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戰:中美博弈的刀光劍影

花貓哥哥

5月5日,美國國務院網站更新修改了「美台關係事實清單」。在更新後的內容中,美方刪除了先前版本關於「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等表述。這個事引發了國內社交輿論場的熱議。

很明顯,美國一直用切香腸策略不斷挑戰一個中國紅線,而大陸好像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辦法反擊,對此國內很多網友感到很憋屈。

但是事實的真相恰恰相反,在中美博弈這個大環境下,最近感到憋屈的恰恰是美國——在涉台表述上玩弄文字遊戲反倒是暴露出美國戰略上已經無牌可打的窘境。

為什麼?

給大家捋一捋其中的脈絡。

1、對美國底線的試探

大國博弈其實就是一個相互出牌,相互試探的過程。

相互出牌是給對手施加壓力,相互試探是通過壓力測試掌握對手真正的底線——這裡必須強調一下,大國真實的底線不僅僅是看它怎麼說,而是要看它在壓力下怎麼做的。

打一個比方,兩軍對壘怎麼才能掌握對手的真正意圖?確切的說就是對手在當前的防線上是打算防禦、進攻還是撤退?

這種對手的意圖坐在指揮部裡是無法準確猜測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派出小部隊向對手的防線發起小規模攻勢,通過保持直接的接觸才能真正確切感知對手的意圖。

現在大家看到的可能只是美國正在台灣問題上不斷採用切香腸策略試探中方的底線,其實中方也在出牌試探美方的底線。

4月19日,中國與所羅門群島正式簽署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

這是一手非常高明的出牌,不但時機選擇上堪稱絕好,而且也給美國出了一道很大的難題。

為什麼?

我們首先來看看所羅門群島的位置。

簡單介紹一下相關歷史背景。

二戰後,美國確定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對美國的軍事部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鑒於它們離夏威夷和美國本土太遠,把這些島嶼作為保護國或殖民地來管理,成本太高。其中一些島嶼也太小,無法容納一個全面的軍事基地。

因此,這些島嶼被賦予了獨立地位,只有關島例外,它足夠大,位於夏威夷和亞洲大陸之間,是第二條防禦島鏈。

然而,美國仍然認為這些島嶼在其影響範圍內。由於這些島嶼在政治上並不重要,不足以花費外交資源,但在地緣戰略上卻很重要,是美國向亞洲投射力量的墊腳石,因此美國與被視為值得信賴的盟友(日本是盟友,但不在同一級別)的澳洲達成安排來管理這些島嶼。

從那時起,澳洲將這些島嶼也視為他們自己的勢力範圍。澳洲曾聲稱自己是太平洋地區的副警長(相對於美國而言)。

按照美國的戰略設想,中國應該是被限制在第一島鏈之內,絕不允許中國將力量投射到第一島鏈之外。

但是,現在中國居然跳出第一、第二島鏈,與所羅門群島這個要害位置簽署了安全合作協議,用中國的人員對所羅門群島提供「安全」服務——簡直就是對美國視若禁臠的太平洋霸權直接打臉。

更為關鍵的是,所羅門群島是南太平洋門戶。二戰時期,美日兩軍就在所羅門群島的第二大島瓜達爾卡納爾島展開一場血腥大戰,最後付出慘重代價美軍才擊敗日軍,從而掌握了南太平洋戰略主動權。

當時如果是日軍獲勝,對於澳大利亞而言就是南太平洋門戶洞開,直接面臨著日軍的入侵威脅。

所以,雖然中方一再強調,中所安全協議不針對第三方,基本宗旨是促進所羅門群島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符合所羅門群島和南太地區的共同利益。但是,一貫將中國視為敵人的美澳反應卻非常強烈。

4月19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沃森發表聲明稱,美國、日本、新西蘭、澳洲四國對這份安全框架協議感到擔憂,安全框架對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構成嚴重風險。

4月22日,美國派出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率領的代表團訪所,目的就是對所施壓,「強迫所總理索加瓦雷放棄與中國簽訂的協議」。

澳洲態度更為激進,公開威脅要對所羅門群島進行「軍事干預」。

5月3日所羅門群島總理梅納西·索加瓦雷在對議會發言時直言不諱表示,目前所羅門群島正在面臨「入侵的威脅」,並且「情況非常嚴重」。

即便如此,所羅門群島總理還是堅持認為,與中國簽訂安全合作協議屬於「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

說實話,美澳在南太平洋地區軍事層面還是有絕對優勢的,假如美國與澳洲能夠下決心不顧一切出動軍隊入侵所羅門群島強行進行政權更迭,是沒有國家能阻擋的——即使是中國也擋不住。

但是如果美澳這樣幹就會陷入一個巨大的道義難題——因為烏克蘭強行要加入北約導致俄烏衝突,然後西方世界將俄羅斯定義為侵略者。

現在因為一份不針對第三方,而且相比北約更為溫和的中所安全協議,而導致美澳對所羅門群島的入侵,那麼美澳怎麼向全世界,向西方世界民眾解釋自己的行為?

