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場,一場驚變

史客郎

資料圖為俄軍2S19自走砲開火射擊

這幾天,烏克蘭戰場又起變化了。

俄羅斯人不滿意,而且是非常不滿意的那種不滿意。

為啥呢?

戰場失利,這幾天俄軍丟了不少城鎮。

為啥會丟呢?

先把這段時間俄烏戰場的事,大致說一下。

1

前段時間,烏克蘭人吹牛,說我們已經集結了百萬大軍,要在南部赫爾松一帶,舉行大反攻啦!

俄羅斯人聽說後,笑了:軍事行動什麼最重要?

保密嘛!

赫爾松在南方,俄羅斯就抽調兵力,作好了準備。

烏軍果然組織了反攻,剛開始還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俄羅斯人把他們打回去了,再高高興興地頭一昂:也不過如此嘛!

結果,還沒等他們高興過來,北面出事了:烏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事情就來了。

不少兵力調南方去了,兩地相隔數百公里啊,北面兵力就空虛了。

剛開始俄羅斯人還覺得,能頂得住,但事實證明:不是那麼回事。

這次烏軍進展很順利。

它奪回了巴拉克里亞。

剛開戰時,這地方我跟大家講過好幾次:它只是個小鎮,但地理位置不錯,正好把頓巴斯地區和哈爾科夫隔開。

俄軍佔領這個小鎮,都七個多月了!

結果轉眼間,就被佔了。

之後是另一個當地「重鎮」伊久姆。

烏克蘭人說:他們還奪回了另兩座「重鎮」:庫皮揚斯克和紅利曼。

但這事還沒得到確認。

不過俄軍近段時間吃了敗仗,丟了土地,那是真的。

丟了多少地呢?

數字各有不同,烏克蘭政府說,他們奪回了3500多平方公里,還有種說法是奪回了2000多。

我們國內有些自媒體,比烏克蘭政府還狠,它們直接說是5000多平方公里。

這數據,就不知道是哪個消息來源了。

說完了大致的情況,再來說為啥會丟。

當然,烏軍這次進攻,之所以能成功,他們採用了「聲東擊西」,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但這不是主要原因。

2

主要原因是:雙方兵力上的差距。

先來看俄方的。

看到這兩組數字,就明白了:

現在前線的俄軍,雖說數字不一,大體來講,也就是十幾萬的樣子。

戰線呢?

倒是有1000多公里,也就是100多萬米的樣子。

折算過來,就算排成一條線,也得一個人看住10米,這兵就布得太稀了。

所以你要是去看地圖,會看到一條戰線,實際上並沒有這麼一條線,只是一批部隊稀稀拉拉地,守住一些居民點或者有戰略意義的地方。

簡單來說,就是兵力不足,到處撒胡椒面,成了一個被吹大的氣泡。

就算這種氣泡,也是有水分的。

因為近段時間,俄羅斯人打仗打得順手之後,對烏軍起了輕敵之心,不少作戰的部隊拉回國內,輪番修養去了。

為啥要這樣幹,原因我之前也講過:俄羅斯人覺得,反正用不了多長時間,冬天就快到了。

冬天才是打大仗的時候嘛!

所以得讓部隊養精蓄銳。

所以在一線,俄軍可能現在連十萬都沒有了。

但沒事,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俄羅斯人會調頓巴斯地區的民兵來幫他們守衛。

這些民兵有優點:他們中不少人打過多年仗,戰鬥經驗豐富。

但也有缺點:

一是裝備差,我看到一個統計數據,說他們的裝備先進什麼的,統統都不說,就算還能用的完好率,也只有30%左右,和正規俄軍差遠了;

二是年齡偏大。

我看到一條消息,說守衛當地一些城鎮的頓巴斯民兵,年齡都五十來歲了,比我們不少小區的保安年紀都大,這戰鬥力有點成問題。

最麻煩的是第三點:這幫民兵在保衛他們家鄉時,挺肯出力的。

但這次烏軍進攻的地方,是在哈爾科夫州啊,不在他們老家範圍內,所以這些民兵一看對方勢大,就趕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撤為敬了。

這是地方武裝的通病。

他們撤了,俄軍當然也就只能撤了。

所以從戰績上來看,烏軍進攻的速度,那是相當得了不得:4天之內,就前進了80公里。

這速度,非常快。

因為就算當年的希特拉進攻蘇聯,最順的時候,一天也就進軍差不多30公里。

60里路啊,光走著,也得花一天工夫嘛!

