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歷史是本書,其中蘊藏著無數精彩奪目的故事,然而其真假卻有待偵辨。
就像歷史上著名的「四大謊言」,沒有一個被證實,可依舊流傳得很廣。
不僅如此,還有人對「特洛伊木馬計」「斯巴達三百勇士」等故事深信不疑。
那麼問題來了,「四大謊言」分別講述了什麼?為什麼會有人相信?
一 、「特洛伊木馬計」
首先,我們要說的是特洛伊木馬計,或者稱之為「木馬屠城」。
故事的起源是「金蘋果之爭」,雅典娜、赫拉以及阿佛洛狄德為爭奪「最美麗者」稱號,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做裁判,帕里斯最終選擇了阿弗洛狄德。
作為回報,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海倫與他相戀,只不過帕里斯帶走海倫的行為惹怒了斯巴達國王,最終導致了特洛伊和希臘各城邦的戰爭。
一開始特洛伊成功擋住了希臘聯軍進攻,可奧德修斯的「木馬計」改變了局勢——
希臘聯軍佯裝撤退,只在原地留下一隻木馬,特洛伊人不明所以,將其作為戰利品帶入了城中。
沒想到木馬裡藏有希臘士兵,他在夜晚特洛伊人慶祝的時候偷偷爬出來,打開了城門,希臘聯軍一股腦衝進來攻破了城池。
一場持續了十年的戰爭,以這種荒誕的形式落幕,難免讓人覺得不真切。
可能有人會問,特洛伊人為什麼要將木馬帶入城中,還不是將其毀去呢?
在荷馬和希臘神話中,對此做出瞭解釋。
當時有被俘的希臘人解釋了木馬的用途,那是祭祀雅典娜的器具。
俘虜還表示希臘人就是算准了特洛伊人會把它毀掉,惹得雅典娜「震怒」,所以才將木馬留下。
特洛伊一聽,當即決定反其道而行之,把木馬拉進城裡供奉,可沒想到最終還是中了希臘人的計謀,落得了一個城破國滅的下場。
當然,這畢竟只是神話以及文學作品中的描述,不能將其當作真正的歷史來解讀。
僅從雅典娜、赫拉以及阿佛洛狄德這些神話人物的存在就能看得出來,「木馬計」真實存在的概率是很低的。
儘管19世紀末施里曼聲稱自己找到了特洛伊古城遺址,可依舊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木馬計」是真實存在的。
這裡主要存在兩點質疑:
第一,特洛伊古城遺址是否屬實,有不少專家指出遺址以及相關文物是後人「造假」的,遺址如果是假的,「木馬計」更無從談起;
第二,木馬記的實施難度有爭議,在不存在「天神」的真實歷史上,希臘人很難混進特洛伊城邦,就算真混進去了,也不可能輕鬆開門導致城破。
相對於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人們更傾向於它是一個神話故事。
當然,木馬計的部分橋段可能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後來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被誇大、神化。
不過即使是這樣,故事原型也不可能是我們聽的版本。
二 、「拿破侖身高之謎」
除了特洛伊木馬計外,拿破侖的真實身高也是個難解的「謎題」。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英國人嘲諷拿破侖是侏儒的段子,也因此在心中種下了「拿破侖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念頭。
可真實歷史上的拿破侖,身高接近一米七。
2015年4月,南京舉辦了拿破侖文物展。
當時介紹拿破侖的「行軍床」,普及常識的間隙專家談到了拿破侖的身高問題,稱他的身高應該為一米六八。
那麼為什麼英國人要說嘲諷他不足一米六呢?這得結合時代背景看。
不同時期,各國給予拿破侖的評價是截然不同的。
譬如說拿破侖在位的時候,法國國內就有不少人厭惡他「獨裁專制」;
被法國鐵蹄踐踏的英國更是出了一系列諷刺漫畫,將拿破侖塑造成侏儒形象,誤會就起源於這裡。
其實當時針對拿破侖的笑話有很多,譬如說他喜歡看外國報紙這件事情。
英國人說拿破侖是從來不看法國報紙的,因為「那都是根據拿破侖的旨意寫的」。
看來這種「冷笑話」,大家是否有種很強烈的熟悉感?
