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台積電宣佈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2022年,又追加投資金額到400億美元,最多要建造六座晶圓廠。
然而,台積電的投資決定還沒有看到收益,就開始嘗到惡果了。
1、英特爾大手筆投資
一個星期前,英特爾(Intel)官方宣佈,將斥資逾300億歐元(約合330億美元),在德國馬格德堡市建造兩座晶圓廠,擴大在歐洲的芯片製造業務。
據消息人士說,德國政府已經同意給予英特爾99億歐元的補貼,高於最初計劃的68億歐元。
為此,德國總理朔爾茨還稱贊說,Intel的投資協議,是德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國投資案。
除了在德國投資之外,英特爾在這之前宣佈,計劃在波蘭投資50億美元,建設芯片組裝和測試工廠;又在以色列投資250 億美元建造一座芯片廠。
英特爾宣佈的這三項投資案,是在四天之內,連續三筆在國際上的大投資,三筆總投資金額超過600億美元。
這是大手筆,超越台積電去年宣佈的四百億美元美國投資案。
有意思的是,英特爾之前的處理器(CPU),都做不出7nm,7nm制程的CPU被推遲到2022年,甚至是2023年,為什麼現在是接二連三地宣佈重大投資呢?
到底差異在哪裡?是英特爾忽悠大眾,還是說英特爾的制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
2、英特爾在忽悠?
先看第一個可能性,英特爾是不是在忽悠?
英特爾的確有忽悠的前例,2021年,英特爾宣佈,更改其工藝命名。於是,10nm制程工藝,就變成了Intel 7,7nm制程工藝變成了Intel 4。
英特爾的說法是,其10nm的工藝的晶體管密度,相當於7nm制程工藝。
但無論如何,英特爾在制程工藝上的確比不上台積電和三星。
那麼,英特爾的制程工藝真的是趕上來了嗎?
英特爾目前在全球有10個製造廠,包括五個晶圓廠,四個裝配和測試設施。這幾年,英特爾在這些基礎上持續進行擴建、擴廠。
現在,英特爾又刻意大肆投資,準備將其芯片製造業務進一步擴大。英特爾有這樣的企圖心,必然是有所準備,有所本,否則,不會耗費巨資,對外投資六百億美元。
英特爾雄心勃勃的計劃是什麼?
英特爾在波蘭建設一個半導體組裝和測試工廠。在波蘭隔壁的德國,則是新建一個巨型晶圓廠。
2019年,英特爾其在愛爾蘭的晶圓廠進行擴建,該計劃投資70億美元,新建一個Fab 34廠,預計於2023年上線,為lntel 4 工藝技術的生產鋪平道路。
從這些拼圖可以清楚地看到,英特爾絕對不甘心落後於台積電和三星,必然要奮力追趕。
而且,英特爾不僅僅是為了自家芯片的生產,還要積極進入全球芯片代工市場。
英特爾這般雄心,恰好符合美國這幾年的政治主流看法:一,重鑄美國的製造業。二,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半導體製造產業鏈。
也就是說,英特爾的雄心壯志,突顯了美國今日政壇主流的精神。因此,英特爾一定會得到美國政府大力協助。
3、積電人才外移
我們看一下時間線。
2020年5月,台積電宣佈,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
2021年9月,美國政府宣佈,要組建芯片四方聯盟,四方聯盟除了美國之外,包括日本、韓國和台積電。
2021年9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要求台積電、三星,以及日本的半導體廠商,提供各自的商業運營數據。
2022年8月,美國正式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確定對半導體產業提供超過520億美元的補貼。
2022年12月,台積電宣佈,增加對美國的投資規模,達到400億美元。
從這幾個時間周軸來看,美國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半導體供應鏈。當然,這是要將中國排除在外。
但是,美國不會僅僅止步於要求台積電和三星到美國設廠,美國要求這些半導體世界大廠交出機密商業數據,就是要確立兩件事:
第一, 全球尖端晶圓製造技術,會在美國本土重建,留在美國。
第二,最終是要確立,美國本土廠商將會獲得半導體的高端製造技術。
誰是美國本土廠商?英特爾當然是首選,這是我們在2020年,台積電宣佈到美國投資設廠的時候,所提出來的觀點。
特別是美國在制定《芯片與科學法案》的時候,就特別指出來,美國真正要扶持的是英特爾,不是台積電,也不是三星,英特爾才是美國政府想要扶持的「正主兒」。
美國真正要扶持的是英特爾,這個觀點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2022年11月,台積電雇傭10架美國波音飛機,將大筆的設備,和工程師人員,遷往美國的場景,一些台灣群眾也終於明白了,當設備和工程人員遷往美國的時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技術的轉移,和人才的流失。
當設備轉移,還可以再購買,但人才流失之後,大概率的回不來了。
2021年3月,英特爾新任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宣佈,計劃斥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現有工廠附近新建兩座工廠。基辛格還說,除了生產自家的芯片外,還將為其他公司代工,生產製造芯片。
英特爾於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附近建廠、擴產,不就是擺明瞭目的,將來總是要同台積電競爭的。
而且,不僅僅是同台積電競爭代工業務,還要同台積電競爭人才,也就是工程人員。
台積電的工程人員都已經遷移到美國了,想要轉移職場,換工作,不就是把車子往另一個方向開的事?
