得太廣,最終耗死了自己。

換一種局勢,假如是美國來入侵日本本土,日本集中所有資源應對美國,再獲得其它大國的支持,2個美國也不可能拿得下日本。後來的朝鮮戰爭已經檢驗過,當時朝鮮可比日本落後得多,美國拿不下朝鮮,又如何能擊敗日本。

所以說,阿富汗超出了美國帝國戰略極限,是其兵敗阿富汗的又一關鍵原因。

五, 美國力不從心

美國力量已相對衰落,繼續天長日久的消耗在阿富汗讓它力不從心,不知何時是個盡頭。同時,繼續消耗在阿富汗,讓它無法集中資源專心與中俄競爭,於是索性撤離。

上述5點,是作者認為的美國耗資無數、窮其20年之功,卻拿不下一個小小阿富汗的深層原因所在。

這也再次印證了一點:西方社會的「叢林法則」在大航海、大殖民那個新舊文明交替的野蠻生長時代,或許能夠逞強一時,但如今若是依然試圖用武力征服,已然很難。更多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同呼吸共命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