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球的經濟都非常難。而之所以這麼難,除了經濟週期到底、科技紅利觸頂這兩個客觀因素之外,也跟中美對抗密不可分的關係。作為全球第一、第二經濟強國,作為全球最大生產國和最大消費國,這一次面對經濟危機,中美兩國不僅沒有像08年金融海嘯後那樣默契分工合作,一家擴消費一家擴產能,將經濟拉回正軌;反而在互相制裁攻擊。在中美的撕扯下,本就孱弱不堪的全球化產業鏈更加破碎不堪,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成本因此大幅拉升,更加劇了經濟危機的發酵和滯脹乃至大蕭條的到來。
而這個過程,大家都是很難受的。雖然看上去,手握印鈔機,能向全世界分攤通脹的美國,比手握工業產能,只能靠未雨綢繆提前出清而被動防禦的中國更有優勢。但實際上,由於印鈔機已經運轉到極限,再印下去有可能機毀人亡(去美元化),所以現在的美國,反而比看似經濟低迷的中國,處於更加危險和焦慮。而這一點,也可以從美國不停的派遣高官來華,而中國這邊卻反應冷淡中可見一斑。
很明顯,美國也知道自己靠印鈔印出的繁榮背後有巨大的泡沫,更知道這個泡沫已經到了快要破滅的邊緣,而過去那一套相應的自我救贖——反轉方案,也就是加息收割,至今為止卻因為中國領銜的去美元化和貨幣互換,而遲遲未見成效——到現在為止,也就搞崩了一個斯里蘭卡。所以,不管美國願不願意,都必須要來跟中國談合作。
不過結果我們也看到了——中國的反應很冷淡。
當然,中國的冷淡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首先,美國只要中國合作,卻不願意給中國相應的好處,甚至連現有的諸如科技制裁之類都不願意取消,那中國豈能答應?
何況,以中美現在的狀況,大家都知道未來兩國對抗是不可逆轉的大勢——就算這種對抗不會發展成熱戰,甚至規避了冷戰,但二虎相爭必有一傷的結局十有八九是逃不了的。現在幫了美國,等它緩過氣來,肯定會變本加厲的打擊中國。既然是這樣,那即便中國拖下去也會受內傷,但只要確定熬到最後是美國先撐不住,結局是美國比中國傷的更重,損失的實力和利益更多,那兩害相權取其輕,中國也不介意把這種對抗繼續下去,熬出個結果。
最後,中國作為全球反霸聯盟的扛把子,本身也不能輕易妥協。畢竟這一輪經濟危機,圍繞收割與反收割,全球已經明顯分成了兩個陣營——以美國為首的霸權收割聯盟,和以中國為首的全球反霸反收割聯盟。美國這一輪不吃到肉過不了關,如果中國僅僅只是為了自己經濟好轉,而跟美國妥協合作,那等於是將那一票對自己下注的國家統統拋棄。
如果真是這樣,未來這些國家將不再信任中國。
這是很嚴重的,當年美蘇中東博弈中,蘇聯曾一度扮演了阿拉伯國家的總後台角色。但蘇聯因為各種顧忌,並沒有對阿拉伯國家提供強有力支持,以至於阿拉伯國家在與以色列的一系列中東戰爭中連續敗北。這個事情的最終結果,就是阿拉伯人對蘇聯徹底失望,轉而為了生存,擱置與以色列的天大仇恨,轉而投入美國麾下,並在80年代配合美國一起打壓油價,徹底摧毀了蘇聯財政。
中國如果現在跟美國妥協,那性質跟當年蘇聯拋棄阿拉伯差不多。那麼未來,中國也將面臨蘇聯那樣孤家寡人的命運。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中國現在都不會跟美國妥協——哪怕自己也憋的超級難受,也必須咬牙跟美國人耗到底。
但這真的就意味著,中美再無緩和餘地,中國下定決心,要坐視美國崩盤嗎?
其實也不是。雖然中美的結構性矛盾、深層次矛盾不可能解開。但可以預期的是,中國最終還是會救美國的。但這種救,必須再美國經濟硬著陸,或者提前認輸之後。
這裡,肯定會有很多人不理解:如果我們最後真的熬贏了,美國爆雷或者投降,那就意味著中美國力和影響力將迎來史詩級的逆轉,這種時候,那不正應該趁他病要它命,把它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吃乾抹淨,以壯大自己嗎?中國為什麼屆時還會出手救美國呢?畢竟如果這一輪最後是我們熬輸了,那美國肯定是不會手軟,會想盡一切辦法把我們往死裡整的。
確實,從感情上來說,中國是完全沒有救美國的理由的。但政治經濟決策的依據從來就不是感情,而是實打實的利益。從利益的角度,真要是到咱們熬贏了,中國從自身利益出發,還真有救美國的理由。
首先,那時候再救,中國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回報。其實中國從來就沒有說一定要跟美國槓到底。雖然在準備方面,中國很早就開始為全球經濟危機和中美對抗積攢籌碼;但未雨綢繆的同時,跟美國和解的大門也一直敞開的。年初時,就傳出中國願意以購買美債,換取美國解除對華科技制裁的消息——這明顯在利益上是對等且合理的。只不過現在美國反華已走火入魔,兩黨圍繞反華互相加嗎,以至於沒人敢在對華制裁上做實質性讓步,所以這事兒沒談成。而且不僅是這事兒談不上,接下來的任何中美合作也都談不成。
但如果美國爆雷了,或者提前降息,那就不一樣了。爆雷自不必說,哪怕是提前被迫降息,那也意味著美國收割失敗。由於沒有收割到足夠的優質資產,這些年超發的這麼多美元缺乏足夠的價值支撐,所以接下來美元信用將面臨史詩級滑坡,並引發美國經濟和美元世界的崩塌。
現在美國政府被反華風潮裹挾,加上危機還沒有引爆,所以還能拖下去。等到美國經濟乃至美國金融體系出現重大危機,火燒眉毛了,這時候美國政府再拿不出動作,肯定會被憤怒的民眾給揚了。當經濟危機的衝擊,大過反華這個政治正確後,美國政府的妥協也就有了空間,中國就有了以救助為條件,換取美國取消對華各項制裁,乃至讓渡更多利益的資本。
當然,大家肯定會說,反正它都先爆了,乾脆看戲唄——反正美國摔的越慘,咱們中國得到的好處越多。