這些工程人員跳槽到英特爾,可以拿更高的薪水, 還不用加班,或是少加班,何樂不為?
所以,英特爾有了台積電和三星的數據, 再加上工程人員的流動,要掌握相關技術也就不是那麼困難了。更何況,英特爾本身就有自己的技術。
4、巴菲特心中不是秘密的秘密
過去,每當聽聞台積電的工程人員,跳槽到中芯國際的時候,台灣方面就會有人罵。現在這些工程人員往英特爾跑,那又要如何說?
總之,英特爾老早就佈局好了,這可以從剛剛說的時間軸看到。
要明白這樣的觀點並不困難,只要不心存偏見,都可以看得出來。
美國股市投資聞人巴菲特,於2022年第三季度大量買進台積電在美國的ADR股票,巴菲特以41億美元買入6000萬股,那時候正好是台積電股票的低點。
巴菲特持有台積電的股票約一個季度之後,又大量拋售手中持股約86%的倉位,賺了一票。
根據消息,巴菲特又於2023年第一季度,將剩下的倉位全部拋光,清倉了。
巴菲特為什麼嗅覺這麼敏銳呢?當然,人家稱他為股神嘛!消息總是比較靈通一點,觀察力也比較靈敏一點。
但是說穿了,也就是因為他心裡非常清楚,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是怎麼一回事?巴菲特心裡是明明白白的。
後來,巴菲特又大力投資日本,有人詢問巴菲特,為何呀?
巴菲特給了一個非常好的「政治」回答,他說,台積電是一個好公司,是一隻好股票,但是存在著地緣政治的風險。
因此,巴菲特清倉了台積電,轉而投資日本。
這就是我們說,很多人都可以看得明白,唯有1450,還有一些民進黨的支持者看不明白,或是裝著不明白。
所以,可以以此斷言,英特爾在半導體高端製造技術上,是有了。
根據行業人士的觀點,英特爾的戰略是要以1.8nm的制程工藝,襲擊台積電3nm和2nm工藝。
英特爾在先進制程方面是不是達到了1.8納米,目前還不能夠確定。估計,英特爾是預期在晶圓廠建設完成之後,其1.8納米制程工藝技術,就應當成熟了。
果真是這樣,台積電的麻煩就大了。
台積電這幾年所倚仗的,就是在14納米以下的先進制程技術,尤其是在5納米和7納米方面,憑借著高良率,以及設備折舊上的攤提,因而具有成本優勢,更是橫掃天下。
但是,美國的目的絕對不是讓你台積電從此高枕無憂,高高坐在全球先進制程工藝上的寶座,賺取大量的利潤。
美國要扶持英特爾的決心,絕對不能小看。
也因此,英特爾在全球到處設廠、擴廠,也到處拿補貼。
英特爾在德國擴設廠,拿到了德國政府99億歐元的補貼。
可能有人會說,英特爾在先進制程工藝上的成本,還是會比較高啊!那又如何競爭呢?
這方面別擔心,美國有的是辦法。先不說,台積電的先進產能也跑到美國來了,大家的成本類似。就算在台灣的產能,成本比較低廉,美國也有辦法對付。
其次,英特爾拿到美國政府高額的補貼,英特爾可以用這份補貼,和台積電拼搏。
5、芯片四方聯盟將慘烈拼鬥
我們做一個結論。
英特爾在全球「瘋狂」擴產,台積電和三星也沒有慢下來,也在全球大量擴建產能。在海外,所謂的芯片四方聯盟,卻都在積極備戰,難道,這就是四方聯盟的精神和意義?
除了美國亞利桑那州之外,台積電還將於台灣和日本熊本新建工廠,總資本支出預計超過480億美元。
三星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新廠,生產5nm—7nm工藝,總投資金額約170億美元,計劃於2024年下半年投產。
看來,所謂的芯片四方聯盟正在準備一場大拼鬥。大家也都明白,趁著美國對中國芯片制裁的時候,全球都在積極籌備芯片自主的時候,大肆擴廠,爭取市場份額。
然而,芯片四方聯盟在開始創立的時候,就注定了這不是一場公平的競爭,而且是單方面制定遊戲規則的競爭。和以往相比,台積電和三星都面臨極高的不確定性,也都將面臨英特爾強大的競爭。
儘管,台積電和三星目前在制程工藝上享有優勢,但美國掌握著市場,以及各家晶圓廠的機密數據。預計美國將逐漸侵蝕台積電和三星的市場份額。
按照過去幾十年的經驗,美國這一套在同盟友競爭的時候,總是無往不利,沒有失敗過。不管是對付日本、法國,還是其他的盟友,美國都沒有失敗過。
除非是英特爾的技術不行,是扶不起的阿斗。
然而,美國真正的競爭對手是中國,中國在先進制程工藝還沒有起來的時候,人們可以看到芯片四方聯盟的互相拼鬥,廝殺。
然而,當中國的先進制程工藝起來之後,全球芯片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會是另外一番風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