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說自己快倒閉了

遠方青木

豐田、本田和日產汽車,是日本三大汽車巨頭品牌,外號「兩田一產」,曾經的巨無霸。

甚至一直到今年,依然是「曾經」,但好端端的突然就快破產了。

破產這個事不是我說的,是日產汽車自己說的。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至少有兩名日產高管證實,日產汽車正在到處尋找新的投資者,否則日產汽車將會在12~14個月內破產,因為預估賬上的現金只夠撐到那時候了,沒有新的投資人輸血就必死無疑。

為保現金流,日產決定將全球產能削減20%,並裁員9000人,同時大規模壓縮公司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

日產汽車CEO內田誠帶頭,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也緊跟其後,自願削減50%的薪酬。

同時日產還出售了三菱10%的股份,以籌得686.4億日元的現金來應付開支。

日產不是初創企業,是一家很老很老的汽車企業,日系三巨頭之一,享譽盛名多年,本應是源源不斷分紅回報投資者的階段,怎麼到處找投資來救命了,還砸鍋賣鐵到處換錢。

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日產汽車的市場份額都沒怎麼減少,銷量很高。

2024年前三季度,日產汽車的全球銷量為250.58萬輛,同比微增0.4%;

單獨把最差的第三季度拉出來看,日產汽車的全球銷量為80.9萬輛,同比下跌2.8%。

就算是最差的第三季度,日產汽車的銷量數據看起來也還好,少了2.8%的銷量這算個啥,這就要破產了?

但日產的淨利潤沒有了。

今年二季度,日產汽車的淨利潤同比去年下跌了99%,從1286億日元降低到了9.95億日元。

今年三季度,這最後的1%也撐不住了,直接轉為虧損,該季度日產淨虧損了93億日元。

曾經是現金奶牛的日產,今年被直接打成了虧損,開始虧錢了。

但是。

即便如此也還好啊,日產賺了那麼多年錢,也就虧一個季度,區區93億日元而已,二季度就算淨利潤暴跌99%那也還是掙錢的。

大多數企業虧那麼多年也沒說破產,今年虧說不定明年就賺了,日產這剛虧3個月就說要破產?

日產最大的問題是絕望。

為了保住這個銷量,日產已經傾盡了全力,能做的全都做了,和對手狂打價格戰,把淨利潤直接打光了市場份額依然還在不斷蠶食。

汽車行業有個巨大的特點就是零部件的供貨價會隨著產量的提升而大幅下降,同一種車型你10萬產量和50萬產量,那零部件的供貨價是完全不同的,且差異很大,中國有些汽車廠寧願前期賠點本也要衝銷量,還有些汽車廠銷量大了之後就理直氣壯的要求零部件供應商降價,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價格戰已經打到了極限依然沒能止住銷量下滑,那隨著產量下跌零部件的供貨價很快就會上升,進而導致價格失去優勢而銷量快速下跌,然後零部件成本繼續上漲,整個車企瞬間就會陷入死亡螺旋。

我們看到的是銷量微跌2.8%,而日產的投資人看到的是大廈將傾的前兆。

至於以前幾十年賺到的巨額財富,那些都分掉了啊,賬上只留了生產所需的流動現金,以前賺再多的錢都和如今是沒啥關係的,企業是股份制經營,不是私人老百姓。

而讓日產高管絕望的是整個燃油車行業的坍塌,讓日產沒有熬一熬就渡過去了的信心。

日本豐田汽車三季度的財報還沒出,但二季度全球銷量下降4%,淨利潤暴跌55%,比日產強很多但情況沒好多少,錢少賺一點不算什麼,但這個惡化的趨勢太可怕了。

而豐田,是曾經被吹上天是世界第一車企。

至於日本本田汽車也是一樣,三季度淨利潤暴跌61%。

在日本汽車全面撲街的同時,歐洲汽車也撲街了。

三季度,歐洲的奔馳汽車淨利潤暴跌54%,大眾汽車淨利潤暴跌64%,寶馬汽車淨利潤暴跌84%,一個比一個可怕。

為保現金流,德國大眾宣佈要關閉三家工廠,裁員幾萬人,並要求所有員工接受降薪10%,引發了員工的強烈反對,並宣佈舉行「警告式罷工」。

德國還有個電視節目採訪了一個員工,該員工已經在大眾乾了30多年了,他爸爸也是一輩子在大眾,在採訪中該員工聲淚俱下,說自己要是被裁員了怎麼辦,一家老小吃啥喝啥,我一輩子都獻給大眾了等等,弄的好像當年的國企下崗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日產汽車賺了那麼多年錢,僅僅只虧了3個月就說自己快破產了的原因。

