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134項產品關稅減讓痛打「台獨」,海警船現身高雄

5月31日上午,一則消息瞬間衝上熱榜!

相信這是讓很多關心台海問題的朋友最感覺到舒爽的一則消息。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公告:

自2024年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應該說這是近期除了「聯合利劍-2024A」圍島演習外對賴清德「台獨」集團的又一個重手打擊。

此次宣佈中止的134項ECFA下關稅減讓產品集中在石化、機械、紡織、汽車零配件產業。

由於石化產業為島內的支柱產業,所以此次有相當多的石化產品被列入表明已經從此前的警告轉向直接的定點打擊。

這樣,加上2023年12月已經中止的「丙烯」等12項產品名單, 半年內對台的關稅減讓中止名單增加至146項,佔目前全部539項ECFA下關稅減讓目錄產品的27%,打擊力度較大。

而這只是第二批,像「聯合利劍」演習也會有不同的「序號」一樣,接下來還會有新的批次出台,直到徹底改變兩岸不平等的貿易現狀。

由於石化、機械這些產業多被掌握在「親綠」財團手中,當然這也是對「台獨」金主們的沉重打擊。

對此,雖然島內「台獨」當局對於自己的挑釁會引發大陸的反制措施早有準備,並嘴炮不斷稱可以借此來擺脫對大陸的經貿信賴,但事到臨頭還是惶惶如喪家之犬。

5月31日正在台「立法機構」接受質詢的台當局所謂「陸委會」負責人邱垂正在接到民進黨「民代」吳思瑤的做球時竟然對大陸進行惡意攻擊,聲稱:

「中國大陸以貿易制裁的理由,『無理、片面』中止134項產品關稅減讓,我們表達強烈地『抗議與不滿』,相關的後果要由陸方來承擔。」

「我們也呼籲雙方通過協商針對兩岸現實,務實溝通解決。」

但聽其講話可以說是極其可笑幼稚的。

首先我們很想知道,這個邱垂正所講的「相關的後果」是什麼?是台軍架起幾門大炮逼迫中國大陸必須給台灣的產品免稅、減稅?

或者是找美國爸爸去告狀?

而這個邱垂正剛講完「狠話」,馬上就再稱希望與大陸「協商,務實溝通解決」。完全已經是驚慌失措到語無倫次的地步了。

所以,面對島內這些「台獨綠蛆」你是不能用正常的思維來想他們的,這些人被洗腦洗得已經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

而此事與我們此前分析的近期解放軍在台海的行動看有著一個高度的相似性,即根本不再是一種以「警告、震懾」為主的行動,而是對統一具體的推進,是不可逆轉的實質性的推動。

5月29日新聞發言人的一句「兩岸為什麼要回到過去」已經詮釋了目前兩岸情勢的現實與接下來的變化。

「台獨」是絕路,既然賴清德開始走上了這條路,兩岸也就沒有回頭路了。

也就是說不消滅「台獨」,實現國家完全統一這事就沒有結束。

或者說就算賴清德「台獨」團伙最後發現將面臨真正的致命打擊而想重新退回到兩岸此前的狀態都已經是不可能了。

此前我們預言過賴清德的兩條路:一是「物理性」消失,二是逃亡性消失。

現在看越來越成為現實了。

而更讓「台獨」分子感到恐怖的是,這一切的「打獨」動作都不是孤立的,是一個全方位推進的綜合性行動。

據郭正亮在節目中曝料:大陸的海警船在今天突破了所謂的「海峽中線」,公開現身在台島高雄外海。之所以是「公開」,是因為大陸海警船是直接打開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

就是要告訴所有人,我來了。

資料圖

而海警船之所以要來到高雄外海的原因很簡單——將進行執法巡查,就是要對整個台海進行行政執法。

若加上常態化幾個字,相信這件事對島內「台獨」的刺激應該是更大的。

由於目前台「防務」部門為了減少島內恐慌只公佈了經過處理的解放軍戰機在台海空域的活動軌跡。但對在台海周邊活動的解放軍軍艦及近期加入的海警船則進行淡化處理,基本不公佈航跡與位置。

但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終究不會持久。

接下來台當局將面臨的就是一個「四處漏網」的無法收拾的殘局。

幾天前我們講了針對賴清德520瘋狂演講的反制內容。

現在看軍事反制與ECFA為代表的經貿反制都已經在進行中了,而還有一個比較顯性的制裁措施就是對台當局所謂「邦交」的處理,相信不日即可見成果。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