沒錯,美蘇冷戰時期,斯大林就是這麼被西方嘲諷的。
個人一旦站到了其他國家利益的對立面,那麼他們怎麼抹黑、誹謗都不值得奇怪。
等到拿破侖去世後,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對他的評價逐漸發生轉變了。
《聖赫勒拿回憶錄》的出版,讓人們看到了拿破侖的其他面,拿破侖對傳統舊貴族權威的撼動更讓他「漲了不少粉絲」。
不過拿破侖真正被推上「神壇」還是19世紀中後期的事情,當時各國都將他奉為了團結的旗幟。
以法國為例,普法戰爭的失敗讓法國人愈發渴望「英雄降臨」。
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和維西法國傀儡政權出於不同的考量,幹著同樣的事情——
前者頌揚拿破侖,是為了號召法國人團結起來重現拿破侖橫掃普魯斯的榮耀;
後者頌揚拿破侖,是為了加強民眾對英國人的仇恨,進一步加劇英法矛盾。
說起來,英國人也很「冤枉」。
拿破侖是侏儒的說法雖然是從英國傳出去的,可是在拿破侖離世,尤其是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後,英國人基本上就不拿拿破侖編段子了,反而把他奉為了改革先驅和貢獻極大的英雄人物。
為了遏制俄國崛起,英國甚至通過鼓吹拿破侖的方式來促進和法國關係。
奈何「拿破侖身高不到一米六」的說法流傳得太廣了,哪怕英國決定「回頭」,依舊被不明所以的人視作「拿破侖的頭號黑粉」。
不過,從近期法國以及歐洲的投票來看,他們的「英雄夢」正緩緩散去,針對拿破侖的評價也沒之前那麼高了,日後如何評價拿破侖還有待觀望。
三 、「斯巴達三百勇士」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故事,只不過版本不太一樣。
有人聽的是「三百勇士全部戰死」,有人聽的是「三百勇士力克三十萬敵軍取得了最終勝利」。
聽起來荒誕,可實際上後一種說法流傳得相當廣泛。
故事要從公元前5世紀說起,波斯兩次遠徵希臘遇挫仍然不願意放棄,派遣使者去遊說希臘聯邦。
結果派去雅典和斯巴達的使者直接被丟進了深坑和大井裡,矛盾一觸即發,希臘聯邦在雅典和斯巴達帶領下組成了聯盟。
儘管希臘人作為守方,佔據了溫泉觀這一重要關隘,有地理優勢,可是一系列因素導致他們很難擋住波斯人——
第一,斯巴達是希臘聯軍陸軍核心,可是當時正值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卡爾納尼亞節,斯巴達人又要辦活動,又要分兵防範黑勞士起義。
最終能去守關的沒多少人,真正的斯巴達王族衛隊成員只有300人。
當然,這並不是全部守軍,算上二等民兵和其他成員,當時守軍總計能達到7000人左右。
儘管和波斯士兵數量遠遠無法相比,可到底還有些幫襯。
第二,波斯人挑了個很好的進攻時機,他們故意放慢行軍七八月份才抵達溫泉關,就是因為這時候希臘正好收糧食而且還有節日風俗。
有「軟肋」可抓,列奧尼達國王在出發前也知道自己多半守不住,所以叮囑妻子道:
「嫁個好人,照顧好孩子。」
或許也正是因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列奧尼達國王才打破了規矩,一次性帶上了300名親衛。
按照慣例他只能帶100人,剩下的要留在國內,就算是雙王出征也只能帶200人。
最終,列奧尼達國王、300名斯巴達親衛以及一些其餘兵力,朝著波斯軍隊發起猛攻。
最終列奧尼達國王、斯巴達人以及鐵斯佩亞人全部戰死,只有一些底比斯人投降了,這也給這場戰鬥渲染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
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如果列奧尼達自始至終沒有獲勝的可能,這場戰爭注定要以「悲壯落幕」,希臘人為何要選擇在溫泉關布防?
