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遇難後,中東會爆發全面戰爭嗎

一個壞土豆

伊朗總統萊西不幸遇難,會不會加劇中東的緊張局勢,爆發更大的戰爭?

伊朗的未來將走向哪裡?

從目前來看並不會。

無論是從行為動機,還是從最終受益來看,以色列都和這個事件有脫不開的干系。

但事實與真相並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是伊朗怎麼對萊西事故進行定性,是他想要對外界傳遞什麼信息。

從目前的狀態來看,伊朗將要依然維持自己的戰略腚力,選擇息事寧人,傾向於這是一起「意外事故」。

5月20號,伊朗國家通訊社在報道中首次提到,這次直升機失事的原因可能是技術故障。

同一天,伊朗前外交部長在接受國家電視台採訪時,對美國進行了指責,但指責的原因是說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導致伊朗無法獲得航空零件,最終導致了這場事故。

所以很顯然,伊朗是想把這個事情壓下去,並不想把事情搞大。

即使有確切的證據是以色列幹的,伊朗也會裝傻。

同時,無論是美國還是以色列,都不會承認這個事情和自己有關,畢竟暗殺他國元首,是赤裸裸的恐怖組織行為了。

美國第一時間就進行了否認三連,也就是我不知道,不是我幹的,不關我的事。

所以,等著吃瓜想看中東大戰的小夥伴們就要失望了。

伊朗還是很有戰略腚力的,不被逼到走投無路到懸崖邊上,是不可能掀桌子的。

那麼萊西死了,伊朗的政局是不是會有所改變,甚至於倒向美國呢?

這更不可能。

一直以來,伊朗有著強大的親美派勢力,以至於信息系統被滲透得和篩子一樣,以色列和美國在伊朗搞暗殺和恐怖襲擊如出無人之境。

但是在目前,伊朗的親美派在伊朗政府的高層沒有任何的影響力,萊西遇難後,伊朗有關權力移交的規定十分明確,根據憲法,副總統穆赫貝爾負責暫時管理政府,而且伊朗的大政方針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決定。

在50天之內,伊朗將進行重新大選,選出新一任總統。

而新的人選大概率有兩個人,要麼是副總統穆赫貝爾,要麼有可能是哈梅內伊的兒子穆傑塔巴,他們沒有任何的可能性倒向美國。

所以此次事件應當不會導致伊朗出現較大的政治動蕩,對於政府運轉及國民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

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伊朗即使想投降,美國也不可能接受,以色列更不會同意。

其實伊朗的最高領袖,無論是當年的霍梅尼還是今天的哈梅內伊,都是務實派,就是只是想伊朗搞好,並不想和美國死磕到底。

如霍梅尼時代任命的總統拉夫桑賈尼,搞的完全自由化的經濟體制,而且在外交政策上一直是親西方的,對此,霍梅尼並沒有過多干預,意思是你只要能把伊朗搞好,其它都無所謂。

結果拉夫桑賈尼越搞越不像樣子,想全面西化改革,否認伊斯蘭革命,而且用人唯親貪腐嚴重,到了最後仗著有美國的支持開始獨斷專行。

可即便如此,美國也沒有放棄對伊朗的攻擊,大量的媒體公然指責伊朗的宗教管理是開文明的倒車,並伺機對伊朗進行顛覆,最後伊朗的宗教領袖實在受不了了,1997年讓拉夫桑賈尼退休了…….

到了2013年,溫和派的魯哈尼開始擔任總統,又開始想對西方妥協,和奧巴馬簽署了伊核協議的草案,想停止核工業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

在當時,無論是伊朗還是歐洲,都認為伊朗即將和美國達成諒解,對此,哈梅內伊也沒有進行反對。

但是到了2020年,風雲突變,特朗普撕毀了伊核協議,刺殺了蘇萊曼尼,這下子魯哈尼的聲望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和美國妥協的路徹底被堵死了。

其實啊,無論是伊朗還是俄羅斯,其實都不想和美國作對,都想妥協了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俄羅斯幹得是更加徹底,當年葉利欽直接跑到美國國會演講,說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要全盤西化,要和你們進行最全面而深入的合作,隨後更是3次提出要加入北約。