要知道烏克蘭好歹直接與俄羅斯接壤,而所羅門群島距離澳洲至少還有2000公里!

所以說中方在4月19日公佈與所羅門群島的安全協議時機選擇絕好,恰好就是俄烏衝突這個時間窗口期,讓美國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道義難題。

道義難題只是一個方面,這個世界終究還是靠拳頭說話。假如美國一定要撕破臉搞雙標,誰也拿美國沒辦法——假如出現這樣的場面,美澳軍入侵所羅門群島,強行推翻所羅門現政權,那麼對於剛剛與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的中方而言,則是巨大的失分。

某種層面上可以認為,中方篤定判斷美國不敢採用軍事手段入侵所羅門群島!

為什麼?

因為近幾年一系列事件已經證明美國軍事鬥爭意志極為薄弱!

在關鍵時刻,美國就是一隻紙老虎!

2019年,美國調集大軍雲集波斯灣,企圖以軍事壓力逼迫伊朗屈服,結果伊朗態度強硬——直接將美國一架價值3億美元的全球鷹無人機打下來,然後軟下來自己找台階下的還是美國。

2021年,美國在阿富汗撤軍事宜上也丟盡臉面,被塔利班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2022年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美國的選擇還是用經濟手段制裁俄羅斯,不敢用軍事或者准軍事手段反擊俄羅斯,包括但不限於出動軍隊猛攻敘利亞,北約空軍以志願軍的名義參戰——要知道,當年在朝鮮戰爭後期,蘇聯空軍直接參戰,打出一條著名的米格走廊。

而現在的北約,最多也就是在烏克蘭邊境出動電子偵查機,為烏克蘭提供一點情報支持而已。

現在的美國可能老大當得太久了,醇酒美人消磨了意志,以至於在關鍵時刻已經沒有使用力量的決心與勇氣,這一點伊朗能看透,塔利班能看透,俄羅斯能看透,沒有理由中國沒看透。

所以,這一次中國安全協議也可以看做是對美國軍事鬥爭底牌的測試——我就到你後院,你敢動手嗎?

不僅美國不敢動手,甚至是慫恿小弟澳洲下場動手也是不敢的。

澳洲如果膽敢單獨下場入侵所羅門群島,那麼就有可能與某方人員發生衝突,一旦澳洲被揍得鼻青臉腫,相當於給美國出了一個更大難題——怎麼收場?

所以,5月3日,所羅門群島總理在美澳壓力下還堅持不放棄安全合作協議,並且宣稱「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這是讓美國非常難堪的——

在自家控制了幾十年的太平洋後院,一個小國居然找自己最大的對手簽訂「安全協議」,偏偏自己還奈何不得,這讓美國情何以堪?

所以,這一次安全測試對於中方而言可謂大獲全勝,美國的底牌也不過如此!這不僅意味著未來對美鬥爭我們有更大的戰略操作空間;另一方面,對美新一輪更大的戰略測試又拉開了帷幕。

國防部長應邀出訪

4月23日,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出席中越第七次邊境國防友好交流活動,並於24日起應邀訪問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和阿曼。

中越兩國國防部長一同步入邊境中方一側(來源:國防部網)

這個新聞就很有意思。

有意思的看點有三個,其一是應邀;其二是國防部長出訪;其三是具體的國家。

應邀就是別人主動請我們去,偏偏不是請外交領域的官員而是邀請國防部長。國防部長出國能談啥?當然是涉及軍事層面的合作問題。

以上連起來就是這麼個意思——有那麼幾個國家主動邀請我們國防部長去做客,交流軍事層面的合作問題。

那麼,具體是哪些國家呢?

