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還能撐多久?

雲石

俄烏戰爭開始後,美西方就一擁而上,打算用著戰爭消耗+經濟制裁的方式,把俄羅斯一舉弄廢,最好來個二次解體。但兩年半時間下來,情況卻大大出乎世人預料:

軍事方面,雖然中間也經歷了幾次反復,甚至出現庫爾斯克這樣的戰術反殺,但迄今為止,整體上的戰爭主動權依然掌握在俄羅斯手中。至於經濟方面,預想中的俄羅斯經濟崩潰不僅沒有發生,反而一副欣欣向榮之態——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俄羅斯GDP又增長了5%——跟中國一個增幅,通脹控制的也相當不錯;反觀制裁它的美西方,不僅GDP數據增長超級乏力,實體經濟更是愁雲慘淡,游走在危機邊緣。

制裁的半死不活,被制裁的卻生龍活虎,這就有點意思了。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沒被打垮?很多人會下意識的說,因為有中國給俄羅斯兜底。畢竟中國又沒制裁俄羅斯,而作為全球最大工業國,中國能供應俄羅斯所需要的一切工業品,而俄羅斯又有的是資源,二者高度互補嘛。

這個回答本身也沒錯,但它只能解釋俄羅斯為什麼沒死,並沒有解釋為什麼俄羅斯還能生龍活虎。畢竟中國是沒有參與制裁俄羅斯,但也不會白給它打工——俄羅斯所要的一切,都必須扎扎實實的拿資源來換——並且鑒於俄羅斯的處境,還多少得給些折價!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對俄羅斯的消耗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這種消耗十分驚人。至於操控油價帶來的額外收益——客觀的說,這兩年國際油價雖然算不上低,但也沒有說高不可攀。再加上這兩年全球頹靡的經濟大環境,無論從哪方面看,俄羅斯經濟能苟延殘喘下去就不錯了,完全沒理由逆勢大增!

但沒理由的事情,偏偏就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發生了!那問題就來了:俄羅斯怎麼做到的?它憑什麼能倒反天罡?

真正的答案,在於經濟和貿易體系的切換。

在俄烏戰爭之前,俄羅斯的經濟體系,實際上是跟歐洲經濟體系高度掛鈎的,貿易對象也主要是歐洲。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俄羅斯向歐洲出手資源和能源,然後從歐洲買入自己不能生產又需要的各種工業品,以維持社會經濟的運行。

這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合理的。畢竟俄羅斯本來就是歐洲國家,除了遠東這類邊緣區,作為本部的東歐部分與歐盟山水相連;而在經濟上,俄羅斯是資源國,歐盟是工業,也很互補,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勾兌上。

當然,肯定很多朋友說,中國也互補啊。確實。但這裡也有幾個問題,

經濟層面,中國製造業長期停留在中低端,也沒什麼品牌,假冒偽劣也多,所以能賣到俄羅斯的東西價值不高,而且名聲也不好,而長期以來低質低價形成的名聲又進一步重創了中國製造在俄羅斯的聲譽,再加上俄歐天然的親近感以及落後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先天認可,所以俄羅斯人普遍喜歡採用歐洲以及其他西方的產品。

政治層面,眾所周知,俄羅斯過去長期都是向西看的。像普京、梅德韋傑夫這倆,過去很長時間里,內心都是親美的,希望俄羅斯融入西方;尤其是歐洲,俄羅斯一直希望歐俄融合,而經濟捆綁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而對於中國,俄羅斯在政治上其實是有抵觸和防備的,本身也不希望跟中國捆綁太深,尤其是擔心這種經濟合作長期進行下去,會讓孱弱的遠東地區被中國逐漸吸納。

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因素,導致俄羅斯在經濟和貿易方向,一直將重心放在西方而非東方。而這種戰略取向,就產生了一個連帶反映——西方的工業產品本來就很貴,運到俄羅斯後,自然就是貴上加貴。俄羅斯本身除了能源採礦等,又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製造體系,所以對這種昂貴只能默默承受——尤其是在機電這類高價值高附加值產品方面,由於中國製造長期缺乏足夠競爭力,所以西方產品基本上沒有競爭對手,直接就把俄羅斯當成了一個超級提款機。

但俄烏戰爭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制裁,西方產品全面退出俄羅斯市場,俄羅斯別無選擇,只能向東看。這種向東看,不僅僅指政治上跟西方決裂;更是指經濟和貿易體系全面跟中國捆綁。

而這個階段,中國產業升級也已經取得了突破,不光是以前的中低端商品,資金和技術密集的汽車、電子產品以及中高端機械設備等方面,也都在質量上取得了明顯突破——而價格,卻依然跟過去一樣,非常的便宜(相較於西方)。

質跟西方逐步看起,價比西方低一大截,當中國的工業品山呼海嘯般的湧入俄羅斯,解體西方產品主動撤退留下的市場,就造成一個現象——俄羅斯人可以用比過去少的多的錢,獲得跟以往差不多品質的產品!