其實還真不全是這樣。美國跌倒確實對中國有利,但如果美國真的徹底崩了,對中國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好是:
從經濟上來說。美國是全球化經濟秩序的主導者。當然,這套全球經濟秩序很坑,美國佔據了金字塔頂端,通過制定有利於自己的規則,以及扭曲生產要素價格乃至於定期收割等方式薅所有秩序參與者的羊毛——尤其是現在還憑借自己優勢地位,專門針對中國搞針對,弄的我們十分憋屈難受。但不不管怎麼說,這套秩序,還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大作用的。我們通過融入這套全球化經濟秩序,發展成了全球第二大國和第一工業大國,而這套龐大齊全的工業體系,也是我們傲立於世,乃至於跟美國博弈的最大本錢。
但這套工業體系,想要維繫下去,它需要有龐大的市場,同時也需要有大量的原材料供應。而無論是市場還是原材料,光靠中國自身都無法滿足——即便將來美國衰落,美元信用崩塌,中國獲得了拉動消費的戰略空間,得以大幅提振內需,但光憑14億人的消費,依然不足以滿足這套為70億人量身打造的工業體系的需要;至於原材料供應,那就更不用說了,必須長期仰賴全世界的供應。
既然雙頭都離不開外面,離不開這個世界,那麼一個大致穩定的全球秩序,就是必須得了。而人類世界本質上永遠是一個叢林世界,弱肉強食物競天擇,各種各樣的矛盾錯綜複雜。要想這個世界維持秩序,就必須要一個強有力的勢力——也就是世界警察,來鎮住各路梟雄豪強。
過去,美國扮演了這個覺得,維持了全球秩序的基本穩定。也正是這種美國維持下的秩序穩定,才為全球化、全球經貿往來奠定了基礎。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慢慢不行了,對全球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在削弱;而與此同時,中國正在逐漸成長,影響力不斷擴張。有朝一日,如果中國能接過美國的班,建立起足夠的全球影響力,那我們就可以不再需要美國,憑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套自己主導的全球秩序。
但問題是,這需要時間。至少到現在為止,中國還沒有能力把影響力投射到全球,更沒有能力建立起得到大多數國家認同——至少是不反抗的全球秩序。這種情況下,美國逐漸衰落,霸權影響力逐漸退散那確實是好事,但如果美國一下崩的太狠,霸權頃刻間倒掉一大塊,這驟然留出的影響力空白,中國一時半會兒是填補不了的。
美國扔出去,中國又接不了,那就會出現權力真空,這個真空的出現,就意味著秩序的混亂和崩塌。而如果這個空白太大,那也意味著維繫中國工業體系所需的市場和原材料供應會受極大影響,國際貿易也會受到極大干擾。而且就算有朝一日中國影響力跟上,想進入這些曾經空白的區域,鑒於其屆時已被區域豪強所控制,而中國又因為中美長期博弈的需要,不可能與他們翻臉,那即便這種格局未必符合中國長期利益,甚至還會埋下隱患,中國也只能對此予以默認。
所以,中國雖然樂見美國霸權終結,但它樂見的是這種霸權的有序終結,而非土崩瓦解。這樣中國才把秩序切換造成的波動和震蕩降到最低,才能在自身利益受損最小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接管美國遺留的秩序空白,然後最大限度的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構建新的秩序。
而從政治來說,那就更不喜歡美帝驟然崩塌。美帝混到今天,已經喪失了把世界搞的更好的本事。但搞好的本事沒有,把世界搞砸的本事還是有的。而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美帝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這種情況下,你指望它心甘情願的認命,結束自己的霸權,那是不可能的——指望它坐視自己沒落瓦解那就更不可能。
所以,美帝肯定是要掙扎頑抗的。哪怕明知趨勢不可逆,它也一定要掙扎頑抗——現在對中國的窮凶極惡歇斯底里,以及這一次明知困難重重也要硬著頭皮佈局收割,其實都是美帝掙扎的表現。
這就很麻煩。美帝積蓄的力量依然足夠大,一旦這種力量瞬間以破外力的形式釋放出來,足以摧毀整個世界。放眼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抵御和承受這種破壞力——包括中國也不能。這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接受的,就是美帝緩緩衰落,實力逐步損耗——只有這樣,美帝才不會化身魔鬼,情急之下狗急跳牆,也只有這樣,對中國,對世界,乃至於對美帝本身,才是最合適的結果。
以上就是中國最終還是會跟美國合作的邏輯。美帝,以及它的這一套體系和秩序,已經不適應人類文明的發展需要,對人類世界的負面影響已經超過的正面,必須走向終結——所以這一次必須要讓美國爆雷。但與此同時,無論中國還是世界,現在都還承受不了美帝轟然倒塌的嚴重後果,所以如果美帝真混不下去了,中國作為唯一有能力對衝的國家,也有拉它一把的必要。而這種矛盾,現在都撞到了一起,最合適的做法,就是中國會跟美帝合作,但必須要熬到美帝爆雷後。
這也符合中國和平崛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家戰略——畢竟,中國的邏輯是在發展過程中將美國比下去,而不是在對抗中將美國比下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