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敢不敢打擊美國本土?

九品侍郎

1、俄羅斯敢不敢打擊美國本土?

美國佛羅里達附近的海域最近不平靜。俄羅斯派出了頂尖的海軍裝備,包括885M型核潛艇「喀山」號和22350型護衛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接近佛羅里達海岸,美國海軍迅速做出反應,不僅出動了P-8A反潛巡邏機,還部署了兩艘「伯克」級驅逐艦,加拿大也加入了監視行列,派出護衛艦協助。

這些行動顯示出美俄博弈態勢升級,儘管美國官方試圖淡化事件的影響,但俄羅斯此舉顯然是在向美國示威或警告,這是冷戰後俄首次將核潛艇部署到古巴附近,普遍認為這是俄羅斯對美國允許美制武器攻擊俄領土的一種回應。

對西方的警告,俄外長拉夫羅夫曾對媒體表示,「我毫不懷疑,他們已經聽到了;我毫不懷疑,他們會明白」,不過,從諾曼底紀念儀式傳遞的信息看,美歐顯然沒把俄羅斯的警告當回事,不在乎烏克蘭戰爭外溢,球又踢到了俄羅斯這一邊。

俄羅斯艦隊裝備的「口徑」和「鋯石」導彈,其威力足以引起關注,而它們在訪問古巴後還計劃前往委內瑞拉,這一系列舉動不僅是在進行友好訪問,也被視為對美國的間接挑戰。俄方確認在大西洋進行了導彈試射,進一步表明了其海軍力量的投射能力。俄有能力打擊美國本土,但敢不敢打擊?以什麼理由進行打擊?古巴與委內瑞拉是否允許從其領土上直接打擊?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俄羅斯目前不敢打擊美國本土,而且俄羅斯目前處於戰場優勢,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況且中國也不允許俄羅斯倒下。

2、美國在做打持久戰的準備

愛和別國簽訂「安全協議」的美國出手了。據報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表示,美國和烏克蘭將於6月13日簽署一項安全協議。沙利文表示,該協議涉及烏克蘭已經獲得的支持,這讓人想到美國在中東的一幕——

此前美國放風,與沙特要續簽類似日美那樣的安防協議,以協議「接近達成」向沙特施壓快點續,沙特方面目前還有簽這個1974年就有的協議,逼美國讓以色列撤軍,承認巴勒斯坦國,美國人兩難。眼見沙特加入了中國領銜的mBridge,如果加入的國家多了,石油美元不就玩完了嗎?美國人非常緊張著急。

回到烏克蘭。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的協議是啥呢?沙利文表示,「他們請求提供武器和支持,他們並未要求我們的部隊加入戰鬥。該協議不包括任何動用我國軍隊保衛烏克蘭的義務。」這說明,美國想在國際法層面補上援烏武器的「合法性」,減少因援助引發的法律爭議和外交批評。

美國對俄制裁還在繼續加碼。6月12日美國宣佈了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將莫斯科交易所納入了制裁名單,作為反擊,莫斯科交易所隨即宣佈從6月13日起停止在場內使用美元和歐元進行交易。

此前美國對左一個援助又一個制裁,是基於「我即是法」支持烏克蘭消耗俄羅斯。同時意味著美國將繼續擴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包括但不限於提供防禦性武器、情報分享、軍事培訓等,美國北約顯然在戰略上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烏克蘭戰爭會不會演變成另一個南北朝鮮戰爭終局的模式?

3、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

一是美國議員格雷厄姆日前表示烏克蘭有「價值10萬億到12萬億美元的關鍵礦產」。原話是,「幫助烏克蘭,可以被烏克蘭和西方國家所利用,美國不能拱手讓給普京」。

二是,西方好戰是為了什麼?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直白地表示,「為了什麼呢?為了錢:為了財富、資產、影響力,像往常一樣。烏克蘭資源豐富,但背一身債,外國公司已經可以擁有其肥沃的土地和其他經濟資產」。

歐爾班揭開了美歐外交的遮羞布,但這並不影響擁有海盜基因的西方進行搶劫的慣性。在中國人看來是為恥,在西方人看來是為榮。

眼下,拜登確實需要歐洲,甚至需要歐洲最好能多放些血,比如承擔更多衝突帶來的直接成本(如軍事開支、難民潮處理、能源危機等),比如美國向烏克蘭貸款,由歐洲來擔保,這樣的模式可以緩解美國國內的困境,只是不知道右轉後的「新歐洲」是否願意?歐爾班肯定是不願意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