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和阿曼。

這幾個國家也很有意思。

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甚至包括越南都是與俄羅斯傳統關係很好的國家。其中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關係最好,是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成員國,今年1月該國發生騷亂,就是集安組織出兵幫助哈薩克斯坦穩定了局勢。

土庫曼斯坦是中亞國家,也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後來獨立之後與俄羅斯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畢竟,過去整個中亞都被俄羅斯視為自己傳統勢力範圍。

伊朗大家都知道,沒有中俄力挺早就被美國玩死了。中俄力挺伊朗也有區別,中方主要是經濟層面支持,而俄羅斯主要是軍事層面支持。

阿曼比較特殊,我們後面來講。

俄羅斯對外交往主要靠兩項,一個是能源,一個是軍工,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都不缺能源,所以俄羅斯能與這些國家保持良好關係主要靠軍工,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認為,俄羅斯對這些國家提供了類似於「國家安全」的保障。

但是,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一個是俄烏戰爭陷入膠著,有長期化的趨勢;一個是俄軍在戰爭中表現不佳,讓外界對俄羅斯軍事實力評估大幅度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中亞國家、伊朗可能就會有一種不安的情緒——假如過去倚為柱石的俄羅斯不行了,自己怎麼辦?

這種情緒就有可能給美國造成可乘之機,或者讓美國能趁虛而入向中亞滲透,或者讓伊朗反美立場發生動搖——這種情況不但是俄羅斯不願看到的,也同樣是中方不願看到的。

所以,這個時候中方國防部長應邀對這幾個國家進行友好訪問就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把籬笆扎緊了,不要讓牛鬼蛇神混進來!

不管俄羅斯未來怎麼樣,中方都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會見魏鳳和

魏鳳和訪問哈薩克斯坦新聞通稿節選:

要警惕有的大國插手中亞,干擾破壞中亞地區安全。此訪體現了中方對哈方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支持,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險挑戰,中哈都將共同維護地區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土庫曼斯坦總統會見魏鳳和新聞通稿節選:

中方堅定支持土永久中立地位,堅定支持土方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土內政。

伊朗總統會見魏鳳和新聞通稿節選:

中方堅定支持伊方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願與伊方團結協作,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維護雙方共同利益,共同維護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穩定。

注意,做出以上表態都是我們國防部長,而不是外交部長,大家可以細品其中的區別。

如果說以上訪問都是為了某種意義上維穩,畢竟在當前形勢下,這一票俄羅斯傳統友好國家內心可能多少有點惶恐不安,這個時候給他們一顆定心丸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訪問阿曼又是為了什麼呢?

訪問阿曼是意味深長的一次出牌。

我們來看看官方新聞通稿。

首先是阿方的訴求——

謝哈卜說:……對本地區眾多熱點問題背後的複雜因素有清醒認識,希望中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阿曼負責國防事務的親王明確向中國國防部長提出,希望中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是什麼意思,大家自己細品。

然後,我們國防部長怎麼回復的呢?

魏鳳和說,中國是阿曼唯一的戰略夥伴,這充分體現了兩國關係的特殊性。

……要警惕有的大國插手中東事務,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阿曼軍隊是中國軍隊的重要合作夥伴,中方願與阿方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兩軍在聯合演習、軍事技術、後勤保障、人員培訓等領域的合作水平。

三段話意義非凡。

其一,強調中國與阿曼關係特殊;

其二,指出某大國在中東地區存在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其三,承諾與阿方在軍事領域全面合作,包括培訓人員、提供軍事技術(裝備)、建立完善後勤保障系統,甚至進行聯合軍事演習。

我相信中方這個答復對於阿方而言是非常滿意的,因為阿方訴求不過是希望中方「發揮更大作用」,而中方承諾基本涵蓋國家之間軍事領域合作一切內容!

這裡必須強調一下,聯合軍事演習是和平時期兩國之間軍事層面最高層次的合作,因為要完成聯合軍事演習雙方需要相互通報自己的一些軍事領域裝備性能、機密數據,才能做到親密無間的聯合行動。

所以,中方的答復我個人理解為——在軍事層面合作要什麼給什麼!

3、美國「技止此耳」

說實話,看到中阿如此親密互動,對於美國而言是最難受的。

為什麼?

眾所周知,美元霸權的核心基礎就是石油美元體系,而中東國家之所以願意維護石油美元結算體系是因為美國對沙特等石油輸出國提供了安全保障。

現在情況是這樣,最近幾年美國一系列在關鍵時刻拉胯的表現(軍事鬥爭意志薄弱),讓中東國家覺得美國的安全保障未必可靠。

未必可靠如果沒得選擇還好說,但是現在某大國可能從阿曼撕開一個缺口,率先在阿曼嘗試全面軍事合作——下一步就是效仿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了嗎?

上一次是在太平洋,是在一個地理位置重要但是政治上無足輕重甚至連美國大使館都沒有的小國簽署安全協議;

現在是在中東,是美國最敏感的地區與一個中東國家強調要加強全面軍事合作!

美國怎麼辦?

