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中東很多國家而言,早已注入了灰暗的底色。
四個月前的中東,還是風平浪靜,油老闆們還在和以色列談建交的事情,敘利亞全面回歸阿拉伯世界,波斯人和油老闆們也建立了外交關係,胡塞武裝和沙特的和談也進行了多輪。
總體來說,大疫之後的中東世界,大家普遍求穩、求發展,不想多折騰了。
整體氛圍還是比較積極向上的。
最近20年的中東熱點,主要圍繞阿拉伯之春系列、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紛爭、ISIS崛起、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也門內戰等等展開,戰火遍地展開,打得一塌糊塗。
這裡面,本來也沒巴以衝突什麼事兒,雖然以色列和周邊衝突頻頻,但相對中東地區其他戰火,規模較小,整體可控。
不過呢,反過來說,這打得不夠痛快,壓抑了幾十年,巴勒斯坦人的怒火積累到一定程度,就爆發出來了。
有時候,真沒辦法,如果要打,一定要打,那就早打,大打,打到最後兩邊都心服口服,打出個幾十年的太平。
那就打起來了,周圍一眾國家本來是看熱鬧的,畢竟一般巴以之間打的時間都很短,能超過半個月算罕見了,作為穆斯林的看客,他們看以色列開始遭到的痛毆是頗為興奮的。
但戰火綿延四個月,並把外延效應擴展到大半個中東地區之後,周邊的國家能感受到的只有深深的寒意。
01
目前的中東戰火,已經遠遠超越了巴以戰爭的範疇。
以色列在加沙傾瀉了遠超阿富汗戰爭的彈藥量,和黎巴嫩真zhu黨武裝展開了多年罕見的大規模作戰,和敘利亞和埃及軍隊發生了多次交火,並連續對周圍的鄰居進行了空襲。
與此同時,敘利亞、伊拉克、約旦等國的美軍基地,遭到了各路什葉派武裝的花式轟炸,美軍最終沒忍住,反手展開了大規模的導彈報復。
紅海地區更是牽動全球神經,拖鞋軍掐住了曼德海峽的命門,一波波導彈和無人機打擊,逼得老美只能逼迫以色列盡快結束加沙戰事。
此外,趁著亂世,埃蘇丹再次下手,對庫爾德人送去了新年的空襲「禮物」。
這個場景,恰似李團長圍攻平安縣城,各路日軍、八路軍、地方民兵、中央軍、晉綏軍、偽軍紛紛下場,整個晉西北打成了一鍋粥。
戰場上打得是熱火朝天,時間一長,對區域內國家可就要了老命了。
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就是埃及。
北邊的巴以戰爭,南邊的紅海危機,對埃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埃及雖然地方大,但95%以上的土地都是沙漠,1億多人擠在兩三萬平方公里的宜居地區,資源少,人口多,這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
埃及的支柱產業主要靠旅遊業和蘇伊士運河,工業落後,農業只能養活一半的人口,剩下一半人口的糧食主要依靠從俄烏進口。
大毛二毛打到今天,國際糧價上漲,這讓本來就外匯緊缺的埃及不堪重負。
巴以戰爭曠日持久,首先影響的就是埃及的旅遊業,2023年埃及的旅遊收入達到136億美元,再加上每年約100億美元的運河收入,佔到了埃及政府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埃及運河管理局的主席前陣子表示,單從數據看,從今年1月1日到11日,過運河的商船從去年同期的777艘下降到了544艘,運河收入下降了40%。
因為紅海不太平,一些對商品時效性要求不高的,比如大宗商品、原油礦產之類的,就選擇繞好望角。
大家紛紛不走紅海了,遊客們漸漸不來了,這對埃及的經濟影響可是要命的。
目前,埃及有3成的人口填不飽肚子,需要政府補貼的廉價餅來混個飽飯,這糧食補貼,每年就要耗掉埃及至少幾十億美元,這些可都是需要大把的外匯的,現在每年固定的運河過河費和旅遊收入要少掉一半以上,這誰受得了。
而作為軍人長期執政的國家,經濟不穩,年輕人失業率又極高的地方,一不留心,那老百姓又該上街復刻推翻穆巴拉克的情節了。
02
加沙戰爭的兩個當事國,一個巴勒斯坦,一個以色列,日子也好不了哪裡去。
最慘的巴勒斯坦,加沙在經過幾個月的高強度轟炸之後,有至少2.6萬人被炸死,好幾萬人受傷,剩下的居民在廢墟之下幾乎都成了無家可歸的難民。
加沙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崩潰,雖然以軍撤離了北加沙,哈馬斯的軍政人員也開始試圖恢復秩序和進行管理,也呼籲民眾返回家園,但那片瓦礫之地,要恢復昔日的樣子,談何容易?