擁有大量重步兵、輕步兵的斯巴達,是有能力守住溫泉關的,而且當地地形也不利於波士遠程火力和騎兵的發揮。
只不過斯巴達內部鬥爭過於嚴重,伯羅奔尼撒人又過於懈怠自私,最終才導致列奧尼達和勇士犧牲。
對於列奧尼達和犧牲的那些勇士來說,這場戰爭是光榮的,可是對於斯巴達城邦來說,這是難以掩飾的恥辱。
「悲壯」並不是這場戰爭的底色,恰恰相反,它更像是對斯巴達城邦的一種嘲諷。
四 、「埃及艷后並不美艷」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她的故事很傳奇。
根據史料記載她18歲就和弟弟共同執政,後來姐弟反目她被趕出宮廷,通過獻身凱撒才重新掌握權力,可想而知她有多麼的美艷動人。
後來凱撒被共和派刺殺,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再度陷入危機。
危急時刻,她用自己的美色征服了羅馬政權的新任執掌者安東尼,再次確立了自己在埃及的統治地位。
這位「艷後」可以說是將自身外貌優勢發揮得淋灕盡致。
在後來者的筆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成了蛇蠍美人的代名詞,但丁、莎士比亞以及蕭伯納等人將她塑造成了「性感、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形象。
可歷史上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真的是如此嗎?
有專家收集各種資料,然後利用3D技術合成了她的影像,結果發現與人們的想像大相徑庭。
英國博物館展出的埃及艷後雕像表明,她只是一名身高不到五英尺,身材、長相都十分普通的女性。
同樣是在博物館中展出的一枚古銀幣,更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樣貌——
窄額頭、尖下巴,女巫一樣的鼻子再配上很薄的嘴巴,看起來和美艷完全不掛鈎;
銀幣的另一面刻著安東尼的樣貌,脖子粗短、雙目突出,還有一個鷹鈎鼻,和人們想象中的「酷男靚女」相差甚遠。
這一結果令很多人直呼不可思議,畢竟在大家的印象中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都是性感偶像的代名詞。
有專家對這種「反差感」做出了解釋——
人們之所以會給克利奧帕特拉套上「美艷濾鏡」,同她被許多羅馬政客和將軍愛慕有很大關係。
然而這種愛慕並不一定是源於相貌、身材,更大的可能是來自智慧和個性魅力,只不過這在螢幕上展現的「並不直觀」。
藝術家們的美化,是美顏濾鏡誕生的另一個原因。
實際上歷史學家們對克利奧佩特拉七世的相貌一直有著比較大的爭議,只有少數歷史學家比如說狄奧認為她有著「驚人的美貌」,其他人大多覺得這種美艷只是種神話。
同樣有爭議的,除了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美貌外,還有她的死亡原因。
流傳比較廣的一種說法是藏在裝滿無花果竹籃里的眼鏡蛇咬中了她,然後毒發身亡,可是也有一些專家質疑:
「平均長度能達到2.5米的眼鏡蛇是如何藏進竹籃裡的?在被咬之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有足夠的時間接受治療,為什麼最後還是因中毒身亡?」
不少專家猜測,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死於他殺,而兇手大概率是屋大維。
在克利奧帕特拉死後她和凱撒的兒子凱撒里昂也被屋大維殺害了,這大大加重了屋大維的嫌疑。
不過這畢竟只是一種猜測,真相已經埋沒於歷史中。
不管怎麼說,「並不美艷」的埃及艷後能夠憑借自己的智慧取得這樣的成就,還是令人欽佩的,而真假難辨的各種傳說也更增添了她的傳奇色彩。
時間倏忽而逝,傳奇登台退場不過是「一眨眼」的事情,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聆聽他們的故事。
希望大家都能看破浮於表面的「謊言」,尋找到埋藏在歷史中的真相。■
參考資料
《伊利昂與特洛伊:在神話與歷史之間》中國社會科學網
《專家稱拿破侖身高實為一米六八,中毒身亡或不可信》 人民網
《斯巴達三百勇士的神話謎團:溫泉關戰役究竟是怎麼回事?》上游新聞。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