政治施壓?

之前政治施壓+軍事威脅連所羅門群島都搞不定,現在還能奈何阿曼?

不聞不問?

那麼某大國會不會步步緊逼,來第三輪、第四輪壓力測試?這一次是阿曼,下一次是阿聯酋,再下一次可能就是沙特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惱羞成怒的美國奮起反擊!

怎麼反擊?

5月5日,美方在國務院官網上毅然修改了涉台表述!

也就是刪除了先前版本關於「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等文字,但是最為關鍵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還是沒敢動。

一方不斷出牌步步緊逼,另一方只能在自家官網上玩文字遊戲,大家覺得誰更憋屈?

這裡必須引用一段古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為什麼要引用這段古文呢?

因為我看到美方在官網上修改涉台表述時,腦海裡就浮現一句話——

「技止此耳!」

5月5日之後,美國終於也開始出牌了,這一次美國打了兩張牌。

一個是在全球防疫視頻峰會上邀請台灣省參加,對此中國的應對簡單粗暴——直接拒絕出席這個峰會。

一個是再次組織美國東盟峰會。

這個事很好玩,這裡給大家講一講。

今年3月28日,美國就邀請東盟各國領導人赴美參加「美國—東盟峰會」,請帖也發了,峰會日期也公佈了,但是事到臨頭東盟各國領導人除了新加坡,沒有一個國家領導人去美國!

主人請客,結果大部分客人都沒來,這都不能說是尷尬了,按照錢鐘書在《圍城》的說法,這叫做社會性死亡!

那麼,東盟領導人為啥沒去美國?

呃,因為恰好中方邀請東盟領導人到中國做客,然後東盟領導人一窩蜂到中國來捧場。

大家想一想這個場面,中美同時發出邀請,結果東盟各國領導人全部(新加坡例外)跑到中國,因為扼守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去了美國,所以中方還特意邀請扼守巴拿馬運河的巴拿馬來華,針對意味十分明顯。

最後中國這裡熱熱鬧鬧,美國那裡從美國—東盟峰會變成美國—新加坡的二人轉,新加坡發言還一直強調不願在中美之間站隊。

這一次美國厚著臉皮再次邀請東盟領導人赴美,好吧,這一次中國也算厚道,沒有同時請客,所以美國總算把這個美國—東盟峰會搞起來了。

在本次峰會上,美國為了拉攏東盟,宣佈為東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安全、防疫投資1.5億美元。

後來有記者拿著這個事問我們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看法,趙立堅就甩出一份清單,從去年11月開始,中國給東盟再次提供1.5億劑新冠疫苗,未來3年將為東盟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未來5年中國將從東盟進口1500億美元農產品。

大家把這份清單與美國提供的1.5億美元比較一下,就明白為啥3月底東盟領導人都跑中國,未來東盟在中美之間會怎麼站隊。

4、中美博弈鬥而不破

最後再說幾句。

中美博弈是一個長期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雙方會不斷出牌,不斷試探,不斷施加壓力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戰略操作空間,但是整體上雙方還是要維持一個鬥而不破的局面。

也就是說,中美爆發直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非常低,這是雙方都會極力避免的局面。現在網上什麼「感覺目前處於第三次世界大戰邊緣」話題很火,但是這種可能性基本為0。

我做出以上的判斷也是有扎實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中國軍費預算。

2022年中國軍費開支是14504.5億元,GDP佔比不到2%,同比軍費增長6.8%,這個增長率甚至還沒跑贏我們名義GDP增長水平(GDP增長5.5%+全年CPI)。

也就是說,中國軍費開支還是非常克制的,站在國家層面,制定軍費預算是要有扎實的依據的,這個扎實的依據就必須包括對未來局勢的基本判斷——

如果國家層面判斷未來有可能與美國爆發直接軍事衝突,那麼我們的軍費開支絕對不可能是當前如此低的GDP佔比以及低於名義GDP增長率的增幅。

站在美國的立場也是如此,當前美國軍費開支已經超過財政收入20%,GDP佔比也在4%左右,如此高的軍費開支也不過是讓美國勉強撐起一個全球頭號軍事強國架子而已。

一旦與真正的大國爆發軍事衝突,這點軍費是遠遠不夠的——而美國要在目前軍費水平上大幅度增加軍費開支非常困難,搞不好就會導致財政的崩潰與美元霸權的解體。

這也是近幾年美國在關鍵時刻掉鍊子軍事鬥爭意志薄弱的重要原因。

所以,鬥而不破是中美博弈的基本底線,在這個底線之上,其實中國未來可打的牌遠遠多於美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