賬上現金按目前的消耗速度只能支撐12~14個月這其實根本不是個事,很多企業賬上留的現金還沒日產多呢,更大的原因是日產對未來的發展喪失了信心。

如果就日產一家虧錢,那日產會認為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努努力說不定還能救活自己,但如果大家都虧錢,日產只是最差的那個而已,那日產就很難凝聚起信心。

但是把活命的希望寄託在找投資上面也不靠譜啊,日產自己知道自己不行了,別人也知道啊,把錢投給一家新興企業還可以說是賭一把,投給日產這種又大又破的沈船有何意義呢。

如果找到了新投資那還能再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但我覺得日產找救命錢夠嗆,如果找不到的話那說不定14個月後就真的沒了。

而類似的情況不僅出現在 「兩田一產」身上,還出現在了奔馳寶馬和大眾身上,BBA也是全軍覆沒。

如果日本的汽車產業垮了會出現什麼後果?

汽車是日本的支柱產業,直接就業高達554萬人,約佔總勞動人口的8%以上,而且普遍是高薪崗位,帶動周邊和服務就業崗位達千萬以上。

你要知道日本總人口才1個億,而每個就業崗位背後並不止代表一個人,一般來說都是一個家庭。

整個日本的工業產值,有4成來自於汽車產業。

如果沒了,那日本將直接倒退回發展中國家,就算只是被重創了日本也會很慘。

而這次,日本的汽車產業最低也是被重創,反應的快還能勉強活命一部分,要是還頑固不化拒不改變那被人連根拔了也不是沒可能。

對日本和歐洲汽車產業構成如此強大競爭壓力的,是中國汽車。

2024年11月,日歐汽車在激烈價格戰裡竭盡全力後依然沒能保住銷量的同時,中國汽車的銷量同比暴增,真的是暴增那種。

日歐汽車被擠壓的不止是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都被擠壓,泰國市場中國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10%,沙特和澳洲已經達到了15%,墨西哥和以色列甚至達到了25%,到處都是中國車。

日本車還有一個更慘的趨勢是特朗普已經態度明確的保美國車了,日本車和中國車一樣被划定為「外國車」,而美國市場是日本車目前最後的依仗了。

但在保美國車還是日本車這個問題裡,特朗普不可能會有絲毫猶豫,下手只是遲早的問題。

這一波雖然日本和歐洲的汽車產業同時遭遇了強大競爭,但先死的是人日本車,最大的原因是日本車自己作死。

2009年「高田氣囊」事件,日本車在安全氣囊中使用了廉價硝酸銨爆炸導致金屬碎片飛濺,對車主造成嚴重安全隱患。

2016年,三菱汽車油耗數據爆出持續25年造假。

2017年,東麗集團輪胎數據爆出造假,涉及日本幾乎所有車企。

2020年,日本車燃油泵曝出「熄火門」事件,當年共召回479萬輛車。

2021年,日本曙光制動曝出質檢造假,造假數據達11萬項,持續20年之久。

今年,日本車又被爆出大規模造假。

雖然這麼多年來這麼多日企造假都沒事,雖然這麼多年來這麼多日本車企造假也沒事。

但那都是以前了,以前順風順水的時候哪怕因為造假被曝光遭遇了重創,拖幾年風頭過了也能緩過來。

但今年全球的燃油車企都被中國車帶來的強大競爭給逼的喘不過氣,這個時候再被造假事件重創一下,那可就沒有幾年給日本車拖了,這口氣就直接喘不上來了。

因此這一波全球汽車大競爭,先死的是日本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