所以,近段時間俄軍是在大踏步地後退。

再來說烏軍,很少有人知道:其實自從開戰以來,在人數上,烏軍一直是佔據絕對優勢的。

原因很簡單:俄軍沒進行動員,就算它靠近烏克蘭的邊境地區,也沒進行動員。

所以用的兵力,主要就是陸軍的常規兵力。

俄羅斯的陸軍總兵力,人數不多,大約28萬人,因為還要守著別處,所以它確實最多只能投入10多萬人進戰場。

烏克蘭人是進行了全國動員的。前段時間它的國防部長說:烏軍總兵力將近100萬。

人力佔優勢,加上俄軍又是這麼一副「大氣泡」的情況,它搞聲東擊西,確實容易形成局部優勢的。

那麼,這次戰事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第一段,我對點到的那些城市名,在「重鎮」前,都給它們加了個引號。

為什麼呢?

看一下它們的戰前人口就明白了:

巴拉克里亞,戰前人口3.2萬;

伊久姆,戰前人口5.9萬。

另兩座城市:庫皮揚斯克和紅利曼,有點爭議。這兩天,我們網上不少自媒體說:它們也被佔了,但沒證據。

紅利曼戰前人口2萬;

庫皮揚斯克是5.8萬。

按照中國的標準來算,都屬於鎮級,甚至很多發達地區的鄉鎮,都比它們要大得多。

看到這裡,大家就明白烏克蘭這場反攻,是什麼一個規模了。

但沒辦法。

因為那片地方,就是那麼地廣人稀。

相對於中國標準來說,在那片土地上發生的很多事,差不多統統都得降兩級來看。

比如說我們看到戰報裡說奪回了一個「居民點」。

大家千萬不要把它想成一個村。

它極可能只有四五戶人家,連中國的一個村民小組都比不上。

戰報裡如果說奪到一個「鎮」。

不用多想,就差不多中國一個自然村的規模,除非特別大的,絕大部分「鎮」的規模,趕不上中國的行政村。

在中國,稱得上「重鎮」的,怎麼說人口也得兩三百萬,才好意思說吧。

在當地,也得降兩級。

按照中國鄉鎮的規模來看就對了。

說到這裡,我們就明白當地發生的戰事,是大致怎麼一回事了:就是在一片廣闊無垠的大地上,這裡一點、那裡一點的軍人,在零零星星地進行著戰爭。

和我們想像中的大軍交戰,實在差太遠了。

甚至和當年蘇德戰爭,也差得很遠。

要知道,1943年就在同一塊土地上,當時蘇德雙方可是投入將近400萬軍隊,在這裡激烈廝殺的。

現在雙方投入的兵力,尤其是俄羅斯方面,還不到當年的二十分之一。

所以,明白了這一點後,結論就很清楚了:近期的戰事,不管從奪回的城鎮級別,還是從土地面積來說,影響都不是特別的大。

4

但近期戰事的幕後,卻不簡單。

可謂是眾多因素交雜。

第一個因素,當然是美國。

這事我之前說過多次了:美國馬上就要中期選舉了。

從去年2月開始,美國人就拼命拱火,拱了差不多一年,終於把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火給拱得點著了。

依照美國人設計好的劇本,整個劇情應該這麼走:

第一步是俄烏開戰;

第二步就是美國帶著歐洲,再呼風喚雨,把世界各國動員起來,來制裁俄羅斯;

俄羅斯這麼個小身板,怎麼經得起這麼強大的制裁?