這種搞法,正常情況下,是可以一下子把俄羅斯經濟整出大通縮的——同樣的東西,以前的市場規模是100億盧布,現在銷量不變的情況下,價格直接打個三折,就相當於市場規模變成了30億盧布,那從統計數據上來看不是大通縮是什麼?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良性通縮,但問題是良性通縮它也是通縮啊!

不過,這種超級通縮在現實中並沒有發生。為什麼?因為普京印錢了!打仗是要錢的,外購工業品可以用資源換;而內部的戰爭資源籌集,以及軍人軍屬的工資什麼的,那需要的是盧布。

俄羅斯這兩年經濟也沒什麼質的變化,資源也不比以前賣的多(甚至還少了——畢竟西方買的少了,給歐洲方向輸氣管道也被炸了,中國方向的新輸氣管道沒那麼快修好)。也就是說國家財政在收入這塊其實不可能有什麼重大的變化,但支出——戰爭狀態下,肯定是海了去了。

那這收支缺口怎麼填補?只能印錢。

按理說,只要印錢,必生通脹;大筆印錢對應的就是大通脹。戰爭狀態下國內陷入瘋狂通脹,這對國家經濟和政治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可這一切在俄羅斯都沒有發生,通脹控制的不錯,沒有引發民眾抱怨,經濟也很穩定——甚至比戰前繁榮。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中國質優價廉工業品對西方貴價同類工業品的徹底替換,製造出了一場巨大的良性通縮,直接把俄羅斯政府貨幣超發引發的超級通脹給對衝了!

我們打個比方:原先一雙運動鞋,阿迪耐克的,在俄羅斯賣1000盧布一雙;後來俄烏戰爭它們退出,這時候市場就被中國產品——安踏之類替代。安踏論產品力其實並不比阿迪耐克弱(現實中其實質量更好——因為安踏還是中國產,而耐克已經是越南產),但價格可能只要500盧布,這意味著俄羅斯人只需要花原先一半的錢,就可以獲得以前1000塊錢的體驗!

而對俄羅斯政府來說,這意味著它有了印錢的空間。既然500塊的安踏跟1000塊的耐克對民眾來說是一樣的效果,那老子完全可以把印鈔量翻一倍,這樣500盧布的安踏因通脹變成了1000盧布,消費者除了換個品牌,實際體驗並沒有任何變化。而這靠印錢多搞出來的500盧布,俄羅斯政府就可以拿去給填線軍人發高工資,給陣亡士兵的家屬高額撫卹,給戰爭供應各種資源——總而言之,靠著經濟貿易體系由西向東的切換,托中國質優價廉工業品的福,俄羅斯在不影響民眾生活水平,不引發民眾反感的情況下,實現了國內資源向俄烏戰爭的輸送!

甚至,經過這一番操作,普京還可以勻出一點錢來改善民生——以前給醫療系統配一台德國產的CT機,要花老子3、4個億的盧布,現在直接用科技突破後的中國同類產品,可能4.5千萬盧布就搞定了!所以以前可能政府一年只能給醫療系統配100台CT,現在直接可以配6、7百台甚至更多。這麼玩,就問你老百姓醫療體驗有沒有改善?就問你老百姓給不給普京投票?這樣既掙面子又掙裡子的戰爭,就問你老百姓支持不支持?

這就是俄羅斯越打越來勁的原因。戰爭永遠是消耗財富而非創造財富,所以在不考慮戰勝收益的情況下(俄羅斯還沒有戰勝,連佔領的烏東四州,現在也還是在往里砸錢的階段),戰爭肯定是賠本的。俄羅斯之所以能夠越打越富,並不是普京能違反經濟規律,而是因為俄羅斯經濟和貿易體系因為戰爭,而進行了一場整體性的切換。

過去那些高價西方商品,被東方質量相同、價格卻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的同類商品給替換掉。這種替換大大降低了俄羅斯國家的外匯支出相當於給國家省出了一大筆錢,而這筆錢,不僅得以供俄羅斯政府支付俄烏戰爭的消耗,甚至還有餘力改善一下國內的民生等,讓民眾生活水平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這就形成了俄羅斯一邊經歷戰爭消耗和西方全方位制裁,一邊經濟增長、通脹和民眾情緒相對穩定的奇葩局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