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8日即將在印度召開的G20峰會上,印度在製作的峰會請帖上以及場地的方方面面都抹去了印度的名字,把自己改名為巴拉特(Bharat)。
根據「今日印度」、印度《經濟時報》等多家印媒5日的報導,莫迪政府可能會在G20峰會上正式向國際介紹自己國家的新名字,「巴拉特」(Bharat)。
9月6日,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回應稱,印度憲法已明文指出印度就是巴拉特,提到「巴拉特」等同於提到「印度」。
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部長普拉丹在社交媒體上發言稱,總統優先考慮「巴拉特」一詞,是印度脫離殖民心態的最強聲明。
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印度這個國家的名字很快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Bharat,漢語翻譯為巴拉特或者婆羅多。
之所以這樣改是因為在印度所有的古籍里都沒有印度(India)這個詞,India是英國人稱呼印度的名字,所以印度人民現在普遍認為印度這個國家名字代表的是被殖民的歷史,要改。
而Bharat是普遍存在於印度古籍的名字,也是印度古人長期以來的自我稱謂,其詞根最早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獻往世書和史詩《摩訶婆羅多》,字面意思為「承載/攜帶」,實際意為「尋找光明/知識的人」。
而在《摩柯婆羅多》中,Bharat是印度史詩中最強大的古印度國王,是他最先完成了北部印度的統一,用這個當國名暗合當下印度追求大國崛起,確立自身在南亞大陸區域霸權的戰略訴求。
而在1950年頒布的印度憲法中,第一章第一節第一條上就明確的寫著「India,that is Bharat,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意思是印度,即巴拉特,將成為一個聯邦國家。
所以印度改名為巴拉特也不是瞎改的,巴拉特確實是人家自古以來的稱謂,而且早就明確寫入了憲法第一章第一節第一條。
任何國家憲法的第一章第一節第一條寫的都是自己國家最在意最重要的事情,印度在這麼重要的地方寫上了自己的兩個名字,所以印度當然要很在意自己的名字。
對比一下,中國的憲法第一章第一節第一條並沒有糾結自己的名字,寫的則是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既然印度如此在意自己的名字,在意到能把憲法第一行拿來寫這個,那為何當年不直接叫巴拉特算了,當年還叫印度幹嘛呢。
因為當時只能叫印度。
印度全國上下有7大互不相融的宗教信仰,大小土邦600個,互相拆台的大小政黨700個,語言2000多種。
所以當年的印度連書同文都沒做到,好多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字,看似是一個國家但實際是一盤散沙。
唯一能被全國上下認可的語言和文字,只有英語,所以英語至今是印度的官方語言。
印度一直想廢掉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1962年的時候就嘗試過一次,但後來又放棄了,因為做不到。
而India是英語中稱呼印度的詞彙,如果你採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那就必須叫自己印度,這沒辦法。
但印度現任總理莫迪是一個長期鼓吹去殖民化的總理,把民族主義或者說民粹主義當成自己選舉的法寶。
2022年印度GDP首次超過英國,可把印度上下給高興壞了,腦後那枚藏了幾十年的反骨,啓動了。
2022年9月,印度把當年英國人在新德里建造的著名馬路「國王大道」更名為「責任大道」,並拆除樹立在上面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雕像,取而代之的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重要領導人的雕像。
2022年11月,印度中央邦首次在公立醫院採用印地語授課,莫迪及其所屬人民黨公然宣稱英語為「帶有奴性思維的殖民遺留物」,在全印度掀起「去英語化」浪潮。
2023年9月,印度在G20峰會上把自己的國家名字改了,想廢掉印度這個國名。
所以這次印度人不是在過家家開玩笑,他們是認真的,是真的有可能把自己的國家名給廢掉的,廢掉印度這個名字被印度人視作去殖民化的重要標誌。
目前印度更改國名的最大阻力,來自於巴基斯坦。
英國人統治的India地區被劃分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印度這個名字被印度給搶去了,巴基斯坦就只能用「巴基斯坦」這個名字,意即「純淨之地」。
但印度河,印度河大平原,印度大沙漠,全在巴基斯坦這邊,印度那邊的是恆河以及恆河平原。
有著印度河、印度河大平原和印度大沙漠的巴基斯坦,卻不能叫印度,這本身也很奇怪。
巴基斯坦的民族主義者不認為印度是殖民化稱呼,反而認為巴基斯坦才應該享有印度這個名字,因為印度河在巴基斯坦這裡,對印度這個國名的看法和印度的民族主義者是反過來的。
所以當印度想放棄印度這個名字的事情剛曝光於媒體,巴基斯坦的民族主義者就在媒體上立即提出可以把巴基斯坦改名為印度。
印度人非常熟悉巴基斯坦人的脾氣,知道巴基斯坦人不是開玩笑的,他們是真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所以印度媒體非常擔心當印度改名之後,巴基斯坦會改名為印度。
簡單的說印度不喜歡當年英國人給自己定的這個名字,想改名,但堅決不允許巴基斯坦叫印度,不然以後可能會被惡心數百年。
而且印度洋的名字雖然也是當年英國人定的,但這名字通行於世界,獲得了全球公認,這個名字印度是改不了的,那是公海。
但如果印度改名叫巴拉特,那印度洋在字面意義上可就和印度沒關係了。
這些是印度國內反對聲音的主要依據,如果沒有這些不利因素阻擋,印度可能就已經改名了。
如果印度真的改名為 Bharat,那麼我們翻譯成巴拉特的話,把邊境上就會出現兩個中巴關係,印巴關係將改名為巴巴關係,巴鐵也不能再說了,否則會引發歧義。
如果巴基斯坦改名為印度,那印巴關係還是印巴關係,但和歷史上的印巴是完全反過來的,估計會在初高中歷史考試中燒死一堆學生的腦細胞。
翻譯成婆羅多我覺得還不如巴拉特,不然以後地緣政治中出現的就是「中婆關係」、「美婆關係」、「烏婆關係」、「老婆關係」、「巴婆衝突」「孟婆關係」等等奇奇怪怪的詞彙。
一個國家好好的,改什麼名啊,弄的亂七八糟的。
而把自己的國名問題鄭重放在自家憲法第一條的,弄的自己國家成立七十多年了還在爭執自己該叫什麼,我也就只聽說過印度這一家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