當然會再次崩解。

這就是第三步。

然後呢,美國人就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帶著它的小兄弟們,挾著再次幹翻俄羅斯的餘威,再來對付我們。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俄烏開戰之前,佩洛西就跑去了烏克蘭,之後她對媒體放話說:不管俄羅斯人打不打烏克蘭,反正我就是要往死裡制裁俄羅斯,這事定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

俄羅斯確實動手了。

歐洲也跟著制裁了。

但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最多給美歐一個面子,口頭說一下俄羅斯的不是,在實際行動上,可是幾乎家家都保持中立,不肯有制裁俄羅斯的實際行動啊!

這事就難搞了。

更麻煩的是:還跑出一堆國家來,從中牟利。

比如說印度,人家買俄羅斯的打折油,就買得不亦樂乎。

再比如說土耳其,你都不知道它站在那一方了,它賣給烏克蘭無人機,擊毀了不少俄羅斯坦克、裝甲車;同時看上去又和俄羅斯挺熱乎,堅決不肯制裁它,還說要加強兩國的合作。

還有石油輸出國組織那幫國家,美國要它們抓緊增產,把國際油價打下去,結果它們不但不聽,反而搞限產,把國際油價給弄上去了。

完全出乎意料。

結果美國和歐洲就慘了。

首先是通貨膨脹率飆升,美國還好,它有美元霸權,大不了收割歐洲和日本、韓國再狠點唄;歐洲和日本、韓國呢,它們沒別的辦法,只能含淚被收割。

反映到現實利益上,則是拜登和民主黨的支持率暴跌。

很多人都在罵:TNND,老子都快吃不起飯了,你們還拿著我們的稅金,去支持烏克蘭!

歐洲這兩天,也是很熱鬧啊,到處都是抗議。

它們還好,反正沒選舉。

但美國不同,它馬上要中期選舉了,花了這麼多錢,在烏克蘭卻打了個爛泥仗,叫拜登這麼解釋?這中期選舉還怎麼搞?

更何況,特朗普還在一邊虎視眈眈的。

所以這段時間,他們一邊在國內搞內訌,比如說抄了特朗普的家,拜登還親自上陣,臭罵特朗普的支持者,創下了美國總統當眾臭罵他40%國民的先例。

一邊呢,他們也非常需要烏克蘭戰場上有捷報。

所以這兩天,西方媒體拼命在吹烏軍在戰場上的捷報,至於烏軍奪回的這些城鎮,人口有多少,他們就肯定不會細說了。

今天美國軍方專門出來,說這是他們的功勞。

他們幫助烏軍搞了場欺騙俄羅斯人的行動。

5

第二個原因呢,就得從21年前發生的那件事說起了。

大家都知道:在21年前的9月11日,美國發生了一件事。

這件事之後,美國變了。

當時的美國總統是小布殊,他本來要準備對我們下手的,但因為發生了「911」,他一怒之下,就搞反恐戰爭去了,先後打了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深陷戰爭泥潭20年。

等美國從泥潭拔出腿時,首先發現世界變了。

其中最大的變化,當然是我們變得非常強壯了。

然後它發現自己也變了。

其中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美軍。

大家不妨想想看,在「911」之前,美軍在幹嘛?

它天天想著的,是怎麼和大國進行全面軍事對抗,怎麼研發出更先進、更大規模、更有殺傷性的武器。

在「911」之後,美軍天天想的,是哪裡冒出一支拖鞋黨來,它得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反應,然後火速趕去,把這群拖鞋黨給做掉。

怎麼說呢,就是原來它拼命研究的,是怎麼和巨人打架。

最近20年,它拼命研究怎麼更快、更好地「打地鼠」。

既然方向變了,很多在進行的項目,也就得停下來,甚至乾脆就沒了。比如說我們熟悉的「新輕坦」,這概念就是美國人先提出來的呀,但實現的是我們;比如說高超音速導彈,也是美國人提出來的概念,我們早實現了,他們還時不時失敗。

美國這麼幹了,歐洲當然也得緊緊跟上。

所以為啥德國、法國、英國之類的,都混到只有兩三百輛坦克的地步了?

