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6日凌晨2時30分,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結束,會議決議加息75個基點,即美聯儲的基準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1.5%至1.7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1994年以來,首次加息75個基點。
加息消息傳出後,美股三大股指集體跳水、比特幣下跌、美債收益率上升。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議後的講話上發出安撫,「75個基點的加息不會變得普遍」,市場隨即回暖。也有投資者認為,美聯儲通過採取積極行動,顯示了其對抗通脹的認真態度,從而重新獲得信譽和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最終,道指收盤上漲1%;納指漲2.5%;標普500指數漲1.46%。但標普500較今年1月已下跌超過20%,並抹去拜登上任以來的全部漲幅。
此前,美國5月份CPI同比增長了8.6%,引發了市場嘩然。分析人士指出,這一通脹數據不僅創下了40年新高,還呈現出了持續增長態勢。面對「高燒不退」的通脹,美聯儲將採取更為激進的加息手段逐漸成為了市場共識,也在美國乃至全球資本場掀起了一陣狂風驟雨。
6月13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瓊斯跌2.79%,納斯達克暴跌4.68%,標普500也重挫3.88%,美股全面進入熊市。週二,標普500指數連續兩日收於熊市區間,和道瓊斯指數均連跌五日。
此次75個基點的加息幅度,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根據5月議息會議的紀要顯示,聯儲官員彼時已經達成了於6月15日和7月27日分別再次加息50個基點的共識。另一方面,6月10日勞工部公佈的8.6%通脹數字不僅刷新了1981年以來的通脹紀錄,更是打破了市場對於美國通脹已經見頂的預期,並給美聯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上個月的新聞發布會上曾經表示:「作為央行,既需要保持靈活性,也要努力避免增加不確定性」。外界曾普遍將「不確定性」理解為,鮑威爾不願意在此次議息會議上以超預期的加息幅度來造成市場波動。
不過在巨大的通脹壓力下,市場對於美聯儲放棄保守的50個基點加息幅度其實早已做出了判斷。
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意味著什麼?如此「猛藥」會產生何種影響?
「猛藥」:如此力度可能拖累經濟,得不償失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相較於3月的8.5%和4月的8.3%,美國5月8.6%的CPI指數「就多了那麼一點」。現在的情況是,就算美聯儲加10%,CPI也未必能下來多少,但大力度加息可能會「得不償失」,把美國經濟給打下去。
「(經濟)要是負增長,連著兩個季度(負增長)那就是衰退了。加75個基點不是說不能加,但是得一步一步加,讓市場有一個適應期。你加50個基點市場可以適應,但要是過多了,有一些資產泡沫就給捅破了,那會產生連帶的反應。一步一步加息的話,稍微緩和一點,寧可加息的效果差一些。」他說道。
投行Evercore ISI副董事長克里希納·古哈在一份報告中也指出,加息75個基點並不是美聯儲的最佳政策,對市場不利。他認為,加息75個基點「並不在一個可信和系統性的政策戰略中,如果沒有這個,(其引發的)風險可能看起來像是一種恐慌的反應……可能不會很好處理。」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也預測美聯儲可能會激進地加息75個基點,他同時也警告稱,此舉或對美國經濟增速造成「進一步實質性的拖累」,在不發生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降低通脹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苦藥」:明知會衝擊經濟,不得不「兩害相權」
白明指出,大力度加息很可能會影響拜登政府的執政。「現在的資產泡沫非常嚴重,如果大力加息真捅破了資產泡沫,又像此前次貸危機一樣,他(拜登)的執政就很難接著進行下去了。」白明說。
目前拜登政府眼下最主要的「目標」是中期選舉。加息雖然令「不滿的人多」,但最重要的指標就業率還一直處於比較高的水平,現在加息會影響經濟,但是不會影響太多的就業。因此,在中期選舉即將到來之際,在後果不言而喻的情況下,拜登政府和美聯儲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明知道加息會對經濟產生衝擊,對流動性有影響,流動性影響股市就差,經濟就差,一些資產的泡沫就破滅。但現在的情況是,(拜登政府)知道這一劑藥很苦,但卻不得不吃苦藥。」白明解釋道,「對於拜登政府而言,通脹問題也是痛苦的,但這是一種『軟性的痛苦』。」
白明還指出,加息雖然是解決通脹的主要手段,但現在美國要解決通脹問題,實現「軟著陸」,卻並非能通過加息就解決的。
「一是加息,二是俄烏衝突上能有新的動作緩和大宗商品的價格,或者讓中東國家多產石油,另一個就是取消關稅。這幾項事(情),它(美國政府)得一起發力才有可能緩解,否則你加息到15%、20%可能都未必見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