接下來還是令人頭疼的飢餓、疾病和混亂。
加沙的重建最後還是需要中東的油老闆、國際社會的有錢人家贊助,聯合國統籌,百八十億美元是少不了的了。
這個哈馬斯不會管,也管不了,以色列也不會管,根本不想管,受苦的也就是民眾了。
約旦河西岸那邊,本來那邊作為以色列的經濟附庸,有近十分之一的人在以色列控制區內打工,雖然沒有自由和人權,但日子還算過得去,以色列把自治政府的海關稅收和個人稅收抓在手裡,定期交付給巴勒斯坦當局,幾乎拿捏著巴勒斯坦政府的氣門。
加沙開打之後,以色列禁止那幾十萬持有工作證的巴勒斯坦人入境工作,卡住了應該交付給巴勒斯坦當局的稅收,結果,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其下十幾萬公務人員拿不到薪水,幾十萬人失去了工作沒有了薪水,上至政府,下至民眾,都過不下去了。
至於以色列,戰場上的武力丟人現眼,國內的經濟表現也是叫苦一片。
作為一個900萬人口的小國,一個發達國家,以色列的經濟嚴重依賴對外貿易和外來的投資驅動,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更是以色列對外的一張名片。
打了幾個月仗,大量的高技術人員被拉去打仗,國內的經濟活動陷入停滯,國家幾乎拿出了家底,來維持幾十萬軍隊的運作,經濟根本無法承受。
戰場上,又打不出個所以然來,以方就不斷地撤出作戰部隊,把大量的預備役遣散回家,減少國家負擔,緩解社會危機。
而令以色列最頭疼的,是大量資本的逃離,國際市場對其經濟信心的喪失,這是最要命的。
要重拾這個信心,我看是很難很難了。
自此之後,以色列作為中東地區的眾矢之的,怎麼可能還有安穩日子過呢?
03
紅海危機爆發了也有三個月,一方面是沿途商船運輸成本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則是已有近一半的船隻開始改走其他線路。
在這個區域內,最大最強的自然是沙特,它也是遜尼派世界的領袖,有錢有勢,但也禁不住胡塞武裝這麼折騰,之前它帶領的聯軍和胡塞武裝打了8年,目前兩邊處於和談階段,要管也管不住胡塞,只能從中協調,盡量爭取早日停火,畢竟,東邊的石油產業,西邊紅海邊的未來產業,那都深受影響。
紅海邊的蘇丹、吉布提、厄立特里亞、索馬里,他們共有的特點,就是窮,內部也不穩定,蘇丹有內戰,厄立特里亞和埃塞不和,索馬里被分成好幾塊,吉布提則依賴「駐軍經濟」,也門這邊這麼一鬧,他們的出口和獲取援助都受了很大的影響,但他們也只能忍受,畢竟,他們手裡的傢伙事實在打不了那麼遠。
紅海北邊,有個亞喀巴灣,這一段小小的海灣裡,擠著四個國家的領海,包括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約旦的亞喀巴和沙特的謝赫·侯邁德角。
自從局面混亂之後,作為最靠近巴以地區的中東國家,約旦的旅遊業遭到了重創,有一半多的遊客不見了,它的對外貿易有近一半依靠唯一的海港亞喀巴,也遭到了重創。可謂是苦不堪言。
最後,目前中東局面整體亂糟糟一片,長期動蕩的局面必然進一步惡化各國的經濟和社會局面,而阿拉伯世界失業的年輕人比例實在是太高了。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是怎麼來的?歸根結底,就是經濟問題,經濟不好,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那就反了。
那現在呢?可這是很考驗各國領導人的能力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