這世上,誰見過打阿富汗塔利班,要用坦克的?

坦克沒到,塔利班早就鑽山裡,跑得沒影了。

為啥美國的「提康特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一大堆都又老又舊?

用它們打游擊隊,簡直是大炮打蚊子嘛!

歐美這麼搞了,也就算了,但另一個國家也覺得它這種搞法挺好。

那個國家呢?

俄羅斯。

我們知道,蘇聯人還是喜歡「大陸軍主義」,喜歡動不動就來個鋼鐵洪流,時不時就瘋狂發射炮彈,要把對方埋葬在火海中。

但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要面對的問題,和美國差不多。

比如說車臣戰爭,它面對的,也差不多是游擊隊,雖說人家是守城的。

之後在格魯吉亞、在敘利亞,它的對手也基本上是游擊隊。

俄羅斯人也覺得美國人這種「打地鼠」的辦法挺好。

所以他們也學著美國人,搞起了軍事改革。

怎麼改呢?

就是大規模地縮小陸軍規模。

現在俄羅斯軍隊的規模,差不多是130萬人,要是依照蘇聯時期的規矩,陸軍起碼得一半以上,也就是65萬人吧?

大家猜猜看,學了美國人之後,他們的陸軍現在有多少人?

一個你想像不到的數字。

只有28萬人!

6

這種陸軍規模,之前打打格魯吉亞、打打敘利亞的各路游擊隊,這種規模挺合適的。但遇到烏克蘭這種體量的對手,對方還是個國家,麻煩馬上就冒出來了。

俄羅斯和烏克蘭剛開戰那幾天,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還記得嗎?

突然間,俄軍好像蘇軍附體,展開了巨大的鉗形攻勢。

當年德軍就是在這種巨大的鉗形攻勢下,一塊一塊被吃掉的。

剛開始,這種攻勢把美國人、歐洲人,還包括烏克蘭人嚇得不輕,之前他們以為俄羅斯人軍事改革後,已經打不出這種鉗形攻勢來了,所以美國人甚至跑去勸澤連斯基:風緊,扯呼,你要趕快跑路。

沒過幾天,他們就回過神來:這是什麼鉗形攻勢啊!

蘇聯當年的鉗形攻勢,是鉗子伸出,各處都硬,硬生生把對方兜住的。這次俄軍打出的這個鉗形攻勢,根本就是四處漏風。

它陸軍兵力不夠啊!

然後打著打著,就打成了現在這副撒胡椒面的樣子:看上去像有條戰線,但要是細看,會到處都有那麼一點點人,背後沒有二線部隊,更別說預備隊了,就像個脆弱的大泡泡。

到這裡,已經把該說的事,差不多都說了。

先來做個預測吧。

這場仗,其實就是美國人和烏克蘭人一起,大家看准了俄羅斯排兵布陣的弱點,冷不防打進去的,俄羅斯的陸軍雖說少,但你既然出現,它肯定會這裡拼,那裡湊,肯定能湊出一支部隊來,再把烏軍打回去的。

至於現在有些人說:這是俄羅斯人布的陷阱,目的就是為了引烏克蘭人鑽進去。

那就太樂觀了。

如果是當年的蘇軍,可以這麼下結論;但現在是俄軍,大家不是一回事,就不能這麼說了。

至於我之前的判斷,還是維持不變:對俄軍來說,雖說出現了這種情況,但並不影響它在冬季,趁著嚴寒發動攻勢。

在這個世界上,現在還一直在研究怎麼大國爭衡,怎麼全面對抗的,其實只有一個國家。

對,我說的就是東方某神秘大國。

其餘的國家,不管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過去二十來年,武功都練偏,都練得一身「打地鼠」的好本事,卻把怎麼搞大國爭衡給忘記了。

最近俄羅斯確實是拉胯,但別覺得美國會好到哪裡去。

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嘆息:無敵是多麼的寂寞。■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