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輪」特朗普貿易戰「怎麼打?

西西弗評論

1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的核心,就是對內減稅(所得稅),對外加稅(關稅)。

如果說上次貿易戰,我們沒有心理準備,有點措手不及。這次特朗普捲土重來,要做什麼,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特朗普上台,關稅肯定要繼續加的,中國對美出口產品被進一步加關稅,是大概率事件。當然,能不能加到60%,甚至更高,就不知道了。

首先呢,美國加關稅,中國的外貿企業肯定很難受。但18年那次貿易戰中國扛過去了,這次也不會例外,天塌不下來。

2023年,中國的出口總計3.38萬億美元,其中對美國出口5003億。佔比14.8%。中國對東盟出口5237億,對歐盟出口5012億,三者差不多。就算美國關稅加到60%,甚至200%,對美國出口的5000億都沒了,中國對外出口總額降到2.88萬億美元,還是比疫情前的水平高不少。2019年的出口總額只有2.5萬億美元。

貿易戰之前,2017年出口總額總計2.26萬億美元,其中美國4298億,佔比19%,東盟2791億,歐盟3720億。貿易戰之後,中國對美出口佔比下降,但絕對數字還是有增長的。特朗普加60%關稅,對美出口也不會降到零。關稅也不是沒有漏洞可鑽。

比如「大閘蟹洗澡」,搞轉口貿易,中國商品在東南亞洗個澡,換個標,出口到美國。想徹底禁止轉口貿易,就得普加關稅,全世界所有的商品,都加關稅。這一點,我舉雙手歡迎。

另一個辦法,就是往死裡搞原產地認證。但對美國進口的海量商品一個個搞溯源,美國海關的執行力做不到。靠東南亞國家自己出個原產地證書,外貿商花點錢就能搞定。

我比較擔心的是另外的事情。上一次「特朗普貿易戰」,中國這邊明顯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美國加500億,我們跟500億,再加500億,再跟500億,加2000億,我們一看,跟不了,美國又加了3000億,還是跟不了。

為啥跟不了,中美貿易中中國出口遠大於進口,跟不了。沒有有效的反制手段,美國之外的西方國家也會學習美國好榜樣,一個個用加關稅來惡心中國。

為什麼關稅戰我們跟不了,打不過美國?因為關稅戰打的是實物商品的進出口,而美國的經濟,已經超越了實物經濟的階段,打實物經濟,打不痛美國。大家都知道微笑曲線,利潤豐厚的是兩端,苦哈哈的是中間的生產製造。美國早就放棄了生產製造,打實物商品進出口有什麼用。

中國銷售的耐克的衣服,可能在越南生產,也可能在中國生產,不會運回美國,再從美國出口。在越南生產的耐克衣服,體現在越南對中國的出口,在中國生產的耐克衣服,不會在進出口中體現。一件美國公司在美國之外生產的衣服在中國銷售,根本不會計入美國對中國的出口。

美國企業,大部分早已脫離生產製造實物商品,用技術、品牌、文化和設計在中國賺得盆滿鉢滿。針對實物商品進出口,打關稅戰,打不疼他們,沒用。

不僅僅美國,西方這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都超越了生產階段,靠技術、品牌、設計、文化收割全世界。貿易戰如果只盯著實物商品,最後中國能反制的,就剩農產品了。我們經常看到,不管美國還是歐洲搞我們,最後我們的反制手段,都是搞對方的農產品。

中國打下一階段的「特朗普貿易戰」,必須找到反制的新思路,新辦法。

2

我開開腦洞,說一個想法吧:

關稅是稅收的一種,針對進出口的實物商品收稅。中國的稅收也是集中在生產端,增值稅是最大稅種。美國的稅收是收入端,個人所得稅是最大稅種。世界不只是中美兩國,很多國家,消費稅是非常重要的稅種,比如日本。日本的稅收主要在消費端,消費稅第一大稅種。

中國目前也在考慮搞稅制改革,希望降低生產端納稅比重。但也很難實施,走美國道路,加個稅,意見很大,喪失感很強。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其實最近是在降低的。

消費稅是個思路。但消費稅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消費稅是累退的,像日本一樣,搞普適性的消費稅不利於社會和諧,擴大貧富差距。畢竟越窮的人,消費的比例反而越大,繳納的消費稅佔收入的比例,反而越高。

消費稅其實是可以做貿易戰的武器的。比如,美國給中國加60%的關稅,中國就給所有在中國銷售的美國品牌,不管原產地在哪裡,只要你是美國的品牌,就加60%的消費稅。耐克蘋果星巴克雅詩蘭黛CKCOACH,都搞個額外消費稅。

一雙耐克的鞋,不管你是在中國還是越南生產,只要你掛著耐克的牌子,在消費端就需要繳納60%的消費稅。這筆錢,耐克也很難轉嫁到產業鏈上游,只能漲價,轉嫁給消費者。耐克的銷量肯定會下降,利潤也會下滑。

對於生產耐克的工廠來說,可以改生產李寧安踏,也可以生產阿迪。運動鞋的消費量還在,只是因為價差,從耐克轉到其他品牌。

對於買鞋的消費者,不買耐克,也可以買李寧安踏,買阿迪,他們的生活水平不會因為耐克漲價就受損。

那些真心愛美國,愛美國品牌的,願意高價買,交60%的消費稅的人,我舉雙手歡迎,納稅光榮。如果消費稅只針對美國品牌,消費稅的累退效應也就不明顯了。畢竟不買耐克。還可以買李寧。不喝星巴克,可以喝瑞幸。

中國目前的消費稅,是針對商品品類的,煙酒汽車高檔手錶遊艇高爾夫球具這些有消費稅。徵收本意是針對高檔消費的,是實際上針對高檔甚至奢侈消費品的稅目不足,大量奢侈消費品和消費行為未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什麼才算是奢侈品?把消費稅針對品牌收,也算是個解決辦法。

徵收消費稅另一個難度是徵收環節需要後移到零售環節。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的一個前提是「徵管可控」。畢竟零售環節更分散,稅務機關將面臨大量分散的納稅人,這無疑會增加徵收的難度。如果賣耐克要繳稅,賣阿迪不繳稅。那麼零售商就可能表面上賣阿迪,實際給你賣一雙耐克鞋。這個就需要稅收部門想辦法了。不管咋樣,收大品牌的消費稅,總比收白牌要容易。

困難歸困難。美國搞關稅一樣面對「洗澡轉口」和走私這些問題。如果真的能在零售市場上按品牌來源地實現區別消費稅待遇,中國就有了一個打貿易戰最好的武器。畢竟,今天的西方發達國家,生產製造已經遠遠不如中國,技術研發中國也在迎頭趕上。

西方國家最強的就是軟實力,軟實力是虛無縹緲的,在商業上最直接的落地就是「品牌」。要打就得打七寸,打他們的軟實力。

打貿易戰,不能只盯著關稅。人家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早就超越實體經濟,走的是高大上路線,早就不和你比拼製造業了。盯著實體商品的關稅打,根本就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呀。要想和西方有效的打貿易戰,就想想新辦法,找找新出路。如果只會跟著西方國家的屁股後面走,沒有創新精神,是不行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