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台驚恐的「仁愛礁模式」,美智庫兵推:若對台實施,美難應對

孫緒聞

針對中菲在仁愛礁的衝突一事,近日,島內媒體就發文表示,這可能是未來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一場「戰術演習」,這種海上執法部隊封鎖阻攔的「仁愛礁模式」,很有可能在未來被用在解決台灣問題上。

台媒中時新聞網就指出,實際上不管是黃岩島還是仁愛礁,其所帶來的海洋經濟利益並不如外界想像的大,圍繞此展開爭奪,不過是大陸和菲律賓進行的旨在維護主權的國家層面的對抗。從單純的力量對比上來看,菲律賓對此可謂倍感壓力,而對大陸來說,這也就是一場演習規模的水準,遠遠沒有上升到全面對抗的程度。

而美國智庫CSIS就以此為基礎,對解放軍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的方式和手段進行了兵棋推演,該推演結果認為,大陸在解決台灣問題上可能採用「封鎖與隔離」的政策,這與咱們一直所主張的「窮台」戰略相似,即對台灣與外界採取物理隔絕的方式,以達到「困台」的目的。而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關鍵性角色的可能並不是中國的海空軍部隊,而是中國規模龐大的海警部隊。

CSIS認為,中國一定會利用其手中的優勢海上執法力量,展現對台灣的絕對掌控能力,但是這種「封鎖」並不是全面性的封鎖,而是針對台灣的特定港口和地區進行管制,並且這一特點已經在大陸過去2次較大規模地圍台軍演中有過具體體現。2023年8月以及今年5月的圍台軍演,其軍演範圍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針對台灣的港口。未來這種「封鎖」行動可能下放給海警部隊執行。

這種做法的特殊性在於,這可以宣示中國海警在台灣周邊海域的管轄權,進而突出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同時對進出台灣的船隻進行管制,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大陸試圖完全隔離船隻進入台灣,而是對特定的貨物進行檢查,以符合中國制定的標準,這將給島內「台獨」勢力施加巨大的壓力,同時也在對外部釋放信號,中國對台灣以及周邊海域有著絕對的控制權。

根據CSIS的設想,中國的這種行動,將可以避開敏感問題,即美國和西方國家提出的,不得使用武力手段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海警部隊作為海上執法力量,處於民間力量和軍事力量的中間地帶。海警執行「封鎖」任務,將極大地降低海上爆發軍事對抗的風險。

而美國想要對此採取措施,也將面臨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美國的海岸警備隊總不可能把整個艦隊都開過來,在台灣海域和中國對峙。而台灣就在中國家門口,中國隨時可以進行部署,即便是美國海岸警備隊在此長期和大陸海警對峙,事實上也難以起到作用,畢竟台灣海峽並不屬於美國海岸警備隊的管轄範圍。

美國海空軍又不太可能直接與中國海警進行對峙,一方面這將塑造一個對美國極其不利的國際形象,即美國動用軍事力量對中國海上執法力量進行打壓。另一方面,即便是美國部署海軍力量,規模也不可能小,這將花費美國海軍大量時間和精力,時間長了將難以為繼。

因此CSIS認為,如果中國在台海採取一些「灰色手段」,以加強對台灣地區的控制,美國乃至台灣都可能拿不出什麼好的方式來進行應對,就像是現在的中菲圍繞仁愛礁的爭端一樣,美國並沒有直接介入的理由,或者說美國根本就沒想過要直接介入島礁爭端。

對於該問題,CSIS也做了一份意見調查,如果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採取在中菲南海島礁爭端中類似的封鎖措施,是否認為美國會採取行動干預中國實施的「對台隔離與封鎖」。調查結果可以說是一邊倒,美國和台灣分別只有13%和9%的專家認為,完全有信心相信美國會直接干預大陸對台灣的封鎖措施,而美國的盟友,相信美國會對此進行干預的,更是少之又少。

站在中國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一個解決台灣問題的選項。但是,美國顯然是低估了中國和中國人民在解決台灣問題上的手段和決心。所謂的「灰色模式」,只不過是為了避免造成更大衝突的一個手段,若美國打算介入到中國解決台灣問題中去,那麼中國必將不惜一切代價,擊退一切來犯之敵,徹底解決台灣問題,即便是美國全面介入,也不可能阻擋中國實現祖國統一。■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