結果俄羅斯要投降,被美國民主黨一頓胖揍被打了回去。

伊朗要投降,被美國共和黨弄得死去活來。

而且伊朗要投降的難度更大,因為就算美國接受他的投降,以色列也不答應。

以色列把伊朗當做是眼中釘肉中刺,要把伊朗從地圖上抹掉才安心。

魯哈尼倒向西方的策略完全失敗後,才重新換上了強硬派的總統萊西。

在萊西的任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改變。

以往伊朗的石油銷售佔據了經濟總量的70%以上,所以只要美國一制裁,伊朗的經濟就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

但從伊核協議廢除後,伊朗就開始轉向,不僅開始了更加全面的工業化,而且和東方大國簽署了長達25年的全面合作協議,到了2022年,石油僅僅只佔伊朗經濟總量的30%左右了。

所以我們還可以看到俄烏戰爭期間,伊朗向俄羅斯出口了大量的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

結果很不幸的,伊朗的局面剛開始穩定並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萊西的飛機就墜毀了。

其實我們都把目光看向伊朗的時候,非洲剛果也傳來了槍聲,發生一起政變,總統府遭到武裝人員襲擊。

好在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剛果已經挫敗了政變,組織者被擊斃,其它的參與者包括多名美國公民在內的50人被捕。

基本實錘又是美國導演的……政變的發起者就是美國公民,在美國成立了對剛果政府的反對黨,一直被美國政府庇護,這個鍋美國要甩都甩不掉了。

為啥是在剛果?

因為中國在這裡有重大投資和關鍵利益所在。

中國在剛果投資了港口、水電站、鐵路、公路、礦產等多種項目,佔到了剛果接受全球外資的一半以上。

而尤其重要的是大量的鈷礦和鋰礦,是新能源所需要的核心金屬。

結果剛果就政變了,美國的手段是越來越沒有下限了。

結合現在全球爆發的一系列的意外事故,以後的日子都不會太平……..

我們說回伊朗,2016年的時候,伊朗是真的有可能倒向美國的,中俄伊鐵三角也不可能形成,結果被美國和以色列給打了回去。

這一次萊西遇難,伊朗的親美派們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但是無論怎樣,伊朗都不可能倒向美國了,只會和中俄越走越近。

因為以色列已經告訴伊朗了:你們想投降?敢投降老子弄死你們!

所以投降,是萬劫不復,硬鋼,還有一線生機。

在這裡我不禁想起了20多年前的中國,那個時候我們所面臨的國際環境才是真的是惡劣到了極點。

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匍匐在美國的腳下想加入北約。

伊朗選出了親美國的總統,正在搞全面的自由化改革。

法國薩科齊上台,全面放棄戴高樂主義,也是徹底倒向美國,重回北約,開始各種指責中國;

就一個伊拉克不聽話,美國發動戰爭,三下五除二把薩達姆給弄死了,展示了自己強大的武力,讓全球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出。

美國放眼天下再無敵手,貓抓老鼠一樣的隨意擺弄中國,不是銀河號就是炸館事件….

結果20多年之後,風雲突變。

俄羅斯要投降,被美國逼反了;

伊朗要投降,也被美國逼反了;

回到北約的法國被美國狂薅羊毛,企業被搶劫銀行被制裁,訂單被截胡,忍無可忍後再次高呼要獨立自主,要擺脫美國的控制。

中東被搞得一塌糊塗,抵抗之弧已形成了規模。

中國看著這一切目瞪口呆,說我啥都沒乾啊,怎麼突然來了這麼多小夥伴?

不過伊朗還會繼續忍下去,要他全面和以色列掀桌子,真的還遠沒到這個程度。

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伊朗內部的親美派、投降派和帶路黨實在太多了,他有什麼計劃以色列當天就能知道。

這也是當年革命不徹底留下的重要隱患。

但是不用懷疑的是,儘管這一次伊朗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在未來,他會和中國越走越近。■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